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雾霾有哪些有效措施?
统计学家和数学家王教授最近就“雾霾问题”向全国建言献策
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时启动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已经走过了35个年头。这项绿化防沙工程被称为“中国绿色长城”、“最生态工程”。西起新疆,东至黑龙江,途经13个省、市、自治区的559个县,全长近4500公里,绝望地包围或阻隔着中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一片黄土高原。该项目虽未完全完成,但已初见成效。从西北吹向内地的沙尘暴基本被阻断,甚至很多地区出现了旅游、避暑、休闲胜地,基本达到了防风治沙的初衷。然而,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即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环境保护的相应政策和配套措施没有跟上,导致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危及人们的生存空间。其中雾霾问题是目前的重中之重。全民都在讨论如何解决雾霾。国家在说,环保人士在说,民众也在说,却拿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其中,环境保护和气候方面的专家(院士、研究员、博士...)一致指出,欧美日花了20-50年才理顺自己的风气。即使中国有继欧美日之后的成功经验,按照现在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来管理,也只能是10年的奇迹。在他们看来,中国不可能在一二十年内治理好雾霾。也就是说中国的人只能长期受雾霾之苦?我有一个很好的药方供政府使用,与上述专家学者的意见不同。也就是在严格执行减排的情况下,必须借上帝之力,不借上帝之力是绝对不行的。北京的雾霾几乎与大风天气高度相关。今天有风,雾霾会很快消散;风一停,雾霾随之而来。如果不靠风,只有大范围的停工、停工、停车才能驱散雾霾,这已经成为老百姓的常识。而是长期停工、停工、停车...普通人吃什么,喝什么,住什么...他们如何生存?下面只能在风上下功夫了。王教授是一位具有复杂经验、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者和实践家。他对我们国家有很深的感情,他不能忽视这种情况。在仔细检查了相关数据后,他确认中国仍然是一个季风国家(尽管大气专家说全球大气正在变暖)。冬天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风,夏天是来自海洋的东南风。为什么冬天西伯利亚寒风很少?仔细检查后发现,问题只能出现在这片又长又宽的防护林中。三北防护林工程,窄的地方几十公里宽,宽的地方几百公里宽。防护林乔木和灌木混植,灌木和草混植。高大的树木都在二三十米以上,对地面风有一定的减速作用(成语“大树招风”就是这个道理)。树木减速几十甚至几百公里后,连强烈的西伯利亚风都变成了微风,所以近几年北京刮风沙尘的日子很少,华北也是。现在方法已经有了,王教授指出:我们只要把防护林里的树木改成矮灌木,强烈的西伯利亚地面风就会减缓,经过防护林的西北风可以达到3-4级。正常3-4级的风,在我们严格遵守减排政策的配合下,北京和华北地区的空气可以保持在优良或轻度污染的水平。此外,夏季的东南风,由于西北、华北、东北的防护林改造,也能顺利穿过防护林,使北京、华北、东北的雾霾得到较大程度的扩散。也就是说,通过对防护林的整治,西北风和东南风将平稳运行多年,北京、华北乃至全国的严重雾霾必然会得到实质性改善。这样,生活在北京、华北乃至全国的人们才能赢得持久的生存空间,最终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彻底战胜雾霾。实施方法和说明:
(1)立即启动1000公里“乔改灌”工作,为65438+万职工(主要是当地农民)增加月工资不低于5000元。(2
这项工作建议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牵头,国家环保局、国家林业局具体办理。(
3)在“乔灌改灌”过程中,适当扩大灌草混植面积,使原有的防沙功能得到加强。(4)在1000 km "乔灌"工程的基础上,本工程逐步延伸至4500 km。(5)大部分树木已经到了成熟期(枯死期),现在补植灌木是天赐良机。重新种植灌木的成本比树木低得多。最好选择当地的灌木和植物进行补植,因为它们有天然的适应性,成本也低。(6)改造资金由国家财政支付。(鼓励有财力的公司参与捐赠)参考文献:(1)王:国民经济产业布局的排序与经济向量,51国际统计会议论文集,土耳其,1997。
(2)王,李英波:经济矢量的综合与资源的有效配置,墨西哥社会经济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1998。
(
3)王:社会统计与数理统计的统一,《前沿科学》2008年第2期,北京,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