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范文
气象灾害是一种预警时间长、预报准确率高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临预报,加强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制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的发布,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学技术,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用和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理技术和设施,充分发挥专家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形式,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乡村”行动,让基层社区居民、中小学生、企业职工、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避灾、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达到减灾的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将灾害和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要编制自然灾害预防宣传册和宣传资料,广泛宣传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和自救能力。
公众应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理解各类预警信息的含义,在接收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和不同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预警信息通过广播、电话、短信、块显示屏、互联网发布,重要预警信息可在电视节目中即时插播。相关部门可以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使其有机会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自然灾害风险是指未来几年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和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害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素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包括灾害监测与识别、自然灾害分类与评估标准的确定、灾害信息系统与评估模型的建立、灾害风险评估与对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