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阳明心学(全)

昨天在微信群里看到一个大学教授发了一篇关于阳明心学的文章,就迫不及待的关注了他的微信官方账号。

我和他简单聊了一下,发现我们对阳明心学的看法是一致的。

阳明心学是明代王阳明创立的学说。我听樊登老师说过(他也是从阅读中得知的),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半完人之一。

《左传》有云:世间有德,其后有功,其后有言,虽久不废,此谓三不朽。

立德是高尚的美德,是世人的楷模;立功,就是为国家建功立业;做声明就是写书做声明,影响后人。拥有这三样东西,影响深远的人,就是完人(圣人)。

除了王阳明,其他半完人(圣人)分别是孔子和曾国藩(半完人)。这两个人不是本文的重点,不再赘述。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人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军事家、教育家。

因为得罪宦官刘瑾,王阳明被贬到荒郊野外,逃脱了途中的追杀,在隆昌悟出了“心即理”,后被朝廷重用镇压土匪。

王阳明得知宁王朱叛变后,临时调兵抵抗宁的精锐部队,最终取得胜利。

后来创立阳明学,弘扬他的心学,影响了国内外很多国家。

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来自明朝那些事的音频版。那时候我读书不多。当我听到他的事迹时,“薛鑫”这个词给我留下了奇怪的印象。

在我十几年的求学生涯中,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词。不知道是我当时没认真听,还是没有这样的教学内容。

前年,我对樊登的讲座《王阳明传》很感兴趣。这正好结合了我对“薛鑫”的印象。于是我主动看了王阳明的前三本书,杜阴山先生的一本书(当时还没有第四本)。

觉醒是我能找到最适合我当时心情的成语。可以说现在,我每天工作越来越多,积累素材,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影响。

如果说时间管理是我学习的启蒙和开始,那么心理学就是我一生践行的行为准则。

我对心理学的理解只是冰山一角。我的心境只有“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外无物”,以及阳明先生晚年的四大教诲,这四大教诲是他人生的精髓:“无善则无恶之体,有善则有恶意之行,知善恶是良知,除恶向善是人品”。

在我的理解中,心理学不应该局限于道德层面;头脑要灵活机动,不是一成不变的;心灵应该有能力接受各种主体作为自己的主体。

“致良知”和“四句教”在很多人看来都有儒家的道德标准在里面。在传世的《传》中,也有不少关于思想修养的问答。

所以很多人把他的思想固化为一种以道德为目的的理论,认为他的思想是旧社会旧时代的产物。

在一个逻辑思维节目中,谈到王阳明和儒学时,罗胖是这样说的:“儒学是什么?我只想表达两点。第一,儒家思想本质上是追求一种人格成就,与世俗功利无关。所以,如果你想成功找到儒家,你是走错路了。另一方面,如果你对一套理论有坚定的信心,你真的到了成功的阶段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不知道罗胖是不是真的把儒家的书都读完了,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读透了,但是从他的两句话里,我可以看出他言行不一。

我很佩服罗胖,我是他的粉丝,一直追着他的罗辑思维。他坚持每年都要发表新年致辞,我也会去听。

每次演讲开始,罗胖都宣布这是他倒数第二次新年演讲。他发誓要坚持20年,最近一次是第五次,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他践行了“知行合一”的理念。不管他的目的是什么,是哗众取宠,是标榜自己,是强迫自己,还是为了商业利益。重要的是他听从自己的内心,按自己说的去做,知行合一。

有人可能会说,你是想把一个词强加在他的行为上,有些狂妄。至此,我只想说,无论西方哲学还是东方哲学,任何理论都是对生活的总结。王阳明用简单的四个字“知行合一”解释了思想与行为的关系。为什么不能用?

我不批判我们国家的儒家思想。第一,因为我没有这方面的资格,批评应该是那些大学教授做的。第二,王阳明如果按照儒家思想去实践,不可能有如此大的成就。你给宁王朱讲儒家仁义道德,他会听吗?这样做只能是死亡和迂腐。

所以对心性的研究不应该局限在道德层面,还应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可以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信仰。

王阳明曾说,他的思想只能口耳相传,而不能用文字记录下来。那样的话,它就失去作用了。

《列传》是他的弟子编的书,已经脱离了王阳明的本意。但是如果不记录,后人就不知道他的思想,如果用文字记录,思想就死了,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王阳明生活在封建社会,社会主流思想是宋明理学。他的思想基础是儒学,儒学是在宋明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但心学不仅仅是儒家,还包括佛道两种学说。

有人说,真正能做到明朝“知行合一”的是海瑞。什么王阳明、张、徐阶,这些政治上的成功人士都不是“知行合一”的。

哈利,我知道一些关于他的事。海瑞,本名如仙,本名冯刚,海南琼山(今海口)人。明代著名的清官,曾被百姓称为海青天。

哈里严于律己,刚正不阿,敢于写信骂皇帝。为了心中的儒家道德,他敢于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统治阶级。他是个好人,但只是个没用的好人。

大家都知道他是模特,但他不懂得变通。在那个年代,他只能做地方官,判案,得不到重用。

知行合一讲究变通,只有为了心中的理想(也就是良心),才能理解心理学的真谛。

王阳明善则善,恶则恶。比如土匪能投降就投降。如果不能自首,只能绳之以法,以免后患无穷。

其实社会变了,但人心不变。不管什么时代,心理学的根不变,我们还是要“兢兢业业”。

一切理论都来自内心,“心即理”。

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们不墨守成规,敢于和传统科学抗衡。这不就是听从自己的内心,“心即理”吗?

关于知行合一,我还记得王阳明先生的一句话:“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老百姓习惯于先知后行,因为大多数人无法理解知行合一,所以要提出先知后行的想法。例如,只有努力学习,我们才能在未来为社会做出贡献。再比如,一个人想学钢琴,首先要找老师学习弹钢琴的技巧,然后不断练习,才能弹好钢琴。

朱的“格物致知”理论曾得到中国社会和大多数学者的高度评价。他认为在获得知识之前研究事物是必要的。

比如想学弹吉他,首先要研究吉他是什么,吉他是怎么弹的,弹吉他的技法有哪些,这些都属于格。当你掌握了这一切,你也将能够弹吉他,这意味着知道。

但事实上,说朱先生是从外国的东西中学到了知识是错误的。还是要听自己的心,因为你的心是对的。

世界上有很多知识,每个人都要学习和求知,这是一辈子也学不完的。

所以要有选择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或者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这就是遵从自己的内心。

先说知行合一。学琴,读书,写作,都是知行合一。

你学钢琴是因为你想学,你学习是因为你想读,你写作是因为你想写。

当你在想的时候,其实你也在做。因为你的头脑驱使你学习钢琴,阅读和写作。

心灵学习就像一棵树的根。我们现在的学科和知识体系就像一棵树的枝叶。只有培养根,叶子才能茂盛。

就拿写作来说,你要问问自己的初心是什么。你想写一部小说,一篇议论文还是一首诗?如果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每天都坚持不下来,写这写那,没有重点。

综上所述,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应该是不变的,因为人心不变。几千年前,父亲的孝顺是对的,现在也一样。

心理学是建立在传统道德基础上的。我们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无论经历过什么样的变化,我们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变得强大,就像今天的中国。

但心学不能停留在道德层面,也是一门应用学科。不管是什么学科,基于心理学还是作为一种信仰,都能指引你前进。

诚然,心学也有一些弊端,它的门槛比较高,有些观念已经过时。比如“传记”多回答关于旧文献、旧思想的问题。

现阶段要发扬心理学的思想,建立现代心理学,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