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华的科研成就
俞深冠,陈友华:人口统计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南京大学出版社,6月1995。
马英通,冯,,冷某: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新理论与应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8 12。
《陈友华:中国和欧盟婚姻市场透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347页。
王,,于增强:《人口现代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330页。
张,蔡宝珍,李,程晓,:应对人口老龄化——老年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设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陈友华、杜俊飞:《中国名村考察报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177页。
B.主要学术论文
1,陈友华:我国女性初婚和初育年龄变化的基本情况及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1991。P39-45,12
2.陈友华:中国女性避孕失败原因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1992。P61-64,40
3.关,:儿童性别比的决定因素和近似估计,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1992。P22-27
4.陈友华:一种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应用数理统计学,No.1993,No.1。
5.陈友华:儿童递进比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出生表的构建,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1993。P58-63
6.陈友华、余深冠:中国妇女和女童进步比率变化趋势及生育政策分析,《人口与经济》,第2期,1993。
7.陈友华与余深冠:20世纪80年代中国男女平均初婚年龄研究,《南方人口》,第4期,1993。
8.陈友华:计划生育在中国妇女生育率下降中的地位和作用,《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1994。
9.陈友华:关于人口老龄化标准的理论思考,人口学杂志,第4期,1994。P34-43 .人大版《人口与计划生育》全文转载。
10,陈友华:儿童时代-阶层与年龄的渐进式人口发展模型,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1994。第29-34页
11,陈友华:生命表及其在人口性别构成分析中的应用,人口与经济,第2期,1995。人大版《人口与计划生育》全文转载。
12,陈友华:江苏省育龄妇女节育情况分析,人口学杂志,第5期,1995。P15-21
13,陈友华:2000年以前江苏省宫内节育器市场需求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第3期,1995。P43 - 45
14,陈友华:江苏婚姻市场不同年龄人口供求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第1996期。P21-24
15,陈友华:谁的爱巢难筑——来自江苏省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报告,江苏社会科学,第1996期。P151-155
16,陈友华:节育方法选择模型及其在江苏省避孕药具市场需求预测中的应用,中国卫生统计,第3期,1996。
17,陈友华:江苏妇女避孕的回顾与展望,《人口研究》第5期,1996。
18,马英通,冯,:创建出生性别比新概念并建立数学模型马(MFC),人口与经济,第5期,1997。P3-12,51 .人大版《人口与计划生育》全文转载。
19,陈友华:人口年龄结构指数的结构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南方人口,1998第1期。P23-25
20.陈友华:新生活质量指数的构建与应用,《人口学杂志》,第2期,1998。P16-18,22 .人大版《人口与计划生育》全文转载。
21,马英通,冯,,冷木:出生人口性别比若干问题的再探讨,人口与经济,第5期,1998。P10-17
22.陈友华:人口现代化若干问题的理论探讨,《人口研究》第6期,1998。P14-18
23.陈友华: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面临的形势和对策,《人口与经济》第四期,1999。P3-6
24.陈友华: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面临的人口环境与对策,《人口学报》,第4期,1999。
25.陈友华:中国生育政策调整研究,《人口研究》,第6期,1999。P21-27
26.陈友华:对计划生育经费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人口研究》,2000年第4期。P59-61
27.陈友华和米勒·乌尔里希:中德婚姻市场供求的比较研究,《人口与经济》,2000年第5期。
28.陈友华和米勒·乌尔里希: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分析方法及其在德国的应用,《人口研究》,第3期,2001。P47-54
29.陈友华、米勒·乌尔里希:中国男性人口过剩——规模、结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第3期,2001。P1-11
30.陈友华、米勒·乌尔里希:战后德国男性人口的短缺——规模、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南方人口》,第2期,2001。P10-15
31,陈友华,米勒·乌尔里希:中国婚姻挤压的研究与展望,《人口研究》,2002年第3期。P56-63
32.陈友华:“人口老龄化与城市社区老年服务网络建设”,《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第28-34页.社会学文摘卡转载,2003年第2期。
33.陈友华:沪宁杭外商投资环境比较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P190-195
34.陈友华:“人口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载《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3期。P60-66
35.陈友华、路建新:中国生育率的地区差异及政策选择,《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4期。P14-20 .人大转载《人口与计划生育》2003年第6期。
36.陈友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几个问题,《南方人口》2003年第4期。第20-25页
37.陈友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社会学研究》,第1期,2004年。P90-98 .(《社会学》2004年第4期全文,人大复印)
38.陈友华: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与老年社会福利设施建设,《人口学杂志》,2004年第2期。第20-25页
39.陈友华:“非典危机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P90-95
40.陈友华:人们眼中的社会与发展,《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第5期。P23-26
41,陈友华:学习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P81-86
42.陈友华:持续的超低生育率——以苏州为例,《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P188-193
43.陈友华:计划生育先进地区人口发展的问题与启示——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5期。P1-6
44.陈友华: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相关问题,《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2期。P104-108 .
45.陈友华:中国人口现代化的历史与现状,《人口学杂志》,2005年第2期。P30-34 .人大转载,《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年第5期。
46、陈友华:全面小康社会概念的理论考察。2005年冬季中国社会科学。p 112-116
47.陈友华:超低生育率的若干问题,《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4期。P32-35
48.《陈友华和许燕喃:持续超低生育率的社会经验后果》,雪海,第6期,2005年。第20-24页.
49.陈友华: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定量定义、实证观察与理论思考,《人口研究》,2005年第6期。P21-27 .全国人大转载,《人口与计划生育》,2006年第2期。
50.陈友华:制定现代化时间表的几个问题?《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6期。P127-130 .
51,陈友华:关于出生性别比的几个问题——以广东省为例,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2006。P86 .
52.陈友华:世界人口现代化进程评估,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5期,P109-115。
53.赵德兴,陈友华,李惠芬,傅启元:城市文化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P20-25。
54.陈友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条件概述,《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第3期。第22-27页.
55.陈友华:广东省出生性别比的若干问题,《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增刊,p73-79。
56.陈友华:户籍制度改革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调整,《人口研究》,2006年第6期。P82-88
57.陈友华、方长春:社会分层与教育分流——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等制度安排公平性的实证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第1期,2007。P229-235 .
58.陈友华和吴凯:人口现代化对人口结构的影响分析,《人口学杂志》,2007年第2期。P3-8 .人大复印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第三期全文,2007年再版。
59.陈友华: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对策研究——以广东省为例,《人口与经济》,2007年第2期。P60-65 .
60.陈友华:关于进一步完善生育政策的若干认识问题,《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年第1期。P30-41 .
61,陈友华:出生高峰与出生低谷:概念、测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雪海,第1期,2008: P13-26。
62.陈友华:《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障的几点认识》,载《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63.陈友华、吴凯:社区养老服务的规划与设计——以南京市为例,人口学报,第1期,2008。
64.陈友华:关于调整生育政策的若干问题,《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1期。
65.陈友华:仅性别偏好不足以导致出生性别比偏高,《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2期。
66.陈友华:《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增长》,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67.陈友华,吴凯:老龄化社会与人口红利并存:矛盾及其根源,《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68.陈友华:中国流动人口的构成与误导,《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5期。
69.吴凯和陈友华:美国人口的兴衰及其决定因素,《人口学报》,第1期,2009年。
70.陈友华:“春运热”与社会风险——论“春运热”问题的制度结构和长期整体解决方案,《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
71,陈友华:二孩政策的区域经验普遍性及相关问题,《人口与发展》,第1期,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