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瑕不掩瑜的议论文。

守口如瓶

□村姑

东晋的人物中,我最早认识的是王羲之,书圣。

最近看了《世说新语》,很惊讶的发现王羲之有时候会背后说人话,很刻薄。这不仅影响了他的声誉,甚至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据书中记载,王羲之与和许的关系很好,但在他们死后,王羲之在公开场合对他们的评价很低。孔曰:“汝与王、徐,素有仁义之谊,今二人死后,二人之谊不相合,吾不取也。”可见,即使在个性张扬、崇尚畅所欲言的魏晋,随意贬低他人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行为。

王羲之和王书的矛盾也有详细的记载。王羲之,一个轻佻正直的人,一个书生,一个儒雅的书生。王澍为人坦率,不急躁,是一个清廉能干的官员。他们年轻的时候名气一样大,王澍的名气在晚年越来越大。王羲之不满,不时诋毁他,于是两人不合。后来,王澍成了王羲之的上司,王羲之也只是“向郡主呼病,终以义愤填膺。”

贬义的话,桥下的水。一代书圣,高标准,独立自主,却在小节中意外倒下,令人惋惜。群居而不批评他人,其实就是生活之道。

朋友聚在一起,难免聊得开心。交流的目的是互相学习,提高文学修养和道德修养,“以文为友,以仁助人”。如果整天群居,有什么话不说,贬低别人,说闲话,甚至无中生有,这样的行为农村妇女还不知道,更别说读书人了!心里的东西会在眼里,一个人说的话就是他内心的反映。古语有云,“是非之人,是非之人”,群居之谈是衡量一个人修养最直观的标尺。

一个朋友的座右铭是“群居,闭口,独居。”他解释说,群居,守口如瓶,就是不讲是非,不说闲话,不说人之恶,见思奇;独居守心,就是禁止嫉妒和轻浮的心,培养宽容和自省。心是根,话是叶,根深才能滋润叶。群居时能守口如瓶,源于一颗有修养的心。

怎样才能在群体中守口如瓶?一位禅师认为,文字必须经过三道屏障。第一面:这是真的吗?侧面2:这样好吗?侧面3:这是必须的吗?我觉得还有另外一面:你愿意让当事人听到吗?因为你批评别人的话很可能传到他们耳朵里。常在信有了这些筛子,就不会有无聊的话出口,从而伤人。

王羲之有瑕疵,但书圣还是书圣,因为瑕疵掩盖不了于。如果平庸如我们这一代,如果我们不能站出来建功立业,如果我们不守口如瓶,不修身养性,我们将如何面对人?

读《世说新语》,思前人得失,群居守口如瓶,是人生重要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