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为我手抄报提供信息!
2.无情未必是真正的英雄。小早川怜子怎么能不做丈夫呢?
3.山脉的尽头和平原的起点,河流蜿蜒穿过荒野。月亮像镜子一样升起,海云像宫殿一样闪烁。
4.如果我的腰带逐渐变宽,让人为伊憔悴,我也不会后悔。
5.忍看同行成新鬼,从刀中寻小诗。
6.没办法,但是我觉得颜的回归很熟悉。
7.不死,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8.水心的云影闲散,林下泉静。
昨夜江面春水满,巨轮一毛钱光。移动原力总是浪费时间。今天,它可以自由旅行。
9.我有广阔的胸怀,甚至广阔的空间,在寂静的地方听惊雷。
10.华阳落尽,文道龙过五溪涧。
11.春城处处花,东风冷柳斜。
12.角落里有几个李子,凌寒一个人打开。
13.自古谁没死过?神经显微镜这种彻底的奉献,将永远载入史册
14.意气风发,然后没落,三个精疲力尽
15.南浦春来一碧江,石桥朱塔犹在。
1.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关于做好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项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浙社规办[2009]2号
编辑:管理员时间:2009年3月5日15: 50: 00
各相关单位:
今年是我国建国60周年。6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浙江也不例外。60年来,浙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许多实践经验值得回顾和总结。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决定以直接委托、公开招标的方式,启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题研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立足浙江、贴近实际、服务大局,以浙江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为主题。围绕对浙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有重大影响的重大问题和典型事件,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规律,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2.具体要求:“新中国60周年”专题学习要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60年来浙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要求“以小见大”、“以点带面”,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或事件进行分析研究,重点研究这个问题或事件对浙江发展的影响和意义。题目要具体,论述要有理有据,特别是那些对浙江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和事件。比如浙江农业合作社和农业经营组织创新的历史变迁和比较分析,乔峰和浙江基层社会治理的经验,新安江水库、杭州湾大桥和浙江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从60年来商品流通组织和交易方式的变迁看市场大省的崛起。总之,题目要有代表性,既要充分反映浙江建国六十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又要有理论意义,从中挖掘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规律。特别要注意根据中央精神评价浙江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3.“新中国60周年”专题研究课题为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每项经费3万元。最终结果是一篇15000-25000字左右的论文。最终质量较好的研究成果将编辑成论文集公开发表,并推荐给全国性报刊发表。所有项目必须在8月底前完成。
4.这次专题研究目的性很强,结果也很明确。时间紧,任务重。希望各单位认真组织。也请有研究实力的单位和个人,特别是有前期研究成果的课题组和对浙江省发展有充分了解的实用部门的研究人员积极申报。由于此项研究的特殊性,各类省级社科规划和国家级项目的负责人均可申报。请使用《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申请材料包括:项目申请表(1份)和项目设计论证活页(10份)。所有申报单和活页纸应采用A3纸,双面打印,中间有缝装订。项目申请所需的各种材料。
2.关于生态环境
一、自然经济与社会简介
抚顺市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在辽宁省中部城市群中处于重要地位。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公路和铁路网较为发达。它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和消费城市,也是中国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基地。规划基期GDP 257.9亿元,居全省第五位。工业总产值589.7亿元(现价),居全省第四位。
矿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加工、煤炭和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该市经济发展的支柱。规划基期内,全市采掘业产值为654.38+0.8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2%。后续加工产值250.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2.5%。
抚顺的发展史就是矿业发展史,矿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也拓宽了城市的产业结构。抚顺工业因煤而兴,因油而兴。20世纪50-60年代,煤炭产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素有“煤都”之称。目前,虽然抚顺煤矿已进入中后期,煤炭产业亟待转型,但煤炭、油页岩、煤层气等可利用资源依然丰富,抚顺矿区依然呈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抚顺石化工业发展迅速,成为中国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石化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一。抚顺煤炭、油页岩、金、铁、铜等矿产的开发,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以石油加工、煤炭和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为主体,机械、电子、化工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抚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工业整体竞争力,重点发展石化、冶金、机械、建材工业;加快矿区产业转型,推进煤炭产业战略转移,充分开发利用油页岩、煤层气等资源,发展接续产业,重点推进东部露天开发、页岩油炼制、页岩电站、煤层气开发等项目,实现传统能源产业向新能源产业的转变。因此,从我市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来看,矿业仍将是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矿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保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矿产资源的特点和优势
抚顺矿产资源丰富,曾是中国著名的“煤都”。铜、锌、油页岩、泥炭、铌、钽等矿产储量居全省首位,煤、煤层气、金、银、硫化铁等矿产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已发现52种矿产,占全省已发现矿产的47.3%,产地500多个,其中大型矿床3个,中型矿床6个,区内小型矿床80多个。已开发的矿产有24种,其中优势矿产18种。全市已探明矿产总储量60.04亿吨,保有储量481.1亿吨,占全省保有储量的65.438+07.7%。
抚顺矿产资源的特点是(1)能源矿产储量丰富,区位条件优越,优势突出。油页岩和煤层气储量大,前景可观。(2)铜锌资源丰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红透山铜矿十几年的基础地质研究和生产找矿经验表明,老矿山外围和深部找矿前景广阔;(3)伴生矿产多,综合利用潜力大;(4)矿产资源规模小,分布广。而水泥用石灰石、油页岩、煤、菱镁矿等矿藏相对集中,规模大,埋藏浅,适合开采开发。
主要矿产有油页岩、煤层气、煤、铜、锌、金、铁、菱镁矿、水泥用石灰石、泥炭等10种矿产。
规划基期油页岩储量38.9亿吨,居全省第一。
煤层气预测资源量66亿立方米,占全省的16.7%。
规划基期煤炭储量7.5亿吨(其中基础储量5.9亿吨),占全省资源储量的11.6%。
铜储量(金属量)规划基期为22.8万吨。全省排名第一。抚顺红透山铜矿资源储量(金属量)为221.6万吨。
规划基期锌储量(金属量)为38.4万吨,占全省的39%。
黄金规划基期,伴生金储量(金属量)10.32吨,居全省首位;岩金储量(金属量)10.59吨,占全省的12%。
铁矿规模小,分散。除小莱河、敖牛铁矿等9个矿区外,其他矿区储量均小于654.38+0万吨。规划基期资源储量为8831万吨。
泥炭规划基期,预留资源储量1.645万吨,居全省首位。
菱镁矿规划基期资源储量为242万吨。
水泥用石灰石规划基期资源储量为7091万吨。勘探程度低,但远景储量丰富。
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探现状
抚顺市的勘探工作始于20世纪初,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建国以来,该区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大规模发展,完成了大量的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和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地质找矿成果。
(一)基础地质研究的程度
1.区域地质调查:已完成1: 200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先后完成了营盘-南杂木、北三家-英格门、张店子、郑家堡子、南口前、齐木、大苏河、湾甸子、新宾县永陵镇、嘟嘟村、红庙子等4200多平方公里的1:5万、13图的区域地质调查。
2.区域物化探工作:已完成全市1: 200000水系沉积物和重砂调查;完成1:50000—1:100000航磁调查;完成1:200000—1:100000区域重力调查;完成了九兵-三块石地区、北崴子-草市地区、营盘-南杂木、北三家-英格门重点成矿区1: 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
13.科研工作:完成了全区地质矿产汇总,编制了抚顺地区1: 200000地质矿产图和抚顺市1: 100000矿产资源分布图。开展了抚顺地区浑南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浑北绿岩带金矿类型及找矿前景、南口前地区1: 50000成矿预测等研究,完成了辽北、吉南太古代地质与成矿的科研工作。
通过基础地质研究,为我市矿产资源勘查提供基础数据。
(二)矿产资源勘查程度
先后进行了抚顺煤田勘探和马家子煤田普查,其中抚顺煤田控制深度达到1000米以上;对抚顺、清原、新宾县150多个铁矿床(点)进行了普查勘探,发现了敖牛铁矿、小莱河铁矿、洋湖铁矿、毛公铁矿等中小型铁矿。现已发现并评价了一大批矿床,包括红透山铜矿、庆元县下大堡金矿、王家大沟金矿、富顺县二货罗金矿、新宾县下营子金矿、童家街菱镁矿、北寺坪泥炭矿、曹氏泥炭矿、富顺县大寺坪石灰石矿等。到2000年底,已探明储量的矿藏有500多处,基本摸清了全市主要金属、非金属和能源矿产的分布情况。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我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强度大、规模大、矿业基础强。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规划基期已探明52种矿产,已开发24种矿产。根据累计消耗储量与累计探明储量之比,主要矿产的开发利用程度为:煤矿47%,铁矿6%,铜矿59%,锌矿52%,金矿40%,菱镁矿51%。
——矿产资源利用水平较高。大中型矿山企业“三率”指标完成情况良好。抚顺矿务局西露天矿回收率95%,老虎台矿回收率70%,红透山铜矿回收率94%。65438至0998,结合矿山实际情况,经过专题调研和专家指导,我市制定了矿山企业“三率”考核指标。从规划基期完成情况来看,开采回采率有所提高。
——矿业产量稳定,产值稳中有升。全市共有矿山企业302家,超大型矿山1个,二级矿山2个,二级矿山2个,小规模以下矿山297个,占全市矿山总数的98.3%。采矿工人有35 000人,与1997年的69 000人相比,减少了34 000人。采矿业总产值为654.38+0.89亿元,比1997年的654.38+0.69亿元增加2亿元,增长654.38+0%。主要开采矿产年产量1048万吨,比1997年10000吨增加27万吨,其中煤炭686.2万吨,铁矿石1508万吨,金属铜9000吨,金属锌12万吨,金矿2万吨
我市矿产品贸易物流量相对稳定,主要矿种产销平衡。物流方向比较固定,煤炭主要卖给鞍钢;铁粉主要卖给新钢和本钢;金粉被运到阜新的排山楼金矿和山东的招远黄金公司。铜粉销售给天津大同铜业公司和山东东营铜业公司;轻烧镁卖给辽宁外贸公司或大连五矿公司。
动词 (verb的缩写)矿山生态环境现状
(一)西露天矿的开采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抚顺西露天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大型露天煤矿。该矿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形成了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对周边企业厂房和居民建筑造成了破坏。目前,地面变形继续加剧,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抚顺西露天矿将于2007年关闭。闭坑后,矿坑对城市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将进一步显现和恶化。当坑内充满水后,边坡将失去人工维护,边坡岩体浸泡后强度减弱,岩土体位移和地面变形加剧,给周边大型企业、商业区和居民区留下严重隐患。
(二)煤炭开采剥离造成周边地区环境污染的。抚顺西露天矿经过90多年的开采,已形成3个大型排土场,面积20.2平方公里,累计排放量6543.8+0.6亿立方米。这些露天堆放的煤矸石在长期的风化和降雨淋溶作用下,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并向外排放,对周边地区的空气、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同时,煤矸石堆占地面积大,浪费了城市土地,限制了城市建设的发展空间。
(3)采煤沉陷区逐年扩大,土地利用率低。年老虎台矿、龙凤矿的地下采煤,在我市市区形成了一个面积为16.89平方公里的椭圆形沉陷盆地。地面平均沉降值超过1米,最大沉降值超过10米。在这一范围内,居民住宅和大中型企业受到极大破坏,造成经济损失数十亿元。目前,随着老虎台矿的不断开采,地表破坏将进一步加剧,塌陷区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居民房屋和部分大中型企业的安全将面临更大的威胁。
(4)频繁的矿震直接威胁城市安全。我市从1933开始发生矿震,矿震频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每年300-500次增加到2001次。最大震级从2.5级上升到3.7级,2002年达到6843次。据专家预测,矿震震级将逐渐达到3.8-4.2级,威胁更大。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矿震给井下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二是矿震对地面设施的破坏和威胁;第三,加剧了采煤沉陷和边坡失稳。
(5)县(区)部分地区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突发性降水引发的泥石流主要发生在丘陵山区,富顺县是地质灾害易发区。滑坡崩塌主要发生在新宾县永陵云起山、富顺县三块石、清远202国道两侧和新宾东南公路段,新宾镇郊区为易发区。富顺县拥有丰富的铁矿和菱镁矿资源。多年的过度开采对矿山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有些已经无法恢复。清苑县金矿和新宾县煤矿的开采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根据对全市12矿山企业的抽样调查,目前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率为5%。土地复垦率为3.9%。
六、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开发利用管理问题。
——矿产勘查滞后,找矿成果不显著。我市基础地质程度高,但建成较早,需要更新补充;地质勘探投资锐减,使勘探工作停滞不前;勘查结构和布局不合理,重金属、轻非金属矿产和同种矿产的勘查程度在县区之间差异较大。
——矿产勘查资本市场尚未建立,社会资金难以进入勘查领域,外商投资进展不大,商业投资的勘查机制尚未形成。
——大宗矿产资源形势严峻,转产任务艰巨。受“护市限采”政策影响,我市煤炭可采储量严重不足。抚顺矿业集团老虎台矿和西露天矿保有储量分别为88571719万吨,可采储量分别为6199153.6万吨。进入矿业中后期后,迫切需要发展接续产业,调整产业结构。
这个城市的黄金资源日益减少。王家大沟金矿和下大堡金矿储量(金属量)分别只有3.81吨和0.94吨,储量资源严重不足,影响了我市黄金生产的稳定性。
——矿山规模结构不合理,生产集中度低。全市中等规模以上的矿只有5个,其余的都是规模小、分散的。
——矿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矿山设备简陋,技术陈旧,工艺落后,技术人才匮乏。产品多为原矿,技术含量低,缺乏深加工、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经济效益低,资源利用率低。
——矿业管理有待加强,矿业权市场亟待培育。矿产资源管理粗放,监督管理不到位,不按设计施工,以探代采、边探边采、无证开采、乱采滥挖、浪费资源的问题依然存在。矿业权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不完善,尚未形成完整的市场体系。
——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恢复治理任务艰巨。抚顺矿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经调查,“一区一坑三场”(采煤沉陷区、西露天矿、西排土场、东排土场、王良排土场)总用地面积47.96平方公里。这些废弃的土地以及由此引发的频繁的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使我们的城市面临着沉重的恢复和管理压力。
不及物动词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利与弊
有利的条件
——国家实施全球资源战略、资源开发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市矿业发展带来机遇。随着国家资源战略的调整,国家加强了铜、锌等战略矿产的勘查,这将为我市优势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红透山铜矿深部及外围找矿创造非常有利的条件。加入世贸组织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我市的石油、铝、钢铁加工企业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进口所需的原材料。同时,有利于我市大中型矿山企业到国外建立开采加工基地,扩大矿山企业规模,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国家实施能源结构调整战略,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可持续产业的政策,为我市煤炭工业转型和石化工业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机遇。
在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下,以恢复东露天开采为主导,开发油页岩和煤层气资源,充分利用油页岩和煤矸石炼油、发电、烧砖,搞好煤炭深加工和洁净煤项目,综合利用资源。
在我市“十五”计划中,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是抚顺市“十五”及以后的主导产业。两大产业将完成大规模技术改造,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将实现翻番和提升,位居全国前列。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支持资源型城市发展可持续产业的政策,从政策、资金、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等方面为我市建设“北方石化城”带来了机遇。
(2)不利因素
——区域内大部分地区工作程度较高,特别是一些大中型矿山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并对许多露天矿进行了预调查。找矿已经进入“挖深找盲”阶段,难度相当大。
——国家投入减少,重点成矿区高精度大型物化探开展较少,找矿装备落后,深部找矿成效不大。
——由于矿产资源全球优化配置,廉价优质矿产品进口增加,对我市开采加工成本高、规模小、技术落后的矿山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冲击。
七、矿产资源需求预测及可利用性分析
(一)矿产资源需求预测
根据我市“十五”计划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矿产资源的消耗量必将呈增长趋势。我市的产业结构也决定了矿产资源的高消耗。预测2005年我市煤炭需求900万吨,石油654.38+05万吨,铁矿石400万吨,铜654.38+00万吨,锌654.38+02万吨,铝654.38+00万吨,金矿3万吨,水泥用石灰石654.38+000吨,菱镁矿8万吨。对其他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需求也持续增长。
(B)分析矿物资源的可获得性
从我市矿产资源现状分析,大宗矿产资源可采储量不足,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不容乐观,贵金属和有色金属可供性趋于严峻。
根据我市主要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和具有潜在优势的矿产资源的可利用性分析;
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矿物油、铝矾土,是我市没有的矿产,都需要购买;如果不增加新的资源,到2010,金、铅、锌和耐火粘土的现有储量将基本耗尽。
部分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矿产铁由于规模小等因素发展有限,只能部分满足需求。
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铜、菱镁矿、油页岩、煤炭在规划基期内可以满足需求。受“护城限采”政策影响,可采储量只能维持到2010年左右。
具有潜在优势的矿种受技术、交通条件或市场因素限制,尚未大规模开发利用,包括油页岩、煤层气、石灰石、泥炭等。
到2005年,我市煤炭预测产量为700万吨,自给率为77.8%;200万吨铁矿石,自给率50%;铜65438+10万吨,自给率100%;锌1.2万吨,自给率1.000%;黄金矿山3万吨,自给率100%;水泥用石灰石654.38+0万吨,菱镁矿8万吨,油页岩654.38+065.438+0万吨,煤层气3亿立方米,基本满足要求。
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
本规划的编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坚持我市实施的“建设经济强市、争创文化名城”和建设“绿色之都抚顺”、“北方石化城”的总体规划,发挥区域优势,在服从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为资源型城市加快转型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规划原则
紧密结合抚顺国民经济发展实际,按照“建设经济强市、打造文化名城、建设“绿色之都抚顺”的指导思想,统筹矿产资源,发挥优势,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基本要求,发展与保护并重,节约优先,加强资源保护,节约资源;综合勘探、综合评价、综合利用、合理开采。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要协调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统一。必须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资源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坚持保护的前提、发展的手段和发展的目的相统一,使保护和发展相互促进;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确保资源有效利用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充分发挥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法律法规、规划和政策调控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调控资源利用总量,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和布局,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生产深加工、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矿产品,提高采选综合回收率和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 amp,amp,amp,nbsp。
1.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以及工农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都是人类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因素。
1,改变物种(有意或无意造成物种消失或引入物种)
比如1859年,一个农民从英国带了25只兔子到澳大利亚,由于没有天敌,对澳大利亚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再比如,1906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卡巴森林为了保护鹿,捕杀食肉动物,导致鹿大量繁殖,最后没有食物,濒临灭绝。
2、环境因素的变化(大量污染物进入环境)
3、信息交换系统的破坏(破坏生物释放的信息素来驱赶天敌、击退异种、吸引异性等。).
第二,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洪水、干旱、地震、台风、滑坡和海啸等自然因素。自然因素造成的生态平衡的破坏被称为第一环境问题。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平衡破坏被称为第二个环境问题。人为因素是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人为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变化的环境因素。例如,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垃圾等。,不断排放到环境中;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或掠夺性利用,如盲目开荒、乱砍滥伐、水面过度围垦、草地超载等,都会恶化环境质量,产生短期或长期影响,使生态平衡失衡。(2)改变生物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盲目增加一个物种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如美国在1929年开凿的韦兰运河,将内部排水与海洋相连,导致章鱼进入内部排水,使鳟鱼年产量从2000万公斤减少到5000公斤,严重破坏了内陆水产资源。减少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物种也可能破坏生态平衡。上世纪50年代,中国大量捕杀麻雀,导致部分地区虫害严重。原因是害虫的天敌麻雀被杀死,害虫失去了天然抑制因子。(3)对生物信息系统的破坏。生物只有通过相互之间的信息接触,才能维持自己的集群和正常繁衍。人为将某种物质释放到环境中,干扰或破坏生物之间的信息联系,可能导致生态平衡的失衡或破坏。例如,自然界中的许多昆虫通过分泌和释放性信息素来诱导同种雄性成虫交配。如果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能与它们发生反应,雌虫的性信息素就会失去吸引雄虫的生理活性,必然会影响昆虫的交尾和繁殖,最终导致种群的下降甚至消失。
第三,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可以说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在古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平等的。人类是弱小的,处处受到自然的限制,却无力改变自然。所以,人类视自然为敌人,与天地为敌成为了一种难得的品质。愚人的精神被歌颂了几千年。
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逆转,人成了强者,而“温柔的自然”成了容易受伤的对象。高纯度的化学品,如杀虫剂、油漆和洗涤剂,对自然环境构成巨大威胁;大规模的能源消耗改变了大气的成分,从而改变了地球的气候;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急剧增加,人类活动破坏了地球上大量的森林和湿地资源。于是,“温柔的自然”变成了“凶残的自然”,人类强加给它的一切,最终都要还给人类。在水和土壤被高纯度化学物质污染的地区,畸形儿童和绝症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得多;一旦石油资源枯竭,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正常运转必然会遇到问题;气候异常必然会带来洪水或干旱,饥荒也会伴随着各种自然灾害。“凶残的自然”将再次使人类变得软弱,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将回到起点。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人类必须保护“温柔的大自然”,防止它恶化。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这是人类在工业化和极度膨胀自信之后的宝贵知识。
世界各国也都意识到这个问题。10年前,178个国家的领导人聚集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讨论环境保护问题。领导人计划保护地球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人类的福利和发展。1997,160个国家在日本京都签署了旨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但由于减排阻碍经济发展,二氧化碳头号排放国美国拒绝实施。去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地球峰会”上,世界领导人和科学家继续讨论改善环境的计划。
10年过去了,虽然人类在保护环境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分歧依然严重。地球现在是什么状态?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迎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