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西方制度的比较论文
东西方文化的基本差异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影响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现象,是一种持续的创造。
发展的过程。从空间上看,文化散落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从时间纬度来看,在整个历史中是延续的。文化也是一个动态系统,内容广泛。文化根据面临的问题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本身的关系,也就是灵魂与肉体的关系。按照形式,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思想、意识、观念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类型;第二个层次是文物,即表现文化的实物,即人工改造的材料;第三层是从制度、习俗、观念中凝结出来的规章制度。
中西文化分别产生于中国和欧洲,属于不同的民族。所以他们之间虽然有一定的* * *性,但是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这种不同,就是这种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殊性。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但我认为更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强调征服和战胜自然。西方征服自然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圣经》。圣经所讲的包含三个层面:即人是站在自然之外的,有权统治自然;人与自然是敌对的;
为了生存,人类必须努力征服自然。征服和征服自然的观念在西方文化中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思想家们都不愿意花力气去讨论问题本身。他们讨论最多的是如何征服和征服自然,其中最著名的是培根的口号“知识就是力量”。
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顺自然论;一种是以荀子为代表的征服自然论;但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是以《周易传记》为代表的天人合一论。《周易》认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什么都有,然后_ _ _ _ _ _有男有女。
内容:即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们应该遵守这些规律。人性即天,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的理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其次,中西文化的差异还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尤其是家庭问题。中国文化以家庭为导向,注重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中西文化的这种差异有其历史渊源。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保留了西方家庭公社的古朴。尽管公社处于一个家长的最高管理之下,但它的权力是有限的,而且是选举产生的。家庭的最高努力集中在家庭会议上,保证个人自由和权利不会受到压制和剥夺。反观中国,从殷周开始,家庭公社就处于父母统治之下,不仅严重恶化了同居的财产制度,也严重压制了人身自由。其次,西方家庭经历了一系列渐进的演变。虽然罗马家庭包括奴隶,但这种家庭奴役在进入封建社会后就消失了。在中国,封建社会宗法制度普遍盛行,父权和夫权愈演愈烈。第三,西方从古希腊罗马开始就实行一夫一妻制。古希腊罗马的男性虽然经常占有女奴,但并没有发展出一夫多妻制。在中国,一夫多妻制一直在富人和达官贵人的家庭中流行。中国的家庭本位主要表现在他重视家庭大于个人,特别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比如慈父恩孝,兄弟之谊兄弟之爱,等等。中国的家庭伦理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相互义务的关系,二是单向服从的关系。前者是实行同居的家庭所必需的,后者属于奴隶制和封建制对家庭关系的影响。西方个人本位的主要表现是强调个人自由、个人权利和个人独立,而缺乏个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第三,中西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民族关系上。中国文化的传统是保持民族独立,不对外扩张。民族关系的理想模式是通过道德教育“和谐一切”。在西方,人们注重竞争和斗争。许多思想家主张征服其他民族,甚至统治世界,而这些思想往往被当权的统治阶级所采纳和辅助。
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区别。但是,这是第一个文化差异,尤其是道德和伦理的差异。第二,依靠本民族的独立性和文化传统,对其他民族采取“入乡随俗”的政策。当然,中国的民族伦理和政策也带有封建主义的烙印,主要表现为中国中心主义和以中国为中心的“四外待客”的理想追求。但需要指出的是,它不是基于征服,而是基于道德教育。
3成手段,追求“和而不同”。这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也是中国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
二,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起源
东西方文化各自特色的形成有其客观原因和条件。马克思曾经说过,“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发现了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所以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产品都不一样。”马克思的这一精彩论述揭示了一个道理,即首先人的自然环境不同,然后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差异,还有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民族文化的差异。
所以,从根本上说,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首先是由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决定的。因为自然环境不仅决定了一个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社会心理。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各国的经济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农业经济、游牧经济和农牧混合经济。中国属于典型的农业经济,而欧洲基本属于农牧混合经济。游牧经济的典型代表是亚历山大蒙古帝国,尤其是蒙古的草原民族是纯游牧经济。
这三种不同的经济结构形式在社会发展和演变的速度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在从原始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由于农业社会经济结构的稳定性最强,这些国家的演变速度最慢。相反,游牧经济结构的稳定性最差,大多是暂时的、不稳定的军政联盟,多变。农牧混合经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稳定性来自种植,可变性来自游牧业。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欧洲国家不断瓦解,不断重建,经常更换朝代。相反,亚洲社会并没有改变。这个社会的基本经济要素的结构,不是政治领域的风暴所能触及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第1972367页)这是因为中国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即自给自足、封闭的小农经济,不仅顽固抵制外来的新奇事物,而且严重阻碍了内部分工的发展和自我创新。欧洲农牧混合经济的纽带是商业贸易。在商业相对薄弱的时候,城邦和庄园就产生了。当商业强大到足以导致封建割据的消灭和民族市场的形成时,现代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和现代民族文化就产生了。
中国和欧洲有不同的地理和自然环境,导致不同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中国和欧洲面积相近,纬度相近,但作为生产资料基础的自然条件却大相径庭。欧洲平原辽阔,地形简单,交通便利,雨量充沛。这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峦纵横,交通阻隔,气候复杂。由于我国平原面积小,需要广阔牧场的畜牧业早就被小而诚的种植挤走了。同时,由于缺少水面,渔业并不占据重要地位。因此,自战国以来,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农业经济。
在古代社会技术发展水平有限的条件下,农业经济的技术结构对农业生产的生产力和农业商品生产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首先是生产对象本身需要不同的工作时间。比如欧洲人用葡萄酿酒,中国用谷物酿酒。葡萄是多年生木本植物,种植不如一年生草本植物劳动强度大,更不利于水土保持。第二,不同的耕作方法对保护自然资源有不同的后果。精耕细作、灌溉为主的单一农业,土壤贫瘠、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问题严重。年复一年,
随着环境的恶化,土地改良工程的效益在减少,需要投入的劳动力在增加。
农业经济对生产分工和商业化进程的影响也大不相同。中国单一的农业经济,以家庭为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只能进行简单的再生产。男耕女织,养猪喂鸡,从种棉花到织布基本靠自己劳动。做饭蒸馒头都是家庭活动,不需要作坊烤面包。中国的农民一年到头从早到晚不准休息。如此繁重的体力劳动一方面造就了以勤俭著称的美德,另一方面也产生了狭隘自私的意识,形成了排斥合作的小生产传统。马克思讲的是东方和西方的农业生产。
分歧,认为最重要的是* * *与水利工程的需要,“在西方,如佛兰德斯和意大利,已经使私人企业家形成了一个自愿的联盟。而在东方,由于文明程度低,地域辽阔,不可能产生自愿的联盟,所以迫切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进行干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第145页)
在中国历史上,修建长城、开凿运河、治理黄河灾害等伟大工程,都是建立在大规模免费收集民力和直接统治的简单合作基础上的。这些项目虽然在经济效益上促进了农业生产,但在经济组织上并没有促进分工合作的发展,反而强化了分散的小农经济。相比之下,欧洲的农业,畜牧业,狩猎和森林混合管理庄园经济结构,生产活动有一个自然分工。庄园虽然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整体,但庄园内部是有分工合作的。因为皮革、羊毛、亚麻的加工难度比棉花大,所以在从庄园逐渐转移到城市的作坊集中加工过程中,并没有像中国这样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抗。
前资本主义社会中西方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差异还体现在对商品的需求和社会制度上。古代欧洲农业以粗放经营为主,同时农牧业兼营。食物以肉制品和乳制品为主,劳动量低,营养价值高,但不像粮食那样易于运输和保存,影响多种多样。首先,农牧业混合经济限制了统治者的积累程度。欧洲贵族是在庄园而不是在城市,有些国王甚至没有固定的资本,带着随从从一个庄园搬到另一个庄园。同时,无论是庄园主还是教会,对庄园
佃农所收的税大部分在十分之一左右,远低于我国一半以上的地租率。欧洲统治者没有像中国封建统治者那样的征税。原因不是欧洲统治者的怜悯,而是无法长时间保存肉类和奶制品。所以他们收藏的商品量只能用及时消费来衡量。换句话说,是经济结构本身的性质制约着统治阶级的行为。相比之下,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农业地区中心城市大量积累的粮食。欧洲历史上的战争规模比中国小得多,这也可以从粮草积累的难度上理解。骑士用自己的装备和仆从作战,远征军必须用他们驱赶大量牲畜。所以战争规模不大,多在夏秋季进行,不能持久。
其次,畜牧业经济不可能完全自给自足,因此迫切需要对外贸易。财富的集中首先需要物质的储存。同时,国王和教会都从巨大的生活必需品贸易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所以他们尽力保护和发展商业贸易。相反,中国的贸易主要以宫廷喜欢的珠宝、药材等奢侈品为主,价格昂贵,重量轻,便于运输,但与百姓生活无关。另外,从战争目的来看,欧洲的战争多为贸易,中国的战争多为土地。因此,中国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结构制约了古代外国。
贸易的发展强化了封闭的经济结构。
总之,由于中西方生活的自然环境不同,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不同,所以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风格和传统。
第三,中西文化差异对教育的影响
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传统,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在很多方面,往往根深蒂固。在文化传统对人的影响中,最重要、最深刻的影响是对人的意识和价值观,包括由此产生的行为准则。
这是由意识形态、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文化特性决定的。思想形态的文化不同于物质形态的文化,它凝结在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同时又通过每一个具体的行为表现出来。具体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某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是由该民族的具体人民反映出来的,是一个民族文化* * *性的反映。同时,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中,所以他受到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和熏陶。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个
一个人既是所属民族文化的载体,又是民族文化传统的载体和执行者。
所以,意识形态形态的文化就处于这样一种矛盾之中,即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与文化河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当我们把一个人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时,随着个体的死亡,它所包含的那部分文化也会随之死亡。所以这种意识形态、价值观等思想文化的矛盾,只能通过教育来调节。因此,教育在创造和发展自己文化的同时,延续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这是由教育的功能决定的。同时,教育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所以从广义上讲,教育和文化一样,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就是时代性,特殊性就是民族性。教育的这种民族性是本民族教育区别于其他民族教育的特殊性,这是由其民族文化传统决定的。换句话说,任何一个民族的教育,都是由其民族文化传统和特点决定的,都打上了民族文化传统的烙印。
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教育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它必然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的印记。这里,仅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角度,谈谈中国传统观念对近代中国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国的教育思想传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就是在这样的历史中形成的。经过不断的创造和创新,它以一种变化了的形式存在于现代教育中。同时,它以一种新的形式影响着中国教育的发展。这些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重德轻功。《大学》指出“一是以修身为本”。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厚德载物”,即遵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规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异,老少有序,朋友守信”。匹配的概念是义利之辩。即注重基本原理和规律而轻视对具体事物的探索。孔子指出“君子义,小人利”。将道德动机置于功利目的之上,构成了中国人做研究、做事情的传统。所以中国古代的统治阶级虽然很重视教育,但是他们很重视。
依靠教育主要是教育的教育功能,正如孟子所说“善治得民财,良教得民心”。由此可见,他们所注重的只是把教育作为教育人民的手段,以使人民成为驯服的臣民。这种思想至今仍影响着中国的教育,德育与智育的关系一直困扰着中国的教育。
其次,注重整体而非个体,注重和谐而非竞争。中国古代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体的完善达到整体的完善。治民是修身成果的延伸,同时修身又是治民的前提。强调合作互助,强调集体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应该说这种思想有积极进步的一面,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民族自豪感和自豪感以及团结互助的精神。但由于对个人利益的重视或保护不够,对竞争的本质认识不足,提倡合理的个人利益往往被认为是个人主义,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
第三,官本位思想。如果说封建统治阶级重视教育是为了加强阶级统治,那么学生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官。“书中有金宅,书中有颜如玉”和“读书当官”。学习从来都是和做官联系在一起的,做官是中国古代社会学生读书的根本目的。这种观念在当今教育中非常突出,入学考试的激烈竞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然,这种官本位意识也体现在学校教育行政和教师思想上,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按行政长官的意志办教育”,学校尤其是高校缺乏民主机制,校长(院长)负责制变成了校长(专制)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