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道德论文

一方面写。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同时,他又是中国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洋务运动的先驱。近年来,他的思想和理论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贯彻,学术界对曾国藩及其思想的研究也一改过去一概贬低的做法,而是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出客观的评价,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曾国藩全集》之外,还出版了很多关于曾国藩专题研究的著作,报刊上也有上百篇。为推动曾国藩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现将曾国藩研究的主要成果总结如下。

(一)曾国藩的军事思想

有关论文指出,曾国藩的军事战略思想主要体现在湘军的组建过程和治军运作中,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忠义”为准则的建军军事战略思想。曾国藩建军思想的一个特点是强化军队内部的封建意识。他以孔孟之“忠”为建军宗旨,要求湘军对清朝封建政权、对自己绝对忠诚。在“忠义”思想的指导下,曾国藩主张先设官,兵由官自招。各级将领应该是每支军队的核心,下级绝对服从上级应该是唯一的信条。全营归营官,营官归司令,全军归警卫。这样就形成了上下级之间的私人关系。曾国藩以“忠、义、血”为标准选择将领,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忠于清朝,绝对服从自己。在募兵问题上,曾国藩主张招募朴实土气的人,让他们树立“愚忠”的思想,为清朝当炮灰。与此同时,曾国藩主张采用从原地招募的办法,由同军将领亲自挑选,通过私人关系建立彼此间的友谊,在军队内部形成凝聚力,以保持军队的协调和稳定。

第二,以“礼义廉耻”、“勤政宽仁”为基础的治军军事战略思想。曾国藩整顿军队的第一要务是以礼治国,即以礼治国,以礼治人;他整顿军队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诚”,即把“诚”视为“事物的连续性”,是维系国家和民族命运的纽带。同时,曾国藩认为“勤、恕、诚、明”应该是治军的要义,“勤要用来治事,恕要用来待人,诚要用来服众,知要用来服人”。所谓“以勤治事”,就是要求湘军改变八旗绿营长期存在的流弊,各级将领对待一切问题都要用身、心、眼、手、口;他认为治军之道,首先是“以勤治事”。正是因为他要求部下勤政,戒懒,项将军的指挥决策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所谓“宽以待人”,就是凡事留有余地,以“仁”和“礼”对待下属,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自己工作。所谓“廉洁为公”,就是要求各级将领廉洁自律,以改变克扣军饷、中饱私囊的腐败现象。所谓“知其然”,就是要求全军将领知道解决军队和作战的具体环节,这样才能在军队中明确奖惩。当然,尽管曾国藩对军队管理严格,但他的阶级性决定了他培养的军队不可能是一个讲“礼”“诚”的“仁义之师”。

三是“以主为主”、“奇与权并用”的作战军事战略思想。曾国藩认为,两军交战,守军为主,进攻者为客;如果半路相遇,第一个到战场的是主,最后一个是客;两军交锋,第一射手是客,第二射手是主。他还把战场上的兵力分为正规兵和奇袭兵,即“中间遇敌者为正规兵,左右抄之者为奇袭兵”。他认为带兵打仗的关键是区分主客体的特性和单一性,在战场上灵活运用,才能打胜仗[1]。

2)曾国藩的外交思想

有关论文指出,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外交人物,学术界对其外交思想众说纷纭。对曾国藩外交思想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妥协投降”论。代表人物有胡绳、乔、、吴世英、等人。他们认为曾国藩一直奉行“忠恕”和“守约”的妥协外交路线。目前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二、“汉奸卖国贼”说。代表人物有、何玉畴、林清源、刘等人。他们认为曾国藩自始至终都在奉行卖国外交路线。这种观点尚缺乏对曾国藩外交思想的全面分析和研究。第三,“阶段”理论。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王绍普和王继等人。他们的研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王绍普认为曾国藩从一开始就有妥协的倾向,与史实不符。王纪平对曾国藩的“制夷”思想重视不够。第四,“实用主义”理论。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谷伟民等人。他们认为曾国藩具有近代外交的萌芽意识,这一观点有待进一步深化。第五,“妥协与斗争并存”论。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徐泰来、、殷、陈家甲等人。他们认为,曾国藩的外交思想具有“妥协”和“反抗”的双重特征,但哪一种是主要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第六,“爱国”论。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许等人。目前学术界尚未接受这一观点,需要学者们进一步探讨。第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论。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沈、等人。这种观点有其正确性,但目前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 * *重视,有待进一步研究[2]。

(三)曾国藩的法律思想

相关论文指出,曾国藩不仅主张“礼治”,而且非常重视法制在维护封建统治中的作用。概括起来,他的法律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法治,严格执法”的法律思想。曾国藩认为,要真正治理国家,必须依靠法制的力量,做到有法必依,犯罪行为不能任意赦免。二是“执法严格适当,不过度不公正不准确”的法律思想。曾国藩认为,执法必严,但也要严而适度,使法律的实施恰到好处。三是“任人不如任人”的法律思想。曾国藩在重视法制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执法人员的作用。他认为,执法者的“公”和“方便”很重要,否则会导致不分是非、混淆黑白的后果。第四,“用法律保护国家财政收入,维护所有者权益”的法律思想。曾国藩认为,国家税收的征收必须制度化、法律化,这样赏罚分明,财产所有者的权益才能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第五,“反军商”的法律思想。曾国藩认为,盐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所以军队不能卖私盐,谁也不能包庇,谁也不能从中渔利。否则,国家正常的社会秩序就会被打乱。第六,“守约”的法律思想。曾国藩认为,条约是国家法律意志的具体体现。因此,合同双方必须严格遵守,并严格遵守条约中的规定[3]。

4)曾国藩的洋务思想

有关论文指出,从建国到“文革”前期,学术界对曾国藩的洋务思想评价甚少,普遍认为曾国藩搞洋务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向外界妥协投降。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范文澜、牟安石、姜多、吴松龄等。他们的缺点是忽略了洋务运动“自强不息”、“控制洋人”的积极一面。但也有学者,如戴仪、夏东源等,谈到洋务运动中“抵御侵略”、“自强”的积极因素,这是接近历史事实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曾国藩洋务思想的评价开始步入正轨,学者们纷纷发表意见。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观点。第一,“反动落后”论。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姜多、黄一峰、胡绳、朱冬安等人。他们认为曾国藩的洋务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秩序,镇压农民起义,其性质是反动的。这种观点忽略了洋务运动“自强”和“反抗”的积极一面,显然有失偏颇。第二,“抵御外侮”论。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杨国强、许等人。他们认为曾国藩的洋务是为了抵御外侮,具有积极意义。这种观点虽然真实地反映了曾国藩洋务的主要目的,但却忽略了其防止农民起义的一面,所以这种观点也是不完整的。第三,“内外并重”的理论。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殷、卞喆和。他们认为曾国藩的西化既有“借师助剿”的一面,也有“逐渐壮大自己”的一面;特别是黄提出了曾国藩的洋务思想,其中有一个以前没有提到的“古代中国现代化”的新观点。上述观点虽然有很多可取之处,但并没有指出哪一方面占优势。第四,“重内轻外”论。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陈家和等人。他们认为曾国藩的洋务是为了抵御外侮,更重要的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这种观点显然违背历史事实。第五,“内轻外重”理论。代表人物有徐泰来、、耿、、李、、、等。他们认为曾国藩的洋务虽然镇压了农民起义,但主要是为了抵御外侮,有积极意义。应该说,这个观点真实地反映了曾国藩办洋务的思想。第六,“阶段变化”理论。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陈桂宗、李永普等。他们认为曾国藩的洋务目的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已有主次之分,经历了从镇压农民起义到“内外并重”的变化过程。这种观点目前看来缺乏事实依据[4]。

(5)曾国藩的官僚思想

有关论文指出,曾国藩善于总结和借鉴前人从政经验,能够妥善处理与朝廷、地方督抚和家族的关系,使自己在仕途上立于不败之地。曾国藩虽为封建官僚大臣,但其官僚思想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是“读书不做官”的官僚思想。曾国藩认为,读书的目的是进德求学,不一定是单纯的做官。他反叛中国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多次劝弟子不要借题发挥。二是“忠言逆耳”的官僚思想。曾国藩认为,做官应该是为官之道,应该忠厚直言。他在朝廷为官期间,多次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到朝廷游玩。比如他在《应诏蜀》中劝皇帝以身作则,开辟道路;在《论除兵》中提出减少绿营的合理化建议;揭露贪官在《备尝百姓疾苦》中鱼肉百姓的事实从上面可以看出,不管曾国藩表演的主观目的是什么,他“忠厚直言”的精神在当时还是值得称道的。三是“不贪财”的官僚思想。曾国藩向来痛恨清官和贪官。他多次提出严惩腐败。他吹嘘了一辈子“没钱,不怕死”。他也多次告诫家人不要受贿,不要贪财;攻陷南京后,他严厉批评了弟弟曾国荃对金钱的贪婪,并建议他辞职回家。四是“严控家族成员”的官僚思想。曾国藩曾力劝家人不要干预公务,多次上书劝父亲不要参与地方事务,要遵守地方法规,照章纳税;他对孩子的要求也很严格,经常告诫孩子不要“奢侈”和“骄傲”。第五,“居安思危”的官僚思想。曾国藩虽被任命为一等侯、太保亲王、协办大员、地方巡抚等职。,他手握大权,手握重兵,统治着半个清朝,但他清楚地意识到,清朝已经把他当成了最大的威胁。因此,他以“清、慎、勤”的座右铭勉励自己,处处小心谨慎,辞去了一些官职,最终打消了皇帝的疑虑,被清廷誉为“文巩峥”[5]。(6)曾国藩的理学

有关论文指出,作为"宋儒之宗"的曾国藩,其哲学思想的主要来源是理学,其理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生命并重”的理论。曾国藩把“性”和“命”两个命题并列起来,认为“性”和“命”既是天地人的才能之源,又是所有阴阳、刚、动、开合的主宰,是人的外貌、言语、视觉、听觉、思维的“五常”。同时,他把“性”与“仁、义、理、智、信”联系起来,把“命”作为维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的纽带。他不仅赋予了“性”和“命”鲜明的道德属性,而且赋予了它们强烈的政治属性,使之成为维系封建宗法关系和伦理道德的重要思想武器。第二,“穷事”论。曾国藩认为,“规训”的目的是“穷理”,即意图和人生的理穷,以维护“仁义礼智”、“忠孝仁爱”的封建伦理道德。同时,他还继承了孟子的“性本善”论,认为“物穷”的目的是“复性”。第三,“诚敬”论。曾国藩认为,“圣人之学之王”的核心是“诚”,个人的修身功夫是建立在“诚”的基础上的。因此,他把“诚”作为一种提高修养功夫的理学思想,把“敬”作为达到“诚”的手段。它的“尊重”范围很广,既包括一个人外表的整洁,也包括一个人内心的专一;既包括一个人做事的严谨,也包括一个人内心的谨慎。当然,曾国藩“诚敬”的实质是通过它来实现“仁”和“义”,以维护体现封建宗法制度的“礼”;他把诚信称为“圣人之本”、“五常之本”,其最终目的是驱使人们为摇摇欲坠的清王朝效力。第四,“知先”论。曾国藩一方面认为知与行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另一方面认为知先于行。可见他是一个典型的唯心主义认识论者[6]。

(7)曾国藩的学术思想

有关论文指出,曾国藩的学术思想充满了封建伦理道德和强烈的经世精神,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是“从理入礼”的学术思想。曾国藩虽然一生信奉朱成的理学,但他的理学思想并没有局限于朱成理学中“天人之欲”的区分,而是将“天人之分”变成了“礼”。他认为“礼”是一种“治天下之礼”、“治天下之术”,即“礼治”。他不仅说要“遵守朱成”,还鼓吹“仲尼的初衷”。他的最终目的是在“古礼”中控制人们的思想,使人们为清朝而努力。二是“汉宋兼容”的学术思想。曾国藩认为,“固守朱成,不废王陆”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历史上,汉学与宋学曾经是两个对立的学术流派。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曾国藩提出了“不废汉学”的主张,要求两个学派“克己复礼”,一扫各自的观点,以融合汉宋之学。虽然曾国藩兼容汉宋之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政治服务的需要,但这种一扫门户的学风无疑营造了新一代的学术氛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三是“以文为道”的学术思想。曾国藩在“文”与“道”的关系上提出了“文载道”的观点,从而强化了“道”的政治性。他将姚鼐的“三门之学”扩展为义、考、辞、济四门之学,认为“义之学为最大”。在他看来,义是树干,其他三者是树干上的附着物;文是道的载体,所以要把“见道之量”作为评价一篇文章好坏的首要政治标准。曾国藩在强调道在文学中的决定性作用时,也强调了道与文学的一致性[7]。

(8)曾国藩的人才思想

有关论文指出,曾国藩虽是地主阶级政治家,但他培养的人才大多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人才思想可以概括如下。第一,“胜在人”的理念。曾国藩认为清朝腐败衰败的根本原因是人才匮乏,因此提出了“人要先生存,然后才能采取政治行动”的观点。在他看来,虽然为了救清要重视法制,但更重要的是重视人才。他说“用人不如任人”,把事情的成败归结于用人。这种观点虽然片面,但也说明曾国藩确实非常重视人才。二是“广为接受,慎用”的理念。曾国藩认为,用人要不拘一格,不要全才,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要发挥作用。用人也要用好人,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用人所长,因材施教。第三,“勤教严绳”的观念。曾国藩认为,社会风气对人才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他极力主张引进正直的人,主张以“师督课之风,父兄之望”培养人才。在培养人才的方法上,他强调要严格,不能宽容,不能迁就,不能放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一代能帮助世界的人才。

(9)曾国藩的教育思想

相关论文指出,曾国藩虽然不是专业的教育家,但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第一,道德教育的概念。曾国藩非常重视对子女的家庭伦理教育。首先,他认为决心是伟大成就的基础。为此,他教育子女自立自强,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将来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其次,他教导子女要孝顺善良,以仁为己任,活在世上,做天下第一,做天下之主。第三,告诫子女要谦虚谨慎,勤俭节约,避免“骄傲”“奢侈”之风。第二,“西学为用”的教育理念。曾国藩虽是封建士大夫,但具有一定的开放意识,提出了“西学东渐”的教育思想。首先,建立一个翻译大厅。为了兴办洋务,曾国藩聘请洋人在江南制造总局设立翻译馆,培养翻译人员,翻译外国书籍,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其次,建立技工学校。曾国藩支持洪榕在江南制造总局创办机械学校,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早期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第三,送孩子出国留学。为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曾国藩不顾顽固的封建文人的反对,毅然邀请朝廷派遣幼童赴美留学,为中国近代工业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三是“知行并重”的教育理念。曾国藩认为,要培养和造就大批有用的人才,必须从教育方法入手。首先,他强调教育不能脱离实际,主张只有把教育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受教育者才能成为“匡正时势,拯救世界”的栋梁。其次,他提倡启发式教育,反对生搬硬套的僵化教育方法,主张用启发式教育来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再次,他强调因材施教,主张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发挥各自的特长[9]。

(十)曾国藩的行政管理思想

有关论文指出,曾国藩在长期的行政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是“为政之道,人事并重”的行政思想。曾国藩认为,社会危机的根源在于行政官员的腐败,而要惩治腐败,就必须提高行政官员的政治素质。为此,他进一步阐述了四项用人原则,即德才兼备原则、慎用原则、注重培养原则、适度提拔推荐原则。二是“勤政、高效、廉洁”的行政思想。曾国藩认为,朝廷之所以效率低下,是因为行政官员只注重名,不做实事。所以,为了提高行政效率,他要求下属不要说大话,不要退缩,要努力工作;同时,他也严格要求自己的家庭成员不得谋求任何特权,以保证“穷人家”的家风。三是“妥善处理法院与地方政府关系”的行政思想。曾国藩认为,处理好朝廷与地方的关系,是维系一个国家政权正常运转的重大问题。正是由于曾国藩高超的行政领导艺术,赢得了清廷的信任,使自己在领导核心中游刃有余,不能不让世人叹服[10]。

(11)曾国藩的历史地位

有关论文指出,曾国藩虽然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也犯下了一定的历史罪行,但可以说是功大于过,应列为近代中国进步的爱国人物。第一,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有学者认为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是有罪的,但不能无限扩大化。事实上,太平天国后期已经转变为封建神权政治,曾国藩对其进行了镇压,结束了两个封建政权的长期对峙,有利于中国的统一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客观上减少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干涉,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关于洋务运动。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发起人。他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设立了翻译馆,派遣幼童出国留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的现代化,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所以他的历史功绩应该得到肯定[11]。

综上所述,学界对曾国藩研究的成果是十分可喜的。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对其军事、政治、洋务、理学、人才、教育思想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而对其法律、史学思想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尤其是对曾国藩历史作用和地位的评价,尚未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因此,加强曾国藩研究需要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