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是怎样的?
物业管理行业是在传统房屋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房多样化的不断发展,物业管理作为一门科学的内涵已经超出了传统定性描述和评价的范围。已经发展成为以各种手段对财产进行综合管理,能够进行分类、汇总、整理、分析、定性定量评价、预测发展等。物业管理在当今生活中的作用已被广泛认可。
信息系统(IS)是相互关联的组件的组合,用于收集、处理、存储、传输、检索和发布信息,以促进和提高企业或组织的管理水平和经营决策水平。信息系统包括输入、处理、控制、输出、反馈等基本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由人和机器组成的系统。
《中国企业管理大百科》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是:“能够收集、传递、存储、处理、维护和使用信息的由人和计算机组成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衡量企业的各种经营状况;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协助企业从企业大局出发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行为;帮助企业实现规划目标。”本质上,所有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和决策的信息系统都是管理信息系统。
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是用于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业务的综合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按照物业管理的原则和收费标准,统一、规范地管理住宅小区的各项服务,办理住宅小区的各种费用。
目前,国内大多数物业管理公司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还停留在单一的数据处理,模仿人工管理,多用于简单的日常工作。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可以充分反映物业管理的水平。物业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解决了物业管理的一般问题,包括用计算机实现对楼宇、业主、服务、工程、装修、投诉、水、电、财务收费、汇总、统计、查询、报表等物业工作的全方位管理,而且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包括生命周期法、原型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开发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法和面向对象开发法。
生命周期法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应用广泛且成熟的管理系统开发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系统开发工作从头到尾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任务。系统开发完成后,并不意味着生命周期的结束,而是意味着根据组织的需要对系统进行修改和重构的开始。用瀑布模型模拟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和结构规划(简称SA-SD-SP法)。每个阶段的工作都是从上到下,从抽象到具体进行的。瀑布模型意味着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之间有着严格的顺序和相互依赖关系。瀑布模型是早期MIS设计的主要手段。
原型法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开发方法,旨在改变生命周期法的缺点。这种方法的开发思路是,首先根据用户的需求,由用户和开发人员确定系统的基本需求和主要功能,利用系统快速生成工具建立系统模型,然后通过与用户的交流不断补充、修改和完善模型,以此类推。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是指由各种计算机辅助软件和工具组成的大规模综合软件开发环境。随着各种工具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完善和不断融合,逐渐从简单的辅助开发工具环境转变为相对独立的方法。它是软件工具和开发方法的结合。解决系统开发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在目标系统的规划和详细调查完成后,如果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相对独立的,并在某种程度上相互形成对应关系,那么就可以利用专门的软件开发工具和集成开发环境来实现整个系统的开发。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structured system development methods)是指将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进行若干活动,每个活动应用系统标准、规范、方法和技术来完成一项或多项任务,并形成符合给定规范的软件产品。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是管理信息系统最常用的开发方法,分为四个步骤,即系统调查与分析、数据库设计与实现、界面设计与实现、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是一种基于问题对象的自底向上的系统开发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以对象为基础,对象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核心。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也称为快速原型法,是近年来针对(SA-SD-SP)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它适应了当前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软件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它是一种快速、灵活和交互式的软件开发方法。其核心是用交互式的、快速建立的原型来代替正式的、僵化的规范,用户可以通过在计算机上实际运行和试用原型来为开发人员提供真实的反馈。快速原型制作的基础之一是第四代视觉语言的出现。两种方法的结合,在使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MIS时,重点是生命周期的分析阶段。在分析阶段获得的各种对象模型也适用于设计阶段和实现阶段。实践证明,两种方法的结合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MIS系统开发过程
MIS系统的开发过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主要是了解用户的需求。需求越详细,程序的后期开发和维护成本就越少。在一般的开发团队中,需求分析都是由经验丰富的系统分析师或者项目经理来进行的,可见其重要性。需求分析做出来后,需要反复修改。将最终结果交给用户审批,确认后,系统分析师将完成需求分析文档,然后开始下一步。
(2)概要设计:概要设计紧跟需求分析。明确用户需求后,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后,构建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此时,数据库中的表还没有形成,可以通过各种分析工具(如PowerDesigner)绘制出数据流图,最终抽象出数据库的具体表结构。此时,它由系统分析师反复审查。在确认所有要求都已考虑在内并且没有遗漏后,您可以开始制定概要设计文档。概要设计文档形成后,整个程序的逻辑框架也就形成了。
(3)详细设计:概要设计完成后,根据设计中制定的业务模块。可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设计。详细设计是搭建各个业务模块的所有窗口,各个窗口控件的所有处理代码都用语言表达。因此,详细设计是整个系统中最复杂的环节。详细设计完成后,确定整个程序,然后程序员根据详细设计文档完成代码。整个开发工作就结束了。
1)程序编码:与其他环节相比,程序编码相对简单,程序员只需要根据详细的分析文档编写程序编码,保证代码无错即可。程序编码需要在整个程序编写中注意命名和编程风格的标准化,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你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一般来说,不要过分追求复杂的算法,因为那样可能会让后期的维护人员很难读懂你的代码。
(4)测试:程序编码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测试有几种类型,主要是测试代码是否存在逻辑错误,以及程序在加载数据环境下的稳定性。测试工作中发现的错误应及时纠正,然后记录在测试文档中。
(5)包装:测试完成并确认后。程序可以打包和分发。打包一般使用PWISE等工具。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系统理论、组织结构、管理职能、管理知识、认知规律和工程方法。虽然系统开发的方法很多,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所有系统开发人员都能接受的理论,以及该理论所支持的工具和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模式
独立开发:
通过自我开发,可以得到适合自己需求的满意系统,也可以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技术力量。缺点是开发周期往往很长。自我发展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足够的技术力量,以及一定的研究和咨询。
自主开发适合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团队、程序员和系统维护团队较强的组织和单位,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计算机公司等单位。自主开发的好处是开发成本低,开发的系统能够满足单位的需求,满意度高,系统维护方便。缺点是因为不是专业开发团队,容易受到计算机业务工作的制约,系统优化不够,开发水平低。
委托开发:
委托开发从用户的角度来说是最方便的,但是必须有精通业务的管理人员参加,经常检查监督。这种开发方式一般成本较高,系统维护困难。
委托开发模式适用于没有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软件开发人员或实力较弱但资金充足的开发团队的机构和单位。
委托开发的优点是省时省事,系统技术水平高。缺点是成本高,需要开发商长期支持系统维护。这样,用户的业务骨干需要参与系统的演示。在开发过程中,开发者和用户都需要及时沟通、协调和检查。
合作发展:
合作开发最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技术实力,系统维护也更方便。条件是企业组织有一定的系统分析和设计实力,双方要合作,密切配合。
合作开发模式适合有一定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软件开发人员,但开发团队较弱,希望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技术团队,方便系统维护的单位。双方的开发成果实际上是一种半委托开发工作。优点是与委托开发方式相比,节省资金,可以培养和提升用户的技术实力,便于系统维护,系统技术水平高。缺点是双方的沟通在合作中容易出现问题,需要双方及时达成谅解进行协调和检查。
购买现成的软件:
目前,软件的发展正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一些专门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公司开发了许多方便、功能强大的专用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系统开发的经济效益,还可以购买现成的适合自己业务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如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进销存管理系统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省时,系统技术水平高。缺点是通用软件专用性差,可能与单位实际工作需求有一定差距,有时可能需要做二次开发工作。所以在选择通用软件的时候,不能只看开发者的宣传,要多方面详细考察后再做决定。购买现成的软件是最简单的方法。但是很难买到完全适合本单位的软件。买现成的软件包,需要很强的识别能力。这种方式没有系统维护。
在上述四种发展模式中,合作发展模式最适合中国的现状。
各种开发方法的比较
以上介绍的四种开发方式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也可以综合使用各种开发方式。
方法
特点是相对独立开发、委托开发、合作开发、购买现成软件。
对分析设计能力的要求较高,逐步培养一般较低。
对编程能力的要求更高,也不需要更低。
系统维护的难度有易有难,有易有难。
开发费用越来越少。
说明开发时间长,系统适合本单位,自己的开发人员都经过培训。省事,开发成本高。开发的系统易于维护。最方便,但不一定完全适合这个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