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千户苗寨导游词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脚下,距县城36公里,距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公里,距省会贵阳约260公里。由十多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连接而成,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寨。据统计,清朝咸丰年间(1729),西江有600多个苗寨,第二次普查1040在1964,第四次普查1990增加到1227和1997。据2005年最新统计,西江千户苗寨共有1258户,人口5326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9.5%。西江千户苗寨位于典型的河谷地带,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村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东北侧的山谷斜坡上。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苗族同胞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苗寨上游开辟大片梯田,形成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和美丽的田园风光。由于耕地资源的限制,居住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征,在半山建造独特的吊脚楼。数以千计的吊脚楼随着地势的起伏而变化,数量众多,蔚为壮观。这里的苗族居民根据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在每个村寨的坡头都种植了成片的枫树作为村寨防护树,成为当地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西江苗族是黔东南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主要居住在苗族的“西”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有着深厚的苗族文化积淀。这里的苗族建筑、服饰、银器、语言、饮食、传统习俗不仅典型,而且保存完好。西江苗族过去穿长袍,包头巾,颜色都是黑色的,所以被称为“黑苗”或“长裙苗”。西江苗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语支中方言的北方次方言。这里使用的字符是通用的中文。虽然汉语是西江苗族与外界交流必不可少的语言工具,但苗族人之间的交流仍然使用苗语。清朝雍正开设“新疆六厅”之前,西江基本处于异乡,地方事务多由自然首领管理,与汉族地区有明显区别,内部事务独立管理。西江苗族自然首领主要有"房老"、"寨老"、"祖老"、"李老"、"锤子"、"古仓头"、"卢火头"等。不同性质的自然首领有不同的职责,他们有分工合作的性质,他们都维护苗寨的安全和利益。“方老”是一个自然地的最高领袖,每个自然地又有几个彼此关系密切的村落。“寨老”是每个苗寨的最高首领,“祖老”是某个家族的首领。“李老”一般由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人担任,主要负责民间纠纷的调解和裁决。“锤子”主要负责惩罚、维护当地治安和“藏头”。其中,鼓头和活路头是世袭的,其他自然首领一般由群众选举产生。“一郎”是苗族社会为了维护当地治安和社会秩序,由方老、寨老、郎头组织的群众大会,以讨论和决定内部各种重要纠纷和外敌入侵。一般来说,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如果社会稳定,没有争议和讨论,也可以每两三年举行一次,外敌进攻时临时举行。关于西江郎的讨论,一般都是在寨子的风景林中单独进行。清政府在苗疆实行“退田还溪”政策后,西江苗寨归中央政府管辖,方老、翟老等自然首领基本消失,但负责祭祀和生产的鼓头、活路头仍保持世袭。长期以来,农业在西江千户苗寨的产业结构中一直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虽然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可以养活生活在这里的成千上万的人,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但社会经济发展非常缓慢。1982西江被省人民政府列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景区,1992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为全省第一期村庄保护与建设工程五个重点民族村镇之一。2005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在此挂牌。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西江千户苗寨的后发优势开始显现,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西江苗族是以“西”族为主的众多苗族经过多次迁徙和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统一体。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九里群在向北扩张的过程中,与东移南下的颜地、黄帝部落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经过长时间的征战,以蚩尤为首的九里集团在涿鹿地区被击败,蚩尤被黄帝俘获并杀害。大部分苗族先民被迫开始第一次大迁徙,放弃黄河中下游退守长江中下游平原,在洞庭湖、鄱阳湖畔建立了“苗族三国”。随着三苗部落的日益壮大,尧舜也多次打压三苗。舜帝登基后,“南征”进一步打击了拒绝接受舜帝控制的“三苗”,苗族先民被迫再次向西南和西北迁徙。其中,被迫向西北迁徙的苗族先民,一部分与“羌人”融合,成为西羌先民,另一部分则因为人口增加、耕地缺乏而迁徙到平原地区,从青海迁徙到四川南部、云南东部、贵州西部,有的甚至更往南。迁徙到西南的苗族先民与楚人和睦相处,成为楚人的主要成员。战国时期,秦灭楚后,一部分苗族人背井离乡,长途西迁,进入武陵山区的巫溪地区,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武陵人”。到西汉时期,这部分苗族先民已经在这里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一股与汉朝抗衡的力量。公元47年,汉朝出兵镇压“武陵人”,迫使苗族再次背井离乡,一部分进入贵州东北(今铜仁),一部分南下广西融水,再回到柳江,到达今天的榕江、雷山、台江、施秉等地。在几次大迁徙中,苗族分成了许多不同的支系。其中,刘氏、氏、游氏、苟氏几乎同时到达贵州榕江。由于族在榕江周边的许多地方活动,所以它比刘氏族更晚到达西江。大约600年前,Xi氏族来到了西江,但在Xi氏族到来之前,苗族“奖赏”氏族就生活在这里。西江地名中的是指西族,“江”是“讨”的意思,即西江是族向“商”族乞讨的地方,故名。“Xi”氏族到达并定居西江后,其他苗支系陆续迁入,形成了以“Xi”氏族为主体的苗融合。传说西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西江苗族与苗族始祖蚩尤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林荫故事中记载的西江苗族父姓族谱,从蚩尤到1732有284代* * *人,说明居住在西江的苗族是蚩尤的直系后裔。清朝乾隆年间,为了管理苗族,清政府对苗族进行户籍登记,强行取消苗族随父姓的传统,以苗姓的谐音确定汉族姓氏。目前西江苗族的姓氏有江、唐、侯、杨、董、宋、顾、龙、陆、李、梁、毛、陈、金、吴等。春秋战国时期,雷山属唐与兰交界,战国时属夜郎国,秦时属襄县与兰县交界,西汉时属兰县与五莲县交界,东汉时属五莲县,魏晋时属唐与兰县所辖三国交界。从秦汉到元明清初,虽然涉及到朝廷在雷公山山区的设置,但县制和羁縻府对这一地区的统治非常薄弱,甚至不直接管辖。在历史上,它们常被称为“荒地”、“幼苗”、“活世界”。雍正七年(1729),贵州巡抚张光嗣开辟景区,设“新疆六厅”和丹江厅,下辖丹江卫和凯里卫,西江属丹江卫。乾隆三年(1738),丹江口卫设地司,有黄毛岭司、鸡司、五迭司。鸡师位于西江西南附近的颍上村,西江被纳入中原政权的治理范围。1914年,丹江改办称县,西江归其管辖。1945年,丹江撤县,西江改为台江县。1944,设雷山,西江归雷山管辖,改西江镇。1950年,雷山建立县人民政府,西江属第二区公所。1954年,雷山县苗族自治区成立,西江千户苗寨设在西江区。1959年,雷山、鲁山、丹寨、麻江并入凯里县,西江属凯里县雷山区。1961年,恢复雷山县,建丹江、西江、大唐、永乐等44个公社。当时千户苗寨属于西江区西江镇。1992,地区撤地并乡后,千户苗寨归西江镇管辖。西江上千个苗寨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落。虽然近年来许多村民外出打工或就地从事旅游接待,但大多数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农业生产,仍然遵循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苗寨上游的大面积耕地是全村居民的主要生活来源,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土豆、红薯和辣椒。西江上千个苗寨已经合并。根据原始统计,各村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如下:原杨排村:下辖12个村民小组,345户1308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259.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10元,其中农业收入900元。全村耕地1.346亩,其中水田1.225亩,旱地1.265438亩,农民人均粮食41.2斤。原东尹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308户,1318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24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6元,其中农业收入81.00元,劳务收入470元,旅游收入1.80元。耕地769亩,其中水田692亩,旱地77亩。农民人均拥有粮食381公斤。原南贵村:辖8个村民小组,235户,899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654.38+0.59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4.38+0.458元,其中农业收入790元,劳务收入490元,旅游收入654.38+0.78元。耕地640亩,其中水田564亩,旱地76亩,农民人均粮食371.2斤。元平寨村:辖10个村民小组,397户,1495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23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8元,其中农业收入750元,劳务收入51.00元,旅游收入1.20元。全村耕地824亩,其中水田767亩,旱地57亩,农民人均粮食366.5公斤。西江千户苗寨属亚热带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年降水量约1300 ~ 1500毫米,年平均气温14 ~ 16℃,无严冬。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长沙等城市酷热难耐的时候,这里凉爽宜人,是避暑的好去处。西江千户苗寨位于一个断层谷中,清澈见底的白水河蜿蜒流过谷底的村庄。山谷两边的山是不对称的,相对高度有几百米。西南的山高坡陡,就像一面高高的屏风,守护着千百年来千万个苗寨宁静的田园生活;东北侧的山就舒缓多了,一排排吊脚楼依山而建,呈现出沿地势起伏的各种变化。苗寨东南部是白水河长期侧向侵蚀形成的山间盆地。流域虽小,却是西江苗族同胞世代农耕之地。盆地底部是一片水田,北部的山地已经被开垦为梯田和旱地。西江千户苗寨周围的山地,森林植被保存完好,尤其是苗寨西南的山坡上,至今仍有大面积的乔木林。小块的枫树散落在苗寨的董烨、杨排、南桂等自然村,表现了苗族居民与自然的和谐。相对封闭的地形条件、和谐祥和的苗寨、清澈诱人的白水河、郁郁葱葱的植被覆盖和梯田构成了苗岭美丽的乡村景观,极具旅游审美和开发价值。西江千户苗寨苗族建筑以木质吊脚楼为主,为斗式结构。分为平吊脚楼和斜吊脚楼两类,一般为三层四室、三室或五室结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饲养家禽家畜,存放肥料或用作厕所。二层用作客厅、大厅、卧室和厨房。大殿外侧有独特的“美歇”,苗语称之为“步歇”。主要用于纳凉、观赏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三层主要用来存放粮食、饲料等生产生活物资。西江吊脚楼不仅美观实用,而且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很高的科学文化价值。1,西江苗族吊脚楼源于古代居民的南方干栏建筑,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活化石。这种建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建筑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苗族最早的文明发源于长江中下游,西江苗族继承了这种古老的建筑风格。2005年,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西江吊脚楼结构严谨,建筑者巧妙运用力学原理,采用矩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组合,柱子相连,构成立体网络体系。这种建筑看似虚,实则实,实用,建筑价值高。3.有吊脚楼的建筑沿山坡排在第一位,数千个吊脚楼连成一个整体环,形成了单个吊脚楼不具备的视觉效果。吊脚楼群与周围的青山绿水、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使西江吊脚楼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4.西江苗族在坡地上修建吊脚楼,利用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平地进行农耕,体现了苗族居民爱惜和节约土地的民族心理,在中国人多地少的现状下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5.西江苗族在建房时,有一套关于法莫、中柱、梁铮的讲究和禁忌,尤其是上梁的祝辞和建房歌,具有浓厚的苗族宗教文化色彩。因此,苗族吊脚楼不仅具有良好的美学和建筑价值,而且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除了吊脚楼,于风桥也是西江千户苗寨的重要建筑之一。为了改善村落的风水条件,方便居民的生活,大多数苗寨都在村落附近修建了风雨桥,用以挡风储气,遮风挡雨。西江曾经有风雨木桥,主要有平寨通往欧嘎的平寨风雨桥和南桂村锁住整个西江大寨风水的南寿风雨桥。因为是木结构,所以维修过几次,都被洪水冲走了。目前西江唯一的风雨桥是连接大寨和西江中学的拱形水泥桥,是在之前风雨桥的基础上恢复重建的。由于水泥和木材的混合结构,风雨桥的稳定性和抗洪能力大大增加。虽然农业仍是西江苗寨的主导产业,但近十年来,大批游客陆续前来观光,促进了西江旅游业的发展。调查显示,除本省游客外,来西江的国内游客主要来自重庆、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北京、上海,国外游客主要来自美国、法国、日本、英国、西班牙、比利时。由于旅游接待设施不够完善,目前来看,多为一日游游客,一般上午到,下午走。少部分多日游客以前来写生的艺术院校学生和从事西江研究的专家学者为主。统计显示,六年来,西江千户苗寨游客数量持续增长。从2000年到2005年,分别有7500人、65438+2000人、24000人、215人(非典)和35000人,2006年外国游客猛增至75000人,外国游客也从2000年的200人增至2006年的3000人。目前,西江千户苗寨有乐100余家,旅游用品商店30余家。已开发的旅游商品主要有银饰、苗族服饰、刺绣系列等。随着旅游业发展的深入,旅游接待设施和旅游纪念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