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趋势
在整个文学艺术领域,绘画艺术近百年来的变化最为明显。下面我将从当代绘画的两个新趋势来谈谈这个大变革时代绘画艺术的特点和本质。希望我们的思考能够融入到这个时代的文艺思潮的大趋势中,从而为人类新文化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首先,绘画是一门独立的科学
自从人类社会活动进入科学时代以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造型艺术领域。因为摄影术的发明,一直以来作为记录历史、描绘人像、装饰生活环境工具的绘画发生了根本性的革命——逐渐成为一门研究视觉图式的独立学科。因为摄影术的发明不仅带来了记录现场场景的一般工具的重大改革,更重要的是无线电望远镜摄影和显微摄影所揭示的新的视觉世界,进一步加强了画家对简单视觉图像的兴趣。当然,在绘画真正开始按其自律性发展的短暂历史中,这种特征只发生在较高的文化层面,但在一般的社会生活中,绘画并没有摆脱装饰生活环境的工具和社会伦理的附庸的地位。所以这门学科的形成还只是一个萌芽,还需要更多智者的努力,建立起系统的科学框架,才能让人类的这一新需求得到真正的提升。
自从塞尚开创了“现代主义绘画”以来,这种萌芽已经初具规模,尤其是在德尚和毕加索,以及以包克林和克林格的浪漫主义风景画为蓝本的乔治?德?纪立克和彼得创立的“形而上绘画”?蒙德里安的“新模式主义”绘画展示了这一学科的真正形成。此时,揭示这些图式的价值,并不在于表达一个显而易见的真理,也不在于使它们成为具有满足审美需求功能的欣赏品,而在于揭示人类对视觉图式的无限神秘感兴趣的知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绘画不再是原始意义上的艺术范畴,而应该是一门独立的研究视觉文化的科学,因为这些图式的揭示不一定会像诗歌、戏剧那样首先显示社会学、伦理学意义,也不一定会像音乐、舞蹈那样直接显示美学意义。虽然它也可以代替摄影来重现一个美丽的场景和一个瞬间的舞蹈,就像物理学的成果可以发展原子武器一样,但这只是副产品,而不是研究这门科学本身的目的。
我之所以要对人类几千年文明史中形成的传统绘画分类进行重大修正,并不是企图否定传统形成的科学性。在绘画真正成为自身之前,传统的分类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是合理的、适用的、准确的。然而,当科学时代到来,具体来说,在摄影术发明之后,这种经典的分类原则被打破了。摄影的出现是历史的转折点。虽然在最初阶段并没有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原始绘画模式的不适用性,但毕竟随着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绘画越来越不承担记录历史和绘制纪念肖像的责任,于是“现代绘画”逐渐走上了半抽象化和抽象化的道路。今天已经很难找到类似照片的绘画图式(指专门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领域)。在“现代绘画”中引入所谓的“摄影写实主义”,绝不是为了描绘纪念性的肖像或风景作为欣赏。他们的兴趣只在于对科技的崇拜和对人类手工模仿机器效果能力的赞美。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绘画虽然不是纯粹的图式科学,但也接近于科学技术的研究。所以我们得出结论“绘画作为艺术品的旧的社会功能已经被摄影取代了。”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绘画图式中的科学因素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进而形成了专门的视觉图式科学。这可以从绘画图式中对表象和内容的抽象来说明。从“现代绘画”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明显的抽象的普遍特征。这门逐渐独立的学科之所以会在诞生初期遭到普通大众的强烈反对并要求理解其内容,是因为这些人仍然抱着绘画原有的理解模式来审视这些图式的意义,从而引发了新的绘画图式是否有其存在价值的争论。事实上,这种错误不仅是观看者造成的,也是专门的研究机构和视觉图式(画家)本身造成的,因为这些专门的机构和专家并没有像视觉图式本身一样有意识地转向适应这个时代图像的倾向,它们本身就是矛盾的。他们一方面想根据视觉图式的科学性和自律性来展现它的结构,另一方面又想让普通观众理解这部作品的意义。有矛盾,就像数学家试图让不懂数学的普通人理解他的数学公式。结果专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观众还是不理解。自从绘画图式脱离了旧的艺术范畴(外观和内容的抽象),它在过去几千年里改变了它在社会中的角色,也就是说,它不再是审美需求的奢侈品,不再是社会学的政治宣传品,不再是社会伦理的道德教育。对它的揭示和研究是基于激发人类思维的创造性,为创造优美的环境、优美的物品奠定理论基础和物化方法,为物质材料选择知识基础,这是它的社会价值。人们当然可以用它的成果来制作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欣赏品,如建筑、城市规划、日用品造型、机械、机械造型、壁画、室内装饰、室内绘画、雕塑、服装款式、服装图案等等;也可用于各种科学的插图和科幻视觉呈现,如天文馆、自然科学馆、海洋馆、地质馆、历史馆的壁画,以及各种书籍装帧和插图等。,但这些不同于“视觉图式科学”本身的研究。此外,更重要的是这些图式可以从视觉心理学的角度启发和培养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成为自然科学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
通过对抽象构图应用的考察,我们发现人们对同一视觉图式的视觉反应是不一样的。往往对形式的理解比较敏感,有很深专业知识的人,会认同那些有格式塔感觉的图式。鉴定的等级大致按照金字塔结构分为九级,三级合为一层,所以分为上、中、下三级。如图所示:
每一层构成一个* * *语言特征,上层是抽象,中间层是形象,下层是具体(或表象)。通过对视觉图式应用的考察,说明抽象作文也有“优”和“差”之分。然后在“优秀”的图式中显示出“美”的顺序(因为这是一门新诞生的学科,所以暂时还在使用过去的词汇概念),而这些图式只能被极少数的专家认可。这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有些人对视觉图式的敏感程度不亚于其他人对数学的敏感程度,他们需要这方面的智力天赋。另一个原因是,一些专家虽然敏感,但由于多年的传统教育,他们拒绝放弃对“绘画艺术”这门学科的旧认识,即他们还要求绘画图式至少要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是绝大多数公众甚至专业人士难以理解为什么看似“丑陋”的图式也能成为绘画科学的研究对象的根本原因。因此,要使这门真正有研究价值的新科学健康发展,就必须改变过去的传统观念,不再要求普通受众的普遍认同,也没有必要去解释这些图式所表达的“内容”。艺术展和其他科技成果展览一样,也可以遵循普通观众的意见,因为这些展品本质上不存在美丑的问题,只是提供了视觉经验的积累。这些经历可能有新有旧,但没有美丑之分。
我觉得这门学科从最初形成到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西方画家如吉立克、罗、蒙德里安、波洛克等的学术成就一直是这一学科的最高成就。虽然近年来国内一些年轻的“画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顾文达、王广义、张培利、、李杉、,但还没有走出季立克、罗、蒙德里安等人。当然,值得一提的是,顾文达和任剑都曾试图探索新的形式,但这些尝试并不能说是完全成功的。由此可见,绘画图式的揭示必须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只有观念彻底更新,新的方法论得到专家的普遍认可(包括消除传统教育在我们自身的一切影响),我们才会理解更深刻的视觉图式,从而才能揭示绘画图式中新体验的物化,而不是物化新体验或物化新概念。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不承认“现代绘画”正在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一事实,因为绘画图式的揭示已经成为纯粹抽象地研究自然的物理形态图像和人类在二维平面表达的深层经验中积累的心理图像所包含的构成问题。这门科学的研究绝对不同于艺术语言学的研究,因为艺术语言学研究的目的是为其学科的基础设施服务。如果它离开了艺术中某一学科的需要,它的研究就变得没有意义。而视觉图式并非如此,它不仅能为作为原创艺术门类的大众艺术提供语言素材,还能为构建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有序结构提供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在激发创造性思维和人类对自身形而上学的兴趣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美国教育家g?f?奈洛尔在他的《教育哲学导论》中说:“人天生是一种追求形而上的存在。他有一种无拘无束的欲望,想从自己生活经历的各种素材中去理解事物的终极本质。”(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正是这种本性使人类对一切未知领域产生兴趣,而视觉作为获取一切知识的最重要渠道,本身就是现代人认知兴趣的主要对象。正是这一特点表明它属于一门独立的科学,而不属于艺术或社会科学。
第二,理性精神的兴起
(1)冷漠肃穆的视觉图式成为当代绘画的主流。"理性是知识的源泉,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普遍适用且一致的判断."(G?f?奈洛尔教育哲学导论)
本课题将从艺术社会学和艺术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现代绘画”的问题。因此,我们将再次从把绘画作为艺术门类的角度来看待当代艺术思潮的价值。这里针对近两年中国青年艺术家的社会思潮和“艺术作品”谈一谈理性精神。以东北“北方艺术团”为首,他们最早发表了《新文明的诞生》、《寒带——后》文化的初步形成等论文,代表了一个他们普遍认同的时代形象。在他们的绘画图案中,这种形象是鲜明的,即这些图案带有某种* * *,即冷漠、庄重、超现实主义的特征。这些作品与传统绘画中的“温暖”情调相悖,给人“非人气息”的印象。那些绝对被禁止的、非人的影像,就像梦境中的“自然”,更接近本体和必然的真实,而那些“真实自然”的摄影,往往是偶然的、表面的选择。随后,南京青年艺术周中的一些青年画家和理论家喊出了“北方精神”的口号,推出了大量与前者相似的作品,其中方鼎、秦深等人更具代表性。那么,出现在杭州“85新空间”艺术展上的很多作品也与此同构。
下面我们举两个具体的例子来分析一下这些作品的特点。比如王广义的《凝固的北极区20号》和85级新空间青年创造社成员张培力的《休息笔记》,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理性感非常强烈,画面中沉闷刻板的人物,整幅画面简洁的处理,静稳的效果,都给人一种冷峻悠远的感觉。图中人物似是而非。它们在精神上是虚幻而纯粹的,但也是永恒而真实的。他们生活在“另一个世界”,是那个世界投射在我们心中的影子。我觉得这个“世界”可能就是柏拉图的“理念的世界”!总之,这些作品并不是试图用美好的风景或人物来唤起人们的生活联想,而是通过借用来构建一个纯粹的精神世界。在这里,画面中的人物不是具体的个人,而是阶级的象征,是符号,是媒介。通过这个“理想世界”的投影,我们可以体会到走近世界彼岸的喜悦,那是一种庄严的、无与伦比的神圣的幸福。
南京现代艺术作品大型展览方鼎的作品《城市》,用另一种语言揭示了这个时代的影像。虽然在理性倾向上与前者一致,但在物化手段的选择上有明显的区别,即后者采用了复杂的肌理效果,而不像前者那样流畅、干净、清新。同时,它所使用的无机物主体形象的刻板感和沉重色调也与前者有所不同,使这部作品更具历史感和宗教感。这些都没有使这种图式失去理性感,只是在揭示这种精神内涵时采用了另一种表达方式。因此,这部作品在精神实质上与前者相似。
以上两个具体例子讲的是所谓理性倾向绘画对人的心理的作用及其审美意义。这种理性倾向逐渐成为当代中国画坛的主流意识,这预示着这种倾向必然会逐渐成为当代画坛公认的绘画发展趋势。在当代青年组织的“现代绘画”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倾向的普遍性,比如北京的165438+十月艺术展,湖南的0艺术群艺术展,等等。
那么,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些画有什么意义呢?不知是否可以勉强这样解释(因为绘画图式本身没有直接的社会学意义):这种理性的绘画图式最大的特点是用人们并不完全陌生的图像来构建一种相对陌生的视觉图式,使人在这些作品面前可见可感,但不可及。坦白说,就像看到了希望,但还没有变成现实之前的状态,造成了观看者与图式的心理距离。这种距离是看得见的,但也是很远的,导致观者在审视作品时产生一种敬畏的状态,而不是带着一种享受和欣赏的轻松心情去看,或者从那里得到感伤的感染。此时,他们体验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相互渗透的激情而疯狂的状态。这种审美体验容易激发人的活力节奏,使人的生活更接近理性。这种理性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激情理性,即完全理性。只有在这种完全理性的支配下,人类才能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否则,精神的萎靡和生命的退化会在我们懒惰麻木的时候侵蚀我们的身体。所以,如果把绘画当成一种欣赏,这种审美体验也会成为构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某种意义上,或许这是对人文精神的一种褒奖。
(2)理论与图式制造相结合。目前,艺术思潮正朝着理论与创作并重的方向发展。80年代涌现出的一大批青年画家和其他行业的艺术爱好者,关注的不仅仅是艺术作品的展览,还有理论争论的新焦点,以及哲学、自然科学等边缘学科的新成果对艺术思想和艺术观念的影响。时代发展突飞猛进,一系列理论文章引起了画家的极大兴趣和整个艺术界的普遍关注,这是中国艺术界前所未有的新动向。根据我们的分析,这是现代不可避免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由于旧观念随着造型艺术的经典法则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些画家作为“艺术品”的绘画失去了精神内涵后,变得单调、枯燥、模糊。
所以新兴画派虽然此起彼伏,但却是早兴晚衰。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已经远远超过了人类几千年历史的进步。毫无疑问,从图像本身的研究来看,这是一种进步;然而,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不能不成为衰落的标志。从图像学本身来看,似乎二维平面构成所包含的所有问题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初步解决,可以说是历史性的飞跃,而从艺术作品的内容来看,这个时期的作品几乎没有什么意义(艺术社会学和艺术心理学)。现代艺术的进程就是这样一个矛盾深刻的发展,标志着旧文明真的到了衰落的日子,不仅是艺术材料和物化方法的陈旧,更是旧传统观念的瓦解。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些“现代绘画”的艺术作品出现了“大脑空白”的视觉效果,即“没有内容的作品”(指视觉图式没有精神)。所有这些现象表明,我们正处于旧文明解体和新文明形成的转折点。绘画作为人类与新文明(新概念)之间的中介,在当代并不能充分体现其社会学意义。因此,从整个人类文化的角度来看,“现代绘画”在自身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但其在艺术社会学上的价值却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和雕塑所能比拟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代艺术理论空前重要,从而形成了与视觉图式齐头并进的绘画发展趋势。从当代优秀青年画家的知识结构中也可以知道这一点。如顾文达、王广义、张培利、方鼎、任剑等人都在理论上下过功夫,他们用自己的绘画完善了自己的理论。在我认识的人中,大部分都认为绘画本身在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意义上是冷漠的。关键是这个图式应该而且必须表达他们的想法。从这种倾向来看,这种画也是。他们反复强调要高举理性精神,以扫除一切软弱、松弛、病态的洛可可式文化,树立崇高、健康的文化典范。在我看来,这种所谓的理性精神,就是新文明的精神。正是在不同的点上,当代艺术理论的成就向这个新文明的主要精神汇聚。这些差异迟早会趋同,产生一种全新的审美观,一种全新的物化模式,一种并行而独立存在的理论体系。
在当今理论与创作并行的时代,一个艺术家不仅要有兴趣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还要加强理论修养,做到多读书(包括其他学科的作品),勤思考,好积累,爱辩论,建立自己的概念体系。因此,我们可以与理论家并肩合作,为视觉图像学和视觉文化学的真正完善做好充分准备,使视觉艺术这一必将成为未来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