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词论文
多才多艺的
南唐皇后李煜,初名贾琮,后被封为钟山隐士、中峰隐士、莲峰居士、中峰安百里居士、徐州(今江苏徐州)居士。他是南唐国主的第六子,史称李后主。他的祖父是南唐开国皇帝李阳。
李煜从小就和别人不一样,尤其是外貌,额头和牙齿很丰富,眼睛很重。根据相士的说法,他很富有。李渔多才多艺,不仅文笔出众,还擅长书画,造诣颇深。再加上他为人善良,所以受到大家的喜爱。按照一般的顺序,他没有机会当皇帝,但是他的五个兄弟都英年早逝,于是李玉才被封为吴王,成了太子,成了皇位继承人。
在李煜继位前几年,南唐的国家局势走向衰落。他的父亲在后周强大的攻势下终于割让了江北的领土,南唐和后周隔着长江对峙。但面对后周强大的发展势头,南唐只是随缘,无力挽回败局。
年轻的皇帝没有策略
北宋建立后,李煜的父亲将南唐都城迁至南昌,建立了杜南。他和文武大臣迁到那里,把太子李煜留在金陵。几个月后,李煜的父亲病逝,李煜25岁正式继位。李煜笃信佛教,被北宋皇帝所用。李煜用宫里的钱招募僧人,金陵的僧人多达万人。李煜退朝后,和皇后穿上和尚服,念经。和尚犯了罪,没有依法惩处,反而让他念佛,然后被赦免。北宋皇帝听说后,挑选了一个能说会道、聪明伶俐、能言善辩的少年,到李后主和他一起探讨人生和人生。李后主相信它,认为它是一个罕见的真正的佛。此后,他很少关注治国安邦和边防军,而是整天念佛。
李渔本质上是一个学者,也是一个天才诗人。他很有趣,讲究奢华排场。他的书法、绘画和文章都很出色。简而言之,他是一个优秀的学者。但在皇帝的位子上,他没有像皇帝,尤其是周世宗那样一统天下的豪气和野心,所以对军事不感兴趣。即使一个将军提到了,他也试图压制它。留在的林说,他愿意率领数万人北上,收复旧地。林还为李煜拟定了一个借口:开战的时候,李煜发消息说林叛变了,让宋朝知道,将来事情成功了就是国家的,失败了李煜就杀了他全家,李煜不用负任何责任。就这样,李玉已经想好了借口计划,他没有同意。他只知道念佛,添字,醉生梦死,等待死亡的到来。第二周他不敢与北方交战,即使是东方弱小的吴越。江禄曾对他说:“吴越是我们的敌人,将来一定会和宋朝一起攻打我们,做他的帮凶。我们应该先杀了他,以免后患。”李煜说:“吴越是北朝的诸侯。它怎么能轻举妄动,派兵进攻呢?”江禄说:“我请求陛下以领土叛乱的名义声讨它,然后请求吴越增援。等他们的援军到了,陛下就会出兵阻止,然后我就领兵偷袭,一举消灭吴越。”李玉根本听不进去。文武大臣只好和他一起等着北宋军队收拾南唐。
降级求稳
北宋灭南汉后,李煜极为惊恐,于是将上述报告给了宋太祖,改唐国为江南统治者,然后自己降格政权。他的书不叫圣旨,改名叫宗教,中央行政机构也改了名字,比如尚书省,改名叫四会府。
虽然不喜欢整饬武备,不喜欢北伐,但李煜的词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的父亲很有才华,他的话补充得很好。在父亲的影响和当时丰富的文化环境下,李渔的词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此外,他所宠爱的大臣冯延巳也善于加词,并在君臣之间切磋技艺,最终完成了疆域研究,但其词学成就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总结李煜的词,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描写宫中的奢侈和事务,第二是反映极度悲伤的心情,第三是写反映亡国后被软禁时亡国情怀的文字。这是李煜词的最高成就,但他很快就去世了。
在描写宫廷奢靡生活的文字中,玉门春是一部佳作:妆晓明,春宫花归档。风笛声破水云闲,一曲《霓裳》冲遍。微风中谁更香?醉醺醺的拍着栏杆不割。回来的时候不要把蜡烛花染红,等到你踩上马蹄铁去清夜月。
还有一首歌叫《浣溪沙》:红日三尺高,金炉添香兽,红锦地衣每过一步皱一纹。美女舞金钗,酒不好闻花香,别厅闻笛鼓。
李煜作为一国之君,也实行了一些减免赋税、放宽刑罚的仁政措施,应该予以肯定。但他在强敌面前不进则退,积极备战。相反,他借酒浇愁,任由国家衰落。大的历史形势是原因之一,但这是人为的。只要他努力,一切总会好转的。后来北宋出兵进攻,南唐能够抵抗一年多,说明国家经过长时间的经济发展,还是有很大实力的。如果李煜像后周世宗那样努力,南唐也不会反抗仅仅一年就陷入亡国、被俘的痛苦结局。
李玉没有下大力气,却借酒浇愁。不过这种真实情感下写出来的字水平还是很高的。这方面的代表词是《清平乐》:不要仲春来,令人心碎。秋天的顺序可能就像雪中的雪,刷掉它,然后满满的流下来。鸿雁已飞返,路途遥远,梦难成。离别的悲伤像春天的野草,越走越远。
还有一首《会欢》:独去西楼无话,月如钩,孤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为了离愁,心里特别有滋味。
虽然酒可以暂时洗去忧愁,但是几壶酒是洗不掉北宋的军队的,厄运终于来了。开宝七年(公元974年)秋天,赵匡胤派使者邀请李煜到开封。李玉知道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就说生病了,没去。不久,冬天,赵匡胤的军队渡过长江,包围了金陵。前线将士拼死一战,李煜还在宫中题写了一首《临江仙》词:春日樱叶,蝴蝶飞过轻粉,女婿在小楼西哭,玉钩垂下。别巷寂寞人散,望残烟颓势。灶香闲,凤凰空。回想起来,我讨厌伊一。
据说第一句话还没说完,宋军就攻占了金陵,后三句话是后来加上去的。腊月,李煜成了北宋的俘虏。后来被押解到北宋都城开封。没有杀李煜,因为他曾经是宋的朝臣。相反,他被判不服从。其实他是名副其实的被征服者,享受高级待遇的被征服者。
李渔——亡国后成了诗人。
不幸的是,死去的国家有幸成为诗人
作为一名囚犯,李玉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他衣食无忧,但身份毕竟不同,不能随心所欲的生活和享受。再加上亡国之痛,所有这些个人经历都融入了李煜的词中,从而诞生了词史上最感人、成就最高的作品。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有三个词。
一个是“幼美”:春花秋月是什么时候?对过去了解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雕栏玉砌的应该特别好,但是朱妍改了。你能有多少悲伤?就像一条向东流的河流。
二是《整理沙序》:帘外雨声潺潺,春意渐消。罗周冷得受不了。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梦里的客人,一天之内贪图欢乐!独来独往,不靠篱笆,无限山河!不是的时候更容易看出来。流水没了,泉也没了,天地!
三是“破阵”:四十年来,国之三千里。你们认识几次是因为打架?一旦归类为大臣,我就沉下腰,压住太阳穴。在匆忙从寺庙辞职的那一天,焦芳仍然播放着送别歌曲,为宫娥哭泣..
在生命的最后时期,李煜的词达到了顶峰,他的词是纯天然的,没有任何雕琢的痕迹,可谓鬼斧神工。历代成就较高的诗歌,都是感情和艺术手法的结合。一般诗歌要么太通俗,要么太晦涩,都不能让读者很顺畅地理解他的感受。李渔的诗把这两种因素都神化了,但口语中包含了常人难以拥有和理解的感情。可以说,李渔的诗歌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取得了最高的艺术成就。它为宋代词的发展开拓了新的视野。
词使李煜词派声名鹊起,但千古传唱的《于美人》一诗也把他送上了西天。七夕之夜,李玉情绪低落,就让艺妓大嗓门放音乐,外面都能听到。宋太宗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他还听说李渔的话里有“小楼昨夜东风”“一江春水向东流”之类的,更让他生气。那天晚上,他给李煜送去了毒药。李渔死时只有42岁。
李煜专门纵容周晓,后来李煜和周晓被赵匡胤打败,李煜和周晓被俘。赵也嫉妒的美貌,谋杀了李煜,后殉情而死。
和他一样,五代蜀主孟尝君也是一个爱诗、爱月、爱花、爱“华瑞夫人”的君主。后来,孟畅和华瑞夫人也被赵匡胤给毁了。他和夫人华锐也遇到了同样的命运,作为李煜和,但夫人华锐开始假装服从,后来企图暗杀赵和死亡。
还有宋代著名的宋徽宗笔记,名叫赵霁(公元1082 ~ 1135),曾经迷恋过神宗11之子李世石,哲宗之弟。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在位25年后,郭武被俘,受尽折磨而死,享年54岁。他被葬在尤勇陵(今浙江绍兴县东南35里)。
先后被封为遂宁王、段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无子而死,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年号改为“建中郭靖”。
赵霁即位后不久,重用了蔡京、王符、童贯、梁世成、李延、朱冕,并称六贼。赵霁还打着“邵叔”的旗号,将司马光、文彦博等人封为“元奸”,将张谋林等人封为“傅园党徒”,并在朝廷刻石以示轻蔑。
赵霁生活奢靡,与六大盗过度增税,掠夺百姓肥膏,修建华阳宫等宫殿园林。他派朱逊设立苏杭迎丰局,搜罗江南奇花异石,名为“花石班”,运送汴京,建造“富贵舒适豪华”的园林,取名“根月”,迅速挥霍了北宋政府多年积累的财富。“石化帮”已经使许多人失去了他们的金钱和家庭被摧毁。只要谁家有花有石,朱里就会带领差役闯入百姓家中,用黄纸盖好,注明是皇帝最喜欢的东西,不得损坏,然后拆门毁墙搬运花有石,用船队运出汴京。有一次一个四英尺高的太湖石被运过来,成千上万的平民工人被迫一路上摇着船拉着纤维。当桥太低或者城墙的水门太小时,朱里就下令拆桥毁门。有些花石太大,不能用河运,朱里就下令用海运,经常船翻了。人民深受其害,爆发了宋江、方腊等农民起义,赵霁派兵进行血腥镇压。
赵霁还信奉道教,修建了大量寺庙,自称道君大帝的创始人,并经常请道士来算命。他的生日是5月5日,道士认为不吉利,就改名为10+00;他的生肖是狗,所以汴京城禁止杀狗。
1125、10年,金军大举南侵,金军统帅率领的东路军在北宋义军郭的指挥下直取汴京。赵霁收到报纸,急忙下令取消华士纲,并给有罪的人写了一封信,承认了自己的一些错误,以挽回民心。金兵急行军,逼近汴京。惠宗又怕又急,拉着大臣的手说:“我没想到晋人会这样对待我。”还没说完,我就哽咽着晕倒在床前。获救后,他伸手拿纸和笔,写下了“传皇太子”四个字。65438+2月,他宣布退位,自称“太上皇”,让位给赵桓(钦宗)。与蔡京、童贯等贼臣逃往安徽亳州蒙城(今安徽蒙城)。次年四月,围攻汴京的金兵被李刚击退,退回北方,赵被退回汴京。
公元1126闰11年底,金兵又南下了。65438+2月65438+5月5日,汴京被攻破,金帝废赵霁,赵桓为庶人。1127三月底,护送惠帝、秦,连同数千后妃、皇族、官员,以及乐师、能工巧匠、法驾、礼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和玩物、御书、世界各国州府地图,前往京北、京中。所以发生在靖康时期,史称“靖康之变”。
据说,当赵霁听说宝藏被洗劫一空时,他并不在乎,当他听说皇家图书馆也被抢劫时,他叹了口气。赵霁在被押送的路上遭到了羞辱。先是爱情公主王婉容被锦江强行带走。然后到了金国的首都之后,又奉命和赵桓一起穿上丧服去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寺庙参观,也就是说金帝把俘虏献给了他的祖先。后来,赵霁被金帝羞辱,囚禁在汉州(今辽宁省昌图县),后迁居吴国成(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囚禁。在监禁期间,赵霁遭受了精神上的折磨,写下了许多阴郁、悲伤、苍凉的诗歌,如:
西风断门一夜,伊登孤亭抑郁;回首家山,山南无雁飞。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诗人。原名承德,避太子,以守为讳;字容若(纳兰容若),生于冷嘎山,满洲正黄旗人。大学生的长子珀尔在北京长大。
善骑射,善读书。百家争鸣,对经典、历史无所不知,熟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其擅长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中进士,授甘青门三等侍卫,后移一等。他随随行人员游历南北,曾派遣使节到索隆(黑龙江流域)考察俄国对中国东北的侵扰。康熙二十四年突发急病去世,享年三十一岁。
词以小诗见长,充满感伤情调,偶有豪放之作。也可以写诗。有一本编年史集。词集叫纳兰词,有单独的一本书。与许一起,自唐代以来,他说所有的经典都是《同治堂经解》。
来自慈海(1989版)
详细介绍:
纳兰性德,顺治十一年(公元1655,65438+10月,19)十二月十二日生于北京。他的父亲是康熙帝在位时的宰相明珠,他的母亲觉得罗氏是英国阿齐格王子的第五个女儿,一品夫人被下令处死。而他的家族——纳兰氏,隶属于黄征旗,是清初满族八大姓之一,后被称为“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名叫金太师,本名叶贝勒,其妹孟固,于明朝万历十六年嫁给努尔哈赤为妻,生下皇太极太子。从此,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可以说纳兰性德一出生就被命运安排进了帝王贵族的家庭,他的人生注定是丰富多彩的。不过,或许是造化弄人吧,纳兰性德也不过是“虽繁华满溢,但克制不过分。”世上无难事,只在乎富贵富贵,贫贱皆可安。身在高门广厦,我时常想起山川、河流、鱼和鸟。"
纳兰性德生于腊月,小时候叫董郎。他从小就很有天赋,对读书念念不忘。他几岁就学会了骑射,17岁入国子监。他得到了许的赏识,许向国子监敬酒,并推荐给他的弟弟,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许。纳兰性德18岁在顺天府参加乡试,中考。65,438+09岁,准备参加期末考试,却因病无法参加宫考。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更加努力地学习,并拜许为师。在一位名师的指导下,在两年的时间里,他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的《儒学汇编——同治堂经解》,受到皇帝赏识,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还将自己在寻读经学史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进行了整理记录,并在三四年的时间里编著了一部四卷本的《潞水亭杂识集》,内容涵盖了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教、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的知识。显示了他广博的知识基础和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
纳兰性德22岁时,再次参加进士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考了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授予他三等侍卫的职位,后来他被提升为二等,再提升为一等。作为皇帝身边的侍卫,他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浪漫温柔的诗歌。他随皇帝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战略侦察,随皇帝吟诗译作,多次因其神圣意志而受到嘉奖。他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年轻人才,文武双全,是皇帝看重的亲信大臣,也是一个有前途的官员和高官。
但作为诗艺奇才的他,内心厌倦了官场庸俗和对生活的关怀,无心名利。虽然“在厅堂宅第中,常有山川鸟语之念。”他的诗歌和散文都很优秀,尤其是他的词,闻名于世。24岁时,他把自己的词编成一部集,名为《边帽集》,后改名为《饮水词》。后来有人加补了两部词集,包括《三四二* *》,编辑了一处叫《纳兰词》。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的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文人学士的推崇,成为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他当时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文人学士的推崇,成为那个时代词界的杰出代表。
在交友方面,纳兰性德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的朋友都是“一时俊俏异于世,一时据说天下难相处”的人。这些不肯受欢迎的人,多为江南汉族文人,如顾贞观、颜、朱彝尊、、蒋。纳兰性德对朋友非常真诚,不仅慷慨济困,而且尊重他们的品格和才能,就像平原君的三千食客一样。当时名流荟萃,人才辈出,使他的住所绿水阁以文人骚客雅集而闻名,客观上促进了康赣(今宋庆龄故居伯恩阁)的文化繁荣。究其原因,纳兰性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汉族知识分子身上学到他所推崇的中国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他有着自己不同于一般满族贵族纨绔子弟的远大理想和高尚人格,这显然使他的所作所为偏离了社会主流,从而成为后人的一个研究热点。
1674年,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的女儿为妻。那是吕氏十八年,“生于雍府,性有威严”。婚后,两夫妻恩爱有加,他们婚礼的幸福生活激发了他的诗歌创作。但仅仅三年后,陆就因产后感冒去世,给纳兰性德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此后“哀歌多,知己之仇尤深。”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后期的悼亡诗中反复表现出对爱情无尽的向往和失落的乡愁。后纳兰性德,她继续嫁给关,并有一个侧室燕。值得一提的是,纳兰性德30岁时,在好友顾贞观的帮助下,接受了江南才女沈婉。沈婉,本名余禅,浙江婺城人,著有《择梦词》。集中悼念作品《丰神不减夫》。可惜,她和纳兰性德在一起一年后,纳兰性德去世了,这段短暂的爱情以悲剧告终。作为一代风流才子,纳兰性德的爱情生活被后人津津乐道,也有各种捕风捉影的传言。传闻最多的是他表哥入宫,但无从考证。
诗人无拘无束的个性,自然脱俗的秉性,加上他出众的才华和轻松的名利,以及他丰富的家世、丰富的饮食、金秩玉堂、平和的仕途,构成了一种常人无法体察的矛盾感和无形的心理压抑。再加上爱妻早逝,旧梦难续,文友重逢,使他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迷茫和悲观。对事业的厌倦,对财富的鄙夷,对仕途的不屑,他无意去在意身体之外任何可以轻易拿走的东西,却为不能长久的爱情,为内心与环境的自然和谐而流连忘返。康熙二十四年春末,他生病时和朋友聚会,喝得酩酊大醉,叹了口气,然后就病不起了。7天后,他于5月30日去世。
虽然纳兰性德只有31年的短暂一生,但他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之一。在当时词学兴盛的形势下,他与阳羡派代表人物陈维崧、浙西派掌门人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杰”。但相比之下,纳兰性德是一个刚刚入关的满族权贵。他能如此深刻地掌握和运用汉文化,真是令人惊叹。
纳兰性德词348首(一个故事342首),涉及爱情友情、江南边塞、咏物咏史、杂感。虽然他作为作家经历丰富,词作数量不多,视野不广,但他的诗却因情而迷人,而纳兰性德又是一个很实在的人,所以他的词作在当时和后世都是优秀的,备受推崇。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对他评价很高:“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抒情。从我初入中原没染汉风气开始就是这样。北宋以来,只有一人。”况周颐还在《汇丰花刺》中称赞他为“国之初的第一字手”。
纳兰性德的词先后被收为边帽、饮水,后人常称纳兰词。看纳兰性德的词风,清新秀丽,哀婉倔强,颇接近晚唐。而且他本人也非常欣赏李玉。他曾说:“花间之言,如古玉,贵而不适用;宋词适用但价值较低,而李后主有其美,这就更令人费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