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文化因素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

给楼主的文章:

-

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和反思我们固有的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我们的民族可以获得自信和自尊,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在振兴中华的实践中获得新生。

关键词:传统文化,坚实的文化基础

作为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到了近代,随着西方的霸权扩张,未能及时转型而衰落。今天,我们很多人对传统文化非常陌生。我们的精神失去了归宿感,道德观念失衡,失去了作为一个人最起码应该有的荣辱观,成为金钱和物质的奴隶。回顾和反思历史,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理解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有益的元素,这样我们才能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

这里首先需要克服我们意识形态中的一个误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成我们精神文化的全部,似乎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的精神问题、信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似乎强调传统文化的地位会影响马克思主义的地位。从本质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理论,需要一系列基础,包括文化基础。当它不能与文化有效结合时,它的作用就难以发挥,相反,它会起到负面作用。这已经被历史证明了。从另一个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已近百年。作为西方世界的理论,它在中国并没有很深的流行基础。它之所以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先进理论,是因为它和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前辈们一样植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并创造性地发展和产生了。从中国现代革命和建设的实际考察来看,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毛泽东思想是行之有效的。这是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后来,为什么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建设实践中的作用没有完全显现出来,是因为后来的人过于强调理论的作用,而弱化了传统文化的作用,不断批判传统文化是中国落后的根源,试图从中国人的观念中消除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是,我们说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心理中积淀了几千年。本质上,当我们试图消除它时,是传统文化心理起了作用。作为一种理论,其生命力被削弱,教条主义倾向被加剧,最终导致中华民族精神的丧失。当中华民族以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时,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与我们民族相同的文化载体。历史的任务再次落在传统文化身上。毕竟作为我们民族的根,我们内心是有认同感的。

第一,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全民族的传统文化素养,这容易使我们的人民和党员恢复对自己文化的信心,找到新的精神避难所,从而形成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命脉,是一个民族自尊自信的思想前提,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思想基础。

一个民族的人民无论生活在哪里,民族文化总是影响着她,就像她的精神家园。她会因为民族文化的繁荣而高兴,也会因为民族文化的衰落而担忧;因为身处异乡,她会更加注重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公元1世纪,犹太人举行了两次大起义,反抗罗马帝国的统治。战争的结果是民族被屠杀,国家被摧毁,被掠夺为奴。从此,一部悲壮的大国全球流浪史开始了。在全球流浪的过程中,苦难一直在继续,特别是通过现代法西斯主义的种族灭绝运动。但是这个苦难的国家仍然生存了下来。是什么支撑着他们这个民族?

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文化,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数千年而不中断;正是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中华民族能够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渡过难关,获得民族独立和自由。

文化的作用不可否认。但是我们却极力否认,耽误了我们的发展。当前,文化在每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重视文化发展,特别是对自身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将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这已被实践所证实。比如日本,为什么明治维新后我们成功走上了现代化的历程?为什么我们在战败后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我们有5000年的文明史,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挖掘和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出现,并表现出持久的勇气。

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发展首先应体现在执政党自身的建设上,体现在对其先进性的教育和保持上。要让每个党员* *徜徉在传统文化的海洋中,自觉自愿地投身于自身世界观的改造和先进性的教育活动中。如果执政党不注重对自身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注重在理论建设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甚至像过去那样,采取简单化的做法,将其作为历史垃圾丢弃,那么作为执政党,我们可能就无法在心理上赢得广大民众的支持,这就可能使我们的执政党显得缺乏基础,其理论显得缺乏活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来,作为一个组织,我们也会失去应有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二,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全民族的传统文化素养,有助于为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

理论的先进性需要文化的支撑,如果不能植根于传统文化的理论,其先进性就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理论传入中国。如果不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效结合,形成新的理论形态——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中国革命的成功。作为毛泽东本人,他一方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另一方面又善于吸收和引进马克思主义,使之以生动通俗的方式融入传统文化的土壤,以有形无形的形式灌输给人们。它影响了人们,在理论上起到了指导和启发的作用。实践证明,要使理论发挥持久的作用,就必须不断丰富其内涵,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否则就会变得教条化、公式化,积极作用无效,消极作用反而会越来越严重。

建国后,特别是文革期间,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在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甚至阻碍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我们未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革命时期确立的正确路线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使马克思主义变成了“空中楼阁”和教条主义的东西,而不是普通人喜欢的形式。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更加重视理论。

邓小平理论使我们更加关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我们更加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们党在重视自身建设上更加成熟,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上更加坚定。

这样一条理论发展的逻辑线索使我们看到,作为执政党,我们党更加注重将自身建设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复兴民族文化以促进民族的伟大复兴,以民族文化获取民意、凝聚人心。今年胡锦涛“八荣八耻”的提出,再次让我们认识到,伦理精神的缺失,本质上是传统文化的缺失。如果人通过文化找到了自己的精神避难所,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回归。

第三,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全民族的传统文化素养,有助于提高我们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实践能力。

先进的理论建立在坚实的文化基础上。同样,先进理论的学习和贯彻,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但不是一定的文化素养。再先进的理论,在学习和执行中也可能走样,不能有效地把握和执行其理论的精髓。这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教训。

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是缺乏基本文化素养的必然表现。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理论中所包含的精神是教条主义者和书呆子无法理解的,而我们却不得不假装理解。如何装懂它,做自己擅长的事,形式主义就会大行其道。这曾经是理解和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对干部进行理论政策培训和先进性教育时,我们应该提高每一个党员干部。

文化素养的高低决定了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实际工作能力。因为实际工作能力不仅需要理论指导,还需要文化提供相应的思维方法和文化认同。缺乏基本的文化素养,不仅影响我们对理论和政策的理解,也使我们无法具备一种文化传播能力。用不符合真实文化基础的方式来处理问题,那么你采用的方法就不会是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党在对待民族工作时,是以尊重本民族的传统习俗为前提的,也正是在这个前提下,才有效地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和统一。

毛泽东曾经反对在他的工作中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反映了缺乏基本的文化素养。没有基本的文化素养,就无法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无法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所以,要想提高工作能力,就必须在加强理论素养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从自身的文化传统中获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让先进的理论因为固有的文化而更加深入人心,让固有的文化因为先进理论的指引而更具生命力。

简而言之,以伦理化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处处包含着为人处事的伦理原则。只要我们善于挖掘,相信对于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党员来说,不仅会带来无尽的精神享受,还会提高我们对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从而推动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

或者:

传统文化是指把前人创造的文化保留下来传给后代,影响后代的部分。既包括古代文化,也包括近代以来已经被社会认可的文化。它既包括本土文化,也包括吸收和消化的外来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主体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融合了中华大地上的多民族文化,也包含了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和西方文化元素。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与各种文化载体处于不可分割的和谐状态,以超越时代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智慧为大众所认可。

传统文化不是冰冷僵硬的木乃伊,而是活生生的生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不会是孤立的、终极的。全人类的特性和一致性,以及面临基本生存问题的* * *同一性,构成了超越地域、文化、种族界限的人类同一性的文化价值基础。近代以来,随着各民族之间交流的深入和广泛,不同文化的价值日益被人们所认同,各种文化模式并存,导致了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和碰撞,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世界文化背景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理性思考,可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结合点,对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

文化有很强的传承性,现代文明本身就是人类传统文化的健康延续和延伸。中国传统文化的持久性让我们看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养分。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沉浸在传统文化中。传统文化在现代人身上起着无时不在的作用,不能也不应该回避。诚然,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各种成分和因素构成的复杂有机体,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更多情况下,是分不开的,不能完全分开。全方位的肯定或否定都会产生负面影响,这就使得批判和继承成为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关键,给教育带来了深厚的资源和巨大的空间。通过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分析和思辨,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教育中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传统文化独特的德育模式可以借鉴。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强调伦理价值取向,以扬善抑恶为核心,真善美相统一,以道德教育为目的。传统教育认为,“学”的过程既要熟读经典,也要修身养性。这种伦理价值取向千百年来深深植根于文人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特殊的思维方式和情感,积淀成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具体体现为“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抑制个人主义,协调人际关系,遏制物欲膨胀,有利于国家巩固、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精华不仅富含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而且建立了循序渐进、内外结合、知行结合、德政结合的完整模式,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和可操作性,为中学德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和具体模式。其次,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最有价值的部分,或许就是对人的精神和精神的重视,以及以维护人的精神和提高人的灵性为目的的道德修养方法的探索。至于传统文化中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其潜在的人文价值在当代更加凸显。人文精神不仅意味着发现人的特点、力量和潜力,还意味着关心和爱护人的存在和处境。前者让人自信自尊,后者让人理性。人们应该保持人类所必需的精神维度。这两种意识缺一不可。正因为如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面对全球生态危机、道德失衡、理想信念和价值体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加强和恢复人文精神,这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