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我找一些世界著名科学家的信息。
(2004-02-06)
褚迪文院士,1937年2月28日出生,籍贯江苏省太仓县。专业为应用物理(原子物理);1970毕业于罗切斯特大学,数学学士,物理学学士;1976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是“原子铊的禁止,跃迁M1,62P1/2- 72P1/2的测量”,博士生导师是康明斯教授。目前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物理和应用物理。
获奖作品
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方法。
对科学研究的影响
类似的技术也可以用来研究DNA或其他聚合物链的机械性质。当他还在贝尔实验室的时候,他发明了一种“光镊”,有点像《星球大战》中的拖尾光束。他可以用激光操纵微小的物质,包括细菌、DNA等等。他们还研究了被称为“分子马达”的肌肉蛋白质细胞的收缩。当然,这种技术也可以在不破坏细胞膜的情况下,操纵细胞内的物质或在密闭容器中处理稀有元素或放射性元素。
丁肇中
(2004-02-06)
丁肇中祖籍日照县;1936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他的父亲是丁,母亲是王娟英。在台北读中学,在密歇根大学读本科和研究生,1962获博士学位。从1967开始在麻省理工任教。丁教授在粒子物理方面有很多突出的贡献,最著名的是1974发现J粒子,引领了粒子物理的新方向,1976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他对量子电动力学的精确性、轻子的性质、矢量粒子的性质、胶子喷注现象、Z-γ的干涉等方面的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贡献。近年来,丁教授组建并带领实验组积极建造L3探测器,将在CERN的LEP加速器上从1988开始进行测试。这是一个伟大的计划,动员了全球400多名实验物理学家,探测器的建造费用将超过1亿美元。丁教授是当代最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之一。他工作的特点是方向明确果断,计划周密。
获奖作品
发现了一种新的重基本粒子:J/ψ粒子(现称J粒子)。
杨振宁
(2004-02-06)
安徽合肥县人,出生于民国十一年八月二十二日。1928年就读厦门小学,1933年就读北平崇德中学,1938年就读昆明昆湾中学,考取当时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合并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后改为物理系。1942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研究院,1945年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附属中学任教后赴美,1948年夏完成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49年秋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5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应纽约州立大学校长托尔的邀请,准备建立石溪分校的研究部门,并于1966年离开普林斯顿,负责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物理研究所
1957年,他与李政道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贡献受到高度赞扬,被认为是物理学的里程碑之一。虽然已经入了美国籍,但也是“美籍华人”,中国人都以新闻为荣。杨也为自己在陶伟接受的中国文化教育而自豪。那年他们接受诺贝尔奖的时候,他代表他们发表了一个演讲。在最后一段,他说,“我深深意识到一个事实,从广义上说,我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是双方和谐与冲突的产物。我想说,我为我的中国传统感到自豪,同样,我也致力于现代化。在任教17年后,杨于1966年离开普林斯顿大学,前往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主持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工作。他认为自己“走出了象牙塔”,重新开始。科学界对他再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性抱有期待和乐观。杨夫人出身名门,为杜将军效力,专攻文学,中英文皆有较高造诣。她曾在台湾省教英语,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中文。她有三个孩子,老大杨光诺是计算机工程师,老二杨光宇是化学家,杨友利是医生。
获奖作品
发现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如果宇称守恒在弱相互作用中不成立,宇称概念就不能用于θ和τ粒子的衰变过程,所以θ和τ粒子可以认为是同一个粒子。
对科学研究的影响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理论推翻了在物理学界存在了30年的宇称守恒定律。这一发现使英国皇家科学瑞典学院立即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杨振宁博士和李政道博士,因为他们纠正了过去科学家们犯下的严重错误,甚至开启了基本粒子“弱交换”的一些规律的研究,使人类对物质结构内层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亨利·卡文迪许。
(2004-02-06)
卡文迪什是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1731年1月1出生于法国尼斯。1749考入剑桥大学,1753毕业前去巴黎留学。之后,他回到伦敦定居,并在他父亲的实验室里做了大量的电学和化学研究。1760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803当选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卡文迪什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从事实验研究50年,性格孤僻,很少与外界接触。卡文迪什的主要贡献如下:1781年首次产生氢气,并研究了其性质。实验证明,它燃烧后产生水。然而,非常遗憾的是,他曾经把发现的氢误认为是燃素。1785年,卡文迪什通过向空气中引入电火花,发现了惰性气体的存在。他在化学、热学、电学和引力方面做了许多成功的实验研究,但很少发表。一个世纪后,麦克斯韦整理了他的实验论文,在1879年出版了一本名为《亲爱的亨利·卡文迪什的电学研究》的书。直到那时,人们才知道卡文迪许做了许多电学实验。麦克斯韦说:“这些论文证明,卡文迪许预见了电学中几乎所有的伟大事实,这些伟大事实通过库仑和法国哲学家的著作在科学界声名鹊起。”
早在库仑之前,卡文迪许就已经研究了导体上的电荷分布。1777年,他向英国皇家学会报告:“电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很可能与电荷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如果是这样,物体中几乎所有多余的电都堆积在靠近物体表面的地方,电被紧紧地压在一起,物体的其余部分处于中性状态。”他还通过实验证明了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他通过实验证明,在法拉第之前,电容器的电容取决于两个极板之间的物质。他首先建立了电势的概念,指出导体两端的电势与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欧姆定律建立于1827)。当时无法测量电流强度。据说他勇敢地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测量仪器,通过感受从手指到手臂的电振动来估算电流强度。
卡文迪许的一大贡献是在1798年完成了测量重力的扭秤实验,后来被称为卡文迪许实验。他改进了英国机械师米歇尔(约翰·林可唯,1724 ~ 1793)设计的扭秤,在其悬挂系统上附加了一面小平面镜,在室外用望远镜进行远程操作和测量,从而防止了空气扰动(当时还没有真空设备)。他用39英寸的镀银铜线挂一根6英尺长的木杆,在木杆两端各固定一个直径为2英寸的小铅球,用两个直径为12英寸的大固定铅球吸引它们,测量铅球之间重力引起的摆动周期,从而计算出两个铅球的重力,再由计算出的重力计算出地球的质量和密度。他计算出地球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5.481倍(地球密度的现代值是5.517g/cm3),由此可以计算出引力常数G的值为6.754×10-11n 2/kg2(现代值的前四位是6.677)这个实验的构思、设计和操作都非常精巧。英国物理学家J.H .坡印廷曾这样评价这个实验:“它开创了弱力测量的新时代”。
卡文迪什在1766发表了一篇关于人工空气的论文,获得了英国皇家学会的科普利奖章。他制造了纯氧,测定了空气中氧和氮的含量,证明了水不是元素而是化合物。他被称为“化学中的牛顿”。
卡文迪什一生都在自己的实验室工作,被称为“最富有的学者和最有学问的百万富翁”。卡文迪什于1810年2月24日去世。
后来,他的后人亲戚,德文八世公爵S.C .卡文迪什,于1871向剑桥大学捐赠了一笔财富,用于建造实验室。它原本是以h·卡文迪许命名的物理系教学实验室,后来实验室扩大为包括整个物理系在内的科研教育中心,并以整个卡文迪许家族命名。中心注重自主、系统、群体的开创性实验和理论探索,其中关键设备主张自主控制。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卡文迪许实验室培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达到了26位。麦克斯韦、瑞利、J.J .唐慕孙、卢瑟福等人都主持过这个实验室。
开尔文温度
(2004-02-06)
开尔文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发明家,原名w·唐慕孙。他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一位伟大的数学物理学家和电工。他被认为是大英帝国第一位物理学家,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赞赏。他赢得了一生中所有可能的荣誉。而这一切都是他配得上的,是他在漫长的一生中通过实际努力获得的。这些努力不仅使他出名和富有,而且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1824开尔文于6月26日出生于爱尔兰贝尔法斯特。他从小聪明好学,10岁进入格拉斯哥大学预科。17岁时,曾立志说“科学引领的地方,就会有不断的攀登”。1845毕业于剑桥大学,大学期间获得兰格奖二等奖和史密斯奖一等奖。毕业后,他去了巴黎,与物理学家和化学家V. Regnaud一起工作了一年。1846年受聘为格拉斯哥大学自然哲学(当时物理学的别名)教授,任职53年。由于安装第一条大西洋海底电缆的功勋,英国政府于1866年封他为爵士,并于1892年晋升为开尔文勋爵,开尔文这个名字由此开始。1890 ~ 1895伦敦皇家学会主席。1877当选法国科学院院士。1904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直到1907+17年2月在苏格兰尼瑟霍尔去世。
开尔文的研究范围很广,在热学、电磁学、流体力学、光学、地球物理学、数学和工程应用等领域都做出了贡献。他一生发表论文600多篇,获得发明专利70种。他在当时的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英国和欧美各国科学家和科学团体的高度尊重。他在热学、电磁学及其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是最好的。
开尔文是热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热力学的发展中做出了一系列重大贡献。他根据盖·吕萨克、卡诺和克拉珀隆的理论,在1848年创立了热力学温标。他指出:“这种温标的特点是,它完全不依赖于任何特殊物质的物理性质。”这是现代科学中的标准温标。他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个主要创始人之一(另一个是克劳修斯)。在1851中,他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使其完全有用而不受其他影响是不可能的。”这是公认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标准表述。还指出,如果这个定律不成立,就必须承认可以存在一种永动机,它可以通过冷却海水或土壤来无限地获得机械功,也就是所谓的第二种永动机。他从热力学第二定律断言,能量耗散是普遍趋势。1852年与焦耳合作进一步研究气体内能,改进了焦耳气体的自由膨胀实验,进行了气体膨胀的多孔塞实验,发现了焦耳-汤姆逊效应,即气体通过多孔塞绝热膨胀引起的温度变化现象。这一发现已成为获得低温的主要方法之一,并广泛应用于低温技术中。在1856中,他从理论上预言了一种新的热电效应,即电流流过温度不均匀的导体时,导体除了产生不可逆的焦耳热外,还会吸收或释放一定的热量(称为唐木孙热)。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汤姆逊效应。
在电学方面,唐慕孙很有技巧地研究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从静电到瞬变电流。他揭示了傅立叶热传导理论和位势理论的相似性,讨论了法拉第的电作用传播概念,分析了振荡电路及其产生的交流电。他的文章影响了麦克斯韦,麦克斯韦向他求教,希望和他一起研究同一课题,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开尔文在电磁理论和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1848年,他发明了电象法,这是一种计算具有一定形状导体的电荷分布引起的静电场问题的有效方法。他深入研究了莱顿瓶的放电振荡特性,在1853发表了论文《莱顿瓶的振荡放电》,并计算了振荡频率,为电磁振荡的理论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用数学方法对电磁场的本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试图用数学公式统一电功率和磁力。1846年“力、磁、电流的运动图像法”顺利完成,已经是电磁场理论的雏形(如果再进一步,会对电磁波问题有更深的理解)。他曾在日记中写道:“如果我能以更特殊的方式重新审视与电磁和电流有关的物体的状态,我一定会超越我现在所知道的,但那当然是以后的事了。”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毫无保留地向麦克斯韦介绍自己的全部研究成果,并鼓励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现象的统一理论,为麦克斯韦最终完成电磁场理论奠定了基础。
他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1875年预言城市将使用电力照明,1879年提出远距离输电的可能性。他的这些想法将来会实现的。1881年,他对电机进行了改造,大大提高了其实用价值。在电气仪表方面,他的主要贡献是建立电磁量的精确单位标准,设计各种精密测量仪器。他发明了镜式检流计(大大提高了测量灵敏度)、双臂电桥、虹吸记录仪(能自动记录电报信号)等,极大地促进了电测量仪器的发展。根据他的建议,英国科学协会在1861成立了电学标准委员会,为现代电学量的单位标准奠定了基础。在工程技术方面,从65438到0855,他研究了电缆中的信号传播,解决了长距离海底电缆通信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经过三次失败和两年的研究和实验,开尔文终于在1858帮助安装了第一条大西洋海底电缆,这是一项众所周知的工作。他善于把教学、科研和工业应用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在格拉斯哥大学,他建立了英国第一个学生课外实验室。
唐慕孙还将物理学应用于完全不同的领域。他研究了太阳热能的来源和地球的热平衡。他的方法可靠而有趣,但仅仅因为他不知道太阳和地球的能量来自核能,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论。他试图用陨石落在太阳上或引力收缩来解释太阳热能的来源。1854左右,他估计太阳的“年龄”不到5×108,只有我们现在知道的数值的十分之一。
从地球表面附近的温度梯度,唐慕孙试图推算出地球热的历史和年龄。他的估计还是太低了,只有4×108,而实际值大概是5×109。根据地质现象的演变,地质学家很快发现他的估计是错误的。他们无法反驳唐慕孙的数学,但他们肯定他的假设是错的。同样,生物学家也发现,唐慕孙给出的时间进程与最新的进化论概念相悖。这样的争论持续了很多年,唐慕孙完全不明白别人的反对是正确的。最后,直到发现了放射性和核反应,才彻底否定了唐慕孙假说的前提。
流体力学,尤其是旋涡理论,成了唐慕孙最喜欢的科目之一。受亥姆霍兹工作的启发,他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定理。他这次航行的收获之一是在1876年发明了一种适用于铁船的特殊罗盘,后来被英国海军采用,一直使用到被现代陀螺罗盘取代。唐木孙的企业生产了许多磁罗盘和水深探测器,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根据他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唐慕孙感到迫切需要统一电气单位。公制的引入使法国大革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电学测量带来了全新的问题。高斯和韦伯奠定了绝对单位制的理论基础。“绝对”是指它们与具体的物质或标准无关,只取决于普遍的物理规律。如何确定绝对单位制中的比例,如何选择合适的倍数因子使其易于应用于工业,如何说服科技界接受这种单位制,都是重要而困难的工作。1861年,英国科学协会任命了一个委员会开始这项工作,汤慕孙是其中之一。他们努力了很多年,直到1881,当一个由唐慕孙和亥姆霍兹领导的国际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另一个代表大会于1893年在芝加哥召开,他们才正式接受了这个新的单位制,并采用伏特、安培、法拉和欧姆作为电学单位,从此它们被广泛使用。但是单位制的问题没有解决,后来的一些会议改变了一些标准量的定义,它们的实际值也随之改变,虽然变化很小。
开尔文一生谦虚勤奋,意志坚强,不怕失败,不屈不挠。关于处理困难的问题,他说:“我们都觉得困难必须正视,不能回避;我们应该牢记在心,并希望解决它。无论如何,每一个困难都必须有解决的办法,尽管我们可能在生活中找不到。”他一生为科学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将永远为后人所景仰。1896在庆祝他担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50周年的大会上,他说,“有两个词最能代表我这50年来在科学研究中的奋斗,那就是‘失败’。”这足以说明他的谦虚。为了纪念他的科学成就,国际计量大会将热力学温标(即绝对温标)称为开尔文温标,热力学温度以开尔文为单位,开尔文是现行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凯尔文的生活非常成功。他可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当他于1907 12 17去世时,几乎全英国和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哀悼他。他的遗体被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牛顿墓旁。
魏格纳
(2004-02-06)
魏格纳(1880-1930)是德国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他出生在柏林,6月1880+065438+10月1,1930+01。
在19世纪之前,人们还没有开始系统地研究整个地球的地质结构,没有形成对海洋和大陆是否发生变化的固定认识。1910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西洋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与南北美洲的东海岸相距甚远,轮廓非常相似,一个大陆凸出的部分正好可以弥补另一个大陆凹陷的部分;如果我们把这两个大陆从地图上切下来,放在一起,就可以把它们连成一个大致一致的整体。对比南美和非洲的轮廓,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巴西的凸出部分,深入南大西洋,恰好可以嵌入非洲西海岸几内亚湾的凹进部分。
魏格纳根据自己的调查经验,认为这不是巧合,并形成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推断3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岛屿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原始大陆,叫做盘古陆。泛大陆周围是更广阔的原始海洋。后来从大约2亿年前开始,盘古大陆多处出现裂缝。每个裂缝的两边都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当裂缝扩大,海水侵入,一个新的海洋就产生了。相反,原始海洋正在逐渐萎缩。被分割的陆块漂流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今天大家熟悉的土地分布状态。
魏格纳十几岁时,就渴望探索北极。因为父亲的阻止,他高中毕业后没能加入探险队,而是进入大学学习气象学。1905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气象学博士学位后,投身于高空气象学的研究。1906年,他和弟弟驾驶高空气球在空中飞行了52个小时,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后来,他参加了一次去格陵兰的探险。巨大的冰山在岛上缓慢移动留下的极其深刻的印象,可能催化了他对generate世界地图的联想和兴趣。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收集地质资料,寻找海陆漂移的证据。
1912 65438+10月6日,魏格纳发表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之后,我第二次去格陵兰岛研究冰川学和古气候学。在随后的一战中,他的研究工作被打断,在战场上身负重伤。他在患病期间,于1915年出版了《海陆起源》一书,系统阐述了大陆漂移学说。在他不朽的著作《大陆与海洋的形成》中,他试图恢复地球物理学、地理学、气象学和地质学之间被各学科专业化发展所切断的联系,用综合的方法论证大陆漂移。魏格纳的研究表明,科学是一种精致的人类活动,而不是客观信息的机械收集。当人们习惯于用流行的理论解释事实时,只有少数杰出的人才有勇气打破旧的框架,提出新的理论。但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陆漂移因缺乏合理的动力机制而受到正统学者的批判。魏格纳的理论已经成为超越时代的思想。
大陆漂移学说一提出,就在地质学界引起轩然大波。年轻一代为这一理论欢呼雀跃,以为开创了地质学的新时代,而老一辈却不认可这一新理论。魏格纳继续为他的理论收集反对的证据,因此他两次访问格陵兰岛,发现格陵兰岛相对于欧洲大陆仍在漂移。他测得的漂移速度约为每年1米。1930 165438+10月2日,魏格纳第四次访问格陵兰岛时遭遇暴风雪袭击,倒在了茫茫雪原上,那天是他50岁生日的第二天。直到第二年4月,搜寻队才找到他的尸体。
65438-0968年,法国地质学家雷比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六大板块的观点,分别是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南极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板块理论解决了魏格纳生前未能解决的漂移动力学问题,使地质学综合到一个新的高度。随着板块运动被确立为地球地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地球科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陆会长期联合和分离,海洋有时会扩张和闭合,这已成为公认的地壳结构图。20世纪80年代,人们确实认为大陆漂移理论的提出和板块理论的建立构成了现代地球科学领域的一场伟大革命。
魏格纳去世30年后,板块构造学说席卷全球,人们终于认识到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可见,一个正确的理论,往往在初始阶段被当作错误而抛弃,或者被当作与宗教对立的观点而拒绝,在后期被当作信条而接受。但无论如何,今天人们依然铭记魏格纳的,不是他死后的冷遇和激动,而是他追求真理、正视事实、勇于探索、毕生奉献的科学精神。