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方言版的翻译词往往特别俗?

大概需要两个方面。当代方言使用者的方言汉字能力普遍较差,甚至丧失了语感的解释是正确的。但另一方面,我个人认为,现代汉语口语明明是自源语言,却有大量的同义词、文白异体字,文白隔离严重,这是一个特点。特别是对于现代化过程中翻新过的东西,用符合书面语习惯的书面语/新造词来代替原来的口语。这至少在西方语言中很少见,但其性质相当于日韩音译词取代本土词和汉语词的过程。这件事始于赵元任的时代。他抱怨说,在过去的十年里,书面语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口语。他不是针对新名词的问题。当时他大概说的是“原”字:“最初”。

说到触摸屏,以此为例。硅谷英语,至少在给用户使用的时候,特别简单,活泼,接近口语。比如智能手机和触摸屏,smart和touch是说的最多的词,根本没有smart和Touch那么厚重,写的也不怎么样,但是现代汉语好像接受不了这个气场(不好意思,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词Smart可以对应普通话,所以用吴/乌普的气场来凑数)。我甚至怀疑“苹果中文”也在试图为英文原著中的生活化、口语化、故意不合语法的句子找一个对应物。但是,对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现代汉语根本不是这样表达科技感的。换句话说,可以说整个汉语“在表达现代新事物时”存在“一些问题”,方言作家放弃书面语词汇的方法在审美和可行性上不一定足够好。但是,你可以看到,这一期还是有人在强调颓废的“俗”与“雅”的对立。作为突破这一点的尝试,它们背后的语言理念值得尊重,对语言风格有感情的人应该深思。这不仅仅是一个“方言”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