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银行会计的风险与防范

银行会计的风险与防范论文1[论文关键词]

银行会计风险防范银行会计风险防范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银行业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日益突出。尤其是银行风险的问题,受到业界的高度重视。如何化解和防范银行风险已经成为当前银行管理活动中一项非常紧迫和重要的内容。

一.导言

银行会计制度是规范银行会计行为的准则。会计制度不健全或无章可循,执行不力就会发生会计风险。目前银行经理一般以营销和清理债务为主。一些银行管理者对会计风险防范缺乏足够的重视,忽视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制度缺陷导致社会上的犯罪分子和个别会计人员有机可乘。现有的会计规章制度不能得到有效执行,会留下一些隐患。主要表现为:一是会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印鉴、质押、凭证”不能分为保管联行印鉴、暂存柜不上锁、换岗不详细交接等三部分。二是相关人员把关不严,票据不打印,日常核算存在多处漏印、错印现象。三是操作程序不规范。一些领导和会计管理人员对近年来新颁布的会计结算法规不熟悉,只凭旧印象办理一些业务。第四,核算不规范。各银行普遍存在以下现象:票据金额不一致,凭证、账号、户名、金额随意更改,印鉴有缺陷,银行印鉴不全,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加盖骑缝章,转账印鉴、现金收付印鉴、业务专用章未按规定使用,会计科目使用错误,会计科目使用错误,利息计算不准确,多收少收。

会计风险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外部风险主要表现为财务欺诈造成的损失和对银行的政策性损失;内部风险是由会计主体的主客观因素造成的。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风险控制

根据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特点,建立电算化内部控制系统。会计电算化后,银行的管理部门越来越依赖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生成的会计记录和报表,而这些记录和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内部控制功能的强弱。电算化银行会计信息系统的潜在控制问题比手工会计信息系统更复杂,技术性更强。因此,必然会带来一些新的风险,如系统文件不可读,容易被篡改和破坏,如果编程错误,会造成错误的重复和连续性,更容易导致欺诈和犯罪行为。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产生的会计信息越来越多,很难保证银行会计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处理能够及时准确,更谈不上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来安排各项经营活动。为了提高银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可靠性,必须从研发和维护、职责分离、系统识别、应用环境、操作、数据输入输出、系统安全、硬件和系统软件控制等方面研究银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措施。由于各银行情况不同,内控制度不可能完全一样。但在目前条件下,为指导各行建立完善、适当的内部控制,加强本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人民银行总行应制定统一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作为指导,各行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补充。建立一套适合自身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控制体系。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事事有章可循,事事有据可查,事事有人监督”,防范银行会计电算化带来的会计风险。

第三,建立财务风险补偿制度

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金融风险,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除了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外,普遍采取了国际通行的外部措施,建立金融风险保险制度。结合金融业实际,对资本充足率高、管理水平高的金融企业实行低保险,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从发展的角度看,金融企业保险可以增强客户对银行的信任,是加快业务发展的有效措施。财务会计风险的补偿机制可以先覆盖一些风险较大的业务项目,如储蓄所工作人员和出纳的人身安全保险、现金收付安全保险、票据支付结算保险、同业往来等风险。也可以采取金融企业自行提取风险准备金的补偿机制,但经财政部门批准的提取项目和费率允许计入成本。

第四,提高会计队伍的素质

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赖于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硬、管理水平高的会计队伍。为此目的,

(1)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造就一支精通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敬业勤勉的会计队伍。

(2)加强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短期、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熟练掌握各项业务技能。

(3)选拔各级会计主管人员,会计主管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精通会计业务,还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善于用人,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坚持原则,以身作则,以自身的优秀品质影响会计群体。

(4)对关键会计岗位的人选要严格把关,定期考核。他们不仅要关注自己八小时内的表现,还要了解八小时以外的情况。如发现其生活异常、参与赌博等不良行为,在教育无效后,应调离关键岗位。

同时,加快与外资银行的学习和交流,学习和引进外资银行的先进管理理念和制度,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外资银行全方位进入带来的示范效应,为我们加快管理创新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助于我们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彻底打破内部分配关系中存在的平均主义,实行责权利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动词 (verb的缩写)提高认识,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系。

扩大业务规模,增强资金实力是银行的发展方向。但发展要以稳定为基础,注意风险防范。从农行的效益来看,不仅存款、贷款、结算业务、中间业务创造效益,防范会计风险实际上也是效益实现的保障。因为会计风险的存在是资金损失的基础,有效防范会计风险就相当于创造相对效益。在发展业务、增设营业网点时,不仅要考虑业务收入与人员成本的关系,还要考虑投资成本。这样就可以合并那些高风险、低效率的网点,加大集约化经营的步伐,促进会计力量的加强,有效加大会计风险防范的力度。

不及物动词摘要

总之,会计人员必须管好“账”,管好“钱”,加强职业道德,恪守“政治合格、业务精通”。遵纪守法,诚实正直。调查研究,实事求是。顾全大局,当好参谋。面向基层,热情服务。“行为准则,敢于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对党和人民负责,坚决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权益,不断完善会计制度,努力提高会计水平,控制银行会计风险,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银行各项业务的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

[1]金晓燕,论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J],经济特区,2006,(05)

[2]陈仁福,浅谈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J],福建金融管理学院学报,2002,02)

[3]唐书军,浅谈银行会计风险及防范[J],山东经济,2004,06)

[4]厉爱兰,论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及其防范[J],青海财经,2003,(08)

[5]张效春,论国有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J],农村金融与市场经济,2001,(05)

[6]陈·,浅谈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其防范[J],福建财经,2003,(08)

[7]朱然,,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其防范[J],商场现代化,2005,(08)

[8]郭萍,论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及其防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03)

[9]林建珍,论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中山大学学报,2004,(06)

银行会计的风险与防范2【摘要】银行在这个经济体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其中会计业务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业务,贯穿于银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防范银行会计风险,对于提高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和自身竞争力,对于维护我国金融秩序的稳定,保持我国金融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关键词]银行会计风险防范

银行会计风险是指由于主客观条件恶化、会计差错、会计信息失真等原因导致银行的资本、资产和声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如何通过自身职能防范和抵御会计风险,将是当今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效应对其他操作风险的关键任务。

一,银行会计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银行的每一笔业务都必须通过会计操作来实现。银行会计是银行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具有核算、监督和数据分析的职能,还肩负着银行业务发展、资金结算、市场预测和银行管理的重大责任,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不可低估。通过防范银行会计风险,也有利于提高银行会计信息质量,促进银行业务良性循环;有利于规范银行会计工作,克服会计工作中的随意性;有利于提高银行会计人员的素质,保证银行会计人员具有优秀的思维和较强的业务能力,消除各种潜在风险,规避银行会计风险,减少资金损失。

二,我国银行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

银行风险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突发性、连锁性和后果严重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业务风险

银行人员在进行业务操作时,由于人为失误或追求某种利益而导致的日常工作中提供不准确或虚假信息的风险,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比如银行的会计作息时间有很多环节。在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中,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现金收付、凭证受理、账户申请、账户登录和结算,这些都与风险(客户账单填写不规范、键盘输入错误、发货错误、发货错误、发货遗漏、发货延迟等)直接或间接相关。);在结算过程中,随着结算工具和方式的变化,出现欺诈、伪造票据等现象,产生诸多风险;还有的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消极抵制对自己不利的新政策新规定,乱设会计科目,增加会计风险。

(二)内部控制风险

为了有效防控风险,银行制定了一系列内控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落实。一些银行管理者认为内部控制是组织体系的一整章,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总结,是审计或管理的事情,与会计无关,因此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内部控制、监督和制约的动力机制认识不足,对会计的作用认识不充分。例如,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等新业务的不断出现,相应的会计核算往往由相应的业务部门自行规定和办理,且各自为政,缺乏有机结合,导致会计内部控制各部门各自为政,有的甚至相互矛盾,严重削弱了会计内部控制。此外,部分银行对会计人员的岗位配置和分工安排不当,带来风险。很多职能往往由同一岗位的人担任,业务的不同环节融为一体,增加了风险系数。

(3)监督风险

一方面,银行会计人员未能履行监督责任,监督工作未能及时到位,达不到预期效果,使会计风险的发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社会上一些审计机构的审计质量不高,有的甚至违规执业,不能及时发现和提示银行会计风险。

三,我国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

(一)相关人员素质低

首先,会计人员素质低,容易导致会计操作风险。一方面,一些银行为了降低成本,更多使用素质低、流动性大的租赁员工,他们无法熟悉业务流程。另一方面,部分会计业务技能单一,银行业务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他们不愿意接受新知识,尤其是新企业会计准则修订后,对政策法规制度了解不够,责任心不强。存在不规范、违规操作,处理疑难问题能力较低,造成财务差错和经济损失。其次,其他银行人员素质较低。在网银、信用卡、代理业务、第三方支付业务以及各种理财零售产品不断翻新的今天,其他工作人员尤其是部分柜台工作人员无法规范操作相关业务,给后期的会计工作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缺陷

我国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滞后于业务发展。目前,银行会计内部控制仍然作为一个分解单元分散在各个管理系统中,没有形成一套风险防范程序,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部分管理人员仍存在“重业务轻内控”、“重存款轻会计”的思想,导致制度建设未能与时俱进,部分制度不够细化,部分关键控制点遗漏,衔接不畅,执行不够认真。其次,银行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没有明确的规定,处罚较轻,警示功能的威力大打折扣,无法阻止违规行为的发生。此外,我国银行还缺乏完善的理财模式,现阶段往往停留在事后管理的状态,难以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在分级管理体制下,经营主体各级分支机构往往通过弱化会计和监督来解决利润考核、支付保障等各种压力。此外,基层领导和会计普遍存在“地方化”现象,使得各类非法银行占据有利条件,削弱会计职能。三是银行对一些应由会计主管部门审批或事后审批的项目没有严格审批。检查方式过于简单,检查工作不细致,无法发现深层次问题,没有起到监督作用。

(三)管理体制不合理

目前银行业采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决策”的管理模式。大部分银行数据都是逐层汇总上报的。这样的模式是,会计工作被人为地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基层往往为了绩效指标而弱化会计职能,会计人员会与基层的利益挂钩,进一步弱化了会计职能。当今社会,银行领导对银行会计风险的关注远不如对经营业绩的关注。银行倾向于将有限的人力成本向金融产品和推广人员倾斜,薪酬体系的设计侧重于市场人员的激励。会计人员与其职责和技术含量不相称,挫伤了基层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很多银行会计人员只把自己定位为会计,而不是管理者)。还有一些银行迫于人手不足,柜员简单培训后就赶着上班。柜员对风险认识不足,埋下隐患。

第四,构建坚实的银行会计风险防范体系

要真正降低银行的科技风险,必须加强银行的会计管理,提高各级各部门的认识,把银行的会计管理作为银行的一件大事来抓。

(一)充分利用科技手段

利用科技手段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还可以降低出错率,为数据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比如,为了改善现有手工登记簿登记种类繁杂、工作量大、记录重复等问题,可以实行电子登记簿,减少工作时间,实现所有记录追溯,杜绝登记簿整改过程中登记不及时、篡改数据、错误记录等现象。在整个会计流程中,还可以找出业务分析所需的数据,提高工作效率,有效识别风险。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各银行的大厅放一台带加注系统的自助加注机。客户可以在系统上自主操作,点击要办理的业务类型,按照系统程序填写客户信息,也可以由系统直接感应客户的二代身份证信息,从而提高整个柜台业务的效率,改善客户服务体验。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首先,你可以加大学习和训练。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需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相关制度和规定的培训,使其及时了解新的国家标准和规定。经营者不仅要了解业务背景知识,还要加强相关会计知识的学习,最大限度地降低会计风险。其次,对银行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银行的一员,必须遵守基本的职业道德,将工作流程规范化、法制化,自觉抵制违法违纪现象;会计人员最重要的是精通业务,所以银行要对会计人员进行有效的会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和教育,开展各种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和效率。

(C)加强会计执法。

一、银行会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办理会计业务,必须遵循真实性、及时性、权责发生制和谨慎性四项基本原则。严格审核,增强防范意识,有效规避日常会计工作中的风险,不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为确保所有会计账账、账账、账账、账账、账内外一致,应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体系,设定监管重点,防范会计风险。二是在人员配置方面,按照职责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合理分工、相互制约,加强会计人员业务操作的过程控制,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我们可以采取对会计人员进行信用评级等方法。

(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要重视会计内部控制文化的建设。在会计内部控制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思想沟通和情感沟通,将会计内部控制变为银行员工的自愿行为,实现员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觉按照规范行事,从而实现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

其次,改革现行的银行内部审计制度,重组各业务管理委员会的相关职能,督促其开展活动,实现岗位之间的监督制约,发挥其应有的组织保障作用;

三是完善运行合理高效的会计岗位体系,各级会计管理部门要根据有关规定和自身人员、设施的实际情况,合理有效地划分岗位,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内部控制有力。

第四,银行也要结合自身实际,量身定制行业的规章制度,量化银行会计的操作规则,保证其工作的规范运作。他们必须坚决防止和纠正他们的违法行为,严格执法,惩罚违法的人。

第五,加强对重要物品和岗位的控制,指定专人负责,明确责任,有严格的程序,防止各个环节出现漏洞。

参考资料:

【1】火星。浅谈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经理。2012(3).

[2]周超。财务会计风险及其防范。企业技术开发. 2010 (15)。

[3]王继军。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分析。中国对外贸易. 2012 (4)。

[4]江·。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点的主要表现、成因及防范措施。操作员管理. 2011 (2)。

[5]赵越。中小银行会计业务风险防范研究。时代财经. 2011 (10)。

[6]张洋。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经济视角。2010(10).

[7]屠嘉。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财经. 2011 (8)。

银行会计的风险与防范3 I .银行会计风险的概念和问题

(一)银行会计风险的概念

会计作为银行工作的基础,对整个银行危机的防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防范会计危机是自我控制的关键。随着当前治理措施的不断创新,会计自我控制的手段层出不穷。如何结合银行工作的特点和实际,选择合适的自我控制手段,完成预期的治理标准,已成为当前所有银行危机防范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

(二)银行会计风险问题

(1)会计人员约束力不够,银行潜在威胁。比如个别会计泄露银行信息,与国外勾结,导致经济事件。会计岗位应处于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状态。经济组织会计核算错误,企业规章制度和工作步骤不够严谨,规章制度不健全,会计岗位相互监督制度不完善。银行内部真正精通会计业务、具有良好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的会计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使得会计风险更容易发生。

(2)会计数据丢失、计算错误或编造虚假数据。事实上,一些银行为了保护自身的利润,不遵守法律法规,随意编造会计信息,使得会计部门给出的数据缺乏准确性和充分性,假账、费用调整等现象掩盖了信用贷款资金的本质和危机,误判了银行近期的经营情况,导致掩盖了潜在的危机。会计信息显示了整个银行的日常工作。如果会计表格不合适,会计步骤不严谨,会计要求不高,就容易导致经济隐患和经济危机。高估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3)责任缺失,会计监督下降。会计监督是会计的主要职能之一。但是,目前经济会计监督力度较低,会计监督行为不能有效实施。关键因素是受到运营角度的制约。会计单位通常无法有效监督不符合法律法规的经营行为,如需要多少钱,不需要资金来源,高层工作间过度装修,消费增加等。如果公司采取不合理的运作模式,会计监管不够,导致违规贷款、表外出资、创设小金库、滥用职权、银行单证交换等违规行为。会计处罚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违规操作逐渐增多,出现经营危机。

二、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及分析

(一)集体结构不完善

忽略危机预防和自我治理,而只是努力满足要求。追求业务完成率。选择效率胜于质量。很多情况下存在安全隐患。一些会计组长不规范,导致对账工作流于形式。缺乏责任心工作步骤不严谨,部分会计人员素质较低。爱岗敬业意识不强,错误行为不规范。形成顶级风险隐患。还有一点就是相互之间缺乏制衡和约束,一些关键的职责和岗位之间缺乏明确的区分,普遍存在岗位混乱或者多重角色的行为,部分分行自我治理机制不完善,一级受托人和高级管理层缺乏相应的监督制度对其进行约束,往往导致“高层不可控”的情况,使得自动控制系统无法有效执行,从而产生潜在的危机。

(二)教育水平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低。

近年来,国有银行正在迅速占领经济领域,并迅速向外扩张。但是,由于缺乏熟悉银行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和一些没有经过培训的员工,无法正确把握企业制度和工作流程,缺乏防范危机的知识和技能,使得会计核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另外,也不能满足对会计岗位的合理约束。缺乏相关的约束和制衡。甚至引发了一些会计人员串通舞弊、贪污受贿、违规操作等一系列违法案件。以上种种都会导致案件和隐患的发生。

三、银行会计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会计水平

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文化水平。加强思想和行为上的自控系统,防范会计风险。首先,要在员工队伍中积极开展以遵章守纪、高效文明工作为核心的思想教育,提升员工队伍的整体教育水平。其次,通过生动形象、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和绩效考核等活动鼓励员工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二)开发完整的企业自动控制系统

建立完整的企业自动控制系统并加强实施。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内控体系的建立对完善会计内控体系、防范经济危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建立岗位责任制,根据各岗位实际情况准确找准岗位责任,对岗位行为做出明确规定,让各岗位各司其职、各尽所能,达到人人有事、事事有人管的目的,防止日常工作中的潜在危机。

(三)创建完整的监管体系

建立完整的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强危机的有效防范。数据表明,正确的会计监管对会计危机的合理合法运行和防范具有深远的影响。经过监管和监督,可以提高会计治理水平和危机防范能力。要重视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逐步系统化、常态化。对初级会计岗位从业人员的监管,如自身会计记录、费用管理、关键凭证、产品保存等,要更加严格,增强重要会计岗位的危机防范。此外,还需要将监管与修改、培训和惩罚结合起来,采取有目的的措施,强化监管的本质和功能,促进企业法律制度的建立和监管环境的出现,最终达到防止经济危机和完成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有效的内部控制实际上是金融机构从决议执行到管理监督的完善的运行机制。

(四)加强会计原则的执行和会计方法的灵活运用。

会计核算必须遵循准确性、完整性、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等基本会计原则。会计人员要根据各种业务的收据或单据,准确、仔细地填制凭证。规范操作,认真务实。以便为后续核算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登记总账,要保证账、账、账、账表、账内外全部一致,各项费用、税金合理合法列支,正确反映各项收入,保证会计期间的真实、完整、合法。对各种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应单独设置账簿进行登记。应严格遵循科目设置、复式记账、填制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财产检查、成本计算等规范。此外,重要的是要注意主要账目和表外账目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外业务是指那些由银行产生的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合同和收入或承诺。这样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