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思考

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思考

随着我国现代化和老龄化的发展,空巢老人现象日益突出。空巢家庭是一个新的现象和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与城市的空梁家庭相比,农村空梁家庭的老人可以利用的养老资源更少,养老保障问题更严重,也更容易被忽视。建立和完善以农民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促进农村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以下是我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分析,欢迎阅读收藏。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的主旋律。当今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它带来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养老和失能老人的问题,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2009年初,全国老龄办发布的《农村空巢老人和空巢家庭老年人状况报告》显示,全国农村空巢老人和空巢家庭3288万户,占农村老年家庭总数的48.9%;空巢和空巢家庭老年人4742万人,占农村老年人口总数6543.8+0.8亿的43.9%。

种种迹象表明,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中国老年家庭的主要模式,空巢老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有待社会关注。然而,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已成为新时期农村老龄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和农村社会关注的新焦点。如何解决他们的养老困境,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普遍性社会问题。

一,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

农村空巢老人由于身体条件和社会原因,在经济、情感、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劳动和经济负担较重。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随着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年进城务工,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2007年6月5438-2月,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跟踪调查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增加到149万人,占总人口的11.3%。全市纯老户(空巢户)数量为49.7%,其中单身老户占8.5%,夫妻户41.4%,与其他家庭成员同住的占50.3%。农村有38.3%的老住户,其中9。6%为单身老户,29.0%为夫妻户,61.7%与其他家庭成员同住。因此,农村空巢老人在数量、经济条件和外部环境方面比城市空巢老人面临更多的困难。虽然外出打工的青壮年收入高于农民,但他们对留守老人的经济支持往往非常有限,以至于大部分人不得不靠劳动维持生计。尤其是那些老人,又要承担繁重的农活和家务,他们参加劳动的比例高达80%。同时,外出打工的子女大多也会将承包地交给父母耕种,这无疑增加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工作量。他们,本该好好过日子的他们,真的很惨。

(2)农村空巢老人身体状况堪忧。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健康状况明显下降,患病率也随之增加。据统计,农村空巢老人患病率远高于城市,健康状况差的占27.2%,患有慢性病的占65.5%,慢性病患病率高达70%- 80%。许多人仍然生病。更严重的是,他们没有退休金和养老金,57。其中8%的人没有享受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虽然很多地方实行了农村医疗合作,空巢老人也参加了新农合,但很多人连最低门槛以下的费用都负担不起。同时,农村老年人普遍存在“拖延症”的心理。他们一方面抱怨医院收费太高,每次病情发作就吃些便宜的止痛药,隐瞒病情,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给孩子添麻烦;另一方面,出于节俭,他们不愿意花钱看病。他们总是把小病往后拖,大病一场就干脆死掉。尤其是那些慢性病患者,面临着“保住饭碗不保药丸,保药丸保不了饭碗”的窘境。万一突发疾病,家里没人,就会错过治疗时机,导致难以治愈的严重后果。

(3)幸福感缺失,孤独无助。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我国约有654.38+00.04万独居老人,其中52.4%生活困难,654.38+08.4%需要照顾,53.6%经常孤独,265.438+0%不幸福,7。5%的人有过自杀的念头。独居且无配偶的老年人中,感到孤独的比例更高。现在很多中青年夫妇外出谋生,加剧了农村家庭的空巢和养老的困难。外出带孩子一起生活的青壮年之后,留守老人不仅生活受到影响,连起码的精神慰藉都没有。留守老人,长期孤独,生活意义不明,与外界接触越来越少,无处倾诉心声,有时间可花,更谈不上享受大家庭的天伦之乐,最容易感到孤独。再加上农村精神生活单调,“蹲在墙上,找阴凉,聊天,看热闹”成了很多老人的生活轨迹。至于空巢老人,更难有精神寄托,大多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孤独生活。他们迫切需要思想的交流、沟通,也需要家人的安慰。

代沟导致负担过重。据报道,农村孩子不能随父母外出的比例高达56。17%,而6-16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已经达到200万。这些孩子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由于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上得不到父母的帮助,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农村的青壮年大多在外打工谋生,孙辈的读书教育任务都落在了爷爷奶奶身上。照顾孙辈的生活,增加了老人的生活压力,他们觉得教育子女的心理负担更大。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读书不多,不能帮助孩子学习,担心孩子学习成绩上不去。现在农村和通讯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电视和网吧无处不在。由于孩子们长时间呆在外面,他们担心会发生意外。另外就是隔代教育,孙子孙女不好管。许多孩子性格孤僻,有时会惹上麻烦。为此,老人们总觉得管孩子是自己力所不及的,怕孩子教育不好会投诉。

(5)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目前,约有948万农村空巢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占20%。;7.5%的老人需要照顾。其中11.3%的老人得不到照顾,为8。比非空巢老人高4个百分点。空巢老人主要依靠配偶照顾,占52.3%,只有2.9%的空巢老人来到国家、集体和养老机构的家中。在广大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一直是由家庭提供的,子女外出的结果就是在老年人需要照顾的时候子女不在身边。在留守老人中,无人照料、无配偶照料的比例相当高。空巢家庭的老人一旦生病,身边没有子女照顾日常生活,也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请保姆代劳。同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无法获得相对稳定的经济支持来化解疾病风险和恢复健康。目前,各地孤寡老人突发疾病、无依无靠的情况呈上升趋势,贫病交加、悄然离世的悲剧时有发生。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这些悲剧正在敲响警钟: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养老问题,尤其是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否则,就不可能构建和谐社会。

总之,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关系到千家万户。能否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是建设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二,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成因

(A)社会变革改变了家庭的各种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导致很多农村老人留在家中无人照料,导致空巢家庭的出现。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直接带来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的提高,客观上有利于增强养老保障的经济支付能力;另一方面直接改变了单一的生产方式,促使更多的青壮年子女到外面寻求发展机会。他们离家的半径在扩大,时间在延长。职业关系的强化导致家庭关系的松弛和血缘关系的淡化,从而促进了代际分离的倾向。农村新房的出现,为分家创造了客观条件。

(2)老龄化和少子化使得几代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越来越不常见。七八十年代以来,生育率明显下降,良好的育儿观念逐渐形成,导致农村出现了大量少生和独生子女家庭。家庭规模的缩小也使代际重心发生了倾斜,“宠幼厌老”现象有所抬头。据预测,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城市中60%和70%的独生子女父母年老时可能不与已婚子女同住,而农村中30%的独生子女父母年老时可能不与已婚子女同住。目前,70、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现已步入青年期。一般情况下,他们婚后与父母同住的时间缩短,结婚时或婚后一两年与父母分居的情况较多。由此,农村现代家庭结构以夫妻关系为主导,婚姻重于血源,更多的复合家庭分为空巢家庭和核心家庭。

(3)现代价值观的影响加剧。在转型时期,现代人的价值观对传统家庭冲击很大,“孝为先”的传统受到了挑战。面对经济大潮,年轻一代更注重经济关系。家庭成员的地位不再取决于年龄和经验,而是取决于他们获得经济资源的能力、他们对决策的影响以及他们的关系网络。而这一切恰恰是农村空巢老人相对缺乏或减少的资源。这间接促进了家庭成员角色的重新定位,进一步加剧了空巢家庭的出现。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核心家庭的增加,现代性的普及,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的社会。村庄舆论和压力日益减弱,农村家庭中老人的父系地位正在消失甚至消失。地位的缺失进一步导致了情况的恶化,让这些空巢老人“弱不禁风”。

(D)很难改变老年人长期的生活观念。一些在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在城市买了房,也愿意带着父母一起“享受幸福”。但城市生活是与农村生活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很多农村老人很难适应城市生活。城市的高层公寓,相对薄弱的人际关系,让一些老人怀念起了久居的农村生活。一些农村老人虽然想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但觉得双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存在差异,选择回到农村,避免和子女生活产生矛盾。总之,对于大多数农村老人来说,他们更愿意留在农村。所以,除了大量在城市工作没有太大进展的中青年父母,即使是少数在城市站稳了脚跟的中青年父母,也很可能要守到农村的“空巢”。

第三,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建议

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让他们老有所养,是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从根本上说,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长期协调与合作。

(一)加快农村社会养老,逐步实现农村养老社会化。社会化养老方式是一种适应现代社会、有效分散风险的制度。目前,农村的老人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家庭养老,子女外出打工无法带来良好的经济援助,这意味着留守空巢老人如果单纯依靠家庭养老,风险和不可预测性更大。农村养老保险经过十几年的试点实施,虽然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农村空巢家庭老人就能逐步从中受益。

(2)加强对农村社区的指导,发挥社区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作用。在农村,邻里交往频繁,人际关系密切,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区凝聚力强。可以更好地动员社区成员实行互助养老,实现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为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比如为不能(不想)出门的老人提供钟点工、保洁、送餐、洗澡等日常生活照料和生活护理服务;建立社区家政服务站,帮助他们调整、维护身心健康,摆脱空巢综合征的阴影;可以安排人员为空巢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身体有病的老人做农活,为他们提供食宿照顾;组织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定期深入空巢家庭,开展健康检查,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针对性医疗保健,定期提供保健、护理、家访,设立家庭病床,提供诊疗、运动等服务,减少因去医院而给其生活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可以通过广播、报刊杂志或举办娱乐活动等大众传媒来丰富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以减少他们的孤独感,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行为。

(3)注重家庭赡养,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倡导良好风尚。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在未来仍将占据主导地位。各级政府要大力倡导尊老敬老之风,弘扬传统美德,表彰尊老敬老先进,谴责不孝行为。让“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子女应该承担的赡养和照顾老人的义务落到实处。当然,我们强调家庭养老,其主要内涵是子女尽赡养义务,养老形式日趋多样化。不能简单地把“居家养老”看成家庭养老,或者把“养老院养老”看成社会养老,因为两者只是养老地点的形式,并没有说明养老的支持来源。在子女尽到赡养义务的前提下,“不分居”也是一种值得关注的家庭养老模式,但分居的子女要“常回家看看”,帮父母做点家务,沟通感情,照顾生活。此外,要在中小学开展孝道教育活动,从小培养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

(4)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拓展他们的社会领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很多老人没有兴趣爱好,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这只能增加他们的孤独感和孤独感,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非常重要。空巢家庭中的老人更多的时间是在休闲和孤独中度过的,因此我们可以鼓励他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社交活动,增加适合老人的场地和设施,还可以大力组织年轻人和低龄老人群体为老人群体服务,实现互动,这对维护不同年龄段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有积极作用。

(5)加大投入,制定扶持计划。一是财政部门要加大对老龄工作的投入,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努力为老年人安享晚年创造条件。二是加大对乡镇和村(组)社区的资金支持,切实改善工作条件,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大力提升服务质量。三是要进一步提高村(组)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待遇,确保各项工作有人干、有人愿,提高工作积极性,激发工作热情。空巢老人的家庭问题是一个涉及家庭、社区、社会、政府和个人的综合问题,需要家庭、社区、社会、政府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面对快速老龄化趋势,仅仅依靠居家养老是不够的。在积极推进居家养老的基础上,适当发展福利设施,如建设养老院和老年人特别护理院,开展临终关怀项目,建立老年人活动设施,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此外,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村空巢老人也能享受到良好的照顾和关爱。

(6)建立各种社区民间组织,为农村空巢老人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对于农村空巢老人来说,物质生活的困难是一方面,精神空虚孤独的问题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因此,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老年人协会的作用,利用这个平台组织老年人开展邻里互助、结对子等活动,让一些可以倾诉、相互信任的老人结成互助伙伴,相互交流,增进感情,减少精神空虚和孤独感;同时,要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动员青年志愿者帮助空巢老人,解决他们的日常问题,缓解他们的孤独感。另一方面,为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功能,可利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建立老年聊天茶吧、老年爱心热线、老年健康教育基地。对于一些尚未建立老年秧歌队和老年健身公园的社区,要积极争取资金,尽快建立起来,满足他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空巢老人安全度过晚年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农村空巢老人是社会中相对弱势的群体。他们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养老问题,需要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实现安享晚年的愿望。在我看来,只要全社会齐心协力,为农村老人营造良好的养老环境,农村空巢老人将不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第四,农村空巢老人的背景。

1,人口老龄化加剧。

人口老龄化趋势是近年来中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20世纪以来,随着人民经济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均寿命普遍提高。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人口增长呈现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格局,核心家庭和主家庭成为主流,联合家庭数量减少,老年人口比例持续上升。相比之下,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超过城市人口,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未来“空巢家庭”的数量还会继续增加。

2.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持续发展

当今社会,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经济水平差异日益扩大,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户籍制度管辖范围放宽,农村人口流动更加便利,青壮年更容易止步于城市,日积月累,形成了农村老人留守、子女进城打工的局面。此外,由于城镇医疗、教育的便利,农村人工作后选择在城市定居,回流人口少,两级分化严重,空巢老人自然越来越多。

3.社会风气和个人观念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孝道”观念受到冲击,农村人口的养老观念逐渐转变,代际沟通减少,传统的父母地位被弱化。一些农村老人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甚至选择主动搬出,形成“空巢老人”的格局,度过自己独立自由的晚年。同时,子女外出工作后,与老人的“代沟”增大,面对面互动交流的机会少了。因为社会流动性,子女与父母在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上的差距,也导致了专业工作从工作转向不同领域的劳动行为。子女宣扬孝道的观念减弱,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增强。很多子女不仅不主动赡养老人,反而把这种事情当成负担来逃避。

纵观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情况,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主动”的情况来自于老人的个人意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一般都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相对较好的独立收入条件。处于“被动”状态的老年人在收入和生活条件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第五,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养老问题

1,物质经济条件低下

与城市空巢老人相比,农村空巢老人的年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此外,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合法收入多为个人劳务收入,有打零工、织布、捡废品等。,而且与政府补贴相比,子女抚养比相对较低。在子女无法赡养的情况下,老人的工作能力逐渐减弱,收入减少,出现生活质量下降、生病等更为综合的问题。个体较早进入生命周期的衰退期,缺乏维持个人生活的有效手段。农村空巢老人经济压力大,劳动强度大。考虑到自身条件,他们属于社会弱势群体,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2、医疗卫生条件落后。

虽然近年来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有所发展,但与城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由于长期高强度的劳动活动及后续影响,农村空巢老人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疾病,需要尽快得到有效治疗。而在农村,医疗设施的缺乏、相关人才的短缺、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农村空巢老人看病难。当前农村医疗保障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以满足相关群体的需求。

3.心理安慰。

由于缺乏文化娱乐条件,幸福的精神生活对农村空巢老人来说至关重要。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养儿防老”的说法。老人们普遍向往“儿女满堂”的生活,但往往只能一个人生活,与子女的交流也比较匮乏,与邻居的交流也比较缺乏。个人心理健康差,压力大,也会影响现实生活。

4.个人生活问题

老人晚年身体不好,需要精心护理。由于个体独居,空巢老人群体在面临跌倒、生病等突发情况时,应对能力差,安全风险突出。并且他们的人身和财产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如面对违法犯罪事故时缺乏有效的应对能力,缺乏寻求救助的手段,缺乏文化娱乐项目,缺乏精神寄托等。

综上所述,造成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原因大多在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作岗位的数量和限制使得子女长期工作后难以返乡,医疗卫生条件差造成“看病难、治病难”等问题。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也较弱,与子女沟通少,共同形成不利局面,需要政府。个人和社会在许多方面互相帮助,否则不仅不利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相关消费水平,而且不利于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