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一篇“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论文
一.导言
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界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理念,其初衷是为了纠正偏差:纠正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纠正大学教育过度专业化。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讨,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素质的内涵和特征等问题已经有了一些认识。学者们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系统,没有固定的模式。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有效成长。素质的内涵具有时代特征,不同的时代要求不同的素质。
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温福祥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利用遗传和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和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智力和非智力、认知和意向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内化为学生个体心理素质,从而形成学生进一步发展的良性循环。
心理学和教育学对素质的概念有不同的解释。心理学认为,素质是由遗传或先天因素决定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特征,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许多教育理论学者认为,质量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扩大。素质既包括先天遗传特征,也包括后天素养。素质侧重于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而发展起来的身心稳定发展的基本素质。
至于质量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1)延迟。素质是人的潜能,不仅遗传素质是先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也必须内化为人的身心组织中的稳定因素,才能被视为素质的形成。人的素质的外化只能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来实现。
(2)诚信。素质结构中的各种因素可以处于不同的层次,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存在于一个统一的结构中。总体水平取决于要素水平和要素间结构的整合。人的素质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构成整体素质的因素也是可以分层次、分尺度的。
(3)稳定与发展。品质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表现在各种活动中。当然,这种稳定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的素质与一定社会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精神文明水平有关,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素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另外,个人的素质也在发展。
(4)社会评价。人的素质有好坏之分,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优秀品质,这种品质是可以客观衡量的。
此外,也有学者从辩证统一的角度对素质的特征进行了划分,如遗传性与获得性的统一、相对稳定性与发展变化性的辩证统一、内在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辩证统一等等。
关于素质的结构,学者们众说纷纭,分歧很大。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二分法,认为人的素质包括生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三层次理论认为,人的素质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根据五成分理论,按照德智体美劳教育的划分,人的素质分为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或称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
这些分类虽然复杂程度不同,但本质上基本相同。无论如何划分,心理素质都是人的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介于社会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之间,起着中介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质量结构的讨论不应从抽象的逻辑出发,而应坚持实用性、可行性和逻辑准确性的结合。
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应与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研究相联系。如果不把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放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研究心理素质结构是没有必要的。这种研究实际上体现了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结合,是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中提出的问题的回应。至于大学生的素质,我们认为主要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
二,心理素质结构建构的理论基础
大脑是学生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后天的环境、学习和训练对大脑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教育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需要以学生大脑的生长、发育和发展为中介;而大脑的发展也是人类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一。经过长期的进化,人脑的结构极其复杂精细。虽然遗传因素决定了大脑发育的大方向和主要轮廓框架,但大脑神经系统的精细结构和功能特征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换句话说,人脑之所以发育成人脑而不是动物脑,是由基因决定的;然而,人类的大脑发展成了什么样,优秀的大脑还是平庸的大脑?这与后天的环境因素、营养状况、教育方式、学习训练甚至社会文化背景有关。婴儿出生时,大脑中的大部分神经细胞已经基本形成,但尚未发育完全。神经细胞的过程和突触连接以及微小神经回路的建立,在出生后的发育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在人的一生中也会被修改。换句话说,人的大脑一生都是可塑的,其微观结构和功能特征都在变化。但在出生到7、8岁这段时间特别敏感,可塑性最大。就素质教育而言,丰富的感官刺激、学校的各种教育训练、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等影响,通过儿童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大脑,发展成为人的各种心理素质。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构建应重视运用大脑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发展。
人一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特别是人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心理素质发展的顺序和速度,是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构建的理论基础。从出生到成年,再到衰老和死亡,人的心理素质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大学生一般在17-23岁之间,属于成年早期(或者青年晚期,从18-35岁)。在这个阶段,他的思维方式从青春期的形式逻辑思维发展到辩证逻辑思维;特别是23岁到40岁之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元认知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虽然学生的个性在高中已经基本形成,但在大学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迅速,自我认同得到确立,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稳定。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关系的思想,对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结构的构建具有指导意义。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应该领先于发展,教学的最佳效果在“最近发展区”,及时辅导学生是教学的必由之路。维果茨基关于教学和智力发展的思想可以合理地推广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
研究心理学中不同层次或层次的区分,对心理素质结构的构建有参考价值。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研究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的发展,主要是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与社会科学有交叉。第二层次研究人格的结构,如需要与动机的动态过程、能力与态度、行为的结构与动态过程、调节机制等。第三层次,研究从感知到思维、情感的心理过程。第四层次研究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构建主要与上述二级研究相关。
三,心理素质的含义和特征
1.心理素质的含义
不同的学者对心理素质的含义有不同的看法。以下是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
严旭认为,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稳定的心理素质。这个定义基本解释了心理素质的本质,但没有解释心理素质与个体心理素质的关系,也没有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各种实践的关系。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体心理素质在人的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这个定义抓住了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和特征,但这个定义中提到的生活实际比较笼统,针对性不够。张大钧认为,心理素质是以身体素质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为一种稳定的、基础的、衍生的心理素质,它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相关。这个定义清楚地解释了心理素质的形成和特征。它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相关。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但是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其年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性行为对所有年龄段的学生并不同等重要。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是与大学生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是在身体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心理素质的特征
刘华山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心理素质的特征。将其观点简化后,可以认为心理素质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相对稳定性和可发展性。心理素质是个体的心理特质,不是一个人的个体心理或行为表现,更不是一个人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但是,心理素质始终处于发展之中,具有自我延伸的功能。
全面。心理素质不应从单纯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征的角度来研究,也不应简单地把心理素质看成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及其特征。心理素质的研究应该从人格层面开始。心理素质是个体心理素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可评估性。心理素质对人类活动的有效性有影响,因此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它的质量分高低。人的一些性格心理素质,如内向、外向等,一般对人的行为的有效性没有影响,因此不应计入人的心理素质。
基本的。心理素质不是大学生在某一特定领域获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而是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力的效果有重要影响的心理素质的综合。
3.心理素质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
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创造力密切相关,但心理素质与上述概念也有区别。
简单来说,心理素质是各种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能力和人格特质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但心理素质不是能力和人格特质的简单拼凑,而是对大学生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有重要影响的人格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
心理健康是一种精神状态。当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状态良好,而且与社会和谐,能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至于创造力,我们都可以在直觉的层面上理解;但到目前为止,恐怕还找不到一个学者认可的创造力定义。心理学家提出了几个关于创造力的理论模型,其中Robert Jeffrey sternbers提出了创造力的三面模型,即创造力包括创造力智力、创造力智能风格和创造力人格水平,代表了学者们倾向于综合创造力的认知、人格和社会方面来理解创造力的发展趋势。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创造力受智力、知识、思维方式、个性、动机和环境的影响。虽然不同学科最佳创造力的年龄不完全相同,但一般来说,最佳创造力的年龄在23岁至40岁之间。因此,大学生应该为未来的创造性学习、学术研究和工作做好智力和心理准备。诚然,创造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不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部,甚至不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许,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中更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四,大学生心理素质建设的思考
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关系到心理素质评价体系的建立、培养规格和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问题。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和载体;心理素质是外界刺激与人的行为之间的中介,也是社会文化素质与身体素质之间的中介。鉴于心理素质在个体素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实施素质教育时,弄清心理素质的结构是一项基础性的理论工作,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训练的起点。
1.大学生心理素质建设的要求与策略
在确定合格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时,要注意:(1)反映心理素质是人的个体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不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孤立方面。(2)体现大学生在学习、科研和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3)既考虑大学生发展成长的需要,又考虑国家、社会和时代的要求。(4)既要立足当下,又要着眼未来的需求,强调未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5)从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年龄特征和“最近发展区”出发,重点研究了这一特定年龄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
研究策略:(1)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以理论研究为导向,以实验研究为手段;坚持实用性、可行性和逻辑准确性相结合。(2)采用研究指标多元化的建模原则,通过专家(理论导向)、用人单位和高校教师(专业导向)、学生(个人导向)建立心理素质模型的指标体系。
2.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
许多学者提出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可能结构。例如,王继生认为人的心理素质是多类别、多因素、多素质系统的动态综合,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和潜在因素。梁宁坚认为,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认知方式、元认知和智力。这两项研究虽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构建有参考价值,但都将心理健康水平作为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明显将心理素质(内在)与心理素质表现(外在)混为一谈。后续研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构建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严旭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师范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包括社会适应素质、自我提升素质、职业性格素质、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和再生素质六个方面。其中,每一种素质都包括若干种心理素质。这项研究的缺点是取样范围较窄。结果虽然能反映正常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但未必能完全解释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
张大钧等人从理论上构建了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包括认知因素、人格因素和适应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验证了他们的心理素质结构。本研究构建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简单明了,认知因素作为重要的心理素质成分如实反映了学习是他们的主要活动。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中学生有较大差异,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更高,因此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是否与中学生整体相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
台湾学者黄光国认为,现代社会的高素质个体应具备以下特征:自律的道德情操、适应的认知和行为能力、追求卓越的动力、平衡的价值体系、整合的自我调节系统和豁达的人生观。黄先生提出的上述观点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构建无疑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平衡的价值体系、完整的自我调节体系、豁达的人生观是上述心理学研究的第一层次。
刘华山从理论上对心理素质进行了分析,提出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正确的生活态度、积极的自我概念、奉献与责任感、关心与合作精神、智慧与创造力、实践与生存能力、挫折与坚持。上述七个因素分别反映了学生在学习、研究、工作和生活实践中与内外各方面的关系,即学生在整个生活、自身、工作与社会、他人与群体、知识与信息、实际事物、困难与压力情境等七个方面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这七个因素是符合逻辑的,但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或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