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库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院校课程数据库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简述了课程库建设的意义,分析了课程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课程库建设思路和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库建设;探索;想

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及时修订教学计划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长期任务。教学计划的基本要素是课程,大量的课程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形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和课程管理是课程库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从两个方面给高职院校带来挑战:一方面是课程内容、课程模式、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另一方面是对这些变化的课程进行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各级各类课程的有效管理。

课程库建设的意义

为了适应教学改革和课程信息管理的需要,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设一个课程全面、服务于全体师生的优质课程库。课程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数据库的建立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最深刻的变化是课程建设的改革。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和中心环节。具体来说,课程建设是对学校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其改革的主要思路是强调基于工作的学习,淡化传统的学科界限,在综合职业能力本位和职业分析的课程观指导下,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在“工作过程导向”和“任务驱动”的理念指导下,推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深化。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出现了大量可供选择的、不同类型的模块化课程。此时,课程库的作用是为整体课程框架提供指导,避免重复建设;规范课程管理,避免盲目建设;制定课程设置标准,避免任意建设。

建立课程库是进行信息化管理的需要。课程库是整个学院教学管理的基础平台,课程库的建立是学院实施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基础。信息管理的关键是简单、高效、互动和享受。课程库内容庞杂,实现其有序管理的唯一途径是信息化。信息化管理要求在课程库建设过程中对课程名称进行统一和数字编码,有利于教学任务的落实和课程安排;要明确划分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开放的平台,让管理者、教师、用户都有相对自由的权利和责任。平台的建立将极大地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享受,也为远程教育培训提供了“课程包”。此外,课程数据库的建立还可以为课程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提供便利。

课程数据库的建立是课程良性发展的需要,可以对全院的课程进行精简,并向全体师生发布。一方面,同类课程建设中的好经验可以继承和延续,长期积累的智慧可以不断固化和发展,为精品课程的出现创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它可以增强课程教学的竞争力,进而保证课程教学的质量。另外,课程库是动态的,可以为优胜劣汰提供空间和可能。

课程图书馆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课程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教学计划会不断修改,新的课程会不断涌现,现有的课程会从无序回归有序,这需要大量的协调和安排。在技术层面,应该有一个相对开放稳定的平台来提供支持,也需要制度上的保障。

课程设置

课程名称的标准化是有效编码的关键。长期以来,我院对课程名称缺乏严格要求,导致课程名称存在混乱、随意、歧义等问题。在规范课程名称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以下问题: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学期应该开设不同的课程;同一个课程在不同的院系有不同的要求,要区别对待;如果培训班和理论课的名称相同,就要区分开来,以此类推。

课程类型的定义我院的课程主要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分为公共基础必修理论、职业基础必修理论、职业方向必修理论、公共基础选修理论、职业技术选修理论等。实践课程分为公共必修实践、职业技术必修实践和职业方向必修实践。正在进行课程改革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无法得到恰当的定位和分类。随着“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增多,这类课程的管理难度会越来越大。

为了方便教学,我院传统的课时一般分为两节。然而,“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排课可能是半天,也可能是一天,这对传统的排课提出了挑战。另外,在课时安排上,要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课时,避免随意性。

大纲的修订很多课程缺乏大纲,特别是新开的课程和公选课。大纲的修订和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大纲的修订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

(2)体制方面

课程体系负责人是指全面负责一门课程的教学实施和教师指导,并对课程建设和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的教师。课程主任制度的建立对规范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院已经建立了主干课程的课程主任制度,但尚未覆盖所有课程。

专业建设委员会:系统专业建设引领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要解决好专业建设为谁、怎么建、谁来管的问题。宏观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是协调和整合校内外各种力量和资源(专家、课程负责人、教研室主任、院系主任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设置和发展现有或即将开设的专业。微观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应对专业发展中出现的专业规划、专业标准、课程建设问题进行审查,为专业建设提供指导。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形式多于内容,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

在这方面,需要制定相应的机制,规范和严格管理课程准入和退出机制。制定课程准入和退出制度,可以增加课程设置的灵活性,给课程库带来动态变化。虽然会带来一些管理上的困难,但有利于课程库的优化。

课程图书馆建设的对策

通过深入分析课程库建设面临的问题,我院在课程库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课程库建设的思路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趋势是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在“工作过程导向”理念的指导下,课程设置打破了原有的学科壁垒,基于区块、基于项目的课程应运而生。无论何种课程体系,课程都趋向于模块化。因此,课程库的建设应树立模块化课程管理的理念。模块化课程是对专业课进行细分,一般分为若干课程模块,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选修课、实践课等。细分后可以通过课程重组快速灵活应对岗位群体的变化。

(二)课程库建设的步骤

教学计划的修订与完善以教学评估为契机,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和意见》和《关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我院启动了各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通过印发《关于修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计划的实施意见》,明确各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教学计划内容、课程设置原则和要求等。在课时要求、课程模块划分、各门课程的课表安排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比如在教学进度安排上,课程分为九大模块,包括必修理论课、必修实践课、职业技术基础必修理论课、职业技术方向必修理论课、职业技术方向必修实践课、公共与专业技术选修课、课外素质拓展课。各院系在修订专业教学计划时,需要明确课程名称、课程归属、课时、考核方式、学期安排等所有问题,本专业从三个学年开始分为九个模块。

我院课程库平台的建设和录入采用了方教学软件,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开发软件的功能。教学计划完成后,可以在软件的教学计划管理下,在课程库管理项目中构建课程库平台。各院系可安排专人将既定教学计划中的各类课程输入系统。输入系统的内容包括:课程名称、课时(理论课时、实验课时、总课时)、课程类别、开课院系、课程介绍、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课程建设主要单位等。在课程名称的规范中坚持一门课程的原则。同一个课程在不同的系和要求不同的系开设,所以用“课程名I和课程名II”来命名。如《机械制图与计算机制图ⅰ》、《机械制图与计算机制图ⅱ》。对于不同学期开设的同一门课程,以“课程名称(学期)”的形式命名。对于第一学期开设的高等数学,可以命名为“高等数学(一)”。

课程统一编码和管理所有院系录入课程数据后,教务处会对课程进行统一编码。我院课程模块由7位数字组成,前两位数字表示课程所属模块,由01 ~ 09组成,第三、四位数字表示课程所属院系,第五、六位数字表示课程序号,第七位数字表示课程的学期或要求。比如0211071表示这门课是职业基础必修课,信息工程系第一学期。录入后,可以对课程库中的数据进行动态管理。郑方软件提供了添加、重新打开、添加、修改、删除、查询课程等功能,基本可以满足管理课程的需求。

课程库相关支撑数据的完善为了发挥课程库的作用,需要完成教师库、教室库等课程库的相关支撑数据。这三个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可以给排课、选课和教学评价带来极大的方便

总之,课程库的建设有赖于全院的合作。目前,我院课程数据库建设已初见成效,但仍有许多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如课程大纲的进一步完善和“理实一体化”课程管理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