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操公与《三国千言》

曹操(155-220正月庚子),本名孟德,本名毛雅民,郭培(今安徽亳州市)人,汉族,东汉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是曹魏政权的创始人。以汉武帝之名,征讨四方,对内消灭尔渊、吕布、刘表等人。曹操生前为东汉宰相,后为王维,死后谥号为武王。他的儿子曹丕称帝后,尊称他为魏武帝。曹操博览群书,特别喜爱兵法。他临摹了古代各种兵法的谋略,吴伟注《孙子》的著作《孙子注》代代相传。

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获得了政治话语权的优势,而兴修水利、实行“屯田制”则为统一中国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曹操坚持“举贤任能,多方招贤纳士”的用人方针。军事上,曹操独撰十余万字,编注《孙子兵法》十三篇,深得兵法之重视。他的一生主要是在战役中度过的,指挥战斗“因奇事异,敌胜,变如神。”从39岁到53岁的14年间,他经历了50余场战争,先后灭杨奉、韩宪、袁绍、袁术、陶谦、吕布,接掌张绣,征伐乌桓,统一北方。赤壁大败后,曹操仍以“烈士暮年,壮胆有余”的精神,打合肥,追马超。据管仲说,他平定河西、陇右,巩固了北方统一。在文学上,曹操倡导新的文体,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文,对建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