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论文交流
从Lapier的“言行不一”实验开始,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研究已经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起初,社会心理学家对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弱相关性感到惊讶,并转向研究内在态度在何种程度上和何种条件下会影响我们的外在行为。总结了以往关于态度能否预测行为以及态度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对行为有重大影响的经典实验,提出在未来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中应充分考虑内隐态度测量。根据这些理论,本文设计了一个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业成绩相关性的实验。
关键词:态度;行为;行为预测
1简介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最经典的研究理论,也是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块基石。对人类社会行为活动的态度预测,或者说态度对我们行为活动的影响,是社会心理学家积极关注的焦点。起初,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研究人们的态度是为了预测他们的行为。但是态度真的能预测我们的行为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这一观点深信不疑。在某些行为上,我们似乎是“伪君子”。例如,在许多庆祝强身健体口号的体育比赛背后,有许多有害健康产品的广告,如香烟,广告内容自相矛盾;再比如,我们知道自己也害怕巧克力的高热量,但却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就像罗伯特?艾伯森说,我们“精通并擅长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理由,但却不擅长做我们已经找到理由的事情。”
2态度概述
2.1什么是态度?
斯潘塞和贝恩首先将态度的概念引入心理学领域。他们认为态度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倾向,引导判断和思考向某个方向发展。这个观点后来被L.Langer的实验所证实。在1888中,兰格发现,如果被试注意到将要做出的反应,那么反应时间比没有这种准备的情况下要短。这种提前准备的状态,就是所谓的态度。之后,许多心理学家在实验中发现,态度制约着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
1919年,托马斯等人为了解释社会环境变化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与个体行为的关系,研究了态度的内涵,这使得态度第一次成为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要课题。态度的概念得到了许多心理学家的支持。后来心理学家对态度给出了各种解释,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了态度的各种定义。其中有三个经典的态度解释。
G.Allport) (1935)在《社会心理学手册》中总结了态度的各种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六个要素:①结构(get)。态度是人适应环境条件和对象的整个生活结构;(2)行为、态度的准备状态是对一项活动的准备状态;③心理基础、对实际行为的态度和准备程度是社会行为的重要心理意识因素;(4)永久性,即态度是人们以特定方式对相关对象或情境做出反应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⑤习得性,态度是经验的结果,具有后天的倾向;⑥评价性,态度是偏离环境事物的意向,因此具有积极或消极的价值判断[4]。基于以上,他认为“态度是根据经验系统化的一种心理准备和神经准备状态,对个体的反应具有导向性或动态性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奥尔波特将态度视为一种内在准备的潜在状态,与神经过程相统一,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克雷奇等人在1948《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问题》一书中提出,态度是“由动机、情绪知觉和与个人环境有关的认知过程构成的持久结构”。这个定义不仅强调态度构成心理活动的意志过程,而且强调认知过程和主动性,而不是对环境的被动反应。他的定义忽略了过去的经验,强调现在的主观经验,把人看作是能够思考和积极建构事物的个体,体现了认知学派的理论主张。
M.Fredman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笼统地提出了态度的定义,认为人的态度是一个具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持久系统。他的定义强调态度的构成和特征。
基于上述定义的相似性,我们认为,所谓社会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较为一致和稳定的评价和行为倾向。【1】态度的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态度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人们通常认为,态度总是在外在的表情、言语和动作中流露出来,这种行为称为态度行为。其实态度也可以不外显的表达出来或者藏在心里。而且态度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形成的,是一种后天的心理反应倾向。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交往和互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其次,态度总是有一定的针对性。态度的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群体,如民族、种族或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态度的对象是指社会上的人、事、物、关系、价值观等。它们与态度主题相关,并被主题所指向。一旦成为态度的对象,就被称为态度的对象。任何态度总是发生在某个对象身上,反映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而且态度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这就叫态度的反变性。但并不意味着态度是不变的,它会随着人们的社会交往对象、交往范围、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里说的稳定和坚持,是指不容易改变。
最后,态度是一种综合的心理反应倾向,它是在其他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合成的,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所以,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反应倾向”,会有不同的内容。有以认知和情感为主要内容的价值倾向,如社会理想、对某人的看法等。还有以意向和情感为主要内容的动机倾向,如赞同或反对的态度。[2]
2.2态度的要素
虽然心理学家对态度的概念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人都赞同弗里德曼的态度构成理论:态度包括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成分。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具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包括感知、思维和理解。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认知成分的情绪或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和关键,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成分。行为倾向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行为意向。
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体。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个结构成分,态度也被认为具有许多动机功能,包括知识和经验(组织关于世界的信息)、工具性(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自我防御(管理情绪冲突)、价值表达(表达关于自我、个人价值和自我认同的意识)、一致性(保持个人一致的观点)和独特性(区分个人和类似的社会群体)。
我们可以把态度的作用概括为,态度决定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关注什么样的对象,人们如何处理关于对象的信息,人们如何体验它们,人们如何对它们做出反应,以及人们如何在不愉快的现实中保护自己和向他人表达自己。
3态度和行为预测
不用说,我们都知道态度和行为是密切相关的。通常,我们假设态度至少可以部分决定人们的行为。对此,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学术界出现了以态度为中心的研究热潮。
3.1态度能预测行为吗?
3.1.1经典实验
对行为态度预测的研究可以说是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Richard Lapiere在1934做的一个研究开始的。它不仅为人类社会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且引起了新一轮的研究热潮和许多后续研究。[3]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存在严重的种族偏见和歧视,这种歧视行为非常普遍,被广泛接受。例如,一些酒店和餐馆经常拒绝为一些种族或少数民族的人提供服务,这是非常普遍的。Lapier决定利用这些种族主义法规来检验他的观点。与那些普遍接受的观点相反,他的理论假设是,人们的“社会行为”很少与他们口头上的社会态度一致。换句话说,人的言行并不一致。
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关注真实行为,第二部分是评价与之相关的假设态度。
在真实行为阶段,拉皮尔和他的中国朋友开车沿太平洋海岸绕美国两圈,对中国夫妇受到的礼遇做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但没有告诉中国夫妇。他解释说,如果他们知道细节,他们会变得不自然,改变行为,这将降低研究的有效性。在研究的第二部分,Lapier向他们去过的所有地方发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和真正的访问之间有6个月的时间间隔。他对这一间隔的解释是,希望中国夫妇访华的影响消退。问卷中感兴趣的主要问题是:“您愿意在您的酒店或餐厅接待中国客人吗?”餐厅和咖啡馆* * *回收问卷81份,酒店回收问卷47份,回收率51%。为了进一步确保对问卷的回答不受中国访问的直接影响,Lapier还要求其他32家酒店和96家餐厅回答同样的问卷,这些酒店和餐厅与中国访问的餐厅和酒店位于同一地区。
经过近三年的时间,Lapier终于有了比较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确切信息。结果,Lapier说,在他们去过的251家旅馆和餐馆中,他们只受到了冷遇,因为他的同伴是不同种族的。除了这次不愉快的经历,他们在其他地方都受到过中等以上的待遇。
半年后,调查问卷的结果寄到了他们去过和没去过的地方。《细剑》和《中国》走访过的几乎所有酒店、餐厅、咖啡馆和旅行者之家(90%以上)都回答不接待中国人。此外,从没去过的地区回答分布也基本相同。这表明研究结果没有受到旅行者最近访问的影响。
在讨论自己的研究成果时,Lapier重点讨论了调查个人真实态度的问卷缺乏效度的问题。他指出:“无法直接比较对问卷答案的回答和对实际经历的回答”。但他否认完全排除了问卷的有用性。他的建议是,这些材料有助于确定人们对假设情景的假设态度。因此,他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如果要预测一个人在面对真实的特定情境或特定的人时会有怎样的行为,对假设情境的口头回答(即态度问卷)是远远不够的。他认为,只有通过研究人们在真实社会情境中的行为,才能准确衡量一个人的社会态度。
3.1.2其他随访研究
Lapier的研究结果立即引起了很多批评。有人认为,仅凭一封信中简单的真假问题的答案,无法有效衡量个人对某个群体的态度。比如回答者心目中的“中国人”形象,可能和他们实际遇到的中国夫妇完全不一样。他自己也提到“这对情侣非常优雅迷人,能很快赢得有机会与之打交道的人的钦佩和尊重”。换句话说,这种态度外显量表测量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粗心反应、极端反应、默认和社会期望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引发一些关于信度和效度的争议。还有人认为,他们三人去过的地方,只有一半人回答了问卷,或许那些花时间回答问卷的人对亚裔有着极度的偏见。最后的批评是,六个月后,回答问卷问题的人可能不是他们见过的人。
针对第一种批评,即测量技术中的缺陷,他们对测量技术进行了改进,一种隐性(间接)测量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应运而生。早期的间接测量采用不显眼的行为测量和丢信程序,而瞳孔反应、皮肤传导反应、面部肌电图等生理测量技术一直延续至今[4]。对于今天的态度测量,尤其是内隐态度的测量或态度的内隐测量,出现了更多的内隐联想测验、情绪启动等技术。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人们是否花费更多的时间将积极的词语与黑人面孔联系起来(与将积极的词语与白人面孔联系起来的时间相比),来测量隐含的种族态度。
但是,其他后续研究仍然发现,态度与行为的相关系数很低,基本在0.30-0.50之间[5]。与此同时,关联理论的证据也在不断涌现。在Lapier的研究后不久,美国人盖洛普用1936中的抽样调查方法,预测出投票率与实际投票率之差的准确度小于1%,成功预测出罗斯福总统当选。例如,吉布等人的研究表明,对自杀的态度直接导致行为的预期和发生。
研究结果似乎并不尽如人意,于是研究者开始不完全否定态度与行为的直接关系,而是转向讨论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原因,一些影响因素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社会心理学家Wicker(1969)曾就种族关系、工作满意度、课堂消磨时间等话题进行过45次态度与行为关系的调查,其中只有9次属于这个范围。为此,Wicker总结道:“总体而言,这些研究表明,与态度和行为密切相关的说法相比,很有可能态度和外显行为没有联系或者只有很少的联系。”
启蒙运动
心理学家对pilar的研究的反应就像一个运动员在挑战性的比赛中一样。他们中的一些人对此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一些研究者开始试图解释为什么对态度的评价不能预测个体的真实行为,一些研究者试图找出态度在什么时候可以预测行为。对这些方向的综合研究很少,一般的研究都是基于方便原则,只有一个理论作为框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探讨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理论。也许不同类型的态度和行为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预测,但没有明确的结论[6]。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无论是消费、管理、犯罪、健康等。,它会涉及到通过态度的变化来预测行为。多学科研究往往侧重于不同的点,因此采用的理论也大相径庭[7]。
对于态度的一些理论,比如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我认为这些理论不一定是孤立存在的。或许它们之间存在嵌套效应。比如,态度的强度可以嵌套在计划行为理论中,成为它的一部分,而计划行为理论可以嵌套在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中。理论上的比较分析,而不仅仅是相关性分析,可能是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3.2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
态度对行为的预测有很多研究方向。这里想说的是态度什么时候可以预测行为。
Taylor,Peplau和Sears(1997)进行了一项研究,试图将导致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因素归纳为五类:态度的强度、态度的稳定性、行为与态度的关系、态度的显著性、情境的压力等等。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H.A.Micher和John D. Delamater (1999)综合了前人对态度与行为关系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通过态度预测行为时需要考察三个变量:态度的激活、态度的特征和行为场景的定义[8]。
(1)态度的激活:每个人都有千万种态度。很多时候,一个具体的态度并没有进入我们的意识,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是无意识的或者自发的,也就是不加思考的行动。而一种态度要想影响行为,就必须被激活,从记忆中进入意识领域。激活态度的一种方法是安排某个场景,呈现态度对象。当然,不同的态度被激活的程度不同,也就是有不同的态度。有些态度,比如刻板印象,是高度可及的,只要呈现态度对象,就会自动激活。一种态度的可及性越高,对分类、判断和我们应该做什么的影响就越大。态度的可达性用激活速度来衡量。
(2)态度的特点:态度的特点影响态度与行为的关系:①情绪-认知关系的一致性。态度的情感性涉及对态度对象的情感评价,而认知成分指的是关于态度对象的一种信念。两者的一致性越强,态度和行为的联系就越强。面对团队中的说服信息,高一致性态度的持有者倾向于贬低反对信息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态度的韧性;②直接体验。在与行为的一致性上,直接经验的态度往往比间接经验的态度更一致。这是因为大多数基于直接经验的态度都根植于过去的行为,而基于过去行为经验的态度更有可能在未来重现。③实力。基于直接经验的态度强度高,态度与行为关系密切(即态度具有高强度的经验,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高)。情绪化程度高或与个体自身利益关系高的态度,导致态度重要性和确定性的提高(两者都是态度的结构强度变量),那么其行为的可预测性是好的。
(3)行为的情景定义:我们的行为不仅受自己态度的影响,还受他人行为、他人发现我们行为动机的可能性、情景定义的影响。情境资格是指他人理解你的行为并做出积极或消极反应的可能性。情境限制会影响人的行为。在他人互动、群体压力或参照群体的场合,个体与他人对立态度,尤其是弱势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减弱。
此外,内在态度结构也与行为预测密切相关。米勒和特瑟指出,内部态度被激活的结构层次不一定与个体决定如何行动的结构层次相同,即在同一时间,态度评价和实际行为结构可以不同。但是,只有当两个结构一致时,比如在认知层面和情绪层面都是同质的,带态度的结构才能预测行为。
3研究设计:一年级小学生学习态度对学业成绩的预测和建议。
3.1问题
学习态度是一种态度,必须具备上述关于态度的成分和特征。因此,我们可以从态度的定义来定义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内在准备状态,包括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学习活动的动机、学习活动的计划和从事学习活动的持久性[9]。
小学一年级可以说是我们正式进入学习生涯的一年。根据以往的研究,我们知道学习态度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一个学习态度积极的学生可以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学生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即使智商再高也很难取得好的学习成绩[10]。但是这个研究大多是针对一些大学生和中学生的。对于小学一年级这个特殊群体来说是这样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个时候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以后的学习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3.2研究设计
3.2.1科目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5所普通小学一年级下半学期约500名学生作为被试。
3.2.2研究方法
从现有的一些学习态度自评量表中,选取一些题目,自行编制量表。量表的题型既要满足信度和效度方面的要求,又要根据小学一年级识字不足的情况,尽量选择简单易做的题型,以利于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辅导。
同时,结合观察和访谈。上几节课,在黑暗中观察学生的行为并做记录,要全面准确。特别要关注和采访上课不认真不认真的同学。面试的重点应该是学生自己,同学,老师,家长。
根据量表得出的分数和观察访谈得出的结论,将学生按照学习态度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差。
最后将学生单元的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试卷相加得到平均分。用SPSS进行数据相关分析。
分析结果,看看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之间是否有显著的相关性。
4人后记:让“好”的态度成为行为,让“坏”的态度不影响行动。
我们对态度和行为的流行观点是,态度强烈地影响行为,但令人惊讶和困惑的是,通常被视为我们对某事或人的感觉的态度往往不能很好地预测行为。这一发现使得社会心理学家急于找出为什么我们的言行经常不同。最后的答案是,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它们也会相互影响。
我们的态度可以预测我们的行为:如果“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化;如果态度与预测行为密切相关,比如投票;如果态度是强烈的,有什么东西提醒我们要记住这一点,或者我们通过直接的经验认识到这一点。在这些情况下,我们的想法和感受将与我们的行为密切相关。让我们得出下一个结论,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就像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又高于实践,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同时,理论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即理论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是:态度源于行为,态度高于行为,态度对行为起指导作用,同时态度要接受行为的检验,即态度要在行为过程中不断创新。即行为决定态度,态度反作用于行为。
这种态度和行为之间“令人困惑”的关系,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对于“好”的态度,赶紧买单吧。例如,当我们想在一个重要的方面改变自己时,我们最好不要等待顿悟或灵感。至于“不好”的态度,我们稍加努力就能克服。例如,当我们真的需要采取行动时,写那篇论文,打那通电话,见那个人,等等。,虽然我们很不情愿这样做,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战胜自己的。就实际应用而言,态度决定一切更有实际价值,好的态度总能带来好的结局。这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地提醒自己,建立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态度,不断地纠正自己的行为和习惯,从而改善自己的行为,进而形成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良好习惯和性格,让自己更加成功。
参考
大卫·梅奎兹。社会心理学。第八版。北京:人民电子邮件出版社,2006.98-102。
[2]朱祁镇,张春明。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其应用。北京:北京社会出版社,2002+047-6438+052。
[3]罗杰·r·霍克,白等译. 40变革心理学研究.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88-397。
[4]张乐。态度形成的理论与实验--基于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2008: 8-9。
[5]李林。态度与行为关系的预测因子研究。闽江学院学报。2006,27 (1): 116。
[6]张,。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心理科学进展。2007,15 (1): 166-167.[7]刘明。社会态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在《中山大学学报》上。36860.88868888686
[8]乐国安。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新进展。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70-71。
[9]孙士龄。高职生成就目标、学习态度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9。
赵鹏程。小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态度培养的研究。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