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关于美国历史的800字左右的论文。
礼仪文化美国是一个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国家,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收音机和新闻中的美国经常与暴力事件联系在一起,让人觉得这是一个不安全的国家。但在最能代表美国人典型生活状态的中小城市,我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格外和平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友谊让我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构成美国人日常生活主旋律的,其实不是争斗和暴力,而是礼让。我用礼让这个词来表达双重含义:礼貌和回避。美国人的礼貌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社区见面时,无论是否认识,都要打招呼(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等。),打电话见面的时候一定要甜言蜜语的问候对方(他们习惯甜言蜜语),在公共场合见面至少要点头,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尽量注意对方,等等。而且这种礼貌一般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仅仅微笑是不够的。我刚到美国时,不习惯和陌生人打招呼。我总是用微笑代替问候。我很快发现,美国人对我的微笑没有反应,必须开口说话,逐渐适应了这种总是需要用言语问候别人的生活方式。礼貌符合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在超市里,人们总是有意识地不挡住别人的路。如果有人想从你身边走过,他几乎肯定会说“对不起”。从别人身边走过而不说一句话会被认为是极不文明的。礼让文化大多体现在道路上:行人和机动车互不退让在发展中国家(当然也包括中国)很常见,但我在美国没见过。美国人开车时总是东张西望,在十字路口停下来确定没有行人和其他车辆后才慢慢通过。如果刚好有行人经过路口,司机会耐心等待,等行人过了再继续前行。行人有时会有意让车先走,但司机几乎百分之百会招手让行人先走。有一次,我走过一个没有红灯的路口,看到一辆车即将驶过,就示意那辆车先走。司机见我在等,赶紧把车往后退了几米,先招手让我过去。在一些文明程度较高的小城市,司机通常会在距离行人十几米甚至二十米的地方停车。汽车给行人让路是美国的一条规则。据说是写在交通法里的,违反者会被重罚。美国司机不仅会避让行人,还会相互避让。两辆车相遇时,司机通常会向对方挥手示意对方先走。这种路上的礼让文明让许多到访的中国人惊叹不已。虽然中国有儒家礼让文化,但这种礼让必须服从等级秩序。所以成绩低的人总是礼让成绩高的人。在中国,专车司机要么属于权贵阶层,要么先富起来,所以他们避让行人不符合注册顺序。有些地方还制定了所谓的“打死”法,这是现代化的象征。这些规则的制定者可能没有想到,在最现代的美国,礼让第一是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法则,是公民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因此,我认为追求现代化的中国人应该认真学习美国的礼仪文化。礼貌意味着尊重他人,承认他人的权利,是你成长为一个个体的标志——意味着你有能力为他人负责。个人权利和责任意识是礼让文化的基础,也是美国现代意识的核心。它创造了一种尊重每个人生存空间的公共文化。这种礼让精神,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人都不具备。因此,深入了解美国礼让文化将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我见过的绝大多数美国人不仅非常有礼貌,而且非常乐于助人。在美国的第二天,我去超市购物,但是我不知道超市的具体地址。我在附近找的时候,一个美国小伙子走过来很有礼貌的问:“你好像在找什么?”我问:“超市在哪里?”小伙子大笑着指了指:“就在那里!”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很高兴能帮助一个陌生人。我在美国迷路过几次,在问路的过程中,我真正体会到了美国助人为乐的文化。当我向一位女公交司机问路时,她甚至停下手中的工作,为我查地图,花了几分钟为我寻找正确的路。当我下车往正确的方向走的时候,她在车上一直挥手指着我,直到确定我走对了路,才开车离开。美国大部分城市的街道上行人很少,有时整条路上都没有行人。问路不容易,但只要遇到其他人,他们一定会认真给你指路,他们的热情和真诚往往让人感动。美国的助人文化与中国有很大不同:助人者通常不会干涉被助人者的自由,也尽可能不涉及金钱。我的房东萨莉是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她非常善良。当她看到我没有车时,她带我出去出差了几次。每次她决定让我搭车时,她总是礼貌地问:“王医生,不知道你有空吗?”如果你有空,你可以开我的车出去。反正我要去上班了。“其实到了目的地后,我发现她也没什么事可做。她这么说是为了让我成为一个没有心理负担的帮手。她让我搭她的车是为了我方便,但她认为帮助别人需要征得对方的同意。这是美国精神的体现。帮助他人固然重要,但尊重他人的自由更重要。美国帮助他人的文化是建立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上的,提倡一个人帮助另一个人。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尊重帮助者和被帮助者的自由。这与东方集体主义的助人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对财产权的尊重使得美国助人文化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特征:助人通常采取不涉及金钱的原则,涉及金钱时必须签订合同,被帮助者要么以某种方式支付所涉及的金钱,要么有明确的感谢方式。然而,一些在美国的中国人超越了这一原则,在美国助人为乐的文化中加入了东方风格。曾庆华是洛杉矶华人社区极具影响力的企业家,他的无私帮助是出了名的。只要一个来自中国的游客到了那里,不管多晚,只要给他打个电话,他总会去接他。中国知识分子聚会时,他经常充当司机接送老人和来访者。他的资产并不十分充裕,但经常向中国文化基金会和中国学者捐款,不求回报。我和他有过几次深入的交谈,知道他的乐于助人不仅仅是受基督教的影响,更源于儒家文化对仁、义、忠、诚的崇尚。因为他已经加入了美国国籍,我把他的助人行为视为美国助人文化的一部分。虽然这种超越金钱原则的助人文化在美国并不是主流,但我从中看到了一些令人兴奋的东西。这是华人对美国助人文化的独特贡献。感恩文化在中国很多人的想象中,有一种放荡的美。很多人甚至抱着艳遇和狂欢的期待来到美国,但是到了美国,他们会失望地发现,大部分美国人都非常严肃和保守。嬉皮士、朋克、垮掉的元素集体退居历史深处,取而代之的是循规蹈矩的现代美国人这与美国基督教文化的主流地位有着因果关系。大多数美国人是基督徒,对上帝、世界和他人的感恩主导着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基督教强调人的幸福来源于上帝的恩典,所以人要感恩上帝,感恩上帝创造的世界。这种思想对美国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美国的集体活动无论规模大小,基本都有短期的感恩仪式。主持人是牧师、召集人和参与者中最有威望的人。感恩演讲有一定的模式,但具体内容由主持人现场创作,参与者随主持人背诵或默念。大身体的内容是感谢上帝给了我们丰盛的食物,相遇的机会和幸福的生活。愿上帝的恩典永远与我们同在。我在美国参加的大部分活动都有一种感恩的氛围,美国人对此非常认真和真诚。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塑造出一个原子般孤独的个体,因为对上帝、对世界、对他人的感恩之心,使得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包含了一种以上帝为中心的集体主义。每个人都是感恩的人和感恩的对象,都是与神的存在和他人相连的个体。所以,感恩文化其实是一种以个体为基本单位,以世俗为目的的群体文化。感恩节文化反映在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感谢上帝意味着感谢他人,因为上帝的爱体现在他人身上。”谢谢”(Thank you)是美国最常说的一句话,被感谢的人总是用“不客气”(意思不止是“不客气”,还包括感谢者的肯定)。甚至很多情侣在日常生活中不停地说“谢谢”“不客气”,这在中国既不必要(情侣为什么要这么客气),也不太程式化(为什么总是用一种方式表达感谢),但可见感恩文化是多么深入人心。在美国,你必须向别人表示感谢。这是一种诉诸语言的感恩文化(大概是因为上帝通过文字创造了世界,而西方人总是试图把一切都变成文字)。不用语言表达你的感激是不礼貌的,尤其是在公共场合。美国的顾客不会被奉为神(把人比作神是对神的不尊重),但他们其实会是感恩的对象。你买了商家的商品,不仅给商家带来了利润,也给政府交了税(美国所有的东西都要交税),所以商店的员工肯定会说“谢谢”“祝你今天一切顺利”之类的感谢之词(中国的商家也开始引入感恩文化)。这次我在美国演讲结束后,来听讲座的大部分人(很多都是著名学者)都和我握手致谢。我知道他们可能不会从我笨拙的英语中得到太多的享受,但他们认为既然我努力了,真诚了,他们就应该感谢我。这种感谢看似程式化,其实完全是真诚的。美国的感恩文化结合了基督教思想和现代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它在日常生活中将神性存在、他人和自我统一为一个整体,是终极关怀和世俗关怀的统一。美国的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功,原因很多,但感恩文化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乃至后现代化,也应该建立和弘扬自己的感恩文化,让个人主义有更深的根基。我这里说的是美国主流的日常文化。在居民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的中小城市比较纯粹。在有大量贫困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大城市,虽然上述四种日常文化仍然存在,但它们被复杂的语境所削弱。作为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国病主要存在于这些大城市。因为美国人的生活重心已经从大城市转移到中小城市,所以本文提到的四大日常文化是美国民俗文化的主流。了解这一点对于了解美国文化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