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禅定书有什么感受?
我想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和叙述来评价这本书,用最普通的语气来描述,用普通易懂的生活语句来讲述。基于我平庸的文采,我的评价有点片面和肤浅。
这本书的作者和背景
《沉思》是古罗马皇帝奥勒留写的,记录了作者从青年到成年对世界的感受和思考。在作者统治时期,古罗马政权处于动荡时期。一方面古罗马不断受到外来武装的入侵,另一方面来自希腊的哲学思想在古罗马大行其道,非常流行。我为什么要说这个?因为读一本书,要了解一个作者的思想,只有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和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为古罗马的皇帝,奥勒留一方面负责国家安全,这就要求他必须具备坚韧的政治手腕和杰出的军事才能,才能面对帝国的乱世。另一方面,作者从小接受了系统完善的哲学思想,并为此持续努力学习,这成为他日后思想和行为的一个原则。这是一种冲突,一方面是对哲学的热爱,另一方面是对国家、皇室、民族的责任,这也是作者思想矛盾的一个点。
2.书中的内容和观点
我说过,书是通过记录作者生活的一些经历和感受来写的,但这种生活经历的描述却很少,往往轻描淡写一件事,进而引发对它的深入思考。这种思想是基于幼时所受的教育,并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加以引申,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作者是一名斯多葛派学生。我无法深刻理解这个哲学学派的意识形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作者的每一章都是围绕一个点来写的,要么是道德,要么是生死,要么是信仰,但这种对抽象事物的描述并不容易理解。原因是作者和读者的价值观存在差异,难以理解。除此之外,我不习惯外国人说话的方式。这句话的逻辑结构不同,是中西文化传播的障碍。在描述作者的思想时,作者会对自己的思想做一些形象化的描述,我比较喜欢,比如
“不要乞求全世界都是好人,因为好人坏人都存在于这个世界,就像一棵树的果实,有好有坏。”
读书中有一些类似道家的思想,如《无形大道》、《天地之生》;大道无情,日月运行;大道无名,万物生长。
3.对这本书的个人感受
它给人一种宁静感,这种宁静感是建立在万物虚无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它是通过漫长的历史和许多人生经历来表达的,因为在这个纷扰复杂的世界里,无论你做什么,在漫长的生命和无限的宇宙时间长河中,都是微不足道的,毫无意义的。书中鼓励人们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归属与宁静,享受与亲友的情感交流,保持一种“佛教徒”的心态。当然,这种抛弃个人私利、荣誉感、功利价值观的想法,在我看来,是一种带有一定消极思想的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过于追求精神上的平静,会对身边的事情充耳不闻,不会努力追求和改变生活中的困难,只会原地等待救赎,对家庭和社会都是不利的。当然这是我自己的评价,但也有一部分是我的价值观和作者的冲突。另一方面,可能是作者的思想没有被很好的理解,存在一些误解。
至于推荐与否,我再做一些其他的评论。1.很多人读书太为了名利,只能流于表面,理解不了深刻的内容。也许在其他场合可以说说,但是问他们的真实感受能学到什么呢??2.大多数读者的文学素养不高。有人质疑我,说有文学素养的人不配读名著?我不是说不能读名著,只是有些思想需要学习,需要积累,需要沉淀,就像我现在正在考一本?黎曼猜想?我会给你一本新书。你连高等数学都没学过,也不懂。看了有什么用?读深奥的书也不是不可能。做一些基础,学习其他哲学内容,会让你读得更好,更有兴趣。3.我个人认为读了一点就谈论像博·李明这样的人是很可笑的。大部分人都是逃命的人。读书是你的个人兴趣,但你要有自己的生活!就算是英雄也得吃饭啊!尤其是这种哲学书,给不了你多少明显的提升,又何必去读或者不读呢?就看一眼,感兴趣,受不了就放弃!
原答案
我看过,可以发表一下看法,但我个人认为不适合大部分人看。
第一次买,刚上高中的时候,觉得它的书名很独特,也喜欢哲学书,就买了。这本书的背面有许多评论。我当时并不认同它有这么大的魅力。现在想想,确实是我水平太低,不能很好的理解这本书的真正含义。
这本书的序言和大多数传记一样,都是关于作者的生平,也正是从这本书里我了解到了罗马皇帝。写作内容是围绕作者的成长而写的,因为作者有随身做笔记的习惯。一开始写的是作者的家庭情况,读书经历,当上皇帝,以及对帝国各种问题的看法,对人性的思考(其实书中并没有太多关于作者经历的自我叙述,有些可能是评论之类的。个人觉得和《论语》很像,只是叙述方式不同。该书采用序言和小节的形式,每一小节都会用自然的段落来写。一个自然的段落大概有四到十行。建议你每看完一段就站下来想一想,因为它的文笔倾向于有点繁文缛节(说实话,我这样形容是不准确的,因为我买的《静心录》的译者是何怀宏老先生,他有很深的知识涵养。只能说文学素养太低,无法深刻理解文章的意思),却没有无病呻吟的感觉,看完真的发人深省。我觉得看这本书不可能像看小说一样。学会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意义和思想是最难的事情。
这本书有很多版本,但有两个译本深受读者欢迎,一个是何鸿怀的,另一个是梁实秋的。两人的翻译水平我们无法比较,但由于风格不同,翻译出来的思路略有不同。
但当时我太肤浅,以为作者只是一个诺诺独有的人。因为书中的大部分主题都是自我约束,在一个复杂混乱的世界里不断提高对个人道德和理智的要求,这是我当时最讨厌的,我认为这只是一种无能和自欺欺人除此之外,我在一个宿舍,根本无法静下心来读书。假期过后,我慢慢看这本书,越来越觉得书中的语句越来越荒诞可笑,可能是我太偏激造成的。最后,我把书烧了。
现在想来,那本书真的很对,对人性和事物的看法也很特别。我真的太冲动了。
最后我会修改自己的答案。
因为这本书的原版是古罗马写的,今天的译者根据自己的喜好翻译,难免与原著有偏差。文采高的,译得深刻,一般的译得通俗直白。我买过英文和中文(译者不同),喜欢什么都根据自己的喜好。
至于推荐,我不是特别推荐,因为哲学方面的书很难读,有点枯燥。很多人认为名著一定要读,但有些名著很难读。为了博取名气而去读一些难懂的名著是很无聊的。这不仅是浪费你的时间,而且对你来说毫无意义。你的气质不会因为看了这本书而提高很多。你是否读一本书,取决于你对这类书的喜爱。虽然不是很推荐,但是我觉得你可以试一下,看看是否符合你的口味再决定是否购买。
其实简单来说,大部分人看哲学书本身就很无聊,比如我。如果你真的喜欢读哲学书,那么你会毫不犹豫地去读别人的书。根本原因是文学水平有限,读不出什么味道,体会不到文学的价值和意义。看完之后,没有什么感触和思考,这是大多数人和我看完这本书的常态。
有兴趣的可以先看下面。第二卷摘录
我们还应该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即使是在自然发生的事情之后出现的事情也是令人愉快和有吸引力的。比如面包烤出来的时候,表面会有一些裂纹。这些裂开的部分有某种形式不包含面包师的目的,但它们在某种意义上仍然是美丽的,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刺激食欲。再比如无花果,熟了也会开裂;成熟的橄榄在接近腐烂的时候给果实增添了一种特殊的美。下垂的麦穗,狮子的睫毛,从野猪嘴里流出来的泡沫,以及其他许多东西,虽然如果孤立地审视它们,人们可能会觉得它们不够美丽,但它们是自然事物的结果,因此它们仍然有助于装饰它们,使心灵快乐。因此,如果一个人对宇宙中产生的事物有感觉和深刻的洞察力,那些作为结果出现的事物几乎总是会以某种引起快乐的方式排列。因此,当他观察真正的野兽张开的嘴时,他并不比画家和雕塑家模仿的东西更少快乐。他能在一个老人身上看到一些成熟和得体,用纯真的眼光看待年轻人的魅力和可爱。很多这样的事情都会发生。他们不会取悦所有人,但会取悦真正熟悉自然及其作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