科技创新委员会的论文
近日,云知声从上交所撤回了科技创新板上市申请。据了解,公司此次主动撤回IPO申请,主要是出于公司战略发展因素。
稍微了解语音行业的人,对云知声肯定不会陌生。作为一家以AI语音技术起家的独角兽企业,云知声以“云-端-芯”的战略思维,从语音交互入手,逐步打造了包括机器学习平台、AI芯片、语音语言、图像、知识图谱在内的技术城。
规模优势显著,得到了众多知名机构的青睐。
云知声成立于2012年6月。是一家为企业和用户提供智能语音技术和综合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企业。当时AI创业在行业内还比较稀缺,深度学习还没有完全成熟。就连举世闻名的阿尔法围棋大战李世石也发生在四年后。但当时云知声已经投身于AI交互方案的研发,并在2012年底完成了包括语音云、深度学习、超级计算平台在内的三驾马车的搭建,率先将深度学习应用于语音识别行业服务,通过深厚扎实的技术研发奠定了在行业内的广泛影响力。
2012年,云知声率先推出开放语音平台,率先将DNN引入语音领域;2015开始造芯,2018年5月推出业界首款语音AI芯片。2019年初发布多模态AI芯片战略,与吉利的技术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研发车轨级AI芯片(已完成所有车轨级验证报告);在行业内率先提出“云-端-芯”产品战略等举措,让云知声在行业内体现出了非凡的领先能力。
以芯片为例。芯片的重要性自然不用细说。而“制芯”似乎已经成为AI企业的技术标准。云知声自然是这样,甚至比大多数企业都要早。
2015年,阿尔法狗掀起AI浪潮的前一年,他们率先宣布成立芯片团队,开始研发uDSP处理器和DeepNet IP技术。
2018年,云知声率先交付人工智能语音芯片——“雨燕”。
2019年,推出车载标准芯片雪豹和面向家用领域的第二个升级芯片系列蜂鸟,启动“图像+语音”多模态交互功能芯片海豚的研发。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全链条语音交互技术的人工智能企业,云知声用八年时间成长为该领域的领军企业,不仅在技术上,在商业化上也呈现出领先的趋势。长期以来,公司在研发上的重金投入也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转化为规模优势。2017年至2019年,云知声营收分别为61140700元、197万元和219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914%。
值得一提的是,自成立以来,云知声已完成多轮融资。2065438年4月1日,云知声完成D轮融资,投资方为CICC、东方证券、清和泉资本。2018年7月,云知声也完成了6亿元的C+轮融资,由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领投;C轮* * *融资1亿美元,投资方为前海吴彤M&A基金,创下语音技术领域单轮融资纪录。2014,公司获得高通创投及其老股东祁鸣创投的B轮融资。
挖掘市场细分需求,科技赋能生活场景。
目前,云知声自主研发了三类芯片ip(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ip、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IP、图像处理芯片IP),已经投入使用,并正在持续优化。应用场景涵盖智能家居、智能医疗、车载产品、教育机器人等语音图像交互场景。
医院和家庭的语音交互方案是目前云知声已经落地并广泛使用的产品。可见人工智能已经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渗透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据统计,超过一半的医生每天花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记录和整理病历,占医生工作时间的比例非常高。在北京协和医院,有了一个软件和一个麦克风,医生只需要口述诊断,病历就可以在PC屏幕上自动生成。这不仅有助于医生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将病历模板转化为高质量的诊疗数据。
这项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医学人工智能的水平。在家庭场景中,人们利用远场识别技术,用语音控制空调、灯光、音箱等各种智能设备,彻底解放双手。
云知声从2016进入医疗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医疗专业知识。借助合作医院、自由职业医生和独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云知声构建了全科室的大规模医学知识图谱。在此过程中,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合作的论文获得了CCKS(知识图谱与语义计算大会2019)最佳论文,大规模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获得了2019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云知声的医学知识图谱及相关应用平台也被多家三甲医院购买。
由此可见,云知声东南总部作为福建省唯一拥有语音识别、超算能力、深度学习算法、大数据、芯片能力等人工智能技术全链条的企业,正在充分发挥其多年积累的技术实力和资源优势,时刻寻找机会。疫情期乃至疫情后,企业在技术改造浪潮中脱颖而出,成为企业升级的“助推器”。
同时可以预见的是,云知声智能物联网一旦在酒店、地产等领域腾飞,将贡献大量收入,进一步拓宽收入来源。可见,云知声努力打造核心,将商业化推向地面。所以你会看到,自研芯片“Swift”自2018上市以来,其营收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不仅实现了快速增长,而且保持了每年增长的趋势。
今年上半年,得益于“蜂鸟”的大规模推广和对低毛利率产品的放弃,云知声智能语音交互产品直接硬件采购成本占比降至26.17%,毛利率明显回升。种种迹象表明,经过多年的实践,云知声的“云-端-芯”战略已经完善成一个成熟的逻辑闭环,具备面向市场需求的快速产品能力。考虑到AI行业大浪淘沙后玩概念讲故事已经行不通了,所以像云智胜这种玩商业化的玩家比较受欢迎。
R&D继续高投入,核心技能自主可控。
在生活场景逐渐被AI渗透的时代,技术是公司的立身之本。云知声是最注重技能创新的AI企业之一,因为它深知核心技能的自控是一个AI企业的根本。在我看来,云知声的技能优势不仅与打造团队注重技能有关,也与坚持研发的高投入密不可分。
一方面,云知声的四位联合创始人都有着统一的技能背景。董事长兼CTO梁家恩、副总裁康恒均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CEO黄炜、副总裁李霄瀚在摩托罗拉等企业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打造注重技能的团队,为公司发展定下主基调,不遗余力地招聘技能型人才。数据显示,云知声团队规模已经超过500人,期间开发团队多达344人,占比超过68%。
算法方面,公司在机器学习前沿技术和特殊应用技术方面一直保持着高效的进化速度:公司于2012率先将深度神经网络(DNN)应用于商用语音识别系统,并在随后的人工智能浪潮中持续开展前沿算法的商业实践。比如后来公司是业界最早的行业实践者之一,比如卷积神经网络(CNN)、递归神经网络(RNN)、端到端序列建模、生成对策网络(GAN)、注意力转换模型(Transformer)、双向编码表示转换模型(BERT)、知识蒸馏(KD)、自监督学习(SSL)。
另一方面,云知声一直高举技能输入,直观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分别投入9900万元、65438+5200万元、2.58亿元、9242万元,分别占营收的163.5%、77.6%、117.7%。也就是说,云知声的营收几乎全部投入研发。
不难看出,云知声是一个熟练的AI企业。为了继续构建核心技能和产品体系,坚持竞争力,它下大力气发展。
一个AI企业成长的意义,归根结底不仅仅是它能获得多少高额利润,而是它的技术和产品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多少品质的提升,能给行业降本增效带来多少价值,能给社会带来多少价值。受益。
“如果声音有形状,那一定是爱的模样”,就像云知声为企业赋能的角色一直和技术在一起一样,云知声把一群有梦想、有相同愿景的人聚集在一起,相信技术会改变世界,相信人工智能会让未来的生活更美好。
结束—
孟永辉,资深作家、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战略顾问。长期专注于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过400万字。支持作者来源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