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分会学术会议

1983 165438+十月社在郑州召开第二届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会议交流了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沙门氏菌感染等疾病的论文482篇,与会代表500余人。

本次会议进行了学会换届选举,选举田耕山为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王、许、为副主任委员,成立了五个学习小组。

郑州会议进一步修改了《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并提交卫生部正式批准,转发全国卫生部门遵照执行。同时,以会议的名义向卫生部提出了病毒性肝炎防治的合理化建议,其中一条是成立中央领导下的病毒性肝炎防治领导小组,加强乙肝疫苗的研究生产和诊断试剂的质量控制。1984 65438+2月25~30日,学会、国家科委、卫生部病毒性肝炎专业委员会在南宁联合召开第三届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临床、流行病学、防疫、病毒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实验室等378名防治工作者参加会议。国家科委和卫生部派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交流了一年来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的成果。本次会议的特点是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论文报告与专家报告相结合。在肝炎病理研究和乙肝防治方面,充分发挥了我国的特色。肝炎的发病机制、分子生理和诊断技术研究达到同期世界水平。代表们普遍报告说收获很大。

南宁会议对《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部分条款进行了补充和修改,增加了病理诊断和分型标准。修订后的防治方案被称为南宁方案,被临床研究者广泛采用,对肝炎防治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第四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于2月在北京召开,1985。这次会议是由国家科委、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联合召开的。卫生部副部长陈敏章在会上致开幕词,指出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学术交流会,也是一次“六五”肝炎研究攻关总结报告会,更是一次“七五”肝炎防治工作讨论会。他还提出:要继续提高肝炎防治水平,控制肝炎发病率。需要解决检测技术和试剂的标准化问题。会议报道的血源性乙肝疫苗、乙肝母婴传播、疫苗阻断等研究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本次会议不仅学术水平高,而且是卫生行政领导、科研管理和肝炎研究各方面结合临床专家学者的基础。医学会作为一个好的参谋助手,将是一次成功的学术会议,为学习学术活动的模式获得新的经验。

1986年3月,与卫生部病毒性肝炎专业委员会在河南郑州联合召开了全国非甲非乙型肝炎动物模型学术会议,提出了卫生部制定“七五”攻关计划的投标方案。

65438年9月至0986年9月,我会出血热研究组在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流行性出血热临床学术会议,对《流行性出血热防治规划》中的相关临床章节进行了讨论和修改,并报送卫生部。其他学习小组也开展了小规模的学术活动。1987 11 10月,我将与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在湖北省宜昌市联合召开第五届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 * *收到1308稿件。本次会议无论是西医还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疗方法。

大会期间,在中华医学会的支持下,举行了换届选举。经充分讨论,委员会一致对第二届委员会的工作表示满意,同意改选第二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为第三届主席、副主席,增加王、曹两位副主席。

委员会第二届会议期间,除了成功举办多次大型学术会议外,还多次举办各种中小型学术交流活动。比如1983在承德召开肝炎药物评审会,1985在苏州召开第二次肝炎药物评审会,1986在广州召开第三次肝炎药物评审会。另外我也很重视继续教育,上过很多传染病或者病毒性肝炎的课。如沈阳1983、沈阳1985、宜昌1987、秦皇岛1988,介绍重要传染病或肝炎各方面的新进展,将最新信息传达给各省市的实际工作,及时推广新的诊疗方法,扩大科技成果的社会效益。第六届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在1989召开。1990期间,中国科协组织了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由我社牵头,各学会参加。这次会议总结了我国各种类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诊断和治疗的经验,起草了一份给中央和卫生部的病毒性肝炎防治建议书。这些建议被卫生部采纳,为此我获得了中国科协颁发的质量建议一等奖。

寄生虫学组、出血热组、儿童肝炎与感染组、老年肝炎与感染组等各种学术团体也举办了许多中小型学术活动。此外,我还举办了许多专门的学术会议。比如1990,第一届先锋间醇、阿糖胞苷、干扰素临床应用研讨会。这些研讨会在指导临床用药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991第四届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2月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回顾了过去四年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进展。包括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代表了国内的先进水平。

大会同时进行了换届选举,选举王为主席,王、崔振宇、吴湘辉、董湘嘉、徐赤轩为副主席。第四届委员会还调整了学习小组,在北京组建了常委工作小组,与总会教务部密切合作,开展学会的日常工作。在委员会第四届会议期间,先后举办了三次中日化疗研讨会。中日双方讨论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厌氧菌、脆弱拟杆菌等治疗药物的研究和作用机制,呼吸道、泌尿道、肠道、性传播疾病和儿童感染的抗感染化疗新进展,以及我国寄生虫病、真菌抗感染化疗和难治性感染的诊治。每次研讨会的选题都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临床医生可以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1992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大会决定在10月1992 11 ~ 5期间举办中日医学大会。根据总会要求,我将与日本传染病学会召开为期一天半的中日传染病学术会议。就病毒性肝炎进行了学术交流,同时与实验室学会一起与日本肝炎专家进行了讨论,就两国传染病和肝炎研究的当代水平进行了广泛交流。1993第七届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反映了我国肝炎研究的现状和新进展。9月,1994,16~18,中国肝病世界研讨会在中国黄山召开。将以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为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为辅,筹备组共同努力。虽然我会起辅助作用,但为了保证这次涉外会议的圆满成功,我会以主人的身份积极参与北京常委会的筹备工作,使这次会议顺利进行。两个社团不分彼此,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获得了成功的经验。

1994 10我会出血热组召开第三届全国流行性出血热学术会议。在会议正式召开前一年,研究组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由各国专家对26个研究课题进行论证,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这种提前召开预备会议的做法是一种新的成功尝试。会议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分子生物学、发病机理、疫苗、流行病学研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新成果。65438-0994,老年传染病与肝病学组在厦门召开第五届老年传染病与肝病学术会议。

委员会第四届会议期间在广州召开了单磷酸腺苷学术讨论会,促进了对这种药物的深入研究。

65438+第五届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于1995年5月4日至6日在北京召开,同时进行换届选举。会议交流了第四届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以来国内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研究进展。会议以专题报告、论文交流讨论、专家问答等形式交流信息。根据近年来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对《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进行了较大修订。会上重新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术委员会,聘请王教授为名誉主席,选举王教授为主席,司崇文为第一副主席,吴湘辉、徐赤轩、黄福裕山为副主席。65438年6月至0999年6月,第六次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同时进行换届选举。会议交流了第五次会议以来传染病和寄生虫学的主要进展。会上改选了新学会的会员,聘请、吴湘辉、徐赤标教授为顾问,选举司崇文教授为理事长,王、徐道真、翁新华教授为副理事长。

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肝病学会联合举办的第十届全国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学术会议于2001在陕西省Xi市成功召开。超过65,438+0,4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学术会议。同时修订了《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分会组织的第七届全国传染病学术会议于2006年10月24-26日在上海召开。由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会小儿肝病学组召集的第六届全国小儿肝病学术会议于2000年在广西南宁成功召开。2001,儿科肝病组在温州召开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学术会议,肾综合征出血热组在长沙召开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学术会议,2001,10,与大连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学会联合召开新的、严肃的传染病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