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慢》赏析
李清照的慢声细语
找来找去,又孤独又难过。
乍暖还寒的时候,最难停止呼吸。
三杯两杯淡酒,你怎么能反对他迟到呢?
郭艳很难过,但这是一个老熟人。
黄花堆得满地都是,枯槁残损。现在谁能挑他们?
看着窗外,一个人怎么会黑?
梧桐更是毛毛雨,黄昏滴水。
这一次,多么悲伤的一句话!
内容摘要:
李清照的《声慢》是宋代为数不多的优秀词作之一。第一句大胆使用叠字,出奇制胜;接下来,悲伤的情绪被层层渲染,以令人心碎的方式表达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守寡之苦;遣词造句煞费苦心,用声音描述展现动作之美;在思想内容上,应该算是诗人悲伤、仇恨、心碎的真实表达。
赞赏:
宋词和唐诗一样,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现存的两万首宋词中,佳作数不胜数,诗人众多,但由于社会等原因,女诗人不多,能写出名作的女诗人就更少了。毋庸置疑,李清照是出类拔萃的。她以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的感情,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佳作。后世研究李清照的学者很多。从现有的100多篇李清照研究论文来看,几乎没有一篇不涉及慢声。在现存的两万首左右的宋词中,虽然不能说李清照的《慢声》是最好的,但可以说是整个宋代为数不多的最好的词。
找来找去,又孤独又难过。乍暖还寒的时候,最难停止呼吸。三杯两杯淡酒,你怎么能和他对着干?郭艳很难过,但这是一个老熟人。黄花堆得满地都是,枯槁残损。现在谁能挑他们?看着窗外,怎么能一个人黑!梧桐更是毛毛雨,黄昏滴水。这一次,多么悲伤的一句话!
这首《声慢》是李清照南渡后写的名作之一。(有人说是她晚年的作品。)杜南是她人生逆转的分水岭。靖康之变后,金兵南侵,丈夫赵明诚不幸去世。因为祸不单行:国破家亡,夫亡人伤。这一时期,她的作品不再像当年那样清新美好、乐观活泼,而是变得阴郁悲凉,主要表达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她孤独凄凉的处境。丈夫下葬后,她跟随流亡朝廷从建康来到浙东,饱受流放之苦。从此,她成了寡妇,一直忍受着孤独。亡国之恨,亡夫之丧,守寡之苦,无法排遣,她用血泪写出了《慢声》。
第一,使用重叠的词来创造惊人的创造力
这首词的第一句就不同寻常,一连用了七组叠字,追溯她一整天的悲伤心情。“寻寻觅觅”的意思是,当你起床时,你感到无聊。失去了什么,就东张西望,想找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和孤独。而“冷冷清清”是“寻找”的结果。而不是一无所获,而是被一种孤独的氛围所包围,感到“悲伤和痛苦”。像这样的叠音词的运用,不仅在歌词中是绝无仅有的,在诗词歌赋中也是绝无仅有的。但好处不止于此,这七组叠字也很有音乐性。宋词是用来唱的,所以音色的和谐是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在旋律上有着深厚的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念出来,感觉就像是大大小小的珍珠倾泻在一盘玉石上。我只觉得自己的舌头和舌头在反复地来回歌唱,在低迷中徘徊,婉转忧伤,仿佛听到一个很忧伤的人在低语。然而,在她开口之前,她觉得自己能让听众感受到她的悲伤,而当她说完之后,悲伤的情绪依然没有消散。一种莫名的悲伤弥漫在我的心里,弥漫在空气中,久久挥之不去,回味无穷。后来的词人都很欣赏她对叠词的创造性运用。罗大靖在《和林宇录》中说:“女人从七个字开始,就能有创意,真了不起。”徐洪的《词苑丛谈》评价说:“第一句有十四个叠字,真像像把大大小小的珍珠倒进一盘玉里。”
第二,层层渲染表达悲伤,
下一句是“乍暖还寒时,最难停止呼吸”。「乍暖还寒」是什么季节?大多数人习惯用这句话来形容初春的天气,但李清照这里写的是秋晨。早晨太阳初升时,称为“乍暖还寒”;晓寒依然沉重,所以被称为“依然寒冷”。“最难休息”就是“最难休养生息”。这句话和上面的“寻寻觅觅”相呼应,表示从一大早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心情不好,再加上这忽冷忽热的天气,诗人连觉都睡不着。如果你能睡着,你就能在短时间内逃离痛苦,但你越想睡,就越难睡,于是诗人自然想到了她死去的丈夫。
“三杯两盏酒,风一吹怎么打得过他?”。“萧”的通俗版本是“晚”,人们认为这个词是作家在一段时间内的黄昏感受。由于“箫”字与“黄昏”字相互抵消,所以即使《词综》及其前后约十几个版本中使用了“箫”字,也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但俞平伯、等专家都认为应该是“萧”,因为这个词写的是一整天,不是一个晚上,《小赖》与“忽暖忽冷”不谋而合。此外,古人在石矛有早晨饮酒的习惯,称之为“扶头持酒”。秦观有一首词叫《萧峰峰风波》(词《乐纯》,词《海怀词》卷一)。虽然很难说李清照的《小赖季风》是不是受秦句的启发,但可以肯定的是,秦、李二句与诗歌中的“风狂于末”这句话有关。关于这篇文章的主题有两种观点。一个是诗的序言里说:“最后的风”也伤害了魏中雄。被国家暴力催逼,看到侮辱就不能对。“第二,《诗经·列传》说:“庄公是个狂暴之人,庄姜盖不忍声讨,故比之为‘风暴’。“且不说这两种解法是否牵强,李清照在这里用的这个典故,与她自己的生活经历非常吻合。南宋赵彦伟《陆芸人抄》卷十四,李清照《投翰林学士》写于帝二年(1132),时作者四十九岁,改嫁张汝舟。开头有一句话:“如果你侵略和进攻,你可以读刘玲的肋骨,但你不能打石勒苏益格的拳头。“也就是说,李清照再婚后,受到了张汝舟的虐待和凌辱。开头又有云:“看得清楚,不以为耻,反以为耻。很难逃脱古往今来的嘲讽,也很难看到中国和朝鲜的人民。虽然南山的竹子,又怎么能谈得上呢?只有智者的话才能制止无根的诽谤。“这里应该说,李清照是因为婚变和诉讼而受到当时人的诽谤,恳求秦崇礼停止诽谤,恢复名誉。李清照的经历和庄姜颇为相似,和庄姜一样,和晓风相提并论。在当时,李清照和庄姜的这个秘密可能会被认为是不光彩的,所以她在自己的诗中偷偷用了它的典,使得后人很难解开这个谜。从训练和采访方面来说,《风暴于终》《列传》说:“暴也是病。”《蜀》:《解天》云:“日出而风狂。“孙艳说,‘云不起来,大风暴就起来,但这是风的突然疾病。’故云疾也。意思很明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暴烈”也解释为“疾”,所以“暴烈”就是“拂晓风急”。这个典故用的很费劲。说是大工匠也不为过。
“雁过”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这一天,乌云低低,寒风凛冽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孤雁的哀鸣。哀怨的声音划破长空,再一次划破诗人未愈的伤口。唉,雁儿,你好伤心好苦。你和我一样是老年丧偶吗?和我一样,余生都要独自面对万里山和千山暮雪吗?妄想之下,在迷蒙的泪水中,我突然觉得,孤独的鹅,就是之前为自己送过情书的人。无事可做,花开花落,似曾相识燕归来。旧爱使者还在,但秋娘和萧郎死后分离,人和鬼各奔东西。物是人非,人非,泪先流。这个奇思妙想包含了多少难以言说的悲伤!
“黄花堆满地,枯槁残损。现在谁能摘呢?”这里的“憔悴的失落”是指黄花还是人?正确的解释是指人。“黄花堆”指菊花盛开,我因伤心难过而憔悴消瘦,无心采花。看到那些菊花,才知道花开得憔悴,满地都是红,没有“东篱里的酒,黄昏后弥漫着暗香”的优雅。以前她老公活着的时候,唱着诗,整理着古籍,多美好啊,可是现在呢?在这无尽的孤独中只剩下我一个人。所以物是人非,人是完全不同的。“旧天气,旧衣服,只有感觉,不像过去了。”独自面对孤雁和菊花,更觉凄凉。
急风骗人,淡酒无用,鹅遇故人,菊花惹新愁。“看窗外,怎么一个人黑?”我怎么能一个人靠着窗户呆到天黑?真的苦到了极点。晚上还难熬,那么漫长的一夜将如何度过?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着一种悲凉凄惨的境遇,让人深思。这句话中最被人称道的词是“黑”,古人称之为“妙哉”(《辞经》卷二),又说“黑”是不准第二人下注的。女人有了这支笔,几乎就是生气了。”(《白玉斋》卷七引张之语)等等。其实这个词很少见,还是因为作者写了个人的生活经历。据介绍,李清照婚后不久就经常与丈夫分居,丈夫去世后更加孤独。几十年来,她独自度过了许多个黄昏和夜晚,所以她对“黑”字有着独特的感受,含蓄而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大半辈子的苦难。
梧桐更是毛毛雨,黄昏滴水。“好不容易等到黄昏,却下起雨来。一点一滴,滴滴答答,没完没了的雨细如忧伤,让人更加烦躁。再看屋外的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相互扶持,相依相偎,但相比较而言,独自一人要凄凉得多。梧桐叶落,秋色灰暗,细雨颓废,更添惆怅。在这里,凄凉的景色和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使词的意境更加深刻。
突如其来的风,阵雨,孤独的鹅,破碎的菊花,梧桐...眼前的一切,让诗人的哀愁和悲哀重叠,直到难以形容和表达。于是,诗人不再需要任何比较,任何渲染,或者任何比傅兴更好的东西,直截了当地说:“这一次,一句悲情的话怎么能胜?”简单直白,反而更魔幻,更迷人,更有嚼劲。“这一次”二字威力无比,一举收手,概括了上述情景;《如何得一个悲字》更进了一步,开启了一个让人浮想联翩、深思的含蓄境界。相比之下,就连李后主的“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略显黯然失色。一江春水虽不尽,毕竟可以形容。诗人的忧郁是无法形容的,所以他自然更好。诗人呜咽满纸,笔笔写愁。除了“悲伤”还有什么不可言说的吗?这清楚地提醒人们,除了个人的悲欢离合、春忧秋忧之外,还有时代、民族、国家的“公”忧。这一结论可以调动读者的思想活动,从而拓展和深化主题,具有“回肠九折犹存”的艺术效果。刘体仁在《七颂堂随笔》中评价:“易活俗人最难失趣”“如何得一悲字”深刻典雅,不掉蒜酪,不掉绝句。真的,他们应该是这个行业的第一人。"
3.用声音描述展现音乐之美。
纵观李清照的《声慢》,无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从遣词造句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前辈们一致称赞作者创造性地使用了如此多的重叠词。梁少仁在《秋雨寺两种随笔》中说:“李易的安词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悲凄凄惨’,连十四个叠字都出奇的成功,真是不可思议。”。后来很多歌词和歌曲都模仿这种写法,没有她用的那么让人惊喜和自然生动。“守窗”“一个人怎么会黑”之类的话,几乎是纯粹的白话,都是描写普通的日常生活,却典型地表现了作者晚年孤独的生活境遇。字的语气命名为“慢声”,所以特别讲究语气。大量使用双音押韵词,如“将歇、悲、黄花、憔悴、更、黄昏、滴滴”,都是双音;冷清,冷暖,明暗都是韵。李清照在词中提倡辨五音,这个词大量使用了牙音和舌音:牙音41个字,舌音16个字,* * * 57个字,占全词一半以上。尤其是文末“梧桐潇潇,黄昏滴水。这一次,多么悲伤的一句话!”20多个字里,舌头和牙齿的声音重叠在一起,似乎是啮齿动物丁宁语气中忧郁梦幻情绪的刻意表达。这些,经过惨淡经营,没有雕刻的痕迹。同时,他细腻的立意和奇特的笔触也让人不禁赞叹他的艺术功力。
4.血和泪让你心碎。
当然,衡量一部作品的好坏,离不开对其思想内容的具体分析。过去,在相当数量的对《慢声》的评论中,对其思想性的过多批判或否定与对其艺术形式的高度欣赏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对这个词的艺术形式或艺术性给予高度评价是必要的,但贬低其思想内涵就失算了。意识形态这个词并不新鲜。如果我们今天继续用这个词,似乎没有必要以一部作品的所谓思想高度,或者作者的阶级、阶层、世界观来评判这部作品。诚然,在《声慢》中,我们听不到某些评论者所要求的“时代号角”的战斗声,但我们听到的是大雁“悲凉”的叫声和雨水击打秋桐的刺耳声;我看到的不是作者黄昏时的“淡酒”(辛弃疾词“破阵”),而是一个老徐娘独自艰难抗寒的“淡酒”,还有雨中飘落的黄花和桐叶。作者本人并不是“不死之人”那样的英雄,但他曾经是名副其实的“你家公子”——礼部员外郎的女儿,权相的媳妇。而事物的这种固定属性往往很难解释事物本身,至少很难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个事物的动态和复杂的内部结构。所以,读这个词,首先要克服机械的查课定作文的做法。对于一个生活在封建时代的有地位、有才华或者长得好看的女人来说,她的思想越光辉,她的行动就越正义大胆,就会受到越多的非议。李清照和她的一些作品所遭受的就是这种命运。奇怪的是,《林茨年谱》、《词综夫妇评点》卷十九)的“慢声”二字,有时也会被人诟病,但只说是“刻意宣扬”(《历代名人诗词》卷十一)和“不高调”(《白玉斋花刺》卷一)。现在,人们对它非常挑剔。他们以前动辄批判,甚至说这是“贵族女性的丧”,有“毒害和腐蚀作用”等等。当然历代也有一些夸张的,刻意夸大的词语。比如《过雁》下面三句,就和朱敦儒过南后写的“年年见雁,十四回”(朱敦儒的《临江仙》词)一样,都表达了对光复的绝望;说“梧桐潇潇”到掌掴几句,和张炎的“梧桐只一叶,不知多少秋声”(张炎《清平乐》)是一样的,可见作者对时事的悲凉;也有人说,李清照的这句话比她的诗更深刻地表达了她的爱国激情。以上观点虽然不能说一文不值,但总体来说没有说服力。从众多的评论来看,最中肯的是梁启超在《中国韵文所表之情》中所说的:“我不能欣赏独处之境;所以,每一句话,每一滴眼泪,都是一口吞下去的。”
总之,李清照的《声慢》是一首送别诗,凝聚了词人对北宋亡国、丈夫强亡的悲伤、仇恨和心碎。其血泪感人至深,注释者甚至将其认定为作者后期的“悼词”。表现了一个女诗人极其敏锐细腻的语感,充满了奇妙的悟性。可以说是深度生活体验与生动语言学融合的标本。李清照不愧为李清照,易安词不愧为易安词。
拓展阅读:宋代李清照梦幻词赏析
很好地
北宋李清照
永远记得西亭①黄昏,沉醉②不知归途。
邢静(3)晚归船,误入莲花深处(4)。
争渡,争渡(5),开鸥鹭池。
给…作注解
(1)西亭:溪边的亭子。
② chén醉酒:醉酒。
③疲惫:有型满足。
4荷花:荷花。
⑤穿越:如何把船划出去;争议:如何。
翻译
那是多么快乐的一天啊!醉了,黄昏,泛舟入荷花深处,惊动了水鸟,都飞直了。如此美景,诗人怎能不满足自己开朗的心?
做出赞赏的评论
这是一首回忆往事的诗。几个字看似随意冒出来,实则珍贵如金,句句蕴含深意。前两句,写陶醉和激动的心情。然后写“兴金”回家,“误入”荷塘深处,更是引人入胜。最后一句,纯真无邪,没完没了。
“常吉”这句话平淡自然和谐,很自然地把读者引向她所创造的文字境界。《长记》明确说地点在“西亭”,时间是“日落”。宴会后,作者醉得认不出回去的路了。“陶醉”二字道出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不知归途”也一波三折地传达了作者挥之不去的情怀。看来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旅行,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果不其然,下面两句“兴金”把这种兴趣更上了一层楼,兴金回到了船上。那么,邢进呢?只是说明兴趣高,不想回船上。“误入歧途”这句话流畅自然,没有斧凿的痕迹,与前面“不知道回去的路”这句话相呼应,表现了主人公的忘性。
盛开的荷花间有一只小船在摇曳,船上有年轻的才女。如此美丽的景色突然跃然纸上,跃然眼前。一连两个“挣扎”,表达了主人公渴望从迷途中找到出路的焦虑。正是因为“争渡”,才“惊起了一滩鸥鹭”,吓退了所有停在岛上的水鸟。话至此戛然而止,言尽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诗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段,把动人的景色和作者愉悦的心情结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年轻时的好心情,让人想和她一起泛舟,沉醉其中。俗话说“少年的情怀是天生的”,这首诗不雕琢,充满了自然美。
这是李清照回忆出洋时写的。
作者简介
李清照,济南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女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