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亚峰的主要经历

石亚峰

石亚峰(1919年3月21-20165438年2月13),笔名夏风、蒲亮,江苏海门人,著名地理学家、冰川学家,中国冰川学奠基人,中国冻土、泥石流研究先驱。

1942毕业于浙江大学历史地理系。1944浙江大学硕士。1980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院士)。

石亚峰一生致力于冰川学和地理学的研究,领导和推动了冻土和泥石流的研究,为中国地貌学、干旱区水文学、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第四纪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文名:石亚峰。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海门

出生日期:1965438+21,2009年3月。

死亡日期:2011二月13。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学校:浙江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现代冰川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1980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院士)。

代表作:《中国冰川与环境》、《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环境问题》、《喀喇昆仑山巴托拉冰川调查研究》。

角色的生活

民国八年(1919)3月21日,石亚峰出生在海门新河镇(原树勋乡新海村)西南的一个农民家庭。

民国十三年(1924)入新河镇小学。

民国十八年(1929),就读于麒麟镇北部私立学校启秀高中。

民国二十年(1931),高中毕业,入启秀初中。

民国二十三年(1934)考入南通中学。

26年(1937)毕业于南通中学,考入国立浙江大学历史地理系深造。

民国30年(1941),师从著名地质学家叶,次年完成毕业论文《遵义南部地形学》,获教育部奖励。

民国33年(1944)硕士毕业,在黄教授指导下完成论文《华中水利概论》。9月,在重庆北碚中国地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

1945 -1949期间,我在中国地理研究所工作期间,先后出版了《川东鄂西区域发展史》、《川西地理调查》、《三峡库区经济调查报告》、《三峡地区窑子砾岩成因探讨》、《成都平原土地利用》。

民国三十五年(1946),石亚峰随资源委员会到川西进行水利经济调查。

民国三十六年(1947),从10在南京入党,从事科技革命活动,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地下党员。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底,石亚峰奉命收集一批长江水流、流速、航道等资料。直到上世纪80年代,石亚峰才意识到,这些物资为二野渡江提供了重要的作战参考。

65438年至0949年,南京解放后,石亚峰参与创办《地理知识》月刊。

65438-0953年调入北京,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地貌区划研究。

65438-0954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地质学部副学术秘书,在竺可桢领导下从事地学发展规划的研究和组织工作。

65438年6月至0957年6月,石亚峰和两个年轻的同事到甘肃考察河西走廊和祁连山西脉。他和一个由四名蒙古向导组成的团队花了两天时间,沿着一条卵石谷攀登海拔4500米的马厂雪山,这条卵石谷实际上是党河山北坡的冰桶冰川。

65438年至0958年赴兰州组织中国西部高山冰川考察。历任高山冰雪利用研究团队副队长、冰川冻土研究室主任、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副所长、冰川冻土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副院长、研究员。

从1959到1962,石亚峰克服了国内暂时的经济困难,决定定居兰州。同时,他主持了天山水系冰川的调查研究。

1966年初夏,为完成成昆铁路定线任务,他带领10多名同事到西昌地区考察泥石流对成昆铁路可能造成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1974期间,石亚峰领导对喀喇昆仑西南、巴基斯坦境内的巴托拉冰川进行了调查研究,为中巴公路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65438年至0978年,石亚峰组织中国冰川学家开始了中国冰川目录的系统编制。

1980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后更名为院士),地质学部副主任。

1984后,任冰川冻土研究所(现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任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河海大学名誉教授。

1988年,年近七旬的石亚峰乘飞机环游世界,经南美洲的智利飞往南极大陆,抵达中国长城科学站。回国后,他写了论文《南极洲:国际科学舞台》。

2008年,五四运动90周年前夕,在石亚峰的努力下,推动了江苏浙江大学校友会的五四纪念活动。

2009年6月65438日+10月65438日+7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到石亚峰位于兰州的家中做客。90多岁的石亚峰向温家宝提出了两条建议,其中一条是加强基层民主选举,希望中央领导层加快中国政治改革的步伐。

2010年3月,八旬老人石亚峰因心力衰竭加重住进医院。虽然经常遭受心力衰竭引起的呕吐、便秘等一系列痛苦,但他仍坚持在病床上完成了《中国第四纪冰川新论》的复习,并撰写了《泥石流科学研究的创建与普及回顾》一文。

2011 2月13日18: 35在江苏省医院病逝,享年93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石亚峰发起并推动了中国的冰川物理、冰川水文、冰芯与环境、冰雪灾害和第四纪冰川研究,系统发展了中国的冰川学理论,将中国的冰川学研究推向了世界前沿。

石亚峰走访并牵头编写了祁连山、天山、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冰川考察报告和综合专著。预测了喀喇昆仑山巴托拉冰川的变化,确定了中巴公路的通行方案。提出了中国西部山区小冰期、末次冰期和最大冰期的遗迹和特征。

在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方面,石亚峰参与并领导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地貌区划研究,负责华北、西北的区划和地貌图的编制。他首先指出了中国西部山区小冰期和末次冰期遗迹的位置和特征,这些遗迹被14C的年龄数据所证实。初步提出了中国西部几个山区的冰期划分和对比意见。20世纪80年代,他和他的合作者提出了中国东部的中低山,如庐山,没有第四纪冰川的观点。从历史地理学和科学史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川东鄂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他还发起并参与编辑了《竺可桢文集》。

喀喇昆仑山巴托冰川考察与研究(主编),科学出版社,1980。

中国冰川概论(编),科学出版社,1988。

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问题(第一主编),科学出版社,1989。

《中国全新世温暖期的气候与环境》(编辑),海洋出版社,1992。

气候变化对西北和华北水资源的影响(主编),山东科技出版社,1995。

《中国冰川学的成长》,科技文献出版社,1995。

冰川的呼唤,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隆升与环境变迁》(第一主编),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地理环境与冰川研究(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98。

21世纪中国冰川对全球变暖的响应预测,《科学通报》,2000年,第45卷,第4期

人员培训

石亚峰亲自选拔培养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姚檀栋在内的著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北京大学教授崔之久、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何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教授级科学家。

获奖记录

社会公益服务

当选为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理事长、冰川学与冻土分会主任、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副主任、竺可桢研究会主席、国际冰川学学会理事、伦敦皇家地质学会荣誉会员。同时也是《冰川冻土》、《地理学报》、《中国科学与科学通报》的主编、副主编、编委。

曾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所长、地质学部副主任、国际冻土协会国家通讯员、国际山地学会顾问、国际冻土协会理事、国际冰川学会理事、国际第四纪学会名誉会员、伦敦皇家地质学会名誉会员。

性格评估

国际冰川主席默里:他是一位迷人的科学家。他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冰川和冰川研究。

刘东生院士:首先,石先生是一位充满激情和奉献精神的革命者,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党员,是一位不断创新的科学带头人,是一位长期奋斗在冰川研究中的科学实践者。他无私奉献、不断创新、勤奋实践的精神值得科学工作者特别是青少年学习。他在科学工作中很有远见。他不仅能争取到很多长辈加入他的科学团队,还能培养出很多年轻人。他是一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

中科院寒旱所所长王涛研究员:王先生是我国现代冰川、冻土、泥石流研究的先驱。领导和推动了我国冰川物理、冰川水文、冰芯与环境、冰雪灾害、第四纪冰川等方面的研究,系统发展了冰川学理论,奠定了我国冰川科学跻身世界冰川研究前列的基础。王先生首创的冰川冻土,在我国寒冷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泥石流和冰雪灾害的防治以及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深远,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王先生始终以服务国家建设发展为己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始终在科技发展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中科院兰州分院前院长程:石老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作为冰川冻土研究所的创始人,王先生从事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新研究所的名称——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为我们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石老有着敏锐的学术眼光。他很早以前亲自实践的冰冻圈和全球变化研究,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所以,我们要学习石老,用前瞻的眼光看待我们事业的发展。

中科院寒旱所研究员院士:王先生开创的中国寒旱科学研究起步于甘肃,不仅惠及西部地区,产生了国际影响,而且为甘肃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王先生的领导下,兰州已成为中国三大地球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南京、兰州)之一和国际冰川冻土研究中心之一。以干旱干旱研究所为代表的中国西部生态环境研究,形成了集冰川、冻土、沙漠、高原大气、水土资源、生态农业、遥感信息于一体的研究体系。作为这项事业的开拓者和创造者,王先生的贡献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中科院寒旱所研究员院士:王先生70多年的科研生涯,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开创了中国现代冰川学研究,开启了中国冰川学国际合作研究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