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篇关于中国游客道德的论文。
如果《时代》杂志评选年度面孔征求民意,我想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投给“中国游客”。
原因很简单。每当海外出现中国游客不文明现象,总能上升到“中国游客”的高度。
这一次,也不例外。65438+2月11日晚,两名中国乘客在曼谷飞往南京的航班上与空姐发生冲突,导致亚航航班返航。事件曝光,舆论炸锅,嘘声一片,“在国外丢脸”成了所有人的词汇。
目前,闹事者已被罚款5万多泰铢,机器闹事行为已被列入个人不良信用记录。这样处理的结果,对于那些受不了国家形象被践踏的围观者来说,肯定有一种满足感。
到此为止,结束了吗?“中国游客”的自尊被重新捍卫了吗?口水和砖头乱飞之后,对避免下一次“机器风暴”真的有帮助吗?
第一,而不是发泄快感,如果你不是在寻找真相。
事发不久,消息迅速传开。虽然当时事实并不清楚,来源也只是微信和网友曝光的几张截图,但因为它涵盖了“中国游客”和“外患”两个要素,很多人如坐针毡。通过新闻后迅速跟进的评论,可以看出一种不争的深深的怨恨。
在“网友曝光”未经证实之前,铺天盖地的跟帖已经先行了。现在进行这样的讨论,很容易被认为是多余的。因为,后来的调查和报道证明,飞机扰航确实与网友曝光的信息一致。闹事者是一名来自中国的乘客,这名来自中国的乘客还像空姐一样泼热水,甚至还说要炸掉飞机。不仅如此,闹事者到达南京后拒绝下机,并要求亚航工作人员出具证明显示“网上传言不符合事实”,导致航班再次延误。除了网友曝光的护照,非闹事者本人和“中国游客”都在努力按照预设的剧情发展。
13,微博中网友继续反映,肇事者于12夜到达南京后拒绝下飞机,导致12夜FD9102航班延误。
在谴责的浪潮中,细节几乎毋庸置疑。比如乘客被拒绝热水是否合理?比如不提供免费热水有没有提前告知?热水消费发票的需求应该满足吗?
为了得到准确的信息,我拨打了亚航的客服电话,登录了官网。根据查询到的信息,亚航廉价机票不提供免费热水已经成为惯例,官网机票预订页面也注明餐饮需要额外付费。
虽然根本改变不了我对事件的判断,甚至会加剧我对闹事者的恶感。但它们真的与梳棉机无关吗?我个人获得了一个新的行业常识。如果要说社会反映,也是指航空公司可以充分告知这些信息,乘客要提高对航空服务的认识。
这不是任何人的借口。因为,如果个人与社会之间存在这种信息增量或反思性互动,就可以说存在反思意义。但如果不问真相和细节,只是在屏幕背后喊正义,这些隐藏在细节背后的现实问题又怎么可能真正被关注呢?
或者少谈质量,多谈问题。吐槽的快感可以满足我们对正义的爆棚的自我想象,但激动的谴责过后什么也不会留下。
与其廉价出售自己的道德砖块,不如关注细节,关注真相。只有了解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反思才能有的放矢。
第二,以其虚拟的尊严,如果不考虑规则的话。
对飞机扰航事件最常见的评论是“丢到国外真丢人”。倒在空姐身上的那杯热水,也泼出了“中国人”的尊严。“质量论”的背后,其实是依附于国家形象的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并伴随着“他人作恶,自己受辱”的无辜感,痛斥闹事者,成为寻求赔偿的自然之举。
很少有人关注细节。另一方面,很少有人真正关注规则。并不是人总是分不清是非,缺乏基本的是非判断。问题是,对与错的价值判断往往不是基于事实,而是基于“国家(人民)的形象不可欺”的情感基础。
看看中国游客在国外做过的“坏事”,比如大声喧哗,随地吐痰,在机场大吵大闹,乱扔垃圾,到处乱涂乱画。像这样的案例太多了。远的不说,最近有个例子。据说是中国游客撞倒了曼谷大皇宫的围栏,和工作人员吵了起来。这条新闻源于泰国星暹传媒,从推特账号转走,很快就赚了不少点击和评论。
据泰国媒体报道,名为iamgooodview的推特账号透露,曼谷大皇宫壁画前的围栏被中国游客推倒,事后中国游客大声争吵,拒不承认。
不说别的,就因为“中国游客”已经成为一个危险的概念,大家都时刻提防着它对国家形象和国人形象的侵扰。质量问题就像结痂的伤疤,每个人都讨厌揭开伤疤的人。
有时候,甚至会变成深仇大恨,与规则无关。我讨厌showstopper只是因为他们没有维护国家形象,觉得对不起人民,而不是因为他们违反了规则。如果他们在国外不丢面子,似乎问题可以减轻,批评可以不那么严厉。规则被口水代替,比如乘客应该遵守的规则,航空公司的服务规则,纠纷协调的规则,或者政府部门介入处理的规则,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边缘话题,不被关心,不被讨论。
这种对自尊的过度敏感,常常让我产生怀疑。观察网上的正义讨伐,会有一种错觉。这么优质的群体在国外怎么会尴尬?那些在国外违规的游客是哪里来的?
其实谁知道,那些不忍心国家形象受挫的人,在海外旅游遇到纠纷,会不会逾越规则,无视国家形象?或者说,如果没有这件事,闹事者在看类似事件的时候,会不会只是在新闻帖后问一句“这些人怎么会被羞辱,扔到国外去?”
第三,不去争论形象,不去反思行为。
从国家形象的高度,看待“中国游客”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很容易形成一种“批判的认识”。国家旅游局的介入,以“严重损害国人整体形象”为由,对相关当事人进行了联合惩戒,堪称“史上最严厉”。在维护“国家形象”,捍卫中国人在国外的声誉方面,国家旅游局对舆论诉求的及时回应,说明官民之间已经很容易达成一致。
对于这种待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的不仅仅是对舆论的回应,更是对个人行为的推动,以及个人行为与国家形象之间牢不可破的纽带。
其实上升到国家形象的层面,很容易陷入逻辑误区。在上述这种思维习惯中,国家形象看似得到了坚定的捍卫,但事实恰恰相反,因为“国家形象”这个抽象的概念永远无法对应到具体的责任人。看似国家每个人都在以“国家形象”的名声行事,实则是可有可无的包袱,需要的时候随时会扔掉。国家形象挂在嘴上,但损害它不要什么代价;违反规则自然缺乏羞耻感。
所以,这也就不足为奇了,一方面,国家形象似乎是在“丢人丢到国外”的斥责声中,每个人都会努力捍卫的东西;另一方面,“中国游客”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早已不是新闻。网络与现实的分裂,关键在于“国家形象”的宏大地位,就像“公共事物”一样。每个人都有财产权,但他们的财产权都是虚拟的,所以很容易陷入公地悲剧。想拿什么就拿什么,只为了利益。
试想,那些被斥责的“中国游客”中,有多少人会担心自己逾越规则时的国家形象?要求每个人都对“国家形象”负责,结果却是“没人负责”——每个人都躲在国家形象的外衣下,各取所需。
所以,如果真的要讲素质和道德,首先要跳出集体主义的思维方式。不要谈一个损害国家形象和中国人民名誉的行为。责任和反思必须落在具体的点上,让个人对自己负责,对所处社会的规则负责,而不是对“国家形象”这样的大词负责。在此基础上,谈自由的边界,谈中国人规则意识的培养,才有基本的耻感文化。
兜售“键盘上的正义”或者大谈国家形象之类的大话,永远是一种廉价的表达。规则意识和耻感文化,首先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没有真相,没有对规则与人之间张力的追问,“中国游客”将注定是一个吃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模糊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