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新时期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教育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形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五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落实总书记提出的这些劳动教育目标?怎样才能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作为一名校长,我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确定了“只有系统地、整体地构建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才能实现劳动育德、劳动增智、劳动增进健康、劳动益美、劳动促创新的综合教育功能,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在“自律、美、创新”的教育目标指导下,提出了“将劳动教育融入课程”的思想。

我校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旨在通过全方位、一体化的顶层设计,构建适应新时代小学生生产生活的教育体系,实现“自律、美好、创新”三大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提升,塑造学生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创新的劳动品质,形成学生“责任与担当、艺术与审美、实践与发展”六大核心素质,最终实现学生的知识发展。

课程以“三级课程”为基础,以办学理念和特色为指导,以学生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它植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集科学、家务、信息技术、实践、创造于一体,最终形成新时代背景下相对稳定、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了基础课、特色课、选修课、综合课、家庭课、公益课六个维度的课程。

1.基础课程。基础课是国家级课程,包括综合实践课、科技课。这是每个学生的基础课。基础课侧重于劳动教育下阶段的启蒙。通过观察、了解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观念。在较高阶段,以劳动教育的实践体验和行为习惯的塑造为主。通过技能训练和劳动实践,增加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同时,挖掘劳动教育在其他学科中的隐性功能,进行渗透和整合,提高了整体教育效果。

2.特殊课程。即校本必修课,学校开设了烘焙、理财、剪纸三门校本必修课。烘焙课面向所有学生,每周1节课,1年。在课堂上,从理论到实践,从观察到制作,学生们可以体验制作美食的过程,通过体验和实践丰富烘焙知识,提高生活能力,感受劳动和创作的快乐,培养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在1-5年级开设理财课,每周0.5节课,可以增加学生的理财知识,培养学生的财商,让学生从小就知道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高二开设剪纸课,意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达到以工代美的目的。

3.选修课。校本选修课。学校根据孩子们的喜好,开设了编织、团扇、纸画、彩泥盘画、剪纸、浆画、丝印画、布画、马勺葫芦等9门“多彩星期三”选择性劳动课程供孩子们自由选择。每周三下午,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图纸,手工创作,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有一技之长,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包括社会实践课程和假期体验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有型煤厂劳动实践、旧货市场财务管理实践、爱心园果蔬种植、动物养殖基地劳动实践等。节日体验课分为传统节日体验课和校园节日创意课。校园节创意课是指每年定期的艺术节、科技节、雪人节;传统节日体验课程是结合民族传统节日的劳动课程,包括“端午节做粽子”、“中秋节做月饼”、“春节做饺子”、“元宵节做灯笼”等。综合课程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体验生活、走向社会的平台。孩子在活动中成长,提高劳动素养,增强劳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5.家庭课程。家庭课程包括自助课程和家庭体验课程。自助课就是学生学习穿衣、吃饭、系红领巾、铺床、收拾书包、洗袜子等等,从而做自己的事情。家庭体验课包括父母每天都可以做的家务,比如收拾桌子、扫地,还有假期的“体验我的母亲节”和“我是小厨师”。通过家校合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生活经验和生活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和家庭责任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6.公益课程。公益课程包括校内班级值日、分享区劳动、校外社区义务劳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等。通过校内集体劳动,树立“集体的事情要一起做”的理念,通过校外公益课,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奉献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基础课程为主要目的,通过开设多元化、多层次的校本课程,打造体验、服务、实践一体化的劳动基地,将劳动教育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延伸到家庭,最终形成课内学习与课外体验相结合,校内劳动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一体化新时代劳动。

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整个课程体系采用阶梯式教学。在基础课之外,在1-2年级开设以小学生日常生活为重点的校本必修课《劳动与生活》,力求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别人的事自己帮,集体的事一起做”,最终达到自理;3-5年级开设以技能训练和自主创造为主的“劳动与技术”校本必修课,努力做到“家庭的事习惯做,学不会的事积极做,集体的事积极做”,最终实现劳动自主。

我校自2014年开始实施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至今已走过五个春秋。五年来,老师和孩子们走进型煤厂参观,体验劳动的艰辛;在烘焙课上一起制作食物,分享成功的喜悦;一起上“多彩星期三”选修课,感受自我成长的快乐;让我们在科技节上一起放飞梦想,探索科学的奥秘。他们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共同学习、探索、播种、收获、成长。

1.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最光荣最美丽的观念深入人心。热爱和崇尚劳动成为了学校最亮丽的风景。同时,他们把拼搏精神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更加努力地学习,学习能力明显提高,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释放。学生不仅在课程中增长了劳动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了自信和踏实感,做事变得有条理、执着、坚韧。

2.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一大批曾经有一技之长的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他们通过校本培训和自学,迅速成为校本课程实施的骨干。可以说,劳动课程不仅让教师找到了职业幸福感,也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一次华丽蜕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全面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3.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深化了学校的课程改革,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开辟了学校劳动教育的新途径,促进了学校的整体工作,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2016鸡西四大媒体对学校特色烘焙课程及“用童心看世界”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度报道。2017、2018年的学校烘焙课程在鸡西市养成教育现场会、鸡西市恒山区课程改革现场会上呈现。2018学校烘焙课程在鸡西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会上展示并做论坛发言。有1人被评为全区综合实践学科骨干教师,6人获得市、区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4.劳动教育课程推动着学校的发展。我校入选黑龙江省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并在“首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征集评选暨首届研究实践课程设计竞赛”中获奖。

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任重道远,“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需要不断完善。我们将在“自律、高雅、创新”的教育目标指导下,不断丰富劳动教育课程,拓宽劳动实践渠道,改进劳动教育方式。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工作,不忘初心,我们一定会使学校的劳动教育大放异彩。

新课程智库教育研究中心(NCTT)致力于培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总结推广课程建设典型经验,推动中小学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建设协调统筹发展,促进中小学形成办学特色,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课程体系。

新课程智库教育研究中心更致力于成为推进素质教育、打造学校特色品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阵地。发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和科研机构的特色优势,进一步加大青少年核心素养研究力度,建设中国基础教育优秀特色示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