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和享受有争议的答案

林采宜,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中国金融40人论坛特邀委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特邀专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林语堂《京华烟云》中有一幕,姚家人为躲避战乱,将古董埋在院子的地下。木兰问父亲:“这些财宝被别人挖走了怎么办?”姚大师说:“周朝的古董流传至今。三千年过去了,几百个主人在他们中间经过。谁能永远留住他们?”是的,有一样东西,在你手里,就是命运,生命是有限的,任何稀世珍宝和它的主人之间的所有权关系都是短暂的。

用历史的长镜头扫描,所有权有时候只是一个童话。

一代名士张伯驹,一生酷爱古玩字画,倾其所有收藏名家遗物,最后将所有钱财捐给国家。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庆祝50岁生日时宣布,他将向社会捐赠数百亿美元的财富。无独有偶,75岁高龄的美国亿万富翁、世界第二富豪、股神沃伦·巴菲特宣布将个人财产的85%和370亿美元捐给美国5个慈善基金会,其中300亿美元捐给比尔·盖茨基金会,这是美国历史上个人慈善捐赠金额最大的一次。

盖茨、巴菲特和张伯驹的捐赠都是基于同一个文化语境:生命的美好在于过程而非结局,任何形式的财富都是流动的,捐赠行为让它去了它该去的地方。

从记事起,我们就渴望“拥有”,包括娃娃、玩具枪、绘本和小球、糖果和奖品,还有这个那个。当“占有”与财富联系在一起时,这个动词背后的内容似乎是越多越好,不仅包括物质上的东西,还包括权力或其他东西。大多数人都是在渴望“拥有”的时期成长起来的。

小时候看到奶奶给一家服装厂做针线活,戴着老花镜,用针线磨手上厚厚的老茧。她挣的十块或五块钱都存进了一本薄薄的红色存折里。1998年,她去世的时候,存折里有一万多块钱,舅舅拿出来办丧事。攒一辈子的钱,只为了有一笔让自己心安理得的积蓄,而最后,这一切积蓄,都在道士尼姑的吹拂歌唱中,一夜融化。出殡那天,整条街的邻居都来吃豆腐饭,看着十几桌举杯挥筷的邻居亲戚。我想,如果不是奶奶为了存折上的数字而努力,这辈子饭桌上都会有好吃的螃蟹,好吃的排骨汤,新鲜的草蛋。

一万多块钱,六七十年代的家庭餐桌能富多少年!然而,最后这些积累的财富,都变成了金钱,变成了一块看似奢侈的墓碑。

20多年前,我奶奶为了攒点钱,曾经忍气吞声,把自己本可以过得很滋润的生活,攒成了无数个皱巴巴的日子。可悲的是,20多年过去了,仍然有很多低收入家庭省吃俭用,把本可以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挤成了节衣缩食、苦不堪言的困顿,只为拥有商品房。

所有权让一部分人成为财务奴隶,另一部分人成为房奴。

当我收到奶奶作为遗物传下来的戒指和项链时,我实在想象不出那些黄灿灿的产品除了作为祖先的纪念品扔在抽屉里还有什么其他用途。同样,二三十年后,年轻一代面对这些设施陈旧的破旧楼房,会如何为曾经为“天价”商品房付出沉重代价的长辈感到惋惜?

的确,当我们进入短暂的人生,有时候享受比占有更重要。租几套婚纱足以让新娘在婚礼上大放异彩,而拥有几套婚纱会让你的衣柜挤一辈子。在不同的阶段,租不同的房子,会让人感受到不同的生活氛围和自然环境,但对于工薪阶层来说,恐怕他们的财务收支会从“百万败家”变成“千万败家”。

所有权只是一个童话,但这个童话有时会伴随我们一生,把我们变成奴隶。毕竟生活中太多人牺牲了真正的享受来换取所有权。

我们真的需要有这么多东西吗?我的意思是,我们真的需要“拥有”这么多东西吗?不要!就生命的有限性而言,更重要的是使用和享受,而不是拥有财产权。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所有权”只是定义了经济生活中的理性秩序。

互联网时代,当“财富积累与时间成正比”的黄金法则被打破,财富的蒸发与时间当然不再成正比,致富与破产似乎都是一夜之间的故事。

所以对于个人来说,财产的真正价值在于使用而不是占有。盖茨明白这一点,巴菲特明白这一点,不知道那些努力“拥有”所有权的朋友们是否也明白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