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简介(100字以内)
在1918至1926期间,先后创作出版了《呐喊》、《坟墓》、《热风》、《流浪》、《野草》、《晨花》、《盖华纪》、《盖华纪续》等专辑,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其中,发表于192112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在此期间,鲁迅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并阅读了《生产党、国家和革命宣言》等著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反动当局通缉,南下厦门大学任教。1927 1来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愤怒地辞去了在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我目睹了青年中也有非革命分子和反革命分子,他们受过很深的教育,完全放弃了进化论的思想。1927 10到达上海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1930年,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成为中国* * *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学运动领袖。在此期间,他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国民党反动派、其他反动文人和反动文学进行了不懈的斗争,逐渐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旗手和无产阶级的伟大战士。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响应党的号召,在文艺界积极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27到1935,他创作了《故事新编》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散文。后十年的杂文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刻地分析了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出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和顽强的战斗精神。这些作品被收藏在一些专门的文集里,如《甲戌集》、《三纪弦》、《二心集》、《南戏北集》、《伪自由书》、《准言情》、《花边文学》、《切街亭随笔》等。鲁迅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文学团体;《全国新报副刊(B)》、《莽原》、《奔跑》、《萌芽》、《翻译》等文学期刊主编;对青年作者的热情关怀和积极培养;大力翻译和引进外国进步文学作品、绘画和木刻;他收集、研究、整理了大量中国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学遗产,编著了《中国小说史略》、《中国文学史大纲》,整理了《纪》,编著了《会稽县杂书》、《古代小说》、《唐宋传奇》、《旧小说笔记》等。1936 10 6月19死于上海。《鲁迅全集》(20卷)1938出版。新中国成立后,鲁迅的译著已编成《鲁迅全集》(10卷)、《鲁迅译著》(10卷)、《鲁迅日记》(2卷)、《鲁迅书信》,鲁迅主编的各种古籍也已再版。1956年,党和人民政府迁建鲁迅墓。毛泽东亲自为鲁迅墓题词,并多次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向鲁迅学习。在北京、上海和绍兴建立了鲁迅博物馆和纪念馆。
作者的第二次介绍
鲁迅(1881—1936)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先驱。育才原名周树人,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母亲鲁瑞是一个农民的女儿,她有着高尚的品格,对鲁迅有很大的影响。七岁入私塾三潭印月,学诗经学,但偏爱野史杂记,也喜欢美术和民间文学。十三岁那年,外公因科举案被捕入狱,父亲病重,家里从小康落到了困顿。十六岁那年,父亲去世,家里“几乎一无所有”。随着家庭经济地位的变化,鲁迅经历了世态炎凉,看到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封建道德的虚伪。鲁迅年轻时住在奶奶家,爷爷坐过牢,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农民的孩子,了解农民的痛苦生活和勤劳朴实的品质。这些都对鲁迅后来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98年5月,鲁迅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转入江南矿业铁道学堂。鲁迅在南京的四年,从维新变法中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使他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信奉“未来战胜过去,年轻战胜年老”的社会发展观。1901年65438+2月鲁迅从匡力派毕业,抱着“救国救民”的信念决定留学日本。次年6月,他进入东京的弘文学院。为了表达与满清统治斗争到底,投身祖国解放事业的决心,鲁迅毅然剪掉了象征种族压迫的辫子,并根据题目写了一首诗,发出“我以血荐轩辕”的庄严誓言。1904年,鲁迅到仙台医学院学医,认为“日本的改革大多源于西医”,想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但严酷的现实让他意识到,改变“愚民弱民”的精神尤为重要。于是他放弃医学,走向文学,决定用文学艺术来唤起民众,1906年6月,鲁迅回到东京,积极参加反清爱国革命活动,翻译介绍具有反抗精神的外国小说。1907年写了《摩罗诗歌论》《文化偏离论》等文章。他站在革命民主的立场上,以进化论为主要武器,猛烈批判各种反动思潮,提出改造中国社会的政治主张。
1909年夏,从日本归来,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1911辛亥革命爆发时,鲁迅非常激动,热烈欢迎和支持这场革命。1912 1 10月,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鲁迅受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到南京教育部工作,后随部迁京,先后任社会教育处处长。他目睹了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的闹剧,以及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好像看着看着就会起疑心,所以会失望沮丧。”他在孤独苦闷的心情下抄写碑文,整理古籍;同时,我们将研究中国的历史,思考中国的未来。唐宋传奇和嵇传奇大多是在这一时期收集和整理的。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了正在沉思探索的鲁迅强烈的震撼,使他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使鲁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奋。1918起,鲁迅参与《新青年》编辑工作。这年4月,鲁迅发表了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主义和儒家思想的吃人本质,呼吁“救救孩子”,推翻这个社会。它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后,鲁迅发表了《孔乙己》、《药》等优秀短篇小说和大量匕首投笔的杂文,以彻底的反封建思想和犀利冷峻的艺术风格展示了文学革命的成果。
从1920年秋开始,鲁迅一直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讲授中国古典文学,并坚持文学创作。《中国小说史略》是根据教材编写的文学史专著。1921年65438+2月鲁迅写了著名的小说《阿q正传》,作品通过阿q这个典型,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和精神奴役,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这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1923、1926年,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相继出版,展现了辛亥革命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阔的人生画卷。散文诗集《野草》也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1925期间,鲁迅围绕“女子师范大学思潮”,与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自由派进行了尖锐的斗争。1926,1年6月,他在大革命的高潮中发表了著名的杂文《论费尔巴哈应该缓行》,提出了彻底革命“打落水狗”的口号。“三·一八”惨案中,面对反动军阀的血腥暴行,鲁迅愤慨地指出:“血债必须以同样的东西偿还,拖欠时间越长,所付利息越大。”同年8月,由于受到反动军阀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撰写了《中国文学史大纲》和优秀散文集《早晨的花》等五篇文章。这些散文优美、含蓄、深刻、扣人心弦,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1927 1赴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发表著名文章《庆祝沪宁克服一面》,热情歌颂革命,发出“永远进攻”的号召。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党员和进步学生。鲁迅因救学生不力,从中山大学辞职。血的事实使鲁迅“摧毁”了进化论的思想,认识到了“青年胜于老年人”的偏颇,实现了向* * *思想的飞跃。
1927年9月底,鲁迅定居上海。此后,他一直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学运动。在1928的文学论争中,鲁迅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深刻地解剖了自己,深信“只有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前途”。长期的阶级斗争磨炼和艰苦的自我教育,使鲁迅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成为* * *无产阶级战士。
鲁迅的最后十年,在党的领导下,在新文学的战场上浴血奋战。参加领导“左联”,先后参加革命共济会、中国自由运动联盟、中国民权保护联盟等进步组织。他还主编和合编了《语丝》、《奔奔》、《哨兵》等革命刊物,倡导文艺大众化和新木刻运动,培养了许多革命作家。他以杂文为武器,同各种资产阶级文人进行了勇敢而坚决的斗争,揭露了他们作为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走狗的丑恶嘴脸。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鲁迅怀着极大的喜悦,给党中央和毛主席发去贺电,表达了对党和毛主席的敬意和热爱。
鲁迅献身于革命和人民,但他拒绝出国就医。“冷眼看千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坚持在中国战斗到最后一口气。1936 10 6月19在上海逝世,享年56岁。鲁迅的治丧委员会由毛泽东、蔡元培、宋庆龄、茅盾等人组成。上海各界奉献的“国魂”旗帜覆盖着他的身体。中共中央从延安发来唁电,表达我们的哀悼。当鲁迅的遗体被安葬在虹桥公墓时,成千上万的人参加了葬礼。解放后,鲁迅的遗体安葬在虹口公园。毛主席亲笔题写了“鲁迅先生墓”六个大字,出版了《鲁迅全集》20册,《鲁迅书信》2册,《鲁迅日记》2册。鲁迅的作品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广泛赞誉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