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师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54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1人,副研究员2人,高级工程师1人,副研究馆员1人。教师中已获得博士学位27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博士生导师5人,省“千人计划”重点培养教师2人。1995以来,学院教师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人获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3人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人获省部级先进教师称号,2人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20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研究课题)30余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霍英东”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各级横向课题50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40余部,其中《中国自然地理与区域地理》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多篇发表在《国际第四纪》、《古地理》、《气候学》、《生态学》、《全新世》、《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理杂志》、《地质杂志》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并被SCI、EI等世界检索系统收录。近年来,朱宏、、周尚哲、许、、、、肖凌、王伟、孙武、、张正东等教授的课程涉及文化地理学、旅游规划、环境演变、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土地利用与覆盖、海岸地貌、植物生态学、城市社区、生态旅游、自然保护等。

地理科学学院目前有7名博士生导师,分别是:李保生教授现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热带亚热带分会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地貌研究室主任,自然地理系博士点负责人。周尚哲教授长期从事自然地理与地貌学第四纪方向的研究和研究生培养。许教授长期从事环境生态学、植物地理学、林业生态学、园林生态学、生态旅游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钟伟教授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地貌学和第四纪环境演化的研究。周厚云教授研究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近期主要从事与喀斯特洞穴沉积相关的古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特别关注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的微量元素和锶同位素组成在古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中的意义。王伟教授主要从事华南海岸环境的教学和研究。现任中国地理学会地貌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地貌学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中国第四纪研究会热带亚热带分会委员,广东省地质学会热带亚热带分会委员。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朱干教授。他还是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广东省地理学会第十一届历史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世界地理研究》和《旅游杂志》等杂志的编辑。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13人。分别是:姓名职称姓名职称姓名职称教授王伟副教授罗寿梅副教授张副教授副教授张家公副教授副教授孙武副教授甄建伟副教授张正东教授肖凌副教授副教授副教授副教授舒副教授65438 +0,末次间歇期的多旋回气候流化记录(SCI),地质学报,英文版,2005;第一作者;

2.1.1 Ma以来中国鄂尔多斯沙漠的环境演化。由榆林独立完成,地理科学英文版,15 (1),2005年,第一作者;

3.2500年以来额济纳绿洲沙丘的粒度特征及其沉积过程,地质学报,79( 5),2005,通讯作者;

4.额济纳绿洲风沙沉积特征,中国环境科学,25( 5),2005,EI收录刊物,通讯记者;

5.青藏高原末次冰期的人类聚落(SCI),当代科学,2003,第一作者。1.李保生黄山实践教学基地实施策略及效果评价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

2.《传统优势学科深化发展的途径研究》,,王伟,《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

3.《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2002年8月(省级)(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