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婚姻是个人的决定

黛玉为什么要闹无常?

黛玉在与宝玉相处时,往往依赖宝玉的包容,无理取闹,不讲道理。

从表面上看,这是因为黛玉是一个敏感孤傲的人,容不得别人尤其是宝玉的轻视,所以喜欢有点脾气;从更深层次来说,这是因为黛玉在爱情中没有安全感。一旦她觉得自己失去了宝玉的关注,或者宝玉已经离“金玉”太近,她就会焦虑,失去了平时的包容和理智,对宝玉斤斤计较。再者,黛玉对爱情焦虑的根源是她无法控制的自卑。

在心理学上,自卑一般是指自我评价、自惭形秽、无能、丧失自信的消极心理倾向,并伴有自怜、悲观、失望等情绪。长期自卑会导致自卑,即一个人对自我价值、能力、成就的负面评价倾向。与其他类型的自卑相比,黛玉的自卑属于敏感型自卑,表现为敏感和对细节的执念。具体表现为:①心思细腻,感知敏锐,往往执着于细节,对小事过度怀疑;(2)经常夸大自己的缺点,拿自己的缺点比别人的优点,甚至毫无根据地编造许多弱点;(3)不能冷静分析遇到的挫折,不能冷静对待自己的错误,有时会拿别人出气,甚至觉得别人故意迫害自己;(4)信任度低,经常怀疑他人,无法客观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这种恋爱中的敏感自卑,直接导致了恋爱中的“无理取闹”,即在恋爱关系中,一方患得患失,批评恋人,不断挑起事端以引起恋人的注意和关心,以恋人的妥协和退让作为心理安慰。

那为什么出身书香门第,才貌双全的林妹妹却如此敏感自卑?

第一,家庭变化。黛玉也是一个好家庭,她的父亲林如海是一个犯罪记录。她被提升为兰台寺大夫,被任命为。

扬州巡盐御史,母亲贾敏是的女儿,贾政在府的妹妹。黛玉作为独生女,深得父母宠爱。她父亲从小就请了老师教黛玉。可惜好景不长。黛玉年幼时就去世了,贾母看她孤苦伶仃,便把她接到府抚养。父亲林如海去世后不久,黛玉便长期住在郭蓉府,成了“寄居者派来的人”。徐佳第三个回复是“郭蓉府收养林黛玉”,脂砚斋批“收养”二字触目惊心!黛玉在郭蓉府生活的初期,是“步步小心,时时牵挂,不肯轻易说一句话,不肯更进一步,怕被人耻笑。”对于内心骄傲的黛玉来说,生活在篱笆下是不容易的。

第二,性格受损。原来黛玉深得宠爱,自视甚高。但父母相继去世后,对她来说,除了郭蓉府,她没有朋友,只能靠贾府提供“衣食无忧,应有尽有”,这让她很没有安全感。此刻的黛玉不得不小心翼翼,与宝玉的爱情充满情敌,婚姻更无人管,于是变得敏感而抑郁。比如《红楼梦》第二十六集,黛玉想:“姨妈家虽如我家,实为客也。现在他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一家人都是一个人生活。现在我又认真又调皮,觉得没意思。”黛玉早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后来成了孤儿。这种落差总会伤害黛玉的自尊心,让她更加消极地看待自己。黛玉的自卑,往往使她孤傲、超然、多疑、脆弱。

第三,缺乏足够的重视。黛玉虽是贾母的“宠儿”,宝玉的“知己”,但身份上不如“四春”。在外戚姐妹中,林黛玉不如薛宝钗有钱,更不如父母早亡却由叔婶抚养的史湘云。回到二十二回,池彦斋写道:“最奇怪的人是黛玉,是贾母所爱的人。她不闻为寿,却特地去找宝钗谈话,真是出人意料。”贾母因宝钗生日大惊小怪,却不问黛玉生日。第四十回,刘姥姥参观了大观园。贾母只对潇湘馆说了一句“房间窄”,到了吴恒园,贾母便把自己的宝贝连宝玉也留下了。

同样是没见过的“体姬”,拿出来给宝钗看,亲自给宝钗设计装修房子。甚至大观园被查抄的时候是薛宝钗的房子,却抄给了林黛玉。一方面,贾府把黛玉当作“不是我们贾家的人”,当作“亲人”(用袭人、王熙凤的话说)。另一方面,待客之道因人而异,黛玉的待遇显然不如宝钗。

第四,容易被人看不起。到了第四十五回,黛玉才放了心,对宝钗说:“下面那些老太太、丫头,嫌我事多。你看看这里的这些人,因为他们看到了老太太对宝玉和冯丫头的伤害有多大。他们还在我背后虎视眈眈,窃窃私语,更别说我了。另外,我也不是这里的正经主人。我无助地来到这里,他们已经恨我了。现在不知进退,何必要他们咒我?”黛玉的艰难处境是一目了然的,但她也过于担忧,看不上自己。所以黛玉对别人的态度很敏感,生怕别人看不起她。

黛玉为了弥补自己的自卑,不断地寻求宝玉的关注和体贴,又因为害怕被宝玉轻视和忽视,所以想控制宝玉,把宝玉绑在身边。其实最看不上黛玉的是她自己。就像第二十九回写的,“黛玉偏生也有点疯疯癫癫的,还用假情来试探。因为你也会隐藏你的真诚,我也会用虚伪来隐藏我的真诚,只有用虚伪,这样两个假相遇,才会有一个真,不会有争吵。”黛玉试探宝玉,却不信任宝玉的真心,更不自信自己,使她与宝玉的爱情异常曲折。黛玉因为自卑,甚至患上了一定程度的抑郁型人格障碍。她抑郁,常年体弱多病,一直吃药。

第三十四回,黛玉与宝玉“提婆许下承诺”。黛玉一会儿高兴,一会儿伤心,一会儿可笑,一会儿可悲,一会儿可耻,一会儿全身沸腾,却不知道病开始了。黛玉也是沉默寡言,过度担心,容易生气,感觉负担重,精力不足。她对一切都感到艰难、无助和不可预测,对生活的看法充满了悲观和悲伤。黛玉的《春日葬花》《今日葬一花不知是谁》《别为我悲歌,落花不知是谁》就是最好的代表。第三十八回,众姐妹作诗,黛玉“自怜满题怨,说谁怨秋心”“孤傲谁藏,花开迟至底”,李纨虽推她为第一,也以为“最后伤苗条”。

纵观《红楼梦》,黛玉对爱情的焦虑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她不适合宝玉的婚姻。与林家相比,黛玉本身就势单力薄,没有能力经营富贵。宝玉可以选择有“金婚”的薛宝钗,有“金麒麟”的史湘云。其中一个很有才华,漂亮又有家世,另一个既有才华又乐观。两人都深受贾长辈的喜爱,对黛玉构成极大的威胁。另一方面,宝玉从小在女儿群中长大,有些性格未定,爱跟人打架,而黛玉虽然容易动脑筋,但因为女孩子的矜持和自尊,所以比较焦虑。

爱情是一个平衡的结构,它的核心成分是自信。可悲的是,黛玉带着重重自卑开始了与宝玉的爱情。一路下来,她充满了焦虑和不安。三天小毛病,五天大毛病,最后把自己弄得很压抑,原本甜蜜的爱情变成了相互怨恨。

表面上看,黛玉是个敏感孤傲的人,容不得别人的轻视,所以爱发小脾气;更深层次的,黛玉对爱情缺乏安全感。她一旦觉得失去了宝玉的关注,就会焦虑。进一步说,黛玉爱情焦虑的根源是她无法控制的自卑。为了弥补自己的自卑,她需要不断寻求宝玉的关注和体贴。其实最看不上黛玉的是她自己。尤三姐性格刚烈,往往自我意识和原则意识都很强,但容易过于刚烈,冲动行事。面对刘香莲的怀疑,她焦虑,失望,甚至绝望,但她依然没有辩解,没有纠缠,用极端的行为洗清了自己的清白。明明有很多选择,尤三姐却选择了死路一条,让人唏嘘。有时候,压力并不是来自事件本身,而是人们通过主观认知强化了事件的负面性。

岳晓东:中国著名心理学家,大学毕业后赴美深造。1993获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心理学会辅导心理学分会首任会长,20多家内地机构特邀顾问、名誉主席;《北京科技报》、《青年心理学》、《校园心理学》、《中国日报》(英文版)等内地多家报刊的专栏作家;被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0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岳晓东博士在心理咨询、创新思维、青少年偶像崇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国内外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尤其是他的著作《升天的感觉》,让中国成千上万的人了解了心理咨询,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近年来著有《恋爱中的心理学》、《决策中的心理学》、《历史中的心理学》、《偶像化与粉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