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考试材料作文
明确定义是作文考试最关键的一步。一个成熟的考生,在拿到作文题的时候,首先要明确题目本身对作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知道自己局限在哪里。因为只有明确了界限,才能知道作文的切入点在哪里,作文的开放性在哪里。定义清楚的目的是不违规,写作时不跑题。比如题目作文《心灵的选择》要限定在“选择”的范围内,没有“选择”的作文就会离题万里;第二,仅限于“头脑”。要写触动心灵、需要做出选择的东西,写作要突出心理过程。下面以2009年江西卷为例,谈谈如何“明确界定”。
2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
今年3月25日,在国人的强烈反对下,佳士得拍卖行仍在巴黎拍卖从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鼠铜像。某艺术公司总经理蔡铭超为这两件文物出了高价,但事后拒绝付款,导致拍卖效果不佳。
对此,舆论一片哗然。有人称之为民族英雄,有人认为是恶意违规,还有人认为…
你怎么看待蔡铭超的行为?请以此为基础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一篇议论文。(2)题目自拟。(3)自我决定。(4)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材料相关。(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或复制。
2009年为了加强合作的限制,作文题设置了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写作内容的限制,因为题干中有这样一句话“你对蔡明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其中“此”指的是你对蔡明超行为的看法,这是题目对写作内容范围的限制。可见,评价蔡明超的行为,提出观点,进而论证我们为什么这样认识蔡明超,应该是写这篇文章的关键。如果只是以蔡明超为例或者在蔡明超的基础上开始思考,谈论如何爱国,如何尊重规则,诚信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就没有明确的题目定义,这就是题外话,或者说是“抄”。二是写作素材的限制。题目中说“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材料相关”,说明考生在写作中可以选择题外材料,也可以用其他材料帮助证明。但需要明确的是,所用材料必须与蔡铭超有联系,形成类比或对比关系。通过这些材料,可以论证蔡铭超的行为,讨论其荒谬性。这就是限制中的开放。三是文体限制,要求“议论文必须写”。清晰的定义是写好作文的关键。这一步做不好,后面就没有讨论了。
第二,把握角度。
角度是立意的核心,把握角度就是选择最佳立意,让作文贴合题目的意思。一个内涵丰富的作文题目往往有多个角度。如果角度把握得好,就能表现出思维的独特性,写作效果也能令人耳目一新。当我们拿到作文题目时,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来确定自己的写作角度。比如可以通过增加一些新的因素来把握“挫折”这个题目的角度:一是在后面增加因素,比如“挫折教育”、“挫折联想”、“挫折,成功的磨刀石”;二是前面加因素,如“感谢挫折”、“克服挫折”、“欺负挫折”;三是前后加因素,如“在挫折中成长”、“在挫折中书写人生”;等一下。这样作文的角度就清晰了,考生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写作思路。下面以2009年广西使用的全国高考作文为例,告诉大家如何把握一篇材料作文的角度。
21.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比赛的短跑冠军,但他不会游泳。有一次,一只兔子被一只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动物管理局把兔子送去游泳培训班,还有小狗、乌龟、松鼠。小狗和乌龟学游泳,又多了一项技能,很开心。兔子和松鼠花了很长时间才学会,他们很苦恼。培训班的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会游泳,你四条腿不会游泳?”90%的成功来自汗水。加油!嘿!"
评论家青蛙感慨道:“兔子好跑啊!为什么只针对弱项训练,不发展特长?”思想家克雷恩说:“生存需要的技能不止一种!”兔子学不会游泳,但是会打洞。松鼠不会游泳,但它们会爬树。"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思路,选择自己的风格,拟好自己的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意义,不要“抄”也不要抄袭。
这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作文题目,需要考生冷静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话题的核心事件是兔子没能学会游泳。从五个角度分析材料中的因素:一、老师是野鸭,可以设想为“有时成功不取决于汗水”、“盲目努力不能成功”、“成功取决于性格”;第二,批评家青蛙可以被构想为“应该扬长避短”和“着力发展长处”;三、思想者克兰,可以设想为“要发掘自己的潜力”、“多方面发展”、“不要坚持缺点的发展”;第四种是动物管理局,可以设想为“忽视受教育者的人格特征”和“盲目促进全面发展”;第五种是受教育的兔子,可以设想为“扬长避短”、“了解自己的局限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可见,只有把握好角度,才能做出准确的想法;只有思路准确,文章才能脱颖而出。角度可以很好地测试考生思维的敏锐度和准确性。所以,在考场上,只要你能敏锐地捕捉到命题中最敏感的部分,并以此作为立意的重点,就会有针对性和创新性。
第三,激活材料。
“求运河如此清澈,因为有源头活水。”那么高考生写作的源头在哪里呢?其实高考作文的宝库就是我们自己,只是在考场的特定环境下出现了短暂的“思维堵塞”,一下子想不起来,变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是动员的艺术。在考场上,要把动员作为一种“常态”,充分运用动员的技巧,学会激活自己宝库中的写作材料,让“源头活水”汩汩流出。
第一,要激活社会和生活的物质。高考作文要求考查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反思生活的能力。平时在这方面我们积累了很多资料。在考场上,要提醒自己回忆人生经历,联想社会热点,暗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思考。首先,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中挖掘素材,从日常生活中点燃人类情感的火花;二是可以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焦点和热点,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第三,可以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了解生存法则;第四,从历史的烽烟中透视人类进步的轨迹,品味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第二,一定要激活课本上的材料。课本就在眼前,是最熟悉、最丰富、最取之不尽的素材库,却容易被忽视。所以在考场上一定要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材料。这些资料不仅使用方便,而且经过了编辑的精心挑选,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和实践的检验,具有典型性和说服力。其实有心的人不需要在考前买一套完整的作文资料集,也不需要老师为了考试收集一大堆经典资料,更不需要绞尽脑汁收集古今中外名人轶事。他们只要看懂手中的教材,就不会有没有资料的困扰。
第三,要激活自我和内在物质。面对一个可能决定自己未来的作文题目,很多考生往往喜欢高瞻远瞩,写成功人士、名人、伟人,写古圣先贤,却忘了一个同样丰富但更个性化的素材库,那就是自己。每个自我都是丰富而独特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不要忘了自己,要善于用自己的笔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在作文中展现自己的心路历程、成长经历和生活体验,与阅读老师对话。
第四,一定要把用过的材料活化。每个考生在高中和准备高考的时候都写了很多作文,用了无数的素材。这些材料是你最熟悉的,是你最了解的,是你最擅长使用的,但是到了考场就全忘了。所以在考试的时候,考生可以把平时写作用到的熟悉的材料调动起来,稍微整理一下,分成“重点”,以便当场为我所用。
第四,走出平庸,展现个性。
文章有个性,这是拿高分的重要条件之一。一篇文章虽然“五官端正”,但是没有个性,很难拿高分。从每年的高考作文阅卷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作文很平庸:题材熟悉,思路老套,语言不文艺,结构“稳定”,没有新意和个性,分数总是上不去。
想要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作文成绩,就必须走出平庸,充分展示个性,力求与众不同,写出新意,展现特色。近年来,在考试大纲中,将“发展水平”中的“具有个性特征”改为“具有个性色彩”。也考虑到了考生的实际情况。一是降低了对作文个性化的要求,更具操作性,只要有个性就行;二是强调高考作文个性化的重要性,扩大作文个性化的范围。高考作文有个性,才能有特色,才能有创新。考生只有对生活有独特的感受和思考,有足够的个体思维能力,才能写出具有个体色彩的文章。那么,考场上的作文如何做到个性化呢?首先,我们必须创新。别人怎么说你就怎么做,你要选择最佳的立意角度,展现你独特的思考,写出你对生活的独特理解。第二,要从自身出发,实事求是。文笔绝对坦率。我想把整个身心都倾注在作文上。我手写我的心。第三,要感性,要现实。写作是生活的反应,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一种个性化的精神劳动。所以高考作文一定要写最熟悉的过程,写触动心灵的东西。第四,生活需要语言。语言的表达能力永远是作文的魅力所在。充分利用生活语言,让自己的语言充满个性,如行云流水,浮浮无序,自由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