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中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企业融资风险
1.决策失误。
投资项目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果决策失误失败或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迅速建成并形成项目,不能尽快收回资金偿还本息,企业将遭受巨大的财务危机。
2.负债利率。
利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在债务规模相同的情况下,债务利率越高,企业承担的利息费用越多,企业的破产风险就越大。特别是当国家实行“双紧”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从紧,货币供应量收缩,贷款利率上升,此时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企业承担的经营成本增加,企业将承担更大的融资风险。
3.商业活动的成败。
对于负债经营的企业,还本付息的资金最终来自企业的收益。如果企业经营不善,长期亏损,那么企业将无法按期支付债务本息,给企业带来偿债压力,还可能损害企业声誉,无法有效筹集资金,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
4.债务规模过大,资本结构不当。
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负债在资金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企业债务规模越大,利息支出越多,因收益减少而资不抵债或破产的可能性越大。负债率越高,企业借入资本的比例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导致企业财务杠杆化程度和股东收益变化幅度的增加。金融杠杆的好处越大,随之而来的金融风险也就越大。
5.融资方式选择不当。
目前,在中国,企业可用的主要融资方式有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贷。不同的融资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会有各自的优缺点。如果选择不当,会增加企业的额外费用,减少企业应得的利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形成财务风险。
6.负债期限结构不合理。
这是指企业使用的长短期贷款的相对比例,一方面是指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另一方面是指取得资金和偿还负债的时间安排。如果长短期债务比例不合理,还款期过于集中,企业在债务到期日还款压力过大,资金周转不灵,从而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7.信用交易策略不当。
在现代社会,商业信用广泛存在于企业之间。如果对当前企业的信用评估不够全面,采取信用期较长的催收政策,大量的应收账款会长期悬而未决。如果没有有效的催收措施,企业将缺乏足够的流动性进行再投资或偿还到期债务,从而增加其财务风险。
防范企业融资风险的措施
1.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
在日常财务活动中,企业必须居安思危,树立风险观念,强化风险意识,做好以下工作:(1)认真分析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变化,使企业在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活动中保持灵活的适应性;②完善风险价值的概念;③建立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完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工作;④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断提高财务管理者的风险意识。
2.优化资本结构。
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融资风险范围内,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这个最大的融资风险可以用负债率来表示。企业只有权益资本,没有债务资本。虽然没有融资风险,但总资金成本高,收益无法最大化。如果债务资本过多,可以降低企业的总资本成本,提高收益,但增加了融资风险。因此,企业应该确定一个最优的资本结构,权衡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只有合适的融资风险与融资成本相匹配,才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3.保持合理的现金储备,保证企业的正常支付和意外需要。
现金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如果持有的现金数量过少,无法保证企业的正常支出,企业就会因资金短缺而产生融资风险。相反,企业持有的现金越多,支付能力越强。但是,现金是一种盈利能力和增值能力较低的资产。如果企业持有的现金过多,必然会失去用这部分现金进行投资的机会,造成资金机会成本过高,从而降低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和利润率。因此,企业必须合理预测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现金需求和支付,确定合理的现金储备。
4.加强库存管理,提高库存周转率。
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中流动性较弱的资产。如果存货在流动资产中的比重过大,速动比率就会很低,影响企业的短期流动性。因此,必须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生产经营流程,使企业库存保持在合理水平。
5.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加快货币资金回笼。
应收账款是债务人无偿占用的企业资产。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不仅会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还可能造成企业资产无法收回,造成坏账损失。因此,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通过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建立销售责任制等措施,积极组织催收,减少应收账款中的资金占用,加快货币资金回笼。
6.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
企业的偿债能力直接取决于其债务总额和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生产特点决定流动资产的规模,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取措施相对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在合理安排流动资产结构的过程中,既要确定理想的现金余额,又要提高资产质量。通过现金到期债务与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之比÷当前到期债务、现金债务总额与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之比÷债务总额、现金流动负债与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之比÷流动负债等。对融资方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这些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7.合理安排融资期限组合,做好还款计划和准备。
企业在安排两种融资方式的比例时,必须权衡风险和收益。根据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债务资金,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企业必须采取适当的融资政策,即尽量用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满足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需求,而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求则通过短期负债来满足。这样既避免了高风险政策下的高风险压力,又避免了稳健政策下的资金闲置和浪费。
8.由内而外的融资策略。
内源融资是指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形成的资金来源和留存收益增加的资金来源。企业如需资金,应遵循先内后外、先负债的融资顺序,即先考虑内部融资,再考虑外部融资;在外部融资中,应先考虑债务融资,再考虑股权融资。自有资本的充足程度反映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和获取现金的能力。自有资本越充裕,财务基础越稳固,抗金融风险能力越强。更多的自有资本也可以增加企业融资的灵活性。当企业面临良好的投资机会,外部融资约束苛刻时,如果拥有充足的自有资本,就不会失去良好的投资机会。
9.建立风险预测系统。
企业应当建立自动风险预警系统,监测事态的发展形式和状态,定量衡量财务风险临界点,及时反映可能发生或意想不到的变化。用财务杠杆控制负债率,用总资金成本比较法选择总资金成本最低的融资组合,并进行现金流分析,保证偿还债务所需资金充足。要做好企业的财务预测和计划,做好各项预算工作。在外部资金的选择上,要从具体的投资项目出发,用销售额增长的百分比来确定外部融资需求。我们可以从过去的经验中确定外部资金需求的规模;还可以分析财务报表,让所有信息直观准确,量化资金数额。由于这种方法比较复杂,对分析技巧要求较高,所以应该在融资决策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使用。准确的财务预算对企业防范和规避融资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企业根据短期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长期发展规划,预测自身的资金需求,提前完成财务预算工作,安排企业的筹资计划,估算可能筹集的资金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