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蝗灾
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的研究状况。
20世纪初,随着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一些从西方留学归来的学者,如吴福珍、、邹,进行了现代蝗虫的分类和分布,观察蝗虫的生活史和习性,预测和防治飞蝗,还将研究的触角伸向蝗虫史料,以期对蝗灾的发生有深入的了解。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的《中国文献中蝗灾的记载》(成书于1928年,英文出版于1938年),李的《古代捕蝗法》(昆虫与植物病害,卷1),以及的《清代江苏旱灾与蝗灾的关系》。与此同时,一些历史学家在著作中也开始了对蝗灾的统计。比如被视为中国荒政史开山之作的《中国荒政史》(邓运特著,商务印书馆,1937),就对包括蝗灾在内的中国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和频率进行了统计。陈·《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国立暨南大学系列之一,1939)记载了257次蝗灾。其中邓家统计的蝗灾次数多为后人引用。
20世纪50-70年代的研究状况
对蝗虫历史的真正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背景是我国大规模的蝗虫化学防治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时许多学者对蝗灾的历史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以期更全面地找出蝗灾的发生规律。曹吉《历代蝗灾记录分析》(中国农业研究1950,第1卷,第1号)论述了公元前200年至1901年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等省蝗灾的发生情况。运用定量统计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绘制了各种关系曲线。这是早期利用自然科学方法统计古代灾害的尝试,也是后来研究者运用较多的方法。郭克《中国古代蝗虫研究成果》(昆虫学学报,第5卷,第2期,1955)分析了中国古代防治蝗虫的成就。安徽省文史研究馆自然灾害收集科整理的《安徽省蝗灾历史记载初步整理》(安徽历史通讯第2期,1959)一文,是对《安徽省近千年自然灾害统计表》中蝗灾记载的分析,认为该地区蝗灾的发生具有连续性和广泛性,蝗灾与干旱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还有白勤《历代捕蝗录》(安徽日报1961 8月17)和赵胤《陈震龙对农业的另一贡献》介绍(福建日报1961)
当时一些省市文史馆和气象单位还编纂了蝗虫或包括蝗虫在内的自然灾害史料,如20世纪70年代广东省文史馆编纂的《广东省自然灾害史料》(1961年和1963年修订)和湖南历史考古研究所的《湖南自然灾害年表》(湖南人民出版社,65438), 国家气象局组织开展气象史料征集工作,出版了由中央气象研究所、华北、东北十省(市、区)气象局、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共同主编的《华北、东北近500年旱涝史料(合并版)》(1975)。 中央气象局研究所和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气象局合编了华东地区近500年气候历史资料(1978),武汉中心气象台编了湖北省近500年气候历史资料(1978),其中也收录了大量蝗灾资料。
80年代以来的研究状况。
改革开放后,随着科学春天的到来和人们环境意识的加强,特别是减灾活动的开展和灾害科学的兴起,中国古代蝗灾与治蝗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学者们在蝗灾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以及防治措施和方法的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相关研究呈现出多角度、系统、全面、深入探讨的趋势,尤其是在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方面。为了清晰地展示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以下分为综合研究、断代与区域研究、治蝗技术与蝗文化、古代治蝗书籍研究、蝗史资料整理五大类。黄河流域蝗灾的特点
洪水过后,黄河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地区)经常发生严重干旱。水旱灾害的交替发生,导致沿湖地区、沿海地区、淹河涝区出现了许多大面积的荒地或荒滩,直接形成了适宜飞蝗发生和猖獗的自然地理条件。郑州以下的黄河洪蝗区和渤海湾蝗区也是由黄河溢流分流、航道入海变化和河口泥沙淤积直接形成的。因此,从近代黄淮平原东亚飞蝗发生基地的分布、近300年来其猖獗发生的原因以及当地县(地)志记载的数据,结合历代各河流变迁的分析,可以认为该地区东亚飞蝗发生基地和蝗区的形成与历代黄河变迁密切相关。另外,从黄淮平原东亚飞蝗发生基地的形成序列来看,目前黄河在海口形成的三角洲蝗区应该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追溯黄淮平原的形成历史,推断东亚飞蝗最原始的发生地可能是郑州-开封东北部至临清-禹城南部的古黄河冲积扇带。河漫滩蝗区的形成次之,湖滨涝蝗区的形成相对较晚。黄河大分流对易涝区飞蝗的形成和湖滨蝗区的形成起着明显的作用。
黄河中下游沿线的东亚飞蝗区,除了利津以下的沿海蝗区外,主要有两种类型:河漫滩蝗区(一般分为上、中、下滩区,中间滩区是飞蝗发生的主要场所)和黄河老槽、洪蝗区(黄河改道后留下的老槽、决口的洪泛区,即黄河洪水区)。黄河流量和水位与滩区有一定的相关性。总的来说,流量大、水位上升、滩地淹没面积增加对滩地东亚飞蝗的发生有很大影响。充水期和积水时间对东亚飞蝗的影响:5月河水泛滥,6月河水退去。减少当年夏蝗的发生。7月上旬和中旬淹水,8月上旬和中旬退水,秋蝗发生面积最小。8月底以前,水喂退,秋蝗随退水产卵,来年往往发生夏蝗。9月上旬和中旬,秋蝗产卵高峰期,东亚飞蝗集中在未被水淹的高老滩,次年常在较高地带出现小面积的高密度蝗群。如果黄河流量连年较小,滩地水域面积减少,东亚飞蝗发生面积增加;相反,当大部分海滩连年淹水时,东亚飞蝗的发生较轻。
由于黄河在夏秋(7-9月)和春夏(2-6月)断流,这一时期是东亚飞蝗的发育繁殖期,断流直接影响到东亚飞蝗在河南、山东等省黄河滩区的发生动态。据调查,在河南黄河断流的20年间,15年出现了100头/m2以上的高密度。从1971 ~ 1997这27年的蝗虫发生情况分析,除了1985 ~ 1986的发生与黄河没有直接关系外,东亚飞蝗在黄河流域的复发年份为17。
牧区蝗灾的特点
中国牧区总面积为465438+60万km2,占国土面积的43%。我国北方和西北广大牧区及农牧交错带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约50-400毫米,干旱发生频繁、范围广、时间长,严重影响牧草产量和质量。广大草原包括荒漠、半荒漠、荒漠草原、典型草原和山地草原草甸区。由于草地和草甸的区域性和植被类型的差异,蝗虫的发生特点与我国黄河流域农业区有明显的不同。其主要特点是:种类多(约200种,清除过程中可造成危害的约20种)、分布广(蝗虫几乎分布在不同类型的四季草场和农牧交错带)、密度高(不同类型的草场均可发生密度较高的蝗虫)、食性有宽有窄、优势蝗群发生时期早晚不同、西伯利亚蝗、意大利蝗、亚洲飞蝗等部分优势蝗群扩散、迁移和繁殖能力强。因此,草原蝗虫的灾害特征不同于农业地区。牧区和农牧交错带蝗灾的特点往往是由于草地退化、沙化、过度放牧(载畜量超载)和大面积开垦草地,不仅破坏了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而且导致部分蝗虫种群(特别是旱生植物)的猖獗发生和危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因此,在治蝗工作中,应以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协调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维持其动态平衡为指导思想,继续实行“改革与治理并举,消灭蝗害”的方针,以实现草原保护和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