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_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论文

在小学所有学科的教学中,语文是最容易受到批评和攻击的。业内人士对传统语文教学质量深表怀疑,却难以指出可行的语文教学改革新方向;教育界的人也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批评多,表扬少。他们认为传统的语文教学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只会造就一些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在这样的氛围下,提出并实施有效的教学理念就显得尤为必要。

众所周知,有效教学是指“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有效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任何教学活动”。有效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实践而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来学习语文,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主动学习活动。语文课程改革强调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发展性。然而,在新课改的实施中,课堂教学却走向了两个极端:一是部分教师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呆板,课堂气氛沉闷,教师讲得太多,学生昏昏欲睡;二是有的老师热衷于形式主义,具体表现为“四满堂”——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一节课下来,看似熙熙攘攘,实质教学效率低下。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最好的呢?古人云:“书不必起于孔丘门口,药不必来自扁鹊。“实效才是硬道理。最好的课堂需要的不是全职灌水、集中发言、跟风、作秀,而是效率、效果、实效。面对新教材新课程标准,语文课如何事半功倍?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第一,通过阅读提高语文兴趣。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佳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为学生选择书目时,既要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品位,又要照顾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爱好。所以要经典和时尚并重,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封建社会,“四书五经”被奉为必读经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仅如此,统治者还十分重视儿童启蒙书籍的编撰,并试图在内容和形式上对书籍进行优化,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影响作用。家喻户晓的三字经,百家姓,千首诗,千字文,流传甚广,影响深远,显示了统治阶级和士人的良苦用心。今天,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扰乱了人们的阅读心情。浮躁的社会风气让学生在阅读上“跟着感觉走”,甚至有人声称“不读名著”。一个没有名著的民族是悲哀的,这意味着文明的短暂和浅薄,对于有名著却远离名著的少年来说更是悲哀,这意味着他们自动远离了高贵和不朽。因此,教师要推荐一些对提高心智有重要作用的经典作品,引入提纲,朗读精彩片段,发放鉴赏材料,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和探究欲望。

第二,借助学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所谓“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很少依赖他人帮助的情况下,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主要包括独立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含两个要素:第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二是整合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何让自觉能力成为有效教与学的基础?笔者结合新教材、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运用“学案”训练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里所说的“学习计划”是指学习者自主探索并完成学习计划。

第三,借助课堂,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如何和谐统一,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根本目的?它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这是提高有效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老师永远是“教”或“领”,学生是被老师领着走的。在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有些知识可以通过学生的相互教与学来完成,让学生在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完成有效的学习。

“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如下:

1.组内合作学习:将全班分成四到六人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小组组长,通过有意识的合作,组织本小组成员查找和整理课内外学习中的疑点和难点。

2.小组间合作学习:小组会与其他小组讨论交流小组学习中遗留的疑难问题,共同探索、学习、提高。

3.师生合作学习:通过教师的深入指导、启发和参与,让学生在讨论中形成新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是语文教学中一种极其有效的学习方式,其应用极其广泛。在各种体裁、内容、风格的作品学习中,能够超常地完成预期的学习内容,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语文老师要走出只追求形式的华而不实的教学误区。语文教学改革要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道路。语文老师不能只追求形式不追求效果。这种撤退式的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必然会耽误学生。教学是真实的,不需要任何造假。我们应该避免固步自封,虚心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从而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无论哪种方式,都要符合我们的实际,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裹足不前。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真正的超越,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