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表扬行为的研究论文

[摘要]幼儿园小班教学经常开展集体活动。教师的表扬行为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幼儿良好行为的巩固和发展,还能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愉悦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幼儿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为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幼关系奠定基础。因此,本研究通过课堂观察分析了10幼儿园小班集体活动中教师的表扬行为。结果表明,教师的广义表扬行为出现频繁且间隔时间短,教师的表扬内容贫乏且形式单一,儿童对教师表扬行为的反应不明显。

[关键词]幼儿园;集体教学;赞美行为;效率

教育部20xx年6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包括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实施、教育评价四个部分。指出教师是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他人”,能够引导儿童的人格和行为。一方面,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来自于教师的评价。另一方面,教师的评价不仅对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起着引导和塑造的作用。老师的评价和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个体发展。良好的评价能力也有助于教师科学、客观地表述教育的情况和教学效果,总结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采取更加恰当的措施改进和完善教育。研究表明,我国幼儿教师口头评价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师的教育评价素养上。一方面,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教师评价要体现发展和激励;另一方面,教师对评价内容把握不准,评语不科学客观,可能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一、幼儿园小班集体教学中教师表扬行为的现状

当今社会大力提倡赏识教育。大多数人认为老师应该表扬孩子的行为,多欣赏,甚至认为表扬越多越好。笔者不同意上述观点。盲目的表扬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还可能起到反作用。只有积极的表扬才能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审美意识和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健康成长。鉴于此,本研究采用课堂观察法,对10幼儿园小班集体活动中教师的表扬行为进行了分析和统计。结果表明:

(一)赞美行为的频率

幼儿园一个小班大概15分钟。结果显示(表1)教师表扬行为的频率较高,两次表扬行为的间隔时间较短。孩子学习热情高,课堂气氛活跃,能很快专注于教学。

(二)表扬行为的分类

根据赞行为的具体程度,作者将观察到的164赞行为分为一般赞行为和具体赞行为;其中,一般行为包括非常一般和相对一般两个层次,后者比前者具有更强的教育效果。调查结果显示(表2),教师使用一般表扬行为的比例相对较高,达到79。8%,表现为语言内容敷衍,赞美形式单一,缺乏生动性;笼统的表扬行为广泛出现在各种教学情境中,“是”、“好”、“嗯”等简单而模糊的词语成为幼儿教师的表达习惯。此外,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更多使用口头表扬,非口头表扬仅限于点头、微笑和鼓掌。

(三)表扬发生的方式

笔者将幼儿教师的表扬行为分为言语表扬和非言语表扬。分类统计结果显示(表3),以教师口头表扬为主,* * *发生110次,占总表扬行为的三分之二,非口头表扬仅占三分之一。笔者从观察记录中发现了几个问题:一是老师的表扬行为频繁发生,口头表扬(口语)成为主流,表扬效果不佳。二是教师表扬的内容不具体、不笼统,同样的内容重复使用。第三,教师表扬方式单一。除了言语,只有点头微笑等非言语行为,拥抱等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方法很少使用。第四,教师表扬行为的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是教师对表扬行为缺乏情感投入,不太关注孩子的关怀和个体差异。长此以往,孩子会对老师的表扬习以为常或漠不关心,很少给予积极的回应。

二、教师表扬行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幼儿教师表扬行为问题的成因分析

1,好评频率变短的原因分析

本研究发现,幼儿教师使用表扬的频率较高,两次表扬行为的时间间隔较短,这与魏志宏[9]的研究结果一致,即表扬是教师肯定评价的一种形式,对幼儿的良好行为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有研究者发现,过于频繁的赞美会失去其内在的意义[11];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短时间内频繁出现的“棒极了”、“真聪明”、“棒极了”等口头表扬未能起到积极的强化作用,导致表扬行为的贬值。

2.称赞行为程度的原因分析。

为了鼓励孩子积极参与集体教学活动,集中注意力,教师更多使用口头表扬,辅以微笑、点头、鼓掌等非语言表扬。这些笼统的、不具体的表扬行为已经内化为幼师的教学习惯,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去思考。

3.好评原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表扬方式比较简单,口头表扬有助于幼儿明确教师表扬的对象,从而更积极地表达自己;但是,一般的内容不能反映孩子的个体差异,帮助孩子明确努力的方向,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教师在使用非语言表扬时,缺乏情感投入,注重使用具有激励效果的动作,忽视了拉近师生沟通距离的行为。

(二)儿童对教师表扬行为的反应

根据调查数据,本研究总结了幼儿对教师表扬行为的反应,包括冷漠、一般接受和积极反应。“冷漠”是指孩子对老师的表扬没有明显的面部反应,表情木然;“一般接受”是指儿童面对老师的表扬时的微笑表情,但没有其他积极的行为;“积极回应”是指儿童从教师的表扬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表现出积极思考、积极探索的倾向。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在大多数情况下普遍接受老师的表扬,其次是冷漠,较少正面回应。具体来说,冷漠和被普遍接受的孩子表现一般出现在一般表扬行为之后,不排除个别孩子平时很少被老师关注,因为老师偶尔会正面回应一句表扬的话。孩子是否积极响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师课堂教学魅力的影响。儿童对不同类型的表扬的反应大相径庭。当老师对孩子的回答或行为给予具体的表扬时,孩子会积极回应,继续积极学习。当老师给孩子笼统的表扬时,孩子要么微笑,要么不回应。随着表扬次数的增加,孩子既不会表现出喜悦的表情,也不会有进一步探索和学习的倾向。

(三)影响教师表扬行为的因素分析

通过非参与式课堂观察,笔者总结了幼儿园小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表扬行为的客观影响因素。

1,客观环境

首先,幼儿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表扬行为的真实性和创新性。其次,骨干教师和新手教师的教学时间不同,对幼儿和幼儿园的客观看法和主观感受也不同,进一步深刻影响了表扬行为的程度。具体来说,骨干教师更关注孩子,新手教师则侧重于幼儿园的要求。再次,教师的教育评价理念存在差异,即每个教师都有自己公认的教育观点和理念,理念不同导致教学风格不同,直接导致表扬形式的分化;教师的日常教学反思和学习也影响表扬行为的效果。

2.幼儿园的办学质量与幼儿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目前,一些幼儿园在办学质量和班级规格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班级数量多,配备“两教一保”的班级数量相对较少,导致教师难以照顾到每个孩子,保护与教育的结合不够完善。

三、教师表扬行为的有效策略

(一)幼儿教师表扬频率策略

我认为,要解决表扬频率高、两次表扬行为间隔时间短等问题,幼儿教师首先要加强表扬的针对性,拒绝频率快、内容笼统的表扬形式,充分展现教师的真诚和真情实感,可以结合幼儿的性格特点,采取更为恰当的表扬方式,充分发挥表扬的鼓励和促进作用。其次,教师的表扬行为要全面客观,全面是指在教学中不遗漏应该表扬的对象,以免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影响孩子的感受;客观性是指老师的表扬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尤其是对小班的孩子。幼儿教师表扬的频率和内容要有助于孩子潜能的开发和社会性的培养。

(二)幼儿教师表扬行为程度的策略

笔者认为,幼儿园教师在使用表扬语言时,应注意内容的生动、灵活、丰富多彩和趣味性,让幼儿感受到鼓励,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教师还需要掌握表扬的形式,如善用眼神、微笑、抚摸、拥抱和手势。结合具体的表扬话语,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努力的意图和方向,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提高教师表扬行为的有效性。

(三)幼儿园教师表扬行为的策略

笔者认为,幼儿主要以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教师可以多使用非语言的表扬,如亲切的微笑、关心的抚摸、满意的点头、赞许的眼神等。,以增强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训练环境。总之,为了提高幼儿园教育的有效性,幼儿园教师需要改善集体教学活动中的表扬行为,促进幼儿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健康成长。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增强科学评价幼儿的意识、落实幼儿园教育政策、坚持科学办园理念等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