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有哪些学院?

1.西昌学院西昌没有学院,只有1本科院校。名单是西昌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也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工程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项目。

二。西昌学院简介

西昌学院位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四川省西昌市。学校始于1939,北洋工学院迁至西昌创办国立西康技术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西昌农学院、西昌师范学院、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合并组建省级全日制本科院校。2065438+2005年2月,学校被列为四川省首批整体改造试点学校。

学校环境优美,占地1.884亩。是四川省“花园式校园”,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7.8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额2.22亿元,藏书209.63万册,电子图书654380+0.23万册。学校有16个二级学院和1个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开设66个本科专业,涵盖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等9个学科门类。面向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本科、专科、预科生17800余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1000人,专任教师795人,教授113人,副教授231人。硕士、博士研究生57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4人,凉山州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凉山州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5人,凉山州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2人。教育部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3名,省级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2名;全国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四川省名师、四川省模范教师6人。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实践技能培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和实践“本科学历(学位)+专业技能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中,学校设立了1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优秀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在四川省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中,建立了2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3个省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个省级优秀教师教育培养计划,3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16个省级精品课程,4个省级精品课程资源* * *课程,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被列为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项目学校(项目资金654.38+0.48亿元)。校外建立了175合作教育基地。获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45项。

学校非常重视应用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重点开展了以凉山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为重点的自然科学研究,以民族文化资源和边远地区管理为重点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研平台14个,其中四川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9个,与四川大学共建实验室1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承担国家、省、州、企业科研项目1092项,投入资金1.1亿元。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46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11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2项,四川省教育厅14项,凉山州科技进步奖61项。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108篇,科技专著204部。选育农作物新品种23个,获得国家专利233项。推广转化科技成果77项,社会经济效益达6543.8+0.5.8亿元。

学校积极拓展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建设163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先后三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志愿者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200余项,其中2014年全国大学生网商创新与应用大赛一等奖,2015年四川省第二届青年创业大赛一等奖,创业基金奖。学生通过获得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在四川省高校中名列前茅;四年来,新生平均报到率连续达到96%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2005-2011被评为“四川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交流与合作关系。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荷兰、巴西、秘鲁、菲律宾、巴基斯坦、刚果、也门、卢旺达、赤道几内亚的18国际学生。2005年被评为“四川省教育外事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慎独”精神,以“明德、好学、求实、至善”为校训,坚持“应用性、地方性、民族性”特色,积极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全面实施转型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服务地方,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民族国家。

三、西昌学院王牌专业排行榜

国家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西昌学院农科教校外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农学综合改革;

省级特色专业:农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水利水电工程、动物医学、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项目:本科学历(学位)+专业技能素养,民族地区3+1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体育与健康服务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建设项目:农学综合改革、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省级“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实践教学建设项目:动物科学实践教学、土木工程实践教学;

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水利水电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