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碧云的代表性科研成果
农村经济,1/2,ISSN 1003-7470,5号,2015。
“经济新常态视角下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探讨”,
经济问题,1/2,ISSN1004-972X,第5期,2015。
《关于金融服务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思考》,天津社会科学,ISSN 1002-3976,1/2,2015,第2期。
“金融脱媒对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动态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ISSN 1000-1549,1/2,第三期2015。
“基于AHP-DEA的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经济问题,ISSN1004-972X,1/2,2015,第一期。
“金融集聚区建设中中央与地方政府行为的进化博弈研究”,
经济问题,1/2,ISSN 1004-972x,第7期,2014。
“中国金融产业集聚中地方政府与潜在金融机构的博弈研究”,
经济问题探究,1/2,ISSN 1006-2912,第2期,2014。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财产性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现代财经,1/2,ISSN 1005-1007,2013,第11期。
《未观测金融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分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3,ISSN 1009-6116,2013,第二期。
“中国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路径及对策”,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第12期,1/3,ISSN 1000-1549,2012。
《论货币供应量对我国投资和消费的影响》,《现代财经》第1期1/2,ISSN 1005-1007,2012。
《完善收入形成的市场机制,提高居民市场收入》,天津市社会科学第七期优秀论文,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
《相对合理的结构:经济运行良性循环的基础》,《现代财经》第9期,1/1,ISSN 1005-1007,2011。
《中国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度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上海金融,第6期,1/3,ISSN 1006-1428,2011。
《国民收入分配效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经济问题》第5期,1/3,ISSN 1004-972X,2011。
《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的影响——基于中国1978-2009年实证数据的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2,ISSN 1000-1549,20165438。
《中国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研究》,《经济问题》,1/2,ISSN 1004-972X,2010,第2期。
内外均衡下的中国投资与消费调整,《当代亚洲经济研究》第65438卷第65438期
《居民收入形成机制的地区结构分析》,中国经济问题,1/1,ISSN 1000-4181,2010,第二期。
《改革开放后我国M2与M1增长率剪刀差向后扩大现象分析》,财贸经济,1/1,ISSN 1002-8102,第一期2010。
《中国投资与消费关系的调整——基于内外经济均衡的分析》,《天津社会科学第六届优秀论文》,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12。
《完善金融协调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1/1,2010,1,经济学第9版。
《金融支持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中国城乡金融报》8月号11,2065438,专家版。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需求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理论与现代化,第6期,1/1,ISSN 1003-1502,2010。
《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2,ISSN 1005-8273,第6期,2010。
《天津市居民收入长效增长机制的构建》,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论文第五期,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5438+10月。
“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技术路径”,
中国经济问题,1/1,ISSN 1000-4181,2009年第三期。
《金融与保险》(人大复印)全文转载于2009年9月。
“对美国金融危机的思考”,《学术论坛》,2/2,ISSN 1004-4434,2009年第4期。
《从我国国民收入增长路径看居民收入长效机制的建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2,ISSN 1006-6470,2009年第2期。
《国民经济管理》(人大复印的材料)于2009年8月全文转载。
《论二元经济结构下投资与消费关系的调整》,现代财经,1/1,ISSN 1005-1007,2009年第2期。
“借鉴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促进天津居民消费增长”,
天津经济,1/1,ISSN 100-339X,2009年第一期。
“内外经济失衡下中国投资与消费关系的调整”,
天津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5438+2月。
“中国贸易战略调整中宏观调控政策的相互配合”,《经济问题》,1/1,ISSN 1004-972X,2008年第11期。
“从历次通胀看中国当前宏观调控政策选择”,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2,ISSN 1000-596X,2008年第七期。
“中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国经济问题,1/1,ISSN 1000-4181,2008年第一期。
《国民经济管理》(人大复印的材料)于2008年5月全文翻印。
《中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山西大学学报,1/1,ISSN 1000-5935,2008年第一期。
“转型背景下中国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及其政策协调选择”,
经济经纬,1/2,ISSN 1006-1096,2008年第一期。
“金融创新与滨海新区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天津市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5438+2月。
《论金融业综合经营趋势下的监管模式选择》,《现代财经》,1/2,2007年第7期。
《中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2,2007年第2期。
《金融与保险》(人大复印资料)2007年5月全文再版。
《中国经济协调运行的政策选择》,《山西大学学报》,1/1,2006年第2期。
《国民经济管理》(人大复印的材料)于2006年7月全文翻印。
“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机制与中国目标模式的选择——基于高储蓄率和高贸易顺差的背景”,
经济经纬,1/1,2006年第4期
《生产过剩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探讨》,《现代财经》2005年第11期,1/1。
《资金供求对社会经济运行影响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经纬》,1/1,2005年第6期。
“金融风险加剧下的中央银行政策选择”,《经济问题》,1/1,2004年第9期。
《完善我国住房金融机构体系的对策》,中国房地产,2004年第9期,1/1。
《贫富差距扩大条件下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调整》,《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1,2004年第一期。
“从贫富差距扩大看我国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调整”,《金融理论与实践》,1/1,2004年第1期。
“发展和完善天津市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对策探讨”,《中国房地产》,1/2,2003年第6期。
“天津市住房抵押贷款的运作模式及启示”,《中国房地产》,1/2,2003年第5期。
“信用风险的信息经济学分析”,《金阳学刊》,1/1,2003年第4期。
“从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看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消费经济》,2003年第3期,1/1。
“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两点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1,2003年第2期。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人大复印)全文转载于2003年第6期。
“再造适合客户经理的业务组织结构”,《现代商业银行》,1/2,2002年第11期。
《海外创业板及其经验介绍》,《浙江金融》2002年第6期,1/1。
“关于重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探讨”,《经济问题》,2002年第6期,1/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机制分析”,《晋阳学刊》,1/2,2002年第5期。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人大复印)全文转载于2003年第一期。
“关于加强我国金融监管的几点思考”,《现代财经》,1/1,2002年第2期。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发展现状及对我们的启示》,《浙江金融》第8期,1/1,2001。
《中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讨》,《金融研究》第7期,1/1,2001。
“借鉴美国经验发展我国住房二级抵押贷款市场”,《金融与财务》(NPC抄),第5期,2001。
《完善我国住房金融的对策探讨》,中国房地产,第4期,1/1,2001。
《关于完善个人信贷业务发展配套服务体系的思考》,《现代财经》第3期,1/1,2001。
“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住房金融机构体系”,《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第3期,1/1,2001。
《加强我国住房公积金建设的对策》,《经济问题》第2期,1/1,2001。
“西方国家投资银行发展的一些启示”,《经济问题》,2000年第5期,1/1。
《发达国家住房金融模式的经验与启示》,《金阳学刊》,2000年第4期,1/1。
“经济民主制度:寻求国有企业‘好代理人’的根本保证”,《山西大学学报》,1/1,2000年第一期。
“加强税源监控势在必行”,《税务与企业》,第11期,1/1,1999。
“启动民间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经济问题》,第10期,1/1,1999。
《证券营业部面临的风险及防范》,《金融贸易》第7期,1/2,1999。
《关于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经济问题》第9期,1/1,1998。
《并购重组: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金融与市场》第7期,1/2,1998。
《阳泉市四家工农钟健银行金融风险调查》,《金融研究》第9期,1/3,1996。
《强化间接金融调控功能,充分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生产力研究》第3期,1/1,1996。
“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是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保障”,《经济学家》,第3期,1/1,1996。
“开征社会保险税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效途径”,《税务与企业》,第10期,1/3,1995。
“加强金融宏观调控,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经济问题》,第8期,1/1,1995。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财政对策探讨》,《山西大学学报》第4期,1/2,1995。
《能力培养:社会发展对大学教学的迫切要求》,《高等教育与现代化》第4期,1995。
《存贷款利率不应再降,而应上调》,当代经济文库。中国金融卷,第10期,1994。
《从分税制要求谈地方财政建设》,《财政研究资料》第35期,1994。
《关于中国税制的几点思考》,《金融研究》第6期,1994。
“建立和完善经营体系,尽快走向商业银行”,《金融时报》,1994.4.22。
《论中国财政模式的选择》,财政研究,第7期交易所:功能、运行与有效性,1989,2/2,中国财政出版社,2014.4。
《金融脱媒:趋势、影响与对策》,2/2,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11。
《支持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研究》,2/4,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12。
双顺差条件下中国经济政策协调研究,1/1,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6438+01。
《中国消费与投资关系的调整与机制研究》,1/2,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9。
《经济转型中的宏观调控研究》,天财百川文库之一,1/1,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9月。
货币金融学,21/2,20世纪高校金融学科试用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9月。
《中国农业保险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1/3,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0。
金融学,1/1,21世纪高校金融学试用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7月。
《货币、资本与经济协调运行研究》,1/1,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8月。
获天津市第十一届(2008)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TJSKJ-2-028)。
消费启动与收入增长的分解机制,2/6,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3。
货币银行学,1/1,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7。
住房金融研究,1/1,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