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一篇关于民生的论文?
解决民生问题,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中,人的发展、生活和利益是最受关注的。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扎扎实实关心解决民生问题。
民生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基本问题,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和关注民生。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体系。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从哲学角度分析民生问题,探索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民生和民生问题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弓玄十二年,所谓“民生勤俭,勤俭不匮乏”这里的“人民”就是人民。《辞海》对“民生”的解释是“民生”,这是一个具有人文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话语语境中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古人云:“治国之道,为民以诚;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哪里有人穷,哪里就有社会动荡。
民生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教育是民生之本,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这四大问题是民生的基本问题。民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与党的性质、宗旨、目标是一脉相承的。解决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有。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真正把发展的目的体现在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利益、提高人的生活水平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只有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关注和解决他们关心的实际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民生思想分析
关注民生是马克思哲学的应有之义。与以往的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科学,最关心人。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人道主义一直是资本主义的重要武器,与唯心主义紧密相连。相比之下,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旧唯物主义忽视、漠视甚至敌视人。即使在自称人文主义者的费尔巴哈那里,他看到的也只是抽象的人,理想化的爱情和友谊。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中,人的发展、生活和利益是最受关注的。在马克思看来,人存在的首要前提是能够生活,一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历史只是人类实践活动在时间上的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脱离人类活动和社会历史,与人无关的事物或自然是不存在的。与旧唯物主义不同,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不是从“抽象的物质”出发,而是从人的存在方式——实践出发,揭示人的社会属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马克思把哲学的重心从整个世界转向了人类世界,从宇宙本身转向了人类的生存状态,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哲学的主题。因此,马克思哲学把握了人的存在方式和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实践,并从这一基础上形成了整体思维。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真正关心人、接近人、把握人,具有足够丰富的与人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命运密切相关的科学内容。在马克思看来,单个人的解放只有在全人类的历史解放中才能彻底实现。同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所有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最终构成* * *无产阶级运动的历史进步。“这种* * *产品主义,作为完整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整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是真正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真正解决存在与本质、对象化与自我确证、自由与必然、个人与阶级之间的斗争。是历史之谜的答案,我知道我就是这个答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120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人的关怀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关注和专门研究,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