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如何培养小教师论文

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教学方法,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被动接受学习等,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提炼出一些教学内容,在老师指导的前提下,尝试让学生以小老师的身份给同学讲解这部分内容,并接受提问和建议。具体情况如下:

一、课前准备。

1.内容的划分:一般一节课我会根据章节内容安排三四个同学讲课。比如在讲相似物品的知识时,让第一个学生讲相似物品的定义,以及如何正确区分相似物品;第二个学生在此基础上讲合并相似项的知识;第三个学生负责选择练习题,让所有学生练习区分和合并相似项的知识。

2.课前咨询

1)大部分同学缺乏上台讲课的经验,心理素质不够好。因此,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消除学生“尴尬”和“不敢炫耀”的紧张和害羞心理。一个班有三四个学生讲课,鼓励他们互相加油,互相支持。

2)内容的组织:教会学生根据教材的思路组织内容,使结构合理清晰。比如,在谈论类似条目的内容时,建议学生先熟悉课本的内容,鼓励这些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选择他们认为同学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补充和完善教材内容,从而加深理解。在讲述内容的过程中或之后,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

第二,课堂安排。

1.问答互动

学生之间的问答互动有助于活跃气氛,增强演讲者的信心。比如讲师在讲述的过程中可以任意写出一个单项式,让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写出这个单项式的相似项,很多学生就会举手尝试,或者进一步让同桌互相玩这个游戏,从而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被要求在课堂上讲课的学生有意识地为学生设置个别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2.收集学生的意见

讲课结束后,学生要接受其他同学的意见,这和单纯接受老师的评语是不一样的,因为学生可能听不懂。从学生的角度来评价讲课质量,更具有实践性和反思性。听课学生认真记录同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这本身就能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如何评价一堂好的数学课。

3、老师的总结和点评

让学生讲课,并不是淡化老师的作用,而是以学生为主要的务实之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被淡化和忽视,反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关键作用。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想法表达得淋漓尽致,讨论、争辩到面红耳赤,老师会及时、恰当地进行讲解或分析,更能体现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以知识去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学生去求知”就是“授人以鱼”。

第三,有效性分析。

1,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课时,我经常让学生上台当老师,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让学生当老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每一节课。面对不同的“老师”,他们有一种新鲜感。学生听课更认真,参与范围更广。因为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台当老师,每个学生都希望在课堂上做得更好,所以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在课前和课后互相交流,他们更积极地讨论数学知识。

2.学习能力更强,课堂效率更高。因为学生在课前经过了精心准备,对教材更加熟悉,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能力得到了增强,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同学之间经常交流,给别人适当的评价。大家慢慢学会了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学生更积极地学习数学。他们能从生活中找到数学的素材,觉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他们在生活中寻找的数学比他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更丰富。

第四,总结

本案例研究是对初中数学课堂改革的初步探索,具体方法并不完善。接下来就是在实施这一规律的过程中寻找教学方法的漏洞和不足,收集客观真实的学生意见,不断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这也是对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