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赶在毕业前写完论文是不是不尊重人?

对于大四狗来说,写论文是必修课,也是大学最后一门考试。面对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等诸多压力,真的没有太多精力去写论文。于是就出现了大学生“赶”论文的情况。有人说这是对学术研究的不尊重。你怎么想呢?

没有言语

看到又有一波人离开大学走向社会,毕业论文这个词最近听得有点频繁了。

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人的论文是在截稿日期临近的时候赶出来的,很多人批评这种现象是对学术的不尊重。其实我不这么认为。

我的看法是:赶论文更多的是就业现实压力下的选择。想想就知道了,为了充分“准备”毕业季的各种就业招聘,学生们不得不在毕业论文答辩前夕花上一两周的时间,草草完成论文。

因为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找工作上,他的论文质量自然难以保证。专心学术和科研是很多年轻人的理想,也有很多学生对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专心于研究工作。相对于“饭碗”和买房、安家、成家等现实问题,从事学术研究的人越来越被视为“自由无用的灵魂”。

这样一来,毕业论文在某种意义上就变得陈腐了。与欧美高校严格控制毕业论文质量不同,我国大学生基本上是“严进宽出”,完成毕业论文更像是一种“过关”行为,而不是对自己学业和研究的“筛选”测试。

其实很多导师都很清楚学生就业难,现实压力大,无论论文通过与否都不会刁难学生。既然导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生就不会把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当成极其重要的事情。

不过,一直这样做也不是问题。我们总要想办法解决。

首先,应该灵活改变目前僵化的应届毕业生就业政策。对于学生来说,“今年毕业”和“往届毕业”意味着不同的就业方式。

大一新生可以参加校园招聘,往届学生只能参加社会招聘,而校园招聘就业机会多,社会招聘要求应聘者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也就是说,一旦学生因论文未完成或未通过而延迟毕业,将无法参加当年的校园招聘。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包括中国的港澳地区,大学毕业生延期毕业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一年有两三次毕业的机会,而且招聘单位也不会以是否延期毕业来判断学生的水平。

事实上,很多留学生在“间隔年”做志愿者、做义工甚至环游世界,是因为他们不受应届毕业生政策的束缚,他们可以追求自己内心的梦想。

面对我国目前僵化的就业政策,“梦如骏马”的年轻人在现实的压力下,只能尽早求职,“抢着写论文”难以避免。

另外,学生要及时转变观念。比如在读研初期,要想清楚自己毕业后的发展方向,是专注于研究和深造还是更倾向于求职和就业。

如果是前者,应该致力于学术,而不是精神;如果是后者,要灵活处理学业和就业的关系。比如你可以提前开始写毕业论文,不要等到毕业再写。

在社会就业政策尚未改变的情况下,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最适合的道路才是明智之举。

作者:嘎久美尔(西南交通大学)

作为一个“论文ing”的大四毕业生,我有点不好意思说,我和身边的朋友都在抢着写论文。

就算心里有数,“追”又能做什么精细的工作呢?但还是忍不住拖延。从可以慢工出细活的寒假,一直拖到只能没日没夜开夜车赶论文的大四狗。

我不得不承认,我本来可以慢慢认真的完成论文写作,但是因为自己的拖延和各种借口,浪费了很多空闲时间。这是所有不努力学习的人都需要检讨的问题。

即使论文本身的难度和研究精力有些让人望而生畏,但拖延就是拖延,这是一种坏习惯。

说实话,对于需要深入研究、潜心研究的学术来说,“赶考”必然是一件只能达到数量,应付应试教育,而无法产生高质量学术成果的事情。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句话并不激进,因为作为学术总结和学术报告,论文本来就是为了学术研究的,但在这个最重要的研究过程中,如果你处于一个静不下心来的“赶进度”阶段,那么自然就无法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于学术研究,这是不尊重的,也是过分的。

在答辩即将答辩的关头,太多朋友想时光倒流到寒假。从此,从开始查找资料开始,他们就认真地重新研究这篇毕业论文或学术论文。事实上,一个学生必须对学术有起码的尊重和关注。

但是,回答还是想请广大本科毕业生说一句话!前阵子回答者在新闻上看到,某大学教授呼吁取消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

因为我认为硕士生的研究水平不足以支撑一篇硕士毕业文章,我需要的只是储备和能力。让本科生尴尬怎么办?

By执念(首都师范大学)

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激进。恰恰相反,这是真实的,切中要害的。诚然,抢着写论文是对学术的不尊重,但纵观现在的高等教育,这样的现象甚至更糟糕的事情层出不穷,让人觉得抢着写论文是一种正常的现状。

学生压力大,学业忙,毕业论文时间紧,任务要求高,导师往往忙得没时间详细指导...各种理由都可以举出理由,让人觉得毕业前夕能“赶论文”的学生,其实是真实的,是聪明的。

我们的教育跟着城市的浮躁走上了匆忙拥挤的高速公路。论文作为学术研究成果,应该是一件缓慢、认真、坚持的事情。

是经过调查、研究、探索、采访、收集、学习等一系列的累积奖励。从种下一颗种子,到浇水施肥,看着它发芽,最后开花结果,这是一个过程,需要耐心,毅力,细致等等。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越来越多,学术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拥挤,简单而深刻的入门变得容易。

此外,学生的浮躁心态和不当的学术研究方法也越来越猖獗。在很多人看来,论文成了人的智慧和智慧的拼凑,成了把前人的成果来回拿来的产物。很难静下心来,认真的去创造自己的东西。

毕业后,毕业论文只是作为最后一关任务出现,刷经验值都来不及,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关系到学术圈发展的严肃产品。

虽然赶论文真的很常见,甚至可以说已经迅速成为每个上大学的人必备的技能,但归根结底是一种知识上的不精进,是对学术不尊重的表现。

由一个青年,表达自己(郑州大学)

判断是否属于过激言论,要看从什么角度解读这个问题。站在不同立场的人对这件事应该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来说,这个说法一点都不激进。

对于专门从事这类研究的人来说,有些研究为了某项成果或某项科研,持续了几十年甚至一辈子。

对于现在很多人来说,头上顶着职称,拿着教授的工资,整天辛辛苦苦的评职称,涨工资。对他们来说,虽然打着科研的旗号,但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对科研二字的严重亵渎。

尤其是对于那些有诚信或者有职业道德的人来说,他们研究了一辈子的科研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当他们看到有人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择手段的时候,心里一定很难过或者很愤怒,所以说这样的话并不激进。

但是,当今社会,虽然很多人为了考上大学或者名牌大学的研究生而奋斗,但这并不代表他们都是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年轻人。

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也是被迫选择接受的一群人,因为社会的大潮决定了他们必须努力学习,或者拿到更高的文凭,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很多人也是一群无法选择的人,所以如果无意在学术上做更多的研究,与其强迫他们埋头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如让他们早点通过学术论文,让他们在有限的生命里做点别的。

只能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和看法,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ByW取得了H(山东大学)

对学术尊重的不尊重,要看你的产出,也就是你的论文最后能不能出个好结果,而不是靠“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