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播种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印度谚语渗透着现代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主体模式理论,即培养学生最基本的政治原则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中学生行为习惯的体会。

首先,中学生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童年是形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纵观历史,大多数成功的人都是那些长期坚持良好行为并形成习惯的人。比如毛泽东年轻时坚持洗冷水澡,对他日后艰苦的革命斗争生活大有裨益;英国伟大作家狄更斯一直坚持用一条腿写作,但他的小说里没有废话。同时,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优秀班集体形成的前提,是转变学风校风的基础,是学生成绩大幅度提高的重要基础。

第二,教师要转变观念,加强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

教育的核心是做人。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教师的观念需要更新。21世纪的教育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人相处。教师以身作则在教育学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素质,是否敬业,是否真正关心每一个学生,都会直接影响教育质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转变育人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第三,培养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措施

1.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分析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

一方面,我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重新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对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每个学生都应该用心学习,自己分析自己的好习惯和坏习惯。

另一方面,在全班开展“成语”调查。调查发现,不文明成语的形成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的影响,有些非常粗俗、不文明。我有多种形式。首先,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

另外,我组织学生讲一些身边的故事,表演一些好的“课本剧”,看一些优秀的电影,让他们感受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

2.分析学生违反规范形成不良行为规范的原因。

(1)家庭

因为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父母溺爱甚至溺爱孩子,家庭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无意识的错误教育,比如:

经常询问孩子在班里的排名,用每次考试成绩的排名来肯定或否定孩子;经常责怪孩子的失败,用一个胜败来评价孩子,一些悲观的预测会伤害孩子一辈子;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一味的阻止,往往会阻止孩子玩耍,强迫他“学习”,甚至是靠拳头和棍子。家长安排太多,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错误的教育非常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导致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

(2)学校

学校人员复杂,不同规模的学生,生活习惯不一致,导致教育的不一致,增加了教育的难度。

(3)社会

学生很容易形成不良习惯,因为把不同宗教、不同肤色的人混为一谈。

(4)个人

学生的个人和家庭培养也很不一致,个人习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有些习惯根深蒂固,很难在短时间内改掉。

3.从点点滴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什么是小事?帮父母做擦桌子、洗碗、洗抹布等家务,在学校打扫教室、帮助同学都是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教育我们养成了不怕苦、不怕累、乐于助人、做好自己事的好习惯,在与家人、同学相处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加强沟通,增进感情,这是我们平时在课堂上学不到的。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习惯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训练。”为了促进每个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我把行为习惯融入到班级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如建立“图书角读书活动”、“评选文明小标兵”、“评选孝顺小标兵”、“展示升旗手”等。带领学生春游,到工厂、农村、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在活动中自然形成一些好习惯,改掉一些坏习惯,通过习惯的培养,促进中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5.教师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他是学生面前的一面镜子,一本书。所以,我想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要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作为班主任,我要求学生做我想做的事,我带头先做;要求学生有礼貌,我首先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从不讽刺;要教育学生做好团结工作,我首先要做好与老师的团结工作;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首先是规范认真的做。这样,你的一言一行就成了无声的教育。让学生在无形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相互监督,* * *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孩子天性有趣、好动。行为准则说忘了,就忘了。如果不能实施,无异于纸上谈兵。所以执行很重要。对于全班,我采取量化评价,监督学生日常行为,每周公布一次,让学生检查自己的言行学习任务,发现错误,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补救。同时学生之间互相监督,让每个学生明确责任:生活在这个群体中,每个学生都要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此外,学生和老师互相监督,为达成同一目标而努力,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这样,经过督导反馈,班风一直很好,经常被学校评为优秀班集体。

7.及时与家长沟通,双管齐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我采取了多种形式和手段与父母合作。利用学生不在学校的时间,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比如建立“校沟通”,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纠正孩子的问题;定期召开家长会,交流经验,与家长共同探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好措施,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爸爸妈妈,如何将家长的美好愿望与孩子的健康成长、成功有效对接。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切忌盲目和漫无目的。

注意个体差异,制定培养习惯的计划,设定适当的培养习惯的方式。

2.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力,持之以恒,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的人很难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不能总是严格要求自己,怎么能要求学生呢?对孩子多点耐心。

3.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别多要求,抓胡子眉毛。

一个时期可以培养一只手,比如一年两年,一学期两学期,一个月两个月,重点培养一个习惯。

4.尊重学生,鼓励学生,避免动不动就训斥学生。

5.及时与家长沟通。双方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要把课外的责任都推给家长。老师和家长都应该肩负起教育学生的重任,不能互相推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