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核算向管理会计的转变

当前,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已经认识到会计人员的工作不仅仅是会计核算,还需要会计人员综合运用财务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和建议,这离不开管理会计的辅助。会计人员需要逐步从会计核算向管理会计转变,从会计人员向企业管理者转变。本文将从会计核算向管理会计转变中存在的问题来阐述管理会计的优势,探讨管理会计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现在的会计,往往能做完美的账目,却不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一些战略建议。以上情况大多是因为他们的会计工作。会计核算是一种传统的会计模式。通过记账、核算、报销等会计过程,评价企业过去的经济行为,重视已经发生的事情,为企业的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正确、完整的会计信息和管理信息。它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具备基本的会计知识和文化水平即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越来越难找到立足之地,管理层也意识到了会计工作的局限性。为深入推进会计强国战略,全面提升会计工作整体水平,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税[2014]27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建立现代金融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管理会计在会计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服务于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通过将财务和业务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相关信息,在单位计划、决策、控制和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促进企业持续、科学发展。不再是原来会计的简单记账,而是高质量的记账模式。这种模式结合了管理与会计、信息生产与应用,工作模式更先进。

一,管理会计与会计核算相比的两大优势

(一)财务数据分析

会计人员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传递了很多信息,但是仅仅把它当成财务报表中的一个数字是没有用的。数据摆在那里,也是历史数据。一般会计只能回答“什么”而不能回答“为什么”。管理会计可以通过分析企业的历史和现状,主动挖掘财务数据中企业经营者所需要的隐藏信息。当然,这要以会计的工作为基础,结合统计会计、商业会计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在账表中看到数据背后的含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深层次进行估计和推断,客观评价,找出与同行的差距,对企业未来的走向做出指导性的预测,规避风险。

(二)参与企业管理

管理会计的工作不再是会计的“技术活动”。它强化了会计人员直接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参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辅助企业进行有效的、持续的、全面的、综合的经营管理,利用深加工等特殊方法,使会计专业知识走向企业管理和决策层面。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分类、汇总和处理,可以对相互关联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合企业的熟练程度,实现对业务流程的预测、决策、控制、分析、检查、责任评价等管理功能,还可以重点研究业务中的具体问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至关重要的参考意见、改进措施、建设性方案和计划,帮助企业建立资金、时间和责任。

二、会计核算向管理会计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政府政策机制下会计管理职能的指导

目前,我国《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了会计从业人员对业务数据、财务报表等会计内容和程序的会计活动,强调了会计的职能,但对管理会计的职能没有明确规定,更谈不上对会计人员价值取向的结论。此外,随着会计电算化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会计管理职能的推进措施缺乏明确界定。另外,会计人员的人事管理机构是所在单位负责,导致企业管理者不重视会计管理职能。在政策约束下,会计师一般只需要完成高效的财务报表工作和相应的信息披露即可。由于缺乏理论指导等因素,会计管理职能受到制约,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滞后于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二)金融部门的技术角色单一。

目前很多企业的财务部门存在的现实问题是: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分离和边界太明显,财务是财务,业务是业务,相互之间的沟通基本上是异步的,不一致的。绝大多数会计受过财务知识教育,但对企业的业务知识知之甚少。他们一般不会考虑企业所处的行业未来会面临什么挑战,企业应该选择什么营销策略等等。以上问题,财政部门大多不知道。只是单纯单一的传统金融部门,不懂业务。财务部门的日常工作基本都是会计核算的内容,很少参与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当然,会计不需要成为业务专家,但需要了解企业的基本业务知识。

(三)金融部门缺乏管理作用

金融领域最大的问题是会计的专业知识比动态和发展管理的概念多。与企业在实际竞争行为中做出的假设相比,一些企业财务的经典会计理论过于简单和薄弱。那些理论可能对企业的发展没有任何贡献,也无法预测未知的情况,更谈不上帮助竞争行为的决策,反而成为企业进步和管理者理解的障碍。因为这种会计理论不是建立在动态均衡的基础上,相反,它把企业竞争和决策看作静态经济中的静态均衡现象。应该认识到,用传统的会计理论来解释经济行为是不合适的。从实际出发,在动态的竞争中,财务部门需要建立动态的、发展的管理会计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第三,会计核算向管理会计转变的途径

(一)积极完善管理会计制度

随着经济和互联网的发展,企业的业务不断被颠覆和创新,管理会计的发展也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理解不一,缺乏公认的定义和框架。这就要求管理层制定相应的制度,创建中国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发展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并不断完善以实现理论创新,从而推动中国会计的升级转型,完善管理会计体系,加强企业内部的平衡、协调,引领企业发展。同时,随着企业经济业务的快速发展,管理会计的实施将积极推动严谨的管理会计制度。

(二)加快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科学管理,必须大力培养管理会计人才。财政部在《指导意见》中也提到,国家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等方面,管理会计人才将大有可为。但现实中,大多数人对管理会计存在一些误解,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甚至有些会计从业者安于现状,认为管理会计在工作中很少使用,不注重自身技能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忽视了这方面的学习。另外,我长期从事会计工作,很少学习业务,也很少学习新知识。因此,要加大对管理会计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认识,使生产经营、销售、人事、战略规划等部门的会计人员积极参与管理会计的实施,自觉应用管理会计。当然,会计人员要逐步与法律、审计、经济管理、金融等专业和体系相融合,真正实现从会计到管理会计的逐步转变,参与企业管理和服务管理,改善经济效益的内部环境。

(三)优化管理会计人员的配置

管理会计要求会计人员在掌握会计的基础上,从管理的角度来处理事务。与传统的记账会计相比,更重要的是知道企业要用多少资金,什么时候投产,如何分配好资金,做好预算管理,实现企业资源的高效配置。管理层应提高对上述管理会计职能重要性的认识。企业可以从制度层级、岗位设置、人员配置、职能分工、待遇激励等方面进行探索。,并鼓励会计人员积极地从会计核算向管理会计转变。例如,在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方面,企业可以减少过去做会计的会计人员,主要是在会计和记账等最基本的财务管理职能的会计人员比例最高,增加在资金、预算、并购、助市、研发、生产等部门提供专业财务管理支持的职能会计人员比例。鼓励改变传统会计人员的定位和角色,让更多的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为在管理方面做出成绩的会计人员提供更多实质性的支持。

(四)从事会计事后赢在事前。

与会计的“事后核算”相比,管理会计要求所有会计人员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不是分析已经发生的事实,而是“事前赢”下一步、以后和未来要做什么。这种模式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前瞻性的管理思维,也是对传统会计模式的挑战。它突破了原有的记账会计等工作内容,突出了管理会计在组织变革中的高级战略地位。事前制胜需要会计部门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分析经营的合理性,在企业需求和市场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精细化和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同时融入整个企业运营过程,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运营过程的有效衔接,使整个运营过程可预测、可监控、可评价,并通过运营活动带动预算,从而实现持续优化和改进,最终促进战略目标的达成,实现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制度使传统的会计核算从“事后核算”转变为“事前制胜”,使会计人员从幕后走到了前台,从会计人员变成了业务伙伴。

(五)创新理念,实施财务战略管理。

《指导意见》中也提到,管理会计的制度建设是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安排;可以激发管理活力,提升企业价值创造力。管理会计要以企业整体规划为导向,推动企业在经营成本飙升、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现金流恶化等不利条件下,深入贯彻“走出去”的战略思想,促进经营高效、公平、可持续发展。实施管理会计战略,要不断加强对科技创新、资产、成本与利润、投融资、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防范等重大事项的管理。结合企业财务工作要点,积极拓展财务工作领域,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实现财务管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把管理会计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中来。

第四,总结

我们可以看到,未来企业的财务部门应该是记账、控制、创造价值的管理会计模式。在记账的基础上,积极通过管理控制等职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为业务部门决策提供支持,积极参与企业经营计划的讨论;通过对财务数据的检查,找出企业制度、流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导业务部门如何做得更好;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财务数据,掌握竞争对手的动态,参与企业的规划;通过标杆管理,帮助企业取长补短等等。这种类型的管理会计可以很好地整合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即产融结合和业务与财务结合,两者之间的矛盾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当然,现在的管理会计已经超越了一般的会计方法和工具,已经上升到价值观、职业道德、企业战略、团队建设、规划企业向前发展的层面。所以做好管理会计的难度更大,需要有更强的专业能力和开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