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实用│一个文案必须掌握的通用标题公式。

写一半的文章。好的文案离不开好的标题,就像人的脸一样。如果你很帅或者很漂亮,你肯定会得到更多的关注。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一个引起用户点击阅读兴趣的话题呢?有没有可以套用的公式?下面给大家总结几种。

第一个:提炼用户在标题上想要什么。

公式谁+怎么办+能得到什么好处?

人们读你的文章,是因为它有价值,是有价值的东西。明确你看完这篇文章能得到的好处,让用户很容易判断这篇文章对自己是否有用,进去看看是否重要。

例1:“老乡,参加红军,可以分土地”,谁?故乡。怎么会?加入红军。什么好处?分土地。

换个说法就是“为了* * * *事业加入红军!”等等,老乡知道* * *的病因是什么吗?

例2:谁是“今天堕胎,明天上班”?堕胎的女人。怎么会?做流产。什么好处?明天上班。打到目标用户想要的结果,明天上班!堕胎是一种心脏病。怕拖延,怕被大家发现,怕耽误工作。想要的结果是什么?我明天想去上班。

人们读你的文章,是因为它有价值,是有价值的东西。明确你看完这篇文章能得到的好处,让用户很容易判断这篇文章对自己是否有用,进去看看是否重要。

换个说法,目标用户在乎的是“最高堕胎技术,xx医院”的结果!明天就要上班了,尽快解决堕胎这件恶心的事情,是他们想要的结果。我想选择明天就可以上班的流产方式,下一步就是看这样是否安全。

第二种:用数据给人直观的概念。

公式是写给谁的+数值比较+已经发生的结果。

不要看整篇鸡汤文章,也不要说那些空洞的东西。这种文章大家看久了,产生了抗体。1是1,2是2。阿拉伯数字是个好东西,让人瞬间对一件事有了量化和概念。你说你有丰厚的工资福利,那就说月薪15000元吧。你说你的事业有了质的飞跃,而不是月薪2000到年薪25万。你说你从胖女人变成了苗条女人,而不是从130斤变成了80斤。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数据”。你只需要说出标题中的数字,用户就会立刻将这个数据与自己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立刻判断这篇文章是否值得一读。

挖,我是文案,收入3000。我很想看看赚3w到底是个什么鬼。

再写一个标题:“优质文案和劣质文案有什么区别?”好吧,又是一篇他妈的理论文章。虽然我是文案,那又怎么样?我操,自动屏蔽这篇文章。

例2:写一篇关于职业发展的文章。

职称1:策划小白,2年,从月薪2000到年薪50万。它是写给谁的?数字是什么?2年,月薪2000,年薪50万。每个数字都可以和自己比。我想看看像我这样的人是怎么做到的。

再写个标题:《我从屌丝变成了策划大师》,又他妈的什么!你的头衔没完没了,是不是?什么是屌丝和总策划?陌生人完全不知道。我不仅不点击,还要屏蔽分享这篇文章的人。

第三种:场景标题。

公式:面向谁+目标用户痛点

大家的高频生活场景有哪些,比如:挤公交,看球赛,和妈妈吵架,今天吃什么,偷看美女...细分成不同职业的人,一个策划,努力做PPT和Demo每天;一个银行柜员,每天挣扎着做生意。所以文章作者越了解用户生活的真实场景,标题就越容易击中用户,所以文章的点击率自然就好很多。

示例1

用一篇针对垂直人群的文章标题举个栗子:《那些年,被客户虐的银行柜员》。我身边的银行柜员几乎都转过来了。“虐”是他们在工作中每天都会遇到的疯狂场景,所以他们有一种特殊的认同感。他们每个人都有几个被虐待的笑话。外人说银行好,自己却天天被虐..这份复印件是给他们的。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被虐场景,比如“你妈逼你结婚了吗”、“那些年被计划虐的文案”等等。

换个说法:“银行柜员的一天工作生活”,那又怎样?没有场景就没有带入感,没有击中目标读者的内心就没有转发和分享!

第四种:象征性称谓。

公式:是什么+符号

有些话自然能让你感受到信任和好感。地标,名人,每天常见的事情都能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把这些元素融入标题中,不仅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好感,也更容易让他帮你传播的时候脱口而出。

示例1

固安新城的广告语:“固安新城,天安门广场正南50里”,哇,给人感觉就在天安门广场旁边,太烂了。

让我们换一种说法:

“固安新城,南三环正南20里”,挖地沟,这是什么穷乡僻壤?你有什么感觉吗?

示例2

新闻图集:日本体育女主播走红,获范冰冰和杨幂混搭版好评。

符号双保险,范冰冰,杨幂混搭版,我倒想看看范冰冰和杨幂混搭版是什么样子。

尝试移除符号:

《新闻图集:日本体育女主播走红》与我无关。如果我闲的难受,我可能会去看一下。如果你提到范冰冰和杨幂,我可能一下子就看完了。

好了,说了这么久,你知道标题怎么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