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公共管理运动?

分类:教育/学习/考试> & gt论文报告

问题描述:

什么是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分析: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巨大的行政改革浪潮。在西方,这场行政改革运动被视为“重塑公共部门”和“重建公共部门”的“新公共管理运动”。

第二,“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的理论和实践根源

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与以往的管理相比是一大进步。因此,自产生以来,它逐渐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公共行政的基本模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公共管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为20世纪末“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固有的理论缺陷日益凸显。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产生于19年底和20世纪初。它与以往的* * *管理理论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建立在两个全新的理论基础上的:一个是由伍德罗·威尔逊提出并由古德诺系统化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理论;另一个是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理论。基于这两种理论的传统公共行政理论认为政治和行政是可以分离的。在二分法的情况下,公共行政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有效地执行既定的政策或实现既定的目标。与政治和政策有关的问题属于政治学的范畴。政治不应该干预行政,这是一个科学问题。它可以也应该保持价值中立,以追求经济和效率为目标。公务员应该保持政治中立,他们的任务只是忠实和有效地执行政治官员制定的政策。据此,可以建立一套科学的、最佳的管理原则。官制按照这些组织原则运行,排除任何个人情感因素,像驴子一样被奖惩支配,使行政管理达到高度的“合理化”,使* * *管理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大的效果。事实上,早在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形成后不久,其所依据的两大理论基础就已经受到了政治学中的行为主义和人际关系学派的严厉批判。行政学者罗伯特·达尔和瓦尔多都指出,威尔逊提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传统行政模式的不现实性在于政治与行政必然相互关联,没有任何价值判断的公共行政只是一个神话。行政学者彼得斯也指出:“行政和政策不是分立的现象,而是相互联系的。无论是通过主观手段还是客观手段,行政系统的属性都会影响政治系统的政策输出。”时至今日,大多数学者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 * *认识。尽管一些实际工作者仍然顽固地坚持二分法的观点,但传统的行政模式必须依赖于一种不能成立、长期以来被认为不可能实现的理论,至少说明这种模式一定存在一些问题。面对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学者们还认为,官僚制由于其形式理性、不透明、组织僵化、等级森严的特点,必然会与民主产生冲突。事实上,韦伯本人只是把官僚制当作一种理想状态。在他看来,官僚组织的完善必然使人进入“铁笼子”。“在完全实现行政管理官僚化的地方,所建立的那种权力关系实际上是坚不可摧的。”要对付发达的官僚机器,普通个人、官僚机构中的官员甚至拥有最高权力的统治者,其实都是无能为力的。显然,这一切都不是现代人所向往的。此外,官僚制在实践中的应用也与韦伯的理念有些不同,尤其是人事制度中官僚制的实践所造成的僵化,比韦伯的理念更甚,但其精英主义特征与韦伯的理念相去甚远,直接导致了制度效率的降低。这些理论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公共行政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

2.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在实践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冲击。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公共部门的规模和能力一直受到攻击。一般认为* * *的“规模”太大,浪费了太多稀缺资源。目前,削减经费几乎是一种普遍现象。例如,在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瑞典等国家,公共服务传统上是大规模的,但现在公共部门的作用下降了。其次,* * *的“范围”也引起了争议。有人认为* * *本身参与的活动太多,很多可以有其他替代的方法。作为对这一观点的回应,以前由* * *开展的许多活动开始转向私营部门。此外,* * *的“方法”也受到了批评。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官僚主义的方法必然导致没有改进和低效率。如果* * *一定要搞某些活动,也需要寻求官僚主义之外的其他组织方式。攻击公共部门的规模、范围和方法的明显结果是削减和改革其管理方法。

3.经济理论的变革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采纳凯恩斯主义思想,全面干预社会生活。当“看得见的手”介入市场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时候,伴随着“市场失灵”的“* * *失败”也同样明显。一方面,* * *为社会和市场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管理任务,成为“全能* * *”;另一方面,* * *内部官僚机构不断膨胀,效率低下,财务支出日益膨胀,* * *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强调自由主义和市场导向的公共选择理论异军突起。正如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指出的,“公共* * *选择理论研究的是当国家干预不能提高经济效率或收入分配不公平时* * *失灵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公共选择理论正式介入“公共管理”领域,并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学者采用“方法论个人主义”来研究官僚制度的行为。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一个是政治市场。同一个人活跃在这两个市场,既利己又理性。换句话说,公职人员和普通公民一样,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对于* * *,由于人民群众分散的、不可分割的所有权,没有动力对其进行监督,也没有市场竞争机制对其进行有效制约。所以,利己主义的官僚可以无视社会福利,专注于追求个人权力、名利,最终导致* * *效率低下。基于这种认识,公共* * *选择理论认为,失败的是* * *而不是市场。要解决公共* * *管理的危机,就应该减少* * *的职能,尽可能让更有效率的市场来调节商品和服务的供给,从而实现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他们还认为,公共行政所强调的传统的统一监管和监督极大地抑制了公共机构和公务员的创造力,陷入了形式化和僵化;代表国家意志的* * *管理和服务,忽视了公共安全和服务的多样性,对市场信号和消费者需求不敏感,已经不适合当今世界的需要。是“工业社会的* * *组织模式”和“19世纪的行政技术”。因此,他们认为市场可以取代政治或行政成为治理社会的主导机制。只有以“经济效率”为最高标准,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才能让众多利己的个体走到一起,增加社会福祉。总之,公共选择理论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理论基础。

4.知识经济及其引发的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使* * *面临更加严峻的“效率”和“合法性”的竞争。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的兴起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全球“效率”水平竞争的时代已经成为现实。* * *业绩和* * *正当性之间单一纵向参照的时代已经结束,不同社会的大众选择* * *如同选择职业和工作单位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 *治理能力和水平的竞争,就像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一样,已经并将在21世纪初在更大范围内、在不同* * *之间迅速展开。任何国家的命运都将取决于其在全球政治和经济舞台上的竞争力以及处理全球性问题的能力;所有国家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不遗余力地寻找在全球竞争中保护和促进自身利益的战略和战术,并有效地促进自身福利的实际改善,才能获得本国人民的认可和支持;* * *效率和正当性已经不能从国内历史的纵向对比中得到令人信服的认可,历史原因也不再是人们认可社会福利不如其他国家的借口。“* * *效率”和“* * *合法性”的全球竞争的结果是,那些对社会要求和愿望反应迟钝或不愿回应的人,必然会面临权威、信任和合法性的危机。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兴起,对* * *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重构和重塑治理体系和模式无疑将成为各国的明智选择。

总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理论的发展,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在理论和实践的质疑声中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已经不能体现现代公共服务需要承担的广泛的、管理的和决策的角色,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消极的控制形式,不是着眼于为提高效率提供有效的激励,而是着眼于如何避免犯错误。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和现实背景下,以经济学和私人管理理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戏剧性地登上了公共管理的历史舞台,引发了公共管理领域的一场新革命。

第三,“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的理论意蕴和前景

对“新公共管理运动”本身做出全面评价还为时过早,因为它还处于探索和发展的复杂过程中。然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实践已经表现出与传统公共管理模式的巨大差异,例如更加关注管理绩效和效率、市场力量、管理的灵活性而非刚性、公共部门运作的相关政治环境以及私营部门管理方法在公共部门中的应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尤其是其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清楚地提醒世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正在公共管理领域逐渐形成。在当前的改革实践中,虽然仍然表现为* * *出于运作需要继续承担运动主体的角色,但这场改革运动的发展趋势无疑蕴含着对近代以来传统公共行政模式进行全面检讨的意蕴。

当然,任何变革过程都会有受益者和输家。“新公共管理运动”从对市场力量的信仰和现代企业的“消费者导向”中汲取营养,在一些大规模的实践中显示出生机和活力,但也积累了许多观念上的矛盾和冲突。比如从“企业家* * *”和“企业* * *”衍生出来的事业单位和私企的异同;政治家与高级公务员签订绩效合同及其评价过程中如何避免政治和价值观的影响;以“三E”——经济、效率、效益或效果作为* * *绩效的评价标准时,如何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了评价以股代经政策的“三E”标准,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将是未来需要认真面对和有效解决的“新公共管理运动”。

但无论如何,尽管“新公共* * *管理运动”仍在艰辛探索中,尚未形成固定统一的模式,尽管“新公共* * *管理运动”本身远非完美,仍存在诸多批评和不容置疑的问题,但20世纪盛行于大多数国家的传统公共* * *行政模式无疑已经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