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沟通理论在教育过程中的有效应用

论沟通理论在教育过程中的有效应用

在个人成长的很多方面,大家经常会看到论文。借助论文,达到讨论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还在为论文茫然?以下是我关于沟通理论在教育过程中的有效应用的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论文关键词]有效沟通技巧,有效沟通

[摘要]本身就是一个传播的过程。教师作为传播者,要塑造良好的形象,树立自己的“品牌”,同时要遵循传播规律,运用一定的传播技巧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从而在传播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所谓传播,就是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因为教育本身也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传播的对象,所以教师可以运用传播理论开展教育活动。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有效地应用传播理论呢?这首先涉及到一个传播效果问题。在传播学领域,传播效果的概念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具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所引起的态度和行为的变化,通常指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二是指传播活动对接受者和社会产生的所有影响和结果的总和,无论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是明显的还是潜在的。根据传播学理论,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教师应该塑造良好的形象,树立自己的“品牌”,同时遵循传播规律,运用一定的传播技巧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第一,树立威信,形成“品牌”

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处于最有利的地位,传播者决定了信息的内容,但即使是同样内容的信息,如果来自不同的传播者,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人们首先要根据传播者的可信度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价值。可信度包括两个要素。首先是传播者的公信力,包括诚实、客观、公正等品格条件。二是专业权威,即传播者是否有话语权,对具体问题的发言权。这两者构成了可信度的基础。一般来说,消息来源可信度越高,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对于传播者来说,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受众的信任,是提高传播效果的前提。

教师作为传播者,首先要树立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任是一个老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老师要学生真正信任自己,最重要的是从人格上获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树立信誉。“为人师表”和“为人师表”,都说教师要有高尚的人格,树立个人公信力,成为学生做人的“楷模”。这包括诚实守信、客观公正。教师要诚实守信,说到做到,行动果断。另外,老师要客观公正,平等对待学生,奖惩分明。表扬正确的,批评错误的,绝不偏袒,在班里树立健康的风气。这样老师的名声就建立起来了,学生就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此外,要成为一个好的沟通者,教师必须更专业地学习和思考,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塑造一个专业权威的形象。学生只有信任老师在知识上的权威,才能尊重老师,努力学习。而一个知识文化水平不高的老师,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出现一些失误,甚至有时无法应对学生提出的突发问题,会大大降低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从而损害教师自身形象,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塑造自己的专业权威形象。

第二,运用一定的沟通技巧

沟通技巧是指在说服性沟通活动中为有效实现预期目标而采用的策略和方法。沟通技巧包括内容提示、推理和诉求。教师应该在教育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沟通技巧,以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1。“单面提示”和“双面提示”因人而异。

对于一些带有对立因素的问题,通常有两种说服或宣传的方式。一种是只用自己的观点或对自己有利的判断来提示说服的对象,称为“片面提示”;另一种是在提示自己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反对的观点或不利的材料,称为“双面提示”。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一般来说,“一边倒的提示”可以集中在自己的观点上,目的性鲜明,简洁易懂,但同时会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印象,使被说服的对象产生心理抵触。另一方面,“双面提示”可以消除被说服者的心理反感,因为它给反对的观点一个说话的机会,给人一种“公平”感。但由于两种观点同时提示,论证变得更加复杂,理解更加困难。

根据目标受众的属性,两种方式的效果明显不同。“单面提示”对文化水平低的人劝说效果更好,“双面提示”对文化水平高的人效果更好。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2。“表达结论”与“包含意见”的结合

“明示结论”一方面可以使观点清晰,对象容易把握作者立场,但同时也使其过于强硬;另一方面,“启发引导”法,不表现出明确的结论,而是把结论包含在判断材料中,给人的感觉是结论来自于自己,使对象不自觉地受到说服者的影响,但容易模糊主旨,有时难以贯彻传播者的意图。关于结论是否明示,可以肯定的是:当题目和目的比较复杂时,明示结论比不下结论好;当说服对象的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时,应明确说明结论;让说服对象自己下结论的方法,用在题目简单、目的明确或者对象文化水平高、能够完全理解目的的情况下,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明确提示结论,就会显得多余,容易引起对象的烦躁或厌恶,对说服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要把“表达结论”和“在材料中包含观点”结合起来。一方面,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言出必行”,讲清道理,但不能强加于人,要有说服力,要含蓄。现在的学生不再是以前老师说什么就听什么的“听话机器”了。教师要让学生接受教育,就必须以理服人,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真正说服学生。“说教”或者大声呵斥只会招来学生的反抗。教师可以先心平气和地提出一个问题,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倾听他们的声音,然后用* * *讨论的方式进行隐性引导,最后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在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提供一份指导性的判断材料,“材料中包含观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

3。“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性”的结合

在进行说服性传播活动时,如何“打动”目标对象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人们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智或权力的力量,达到说服的目的;另一种是为了寻求特定的效果,主要通过营造某种氛围或者使用强烈的情绪化的词语来感染对方。

教育要把“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性”结合起来,有时用理性分析说服,有时用情感感染学生。由于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有些问题只能用“诉诸理性”的方法解决,有些问题用“诉诸感性”的方法更有效,而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动之以情,明之以理”的方法则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4。采用“报警效应”

“敲警钟”具有双重作用:它对事物利益的强调,可以最大限度地引起被说服对象的注意,促进其接触相关信息;同时,它产生的紧迫感可以促使人们迅速采取行动。

在教育上,可以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学生的危机意识和紧张情绪,促使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某个方向转变。比如,教师可以强调学生考试成绩对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引起他们对学习的重视,促使他们迅速采取相应的学习行动。当然,由于“敲响警钟”基本上是通过刺激学生的恐惧来追求特定的效果,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心理上的不适,所以教师要注意把握分寸,避免负面影响。

第三,关注学生的个性

作为交流的对象,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有些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意见或劝说,有些则固执己见,我行我素。这种“容易”或“难以”接受他人劝说的人格倾向称为个人说服力,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与具体话题相关的说服力——说服话题有多种多样,一个学生可能在某些话题上容易接受老师的意见,但在其他话题上可能容易产生拒绝或排斥的态度;(2)与特定的论证或诉求形式相关的说服力——比如有的学生容易接受理性的说服,有的学生容易接受场景或气氛的感染。有些学生对“强迫”说服表现出自发的厌恶,而他们容易接受“诱导”说服等。(3)一般说服性——接受或拒绝他人意见的倾向,与主题或说服形式无直接关系,由个人性格和人格所规定。

自信的强弱和说服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自信心越强,说服力越低。自信心越弱,说服力越高。此外,与说服力相关的因素是个人信息行为的特征。信息行为是指个体寻求、接触和处理信息的各种行为。

因为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好奇心、性格、习惯、家庭都不一样,他们的信息行为也各有特点,这些特点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育的传播效果。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才能产生最佳的传播效果。

总之,在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教师作为传播者,要想更好、更有效地传播知识、教育学生,就应该结合教育实践,有意识地运用传播理论,遵循一定的传播规律。

参考资料:

[1]郭。传播学课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1版。

[2]方汉奇主编。中国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