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经·孟》的思考

女性的悲歌——《诗经·冯伟·莽》赏析

“一夫一妻制在历史上从未以男女和解的形式出现过,更不用说作为这种和解的最高形式了。恰恰相反。它作为一个被男性奴役的女性,作为史前时代性别冲突的前所未有的宣言而出现。”(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段话对我们理解《诗经》中的弃妇诗很有帮助。

《冯伟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也是最好的弃妇诗。可能是春秋初期卫国的一首民歌。诗通过一个女人的哭泣,生动地描述了她恋爱、结婚、被抛弃的全过程,表达了她的悲痛和怨恨,客观地揭露了当时的阶级压迫,因为“最初的阶级压迫是与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同时发生的”。

《自保》诗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关于女主人公答应了孟的求婚。这首诗的开头解释说,孟是一个小商人,从事布料贸易。他来找女主角交易丝绸只是一个原因,目的是“来了就找我”。为了达到目的,他假装一脸老实的样子,向女孩求婚。因为女主角没能看透自我保护的虚伪,所以她同意了自我保护。于是,她不顾父母之命,不顾媒人之言,勇敢地许下了“秋后算账”的承诺,错误地将自己的爱情投入到了一个骗子身上。从这里不难看出,诗中的女主角是一个单纯、热情、天真的女孩。自我保护呢?他是一个狡猾的家伙。

“乘车过洞望复关”。从订婚开始,这个女孩就用燃烧的感情疯狂地爱着自保,迷恋自保:“不见复关,我在哭泣;看到复关,我满心欢笑。”她对占卜的结果深信不疑,希望孟赶快来领聘礼,把婚事办完。第二章,女主角渴望结婚,进一步刻画了她单纯热情的性格;另一方面也为日后的婚姻悲剧和女主角性格的发展变化埋下了伏笔。

第三章是全诗的一个情感转折点,从憧憬爱情到后悔恋爱。诗人用桑叶的清新来形容一个女人的青春美丽,“太想吃桑了”,既是“比较”,又是“繁华”,“先说别的,以引起被吟诵的文字”。如果一个女人渴望爱情,她会像鸽子一样痛苦。结尾三句:“我是女人,没什么好担心的;学者的焦虑还是可以说的;你不能说你是女人。”这是女主角从被抛弃的经历中总结出来的血泪教训。她下定决心不再怀念过去,并告诫千千万万的姐妹们避免重蹈自己的覆辙。在这里,诗人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女人深深的遗憾,也写出了这个女人性格中极其可爱和坚强的一面。

然后,诗的第四章表达了女主角对忘恩负义的男人的怨恨。诗人运用了同样的“比较”手法,用“桑葚已落,其黄已落”来说明女子容颜已衰,揭示了她被自我保护所抛弃的直接原因。“自组,三岁穷”说明这个女人从结婚开始就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也正是这种生活让她美丽的容颜迅速憔悴。然而,在这种自我保护骗走爱情和嫁妆后,他逐渐暴露了自己冷酷无情的“二三德”本性。女人成了跨河的桥,被无情抛弃,女主角的追求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在这里,通过这个女人的抱怨,这首诗有效地揭示了自我保护和背叛的卑鄙面目。

是的,为了得到真爱和幸福的家庭生活,这个可怜的女人“努力了”,“挣扎了很久”。无论忍受怎样的磨难,她都担起了多重重担,甚至连丈夫的暴怒辱骂都没有怨言。然而,尽管忍辱负重,她还是没能摆脱被抛弃的不幸命运。残酷的现实留给她的只有苦涩的泪水和悲惨的生活。还有自我保护?原来,一张“发过誓”的假忠诚和一脸“愚蠢”的假善良,在他“说完话”达到目的后,就慢慢地对她暴虐,最后把她一脚踢开。从这里不难看出,孟是一个满腹学问、极端自私的小商人,是奴隶社会夫权受压迫的典型。更可怜的是,这个女人被骗回到父母家后,等待她的不是亲人的安慰,而是兄弟间的欢声笑语,甚至在亲人面前,都找不到一丝同情。对生活如此沉重的打击,对人间人情如此的轻描淡写,让她不得不“俯首哀”而不诉说痛苦。第五章用了六个感叹词“伊”,表现了女主人公的自怜自哀。追忆往事,叙说往事,悲愤之情,悔恨之情,孤独之叹错综交织,如一团埋藏已久的火在生成,强烈地表达了她对负心人的谴责。

第六章描述了女主人公被抛弃后的怨恨和决心,感情逐渐转向平静。“和老公白头偕老总是让我抱怨”,一种夹杂着怨恨的愤怒感油然而生。回顾过去,与今天相比,我自己的命运是如此暗淡,当初的“丹丹”和“忠厚”都被自保推翻了。而我,女主角,也透过自保背叛誓言的面孔,看到了他卑劣的灵魂,于是,她绝望了。“不去想,就已经很尴尬了。”遗憾多于悲伤,她不肯留下。她没有自我保护的欲望,没有半句哀悼,没有幻想,只有对自我保护的怨恨和谴责。在这一点上,诗人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艺术典范,从一个单纯热情的少女,变成了一个忍辱负重,然后又坚决不肯抛弃妻子的妻子。

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从宗法公社建立起,女性就成了家庭的附庸,受到男性的支配和压迫。在奴隶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更低,尤其是劳动妇女,成为家人的奴隶,成为可以随意买卖的商品。《孟》中的女主人公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她被自我保护抛弃绝非偶然或个别,它是一种社会制度的产物。摘要:孟的《弃妇诗》之所以成为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弃妇诗,关键在于它通过对两个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和一个女性的婚姻悲剧的描写,深刻地批判了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和社会现实。然而,就是这样一首民歌,却被汉代以来的封建文人极其可恨地曲解了。《诗序》形容为“刺死妓女”,朱在《诗传》中也说:“此妓女被人所弃,却把自己的故事说出来,以示悔意。”诗中确实存在“后悔”的意思,但那是女主角没能认清负心人卑劣灵魂的后悔,绝不是“淫荡”的后悔。他们把这样一个勤劳善良、受尽屈辱的劳动妇女形象描述为“淫妇”,实质上揭露了这些文人儒生竭力维护男尊女卑的封建秩序的封建立场。

最后,我们来看看这首诗在结构艺术上的特点,这首诗是一首很有叙事元素的抒情诗。在诗的第一、二章中,女方追溯被骗的自我保护,与他相恋、结婚的过程是叙事性的;第三章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表达对错误的爱情和不幸的婚姻的惋惜和深情,这些都是由回忆自然引发的;第四张图接着描述被抛弃的过程,叙事中的怨恨也同时不由自主地产生。她把所有的怨恨都发泄在无情的自保上,达到了感情的高潮。第五章描写被抛弃后被哥哥嘲笑,流露出受委屈的感觉和无怨无悔的被抛弃的痛苦;第六章回顾了孟过去的种种伪情,表现出对负心人契约的痛恨和坚决拒绝的感情。长诗基本上是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来叙述的。诗人的情感脉搏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跳动,有时是悔恨,有时是自伤,有时是申斥。这些复杂而丰富的感情是随着事件的叙述而产生和发展的,与叙述是和谐的。以叙述为依据,更能让读者理解诗人的感情,从而产生* * *。

诗人在叙事中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其中对比手法尤为突出。像同一人物前后的行为对比,把自我保护的虚伪奸诈刻画得淋漓尽致;再比如不同人物之间的思想性格对比,女主角的单纯热情、善良勤奋与自我保护的虚伪无情形成鲜明对比,能引起读者对自我保护的反感和对女主角的同情。再比如,在刻画心理状态上,在描写思想情绪上,也大量使用了对比:“不见重入,就哭;看到复关,我满心欢笑。”恋爱中女人的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诗歌中对“比”的描写更加明显,自然提升了诗歌的意象,使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含蓄隽永。

此外,诗歌的语言形式也丰富多彩。叠字的使用,如“彼彼”“连连”“闫妍”“丹丹”;有连续句式,如“抱布贸丝,匪来贸丝”“取洞以还关;没看到重入,哭了;看到再入,我笑语盈盈。”还有对偶句,如“来随你车,动随我贿”“齐有岸,纪有盘”。等一下。这些语言形式的灵活运用,增强了旋律美和音乐美,丰富了诗歌的艺术特色,加强了思想内容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