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山东胶州秧歌的纸?

东北秧歌与胶州秧歌“三弯”的异同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在汉族民间舞蹈中,秧歌写纸是最常见、最熟悉的一种,也是老百姓最喜爱、娱乐性很强的歌舞形式。主要分为徒步秧歌和高跷秧歌两大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扭秧歌”,也就是常说的扭秧歌。三弯扭腰,是扭秧歌动作中人体形成的身体曲线的一种运动形式和流动。一般来说,这种曲线是指人体的平面运动曲线,是人体在竖轴的基础上扭转产生的侧向拉出或折返的结果,具有内收下沉感,给人以“圆”的外观。本文比较了东北秧歌和胶州秧歌的异同,试图通过比较分析,更准确地把握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体态特征和这种体态的审美功能。

[关键词]民间舞蹈“三弯”东北秧歌胶州秧歌

第一,运动中“三弯”的形式

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多种原因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古以来汉族人崇尚曲线美的审美心理和汉族民间舞蹈女性“三弯”体态的* * *性。

在汉族民间舞蹈中,秧歌是最常见、最受喜爱、娱乐性很强的歌舞形式。最突出的特点是“扭”,也就是常说的“扭秧歌”。“三弯”是扭动的,它是一种运动形式,是人体扭动秧歌动作中形成的身体曲线过程。一般来说,这种曲线是指人体的平面运动曲线,是在人体竖轴的基础上扭转产生的力的侧向拉出或折叠的结果,有内收下沉感,给人以“圆”的外观。汉族民间舞蹈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三弯”存在于任何动作中。但从动作本身的根源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的动机源产生不同的运动方式,不同的运动方式会对“三弯”的异同产生影响。我写这篇文章是为了比较东北秧歌和胶州秧歌“三弯”的异同,试图通过比较分析,更准确地把握这种秧歌最具代表性的身体特征。

二、什么是胶州秧歌及其特点?

胶州秧歌和其他民间舞蹈一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它以明快舒展而坚韧的舞姿、细腻泼辣的情感、流动中独特的“三弯”姿态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和欣赏。在我看来,胶州秧歌的要点是一个“扭”,民间艺人踩锣鼓时被当地人称为“扭腰”或“三弯”。

胶州秧歌是流行于山东南部交县的一种民间广场歌舞。当地人叫它“跑秧歌”。胶州秧歌以前是踩高跷,后来废弃了。舞蹈中的女性动作最有特色。既有山东女人的开朗气质,又热情泼辣又不失北方女人的风韵。道具主要是扇子和手帕。注意磨、捻、伸、韧、捻。动作强调个性强,注重以“快力慢伸”的形式追求“三弯”。

三、什么是东北秧歌及其特点?

东北秧歌是流行于东北三省广大地区的民间舞蹈艺术。它热烈、火爆、滑稽、幽默,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表演形式,蕴含着关东人的审美心态和艺术品位。

目前我说的东北秧歌包括东北高跷秧歌、二人转、地秧歌三个部分。早期的秧歌是不踩高跷的。为了让更多的观众看到表演,它逐渐采用了高跷的形式。

东北秧歌讲究“稳中有浪”、“浪中俏丽”、“根中俏丽”。整部舞蹈通过走、稳相、鼓相和道具的运用,呈现出艺术特色。

第四,不同的动力来源产生不同的运动模式。

胶州秧歌的动力来源于脚下的捻磨。这种自下而上的发展力量延伸到腰部,在腰部形成一个“相”的中心点,使身体在平面上以腰部为中心在肩髋关节处形成一种阻力。右肩向前扭转时,左髋关节也相应向前扭转,两者形成向心扭转。肩髋指向中心的扭转使胶州秧歌的“三弯”姿势在水平拉出的同时具有垂直旋转的特点,使“三弯”姿势动态法在扭、磨、伸、韧中显示出独特的风格、力度和真实的感觉。

东北秧歌的动力也来自于脚,表现为“劲”的“步”带动上肢随重点动作扭动,影响手腕的“花”,腰部随脚下“提踢”重心的变化而扭动,形成东北秧歌的“三弯”姿势,这是一种水平起伏的运动方式,表现为波浪稳定,转圈运动,由肩臀的扭动构成。

5.不同的动力源经历不同的流变过程。

胶州秧歌,又名跑秧歌,是徒步秧歌的一种。因为是徒步秧歌,所以强调“扭”,意为“三弯”、“九动十八态”。俗称“扭腰”。所以胶州秧歌的“三弯”更大更夸张。在扭磨中形成了流动的“三弯”姿势。另外,也有过踩寸的历史,脚总是沿着外缘滚动,完成重心的过渡。脚下的扭转力有助于膝盖的附着,带动腰部的扭转力和手臂的拉伸力,整体动态给人一种张力。

胶州秧歌的“扭”主要由脚下的“扭”和“磨”带动,在“扭”中形成独特的“三弯”姿势。

我认为扭和动是相互统一,有机结合的。因此构成了胶州秧歌独特的曲线艺术风格。如果不扭,就形成不了胶州秧歌的弯姿。另一方面,如果只扭而忽略了力的延伸,那么“扭腰”和“三弯”的姿势就无从谈起。所以,扭是胶州秧歌的筋骨,力是血,曲是胶州秧歌的外在形式。三者的有机结合,为胶州秧歌的动感之美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身体线条的每一部分都显得刚柔并济,透露着韵味。

东北秧歌主要起源于辽南的高跷秧歌。现在教科书上的东北秧歌多是徒步完成的,但是踩高跷对东北秧歌风格和特色的形成影响是非常明显的。高跷舞最重要的是掌握重心。所以东北秧歌的动态规律和姿态都是围绕这种形式展开的。

第六,东北秧歌与胶州秧歌“三弯”审美效果的差异及“三弯”的整体审美效果

“三弯”在汉族民间舞蹈秧歌中具有代表性,是心理和生理的统一。这种动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很好地展现了女性特有的动态美。具有民族性,是汉族人民审美情趣的产物。胶州秧歌的“三弯”,一个舒展就泼辣,一个舒展就委婉。优雅、流畅、美观。东北秧歌的劲、浪、美,是生长在东北平原上的人们的精神、性格、品位的集中体现。它的“三弯”给人“绕肠三圈”的感觉

七、“三弯”动态姿势在民间舞教学中的作用

汉族民间舞蹈中的女性舞蹈都有“三弯”的动态姿态,每一种舞蹈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一个微妙的区别来自于其舞蹈的一系列背景的影响。所以可以说,在教学中掌握各种舞蹈的“三弯”动态姿势,就会找到这种舞蹈的精髓。“三弯”有小有大,内涵广泛。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加深对“三弯”的理解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正解可以用“三弯”的动态姿态加深对汉民族审美趣味的理解。

2.对正确掌握各种民间舞中女性动作的心理和节奏起着作用。

3.从“三弯”姿势出发,追求形神相似的艺术表现境界。

参考文献:[1]罗。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中国戏剧出版社。

[2]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中国民间艺术论》,山东友谊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